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14章 剑走偏锋全文阅读

第114章 剑走偏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待钱庄的吏员都到任之后,王业泰立即派人去江北开始招募流民。

王业泰看着郑森跟翁之琪笑道:“咱们去拜会一下松江府的地头蛇吧。”

“大人,这……这咱们就服软了?”

“服软?是最基本的礼数嘛。”

王业泰带着两人直接来到了徐家,不过郑森跟翁之琪换上了青衣小帽,化妆成了王业泰的仆人。

徐瑞正在家里发呆的时候,门房跑过来道:“老爷,新知府来了。”

“哦?”

徐瑞冷哼一声,这王业泰看起来刚硬,还不是得跟自己服软。

“请王知府进来吧。”

“诺。”

王业泰大步流星的来到了徐家的厅堂之中,徐瑞此时正坐在徐阶的巨幅画像跟隆庆帝亲自手书的牌匾之下,喝着茶。

徐瑞见王业泰登门,也不端着了,当即起身拱手道:“新父母上任,这徐某真是俗事缠身,没能出城迎接,还望王大人恕罪啊。”

王业泰心中虽然充满鄙夷,但是还是不得不赔着笑脸说道:“哪里哪里,朝廷也无定法要您来接啊。”

徐瑞还想说什么王业泰却抢先说道:“徐员外,本官听闻这松江府船只最多的就是你徐家,今日特来请借徐家渡船一百条,接难民过江。”

徐瑞脸上的笑容聊聊凝固,这历任知府,从来没有敢直接来找徐家借东西的,徐瑞犹豫了一会之后,便说道:“王大人,这恐怕不行,您也知道,这马上就要开春了,这船都在赶着捕捞……”

“不白借,我们府衙手上有三顷地,可借给徐家五年。”

徐瑞以为王业泰能开出什么价码,才五年,最多也就收十几次。

徐瑞面露难色,看着王业泰说道:“大人,这一码归一码啊。”

王业泰故作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其余的几顷地,本官做主,徐家可优先租借,您看可行?”

徐瑞仍旧是摇了摇头,王业泰心中松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本官便不在叨扰,告辞。”

塔读@

看着王业泰笑得这么灿烂,徐瑞忽然感觉自己可能是被坑了。

“老夫出门送您。”

“徐员外留步吧。”

说完王业泰头也没回的便离开了徐家。

看着王业泰这副样子,徐瑞冥冥之中忽然感觉自己被坑了。

“来人,吩咐下去,整个松江府,谁若是敢借船给府衙,就是跟我徐家作对!”

“诺。”

徐瑞有这句话放在这里,王业泰又在松江府逛了几家,无一例外的都碰了钉子。

不过王业泰倒是越逛越开心,郑森不解的看着王业泰问道:“大人,您怎么不急呢。”

“急?我为什么要急?王图还有几家?”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少爷,没了,都逛完了。”

王业泰欣慰的点了点头道:“给钱庄发信儿,把船开过来吧。”

“诺。”

郑森诧异的看着王业泰,笑道:“大人,您早就准备好船了?”

“嗯,还是那三顷地,优先权,名正言顺的归钱庄,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这松江府都逛完了,总不能让难民就那么在江对岸干巴巴的看着,牙行钱庄镖局的船只全面东进。

当大量的货运船只出现在江边开始运输难民的时候,徐瑞愣了。

松江府的地头蛇们似乎都忘了,王业泰除了是一介武夫之外,还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巨贾。

“老爷,这难民还在渡江,这王业泰找来这么多人,究竟是要干什么啊。”

徐瑞皱着眉头说道:“不急,只要地还在咱们手里,他弄来多少人都没用!”

徐瑞咬着牙说道,虽然心里没什么底,但是徐瑞实在是想不通,这王业泰究竟是要干什么。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王业泰要做的很简单,钱庄在拿下了府衙的地之后,立即宣布成立江南制器行。

同时在弘光月报上,用高价招聘大量老师傅来制器行,王业泰要做的第一样东西,就是大明没有的四轮马车,而这四轮马车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而其中最关键的东西,就是负责专向的轴承。

不过好在西洋早就有了熟练的工艺,王业泰直接将这项工艺引进。

不过这件事对于徐家来说,却如同五雷轰顶。

王业泰不仅没打算安排佃户耕种这些土地,而是打算建造大量的工厂来生产器具机器。

同时,在难民渡江的时候,王业泰重新厘定了松江府的税法,其中大大的提高了商税茶税等税款。

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仍旧是徐家。

徐瑞强咬着牙死撑,一方面当即开始写信求人弹劾王业泰。

不过徐瑞想多了,其实王业泰不仅要砸了徐家的买卖,连徐家的基本盘耕地都要砸。

不仅新来的这一批商人在“高价”募工,连新成立的三大营都在松江府开始募兵。

毫无疑问,这些人开出的价码,远比种地得到的要多得多。

一时之间,不少的佃户开始了弃租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徐瑞没怎么在意,直到后来弃租的佃户越来越多,徐瑞不得不重视起来,当徐瑞算了一笔账推测出要招走多少劳力的时候,徐瑞彻底的坐不住了。

没人种地,徐瑞堂堂的徐家大老爷,横不能自己亲自下地干活。

“老爷,老爷,您快想想办法吧,这地如果荒着,按照朝廷的律法可是要收走的。”

徐瑞闭上眼睛,咬着牙说道:“吩咐下去,开始减租子。”

华亭县外陈关庄的陈老二刚刚在地里回到家中,陈老二的婆娘怒气冲冲的看着陈老二喊道:“你个没出息的东西,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劝。”

“又怎么了!”陈老二不耐烦的看着自家婆娘,陈氏说道:“你看看隔壁二婶他家汉子,去了城里制器行,先支了一个月的银子,看看人家家那日子过的,我早就让你把地退了,你就是不听!”

“这……”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前一块穷的时候大家没感觉,但是现在有人富了有人穷,这自然是受不了了。

陈氏扯着嗓子喊道:“城里现在又开始招工了,你明儿个要是不退了地,这日子你就别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