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27章 神秘兵马全文阅读

第127章 神秘兵马

吴玄同谦卑的低着头说道:

“对,但是臣查过,这伙团练,自去年有夷陵府组织,但是张献忠身死之后,这伙团练便销声匿迹了。”

朱慈烺的脸色渐渐的变得难看了皱着眉头对在一旁的曹礽说道:“曹礽,去,给下面的几个报社透个气,告诉他们这件事。”

“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夷陵之战此时正传的沸沸扬扬,张献忠的援军一到,战局立即呈现出了一边倒的趋势。

不过却不是倒想大西国,而是倒向了大明。

王国麟在得知张献忠战死之后,倒不是很惊讶,抵达夷陵之后,立即开始跟左良玉联系,准备归顺大明。

夷陵城中,仍旧是孙可望的那些人,而张献忠的援军却在一旁当起了看客,迟迟不肯出兵。

“这王国麟在干什么?!为何还不入城?”

其实王国麟此时已然将刘文秀与李定国软禁,两人各自被困在各自的营中,不得出战。

张献忠的这十万人,才是大西军的精锐,而这支精锐之中,又多是刘文秀与李定国的亲信,只有控制了这两人王国麟才有把握控制这十万人。

孙可望隐瞒了张献忠的死讯,但是左良玉早就通过情报得知,当即在战场上四处散播张献忠战死的消息。

“大帅,陛下是不是已经战死了。”冯双礼看着孙可望问道。

孙可望低着头说道:“是,陛下前几日去双龙涧打猎,中了人的埋伏。”

冯双礼倒抽了一口凉气,望着孙可望说道:“大帅,现下国中无主,大帅不妨举蜀而降?”

“容我想一想。”

这几年,他们在四川干了什么,孙可望心知肚明,王国麟归顺,或有活路,但是自己若是归顺大明的话,恐怕也没什么好下场。

“降,也不能降大明。”孙可望咬着牙说道。

就在孙可望在明清之间摇摆不定的时候,王国麟已经来到了左良玉的中军帅帐之中。

一见面,王国麟便直接跪倒在地道:“大帅,王国麟特来请罪。”

左良玉见状,赶紧扶起了王国麟说道:“老夫也是戴罪之身,王尚书不必拘礼啊。”

王国麟感激涕零的说道:“大帅肯给下官将功赎罪的机会,下官必当竭尽全力。”

第二天清晨,当十几万明军跟王国麟手下的十万人合围夷陵时,左良玉惊讶的发现,孙可望已然北逃了。

城中几乎没留下什么人,不到半个时辰,诸军便在夷陵城中会师。

王国麟带着捆好的李定国跟刘文秀,来到了左良玉的面前跪倒在地。

李定国跟刘文秀看着王国麟,破口大骂道:“奸贼,我父皇待你不薄啊。”

左良玉正要说什么,此时在一旁的常延龄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对左良玉说道:“大帅,这是鹏举来的信,你看一下把。”

左良玉诧异的看着信,只见信上,王业泰再三强调,这李定国跟刘文秀均是赤子之心,必能为大明所用。

左良玉缓缓的走到了两人面前,看着两人说道:“孙可望降清了,本帅现在可以放了你们,让你们随他去降清。”

“来人,松绑!”

“你胡说,我大哥怎么能降清?”

李定国震惊的看着左良玉,彷佛是不相信自己耳朵的样子。

“孙可望若是没有降清,这夷陵怎么能这么轻易的打下来?入蜀之路只有一条,却又被你们堵住,这无非就是向北向南两条路。”

夷陵以北就是鞑子的地盘,而夷陵以南则是大明的地界。

李定国不敢置信的看着王国麟,刘文秀倒是冷静的多,其实他早就料到孙可望会降清了,他对孙可望,比李定国对孙可望了解的多的多。

看着城外逐渐退散的诸军,李定国,无奈的瘫坐在地上。

值此一战,整个蜀中就只剩下了在汉中的艾能奇了。

在听说张献忠战死之后,李自成立马把宋献策派了过去,艾能奇几乎都没有犹豫,立即便带着汉中数十万百姓归顺了李自成。

而就在明军大举攻蜀,清军抽调兵力聚集徐州的时候,李自成也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命刘宗敏于潼关击败吴三桂,重新夺回了潼关。

有了潼关之后,西北李自成这才算是真正的站住了脚。

王国麟一降,巴蜀之地基本就剩不下什么人了,金陵此时几乎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凯旋的将士们了。

不过随着夷陵光复,大量的报社报道也被传了回来。

这天府之国已然变成了人间炼狱一般,百里无鸡鸣,千里无人烟,便是现下的四川。

等到蜀中平定之后,已然又到了一年年底。

此时的松江府好不热闹,趁着西北风正劲,开埠的三地,每日都有大量的船只驶向外洋。

今年他们满载着货物而去,来年,他们便将满载白银而归。

而随着松江府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大量的作坊工厂,松江府的粮食产量也下降了三成左右,但是即便是如此,松江府的每个人竟然都没怎么察觉。

因为松江府在产出松江布的同时,还产出了大量的副食品,丰富了松江百姓的饭桌。

原本信心满满的文官集团,这次却在松江府打了个大败仗。

尤其是东林书院,王业泰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搞起了一个江南书院,这个书院,不习八股,或习奇巧,或习兵法,或习经商之策。

经世致用的校训,导致江南书院培养的,都是王业泰式的学生,而朱慈烺也是十分的重视这个书院,不顾那些文官们抱着皇明祖训痛哭。

朱慈烺知道,即便是朱元章在坟里蹦出来,他要做的,也是不希望大明就这么亡于鞑虏之手。

听着江南书院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文官们的魂都快要飞了。

几乎每日都有人给朱慈烺上书弹劾江南书院歪理邪说,蛊惑人心,误人子弟,反正能用的词全都。

塔读@

就在这些文官急的上蹿下跳的同时,此时的王业泰已经开始酝酿起了一场新的改革,而这次他就是要对这个庞大的文官集团直接下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