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妖灵 > 五百零八章 献祭之天使降临全文阅读

五百零八章 献祭之天使降临

梵蒂冈城国中的建筑大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4世纪至阿维尼翁时期,教皇的府邸一向在拉特兰。后来教皇西马库斯在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的两边各建了一座主教府邸,供短期居住。接着查理大帝在教堂北面建了卡罗利宫,供臣属来罗马使用。以后各代续增建。今称为教皇宫的许多建筑系由尼古拉三世时开始建造。文艺复兴时期尼古拉五世建造了梵蒂冈图书馆,由阿尔贝蒂与罗塞利诺等人设计。在西克斯图斯四世的委托下,多尔奇设计西斯廷礼拜堂,并改建了图书馆。保罗三世时期建造了累基亚阶梯和波林礼拜堂,均由小桑迦洛设计。庇护四世所建别墅现为教廷科学院。庇护五世时建有圣司提反礼拜堂、圣彼得礼拜堂、圣迈克尔礼拜堂、瑞士卫兵礼拜堂。现存圣达马苏庭院北面的建筑以及著名的地图馆系由格列高利十三世 时建造,东面的建筑则在西克斯图斯五世时建。巴罗克时期由乌尔班八世时建造了现在的马提尔达礼拜堂。18及19世纪中由于梵蒂冈博物馆的发展又增加了不少建筑。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梵蒂冈。

但是在只有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筑了如此多的建筑物,梵蒂冈城内自然是显得有些拥挤。一直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感到有些疑惑不解。而且不少学者认为有些建筑过于追求宗教气息,在建筑时不考虑成本,造成日后维护费用的高涨,实属不智的行为。只是无论世人如何地评论,对于梵蒂冈来说,都是听而不闻,每年仍然会花费巨额的资金,对这些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物进行修缮。而且意大利政府自入驻罗马城以来,也每年固定地向梵蒂冈提供一笔秘密资金来补充修缮费用的缺口。

梵蒂冈为什么如此做,没有外人知晓,而意大利政府又为什么愿意每年都提供一笔价值不菲的修缮资金,同样也只是政府中的极少数人知道。这一笔秘密资金甚至于不会有半点痕迹落到任何意大利政府的文件上,更不会写入政府预算中。

在这一切的迷团之下,人们自然更不知道,这一系列建筑的设计人员、施工中的监理人员、甚至于一部分的施工人员无不是有着神圣教庭的背景,所有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应付不测!

"唉..."端坐在教皇座上的神圣教庭教皇轻轻地长叹了一口气,室内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都转向了他的身上。"你不必再说什么了。在这些枢机主教中,你是最年轻的一个,自然也就比我们这些老人们少了几分怀旧之心。不过你说得对,历代教皇陛下建造这梵蒂冈,无不是为了应付这一天的到来,如今灾难已然临头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反倒有些舍不得了!"

"陛下..."方才说话的那名枢机主教略带几分惶恐地道,"属下不是..."

"不必再说了,我也无意怪罪于你!"教皇摆了摆手道。教皇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了室内的天花板,但是在座的十二位枢机主教却觉得这位至尊陛下的目光穿透了层层的泥土和防护,直入云霄。

身为神圣教庭的至尊,他自然是最清楚这一切的来龙去脉的。在神圣教庭的典籍记录中,远古时期的神圣教庭,任何一位枢机主教的实力,都可以与那些临劫的修行者相媲美。虽然说在高端的战力上,神圣教庭不如妖族、魔族和修行者,但是忠诚的信仰、庞大的信徒数量、钢铁般的纪律、高明的合击技能、以及召唤天使助阵的能力,确保了神圣教庭与其余三家四分天下的格局。诸界分离以来,正如同仙界、妖界、魔界对于人间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一样,无上的主对于下界的回应也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而到了公元三四世纪的时候,一位教皇的一生祈祷中,恐怕也只会得到主一到两次的回应,而且神迹更是稀少到了几位教皇任内都不见得能够发生一次。神圣教庭中的战斗人员的战斗力也是越来越弱,就连枢机主教和教皇也不例外。

虽然说,也正是因为诸界分离的缘故,造成了神圣教庭在欧洲一家独大的局面,残余的魔族余孽虽然屡败屡战,但是却对神圣教庭的统治权构成不了什么威胁。但是与主的联系越来越难的结果,却是令历任的教皇都为之头痛不已。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神圣教廷才隐匿到了暗处,而将教廷推到了前台,令其主持俗世中的传道事务。神圣教庭则是专心于剿灭魔族余孽和千方百计地来改变这一颓势。只可惜,历经近两千年的时光,这两件事均告失败。而梵蒂冈下所隐匿的六芒星阵正是这历代教皇为此所做的后手,也是最后的一道护身牌。

依照两千年前本刚教皇的计划,是要在俗世中建立一个教皇国,以举国之力来建设召唤天使的六芒星阵。但是随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地发展,人类对于信仰之心也逐渐开始动摇,不复有远古时期的虔诚,虽然说历代教廷教皇皆在孜孜不倦地扩大着信徒的范围,不停止的传道,但是人心的堕落却远远快于他们的预料。教廷所能够获取的信仰之力逐年减少,而且由于大兴土木,教皇国的财政收入始终是入不敷出,造成民不聊生,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来,原来统治面积足有四万平方公里的教皇国不得不日渐缩小,后来甚至于将几乎整个罗马城都拱手让出的缘故。换取了意大利政府对于这一计划的支持。

要知道教皇国本身国民稀少,军事开销更是几乎可以视为没有,而且梵蒂冈无自然资源,也无工农业,却有着本国的货币,经济主要依靠在国内外投资和不动产出租、旅游、邮票、特别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梵蒂冈宗教银行盈利、教徒的捐、赠款等。据有关部门统计,梵蒂冈在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它的黄金和外储备超过100亿美元。美国的摩根财团是梵蒂冈资产的最大代理人。其金融资本渗透欧洲各国众多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信贷系统和不动产具有相当的实力,而且梵蒂冈在意大利还拥有40多万公顷土地。梵蒂冈资本渗透到意大利银行信贷系统,以及电气、化学、冶金、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实为一个庞大的国际金融托拉斯。如此庞大的收入,如此多年的积累,最终却只在国库中留下这样完全可以堪称稀少的积蓄,有很大的原因都是为了建筑和修缮这些建筑物。如今一想到要动用它们,多少年来的所花费的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巨资都有可能毁之一旦,他这个做教皇的,也不禁有些肉痛。而一旦动用了它们,再想重新建造起来,恐怕没有上百年的时光,连个大体的架构都出不来。

所以这些年来,虽然血族联盟步步紧逼,欧洲大陆丢失过半,局势一再地恶化,梵蒂冈也始终没有动用这最后的一张王牌。而只是以巨额的物资和金钱来换取中国修行者的援助。但是当他们得知以凯斯特劳为首的血族十二氏族突然集中在一起,并且由英国全国挑选搜集了数百名有灵气的处女后,再回想起来最近世界局势的变化,神圣教庭立时意识到,血族很可能是要唤醒那些陷入沉睡中的先祖们,以此来改变战局。十二枢机主教经过了一番唇枪舌剑,最终以八票对四票的结果向教皇提出了申请,动用这最后的王牌。

"宫中所有的藏品和典籍、以及那些财物都已经运出去了?"教皇嘶哑着声音问道。自有负责此事的枢机主教给予了肯定的回答。那些东西的珍贵完全称得上是无价之宝。可以说是日后梵蒂冈重建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

"那么就开始吧!"教皇带着几分疲意摆了摆手道。

此时的梵蒂冈中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游人,梵蒂冈周边数百米之内的居民也已经被意大利政府疏散开来,整座梵蒂冈城中,除了神职人员之外,就连那些仆役、工匠、服务人员也都全部都撤了出去。而梵蒂冈的这一变化,自然也引起了罗马市民们的关注,不少市民们都聚集到了外围的封锁线上,对着梵蒂冈城指指点点,暗中猜测。当然了,也有不少好奇心强的人,企图潜入城内看个究竟,但是全部都被负责外围守卫的意大利军人拦阻了下来。这其中自然也有血族联盟在城中的探子,由隐匿在外围的神圣教庭人员负责截杀。

当时钟指向中午十二时的时候,此时若有人能够从空中俯视梵蒂冈,就会发现,所有留在梵蒂冈城内的神职人员,都聚集在了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圣彼得广场上。它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是教廷用来从事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以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得名。广场略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形成三个走廊恢宏雄伟。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成四排,形成三个走廊。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柱顶,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近千名工人和大量的牲畜及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 。广场两侧有两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相传也是名家作品。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

而站在最前面,方尖石碑前的自然是神圣教庭教皇陛下,其后一步则是神圣教庭的十二枢机主教,再后一步则是神圣教庭的主教们,而现任的基督教教皇正是位列这一行列,再向后则是神圣教庭的神父、修女、以及圣骑士的行列。此时此刻能够出现在此地的,无不是一现一隐两个教廷中最为虔诚的人员。当十二时的钟声响起,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开始了虔诚的祈祷。起初的声音并不是很大,但是并没过过多久,整个广场中就充满了他们喃喃地祈祷声,但是并不刺耳,反而显得十分温和。

"那是什么声音?"位于警戒线之外的人们中有人轻声地叫道,人们都侧耳倾听,从梵蒂冈城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了一股声波,虽然并不清晰,但是却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是从梵蒂冈城里传来的!"有人确定不疑地叫道。

接着声音很快就变得清晰可闻,而且越来越大,很快就将以梵蒂冈为中心的近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笼罩在了其中,而与此同时,罗马城内的教堂中,也响起了神职人员的祈祷声,并且迅速地溶入到了这一股声波中去。声波越来越大,并且迅速地向整个罗马城蔓延开来,所有的罗马市内的人,都可以清晰地听到。人们一个个因此而止步停车,将诧异的目光转向了梵蒂冈所在的方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也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开始了祈祷。

当时针指向十二时五分的时候,整个欧洲境内,除了沦陷区之外,所有仍然属于教廷势力掌控范围之内的地区的所在教堂,其所有的神职人员,也开始了向主的祈祷。他们的祈祷声感染了那些虔诚的信徒,放下了手中的一切,跟随着其一齐开始祈祷。

当时针指向了十二时九分的时候,太阳正位于圣彼得广场中央的方尖石碑的最上方时,整个罗马城中的人们都可以感应到,大地由梵蒂冈所在的方向传来了一阵阵微弱的颤抖,而且很快颤抖就变得明显起来,停在路上的车辆也随之微微地抖动起来。"地震!"很多人的脑海中都闪过了这个念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响彻云霄的祈祷声中,人们有着超乎寻常的镇定,没有人因此而四散奔跑,更没有人因此而大喊大叫,人们仍然保持着祈祷时的姿态,站立在罗马城的各个地方。

此时若有人从空中向下俯视,就会骇然地发现,此时的梵蒂冈城中已经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那一栋栋久远地足以堪称为文物的建筑,在这颤抖中逐渐地脱离了自己原本的位置,就如同下面安置了滑轮一般,有序地以圣彼得广场为中心开始了滑动。广场两侧的喷泉,也突然向空中喷发出了足有三十余米高的巨大水柱,而方尖石碑的顶端则发生了破裂,一片片石屑从方尖石碑的顶端脱落,没等它向下飘落,就在空中诡异地消失无形。随着越来越多的石屑剥落消失无迹,在方尖石碑的顶端,露出了石屑下晶莹如玉的碑体,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咦?"此时位于欧洲大陆上的中国修行者、还有血族联盟的成员,以及维虺和朱二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梵蒂冈所在的方向,他们可以看到,有一道若有若无的白光,由那里直射向了天空中的太阳。

"好强大的力量!"维虺也不禁吃惊地道,他可以清楚地感应到,从那个方向,以及那道光柱上,散发出了相当强的力量,给予了他一股不可小窥的压力。

"那个方向应当是意大利吧?"朱二娘不确定地问道。虽然来欧洲的时间不短了,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并没有前往那些神圣教庭和血族联盟人员集中的所在,当然了,罗马城更是没有去过,所以朱二娘也不能确定,只是本能觉得应当是与神圣教庭有关连。

维虺微微地点了点头,在那个方向,能够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的,也只有神圣教庭,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可能。而且这种力量,显然与修行者、妖族、以及血族联盟中已知的力量完全不同。"看来,这个神圣教庭还真的是藏了一手!"对于神圣教庭,维虺和朱二娘还是来到了欧洲之后,才有所了解。但是却殊无好感。

而此时的梵蒂冈城,已经整体从地表浮了起来,带着厚厚的足有数百米深的土层,而城中的建筑所在的位置已经完全地变了模样,如果说有人从高空中下望,就会发现,整个梵蒂冈城中,隐隐约约地浮现出了一个六芒星,那些原本高大的建筑物则是分占了六芒星的各个角,以及线条相交的所在,而六芒星的中心,则是圣彼德广场上的那块正向天空发射出白光的方尖石碑!梵蒂冈城内所有的建筑物都同时发生了震颤,那些建筑物的外层也如同方尖石碑一般,开始脱落,还未等它们落到地面上,就在空中消失地无影无踪。

震动一直在持续,而无论是方尖石碑,还是城内的教皇宫、教堂、图书馆,随着外层的大量脱落,露出了其隐匿在其中的东西——与石碑中的东西完全是一模一样。而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其内里似乎是中空的,充满了一种看起来无色的液体。接着由这些建筑物中隐匿了不知多久的东西上也亮起了白色的光芒,只是它们却并不是射向天空,而是不约而同射向了广场中央的方尖石碑,受此一击之后,广场中央的方尖石碑外层的石质碎屑更是如同那飘飞的雪花一般,向四面八方飞散,只是仍然如方才一般,刚刚脱离了碑体就化为了乌有!而跪在它前方的这些人,却对城内所发生的一切,是听而不闻、视若无睹,

当时针指向了十二时十五分时,城内所有建筑物的外层掩饰品都已经全部地脱落,露出了样式不一的内部如同水晶的物质。在明亮的阳光下,发出了有些刺眼的光芒。所有发现了那道白光的人士,此时骇然地发现,那一道射向太阳的白光竟然迅速地粗壮起来,形成了一道连接天地光柱。其宽度甚至于超过了十米。那股强大的威势,甚至于由欧洲向亚洲和非洲方向扩散。

"那是什么?"眯着眼看着那光柱最高处的维虺只觉得眼前似乎瞬息间一黑,接着似乎有一连串的影子闪过,只是由于其过于迅速,加上距离较远,就连他的眼睛也未看清楚。难道说是幻觉?维虺心中微微一惊,可是修炼到了他的这个境地,又怎么可能会眼前出现幻觉?

"维虺,方才...方才似乎...似乎我眼前黑了一下,然后那光柱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落了下去。"朱二娘也有些惊疑不定地道。

"果真不是幻觉!"维虺也不由得心中一震,不可能他和朱二娘同时出现幻觉!那么就是说,方才的那一幕确确实实地出现过!

"要不要去看看?"朱二娘微皱着娥眉轻声道。这样诡异的事情发生在欧洲,对她的好奇心自然是种考验。

"不必去了!那里肯定是神圣教庭在搞什么鬼。咱们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犯不上去招惹麻烦。"维虺立时拒绝道。那些未看清的东西给予了他一种危险感。况且他们如今在这欧洲活得逍遥自在,犯不上为了一时的好奇心,而毁了自己如今的生活。

朱二娘微微地点了点头,也并未坚持已见。

而此时的梵蒂冈城,已经浮在了距离地面足有十五米高的空中,而那些看到这一幕的罗马人,无不跪伏于地。自然也就没有人看到,就在方才,那道无形的白光中分出了十余道细小的白光落在了圣彼得广场上的十三根石柱的柱顶上那些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们的大理石雕像上。

接着这些雕像们就如同那方尖石碑一般,外层迅速地剥落了下来,露出了里面的...人体!广场中的人们此时已经停止了祈祷,注目关瞧着这一切的发生,人群中不时地发出了低不可闻的惊呼声。

十三具一丝不挂的年轻驱体闭目立于石柱的顶端,第一个睁开了双眼的是位于左首端的一名男性,金发棕眼,立时一股庞大的威势从他的体内涌现了出来,广场上的人群们除去了神圣教庭的教皇之外,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吾名拉斐尔,无上的主的凡世代理人,你的呼声主已然听到!"

"拉斐尔!"广场上的所有人身躯都不由得为之一震,身为神职人员的他们自然是对这些天使之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拉斐尔 ,"施治愈之术的光辉使者" ,Rapha 即希伯来文的治愈者、医师等。拉斐尔为第二天的支配天使、力天 使的君主、伊甸园生命之树的守护者、经常站之在神的御座前的七 名天使之一。拉斐尔的传说极其纷乱,他既是大天使,又是力天使, 却有炽天使的六翼,又同时属于智天使、主天使、能天使三位阶。 拉斐尔的形象一直都是愉快的,除了治愈人的疾苦,还传授诺亚 建造方舟的知识与技巧。旧约记载与雅各摔角、解除亚伯拉罕老 年行割礼的痛苦的天使亦相传是拉斐尔。 他治疗的不仅是人的身 体,还包括人的信仰。

而此时,位于右首端的一名女性也同时睁开了海蓝色的双眼,轻声道:"吾名加百列,无上的主的凡世代理人,吾等奉主之命前来!"

广场上的人们不禁又是心头巨震,这一位的来头也不小!加百列,由修美尔语字根GBR演进而来,意味著"总督"、 "统治者"。加百列在基督教旧约中和米迦尔同是唯一 被提名道姓的大天使。旧约圣经 曾提及加百列坐于神的左侧,似是暗示其为女性天使。传说中的加百列身负140对羽翼,为与生命过程相关的天使,如受胎报知、复活、慈悲、启示乃 至于死等等。因其常为人托梦,又被视为司梦的天使。 其象征为百合花。加百列的事迹包括为耶稣的受胎、复活和诞生等 报讯,并远在500年前便向先知但以理预告基督的降临、希腊灭波斯 的未来等等。因其常为人托梦,又被视为司梦的天使。其象征为百合花和号角,代表宝石是月长石,代表颜色是银色、白色.

而接着,余下的十一人,也陆续地睁开了双眼,却并没有像加百列和拉斐尔那样报上自己的名字。

PS:关于天使的记录说法很多,我搀和着定位的,诸位就不必较真了.(以上不计入字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