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新兵狙神 > 引言全文阅读

引言

狙击手,号称“幽灵”战士。我们听不到他们平静的呼吸,看不到他们冷峻的眼神,当子弹从一个神秘的角落划空而过时,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应声倒地的无奈的身影……

若能忘却战争的残酷,“狙击”无疑是一门艺术,神秘而浪漫!

狙击手,便是战场的艺术家!

要成为一个艺术家需要勤奋,要想成为一个狙击手同样需要勤学苦练。如果要成为一个“王牌狙击手”,成为“狙神”,光靠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天分。如果最后还能全身而退,当然也需要运气。

我们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这样的年轻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兵,但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难以逾越的狙杀记录,用一把M1944式莫辛-纳甘骑步枪天内以46发子弹击毙14名敌人,被称为中国军队中的“狙神”!

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上甘岭。虽然我们的主人公和他所在的部队并没有直接参加那场空前惨烈的高地争夺战,我们还是有必要用一些篇幅介绍一下这一场跟他们息息相关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五圣山,位于朝鲜中部,平康东南约19公里,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1061.7米,南面山脚下,有五个高地犹如张开的五指,在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殊死争夺的597.9和57.7高地就是其中的拇指和食指。五圣山西侧,便是斗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齿相依,形成天然防线。如果斗流峰、西方山失守,五圣山就会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要是五圣山失守,那斗流峰、西方山就失去依托,整个中部战线便有全线崩溃的危险。西方山以西,则是宽达八公里的平康谷地,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如同是群山环抱中的天然走廊,从汉城到元山的铁路、公路横贯其间。完全可以这么说,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一线,系战争与国家命运于一身,其重要性是无可匹敌的。

上甘岭战役,195年10月14日开始的一场激烈争夺战,其惨烈程度震惊世界!

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4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上甘岭,位于我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南麓,阵地突出,直接威胁着对方金化防线。对方为了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施加军事压力,为了造成在谈判席上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善其在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故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了十分猖狂的进攻,是一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攻势,企图迫使中国人民志愿军让步。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敌人虽然使用世界战史上空前集中的炮兵,但打不破志愿军的钢铁防线。志愿军参战部队共4万余人。他们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英勇顽强地抗击进攻之敌,每一表面阵地都反复争夺数次,战况空前紧张激烈!

战况的惨烈程度和数之不尽的悲壮场面读者所闻颇多,我们不忍再去记述。我们只想说明的是,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较量重心转入板门店的帐篷中。此时,谁也不想先挑起战役,破坏停战谈判的气氛。但是,又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力争战场上的主动权,为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提供筹码。

其实早在“上甘岭战役”之前的1951年5、6月间,美军就已经停止了全面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就在打与不打的两难之际,我军的坑道工事构筑成形,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壕,狙击手就不再害怕敌人的炮火反击了。而阵地对面的“联合国军”呢,他们骄傲得连工事都懒得挖,把坦克推到阵前一挡就了事了。

即便如此,“不得随便开枪”的军令并没有变。毕竟,这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我们的武器装备跟敌人武器装备的差距实在太大,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的火炮和枪械,竟然产自世界上4个国家的98家兵工厂,品种和型号达110种。

解放初,国内还没有兵工厂,也就谈不上制式武器。为了和实力强大的美国较量,一是从全国范围内调拨了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装备,一是前苏联支援了大量武器,战士们手里的枪自然五花八门。战士们手上如果能有一杆“水连珠”,也就是前面说到过的苏联产M1944式莫辛-纳甘骑步枪,就已经很神气了。

“联合国军”欺负中国军队没有飞机,炮火也有限,坦克明目张胆地开到最前沿的阵地上,你敢打他一枪,他就还你一炮,反应极快,准确凶猛。

为避免招致无谓损失,部队一度给前沿部队规定了不主动惹事的戒律,把“不随意开枪”作为了一条纪律。

到底是哪位英雄破例先打了第一枪?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驻守黄鸡山前沿的第40军55团第9连副连长徐世祯,一天打死7名敌人,首开狙击纪录。

195年初,徐世祯眼看阵地前的英国兵肆无忌惮地招摇,实在忍无可忍。他脱光膀子把满身涂上黄泥,提杆“水连珠”就出去了。谁想到,英军毫无防备,一天下来,就将7名大兵送回了老家。徐世祯出了口恶气,本以为会被通报批评,没想到却等来了团里的通令嘉奖。“打活靶”一时成了群众运动,连炊事员都手里痒痒地拿起了枪。

战线上枪声四起,没几天“联合国军”的士兵们就给打傻了。他们在阵地上只要一露头,就得吃上一颗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子弹,甚至是一颗怪叫着落下的炮弹。

美国兵、英国兵、南朝鲜兵咒骂着挖开了工事。挖了工事也不管用,总得离开工事吃饭喝水、拉屎撒尿吧?只要一出工事就性命难保!个把月后,“联合国军”前线士兵的昼夜活动全线受制,连吃饭喝水都发生困难,屎尿都只敢拉在空罐头盒里往工事外扔。这成了朝鲜战场上的一大奇观。

从美军方面传来的消息也可以验证狙击战术的成果。1951年月,美国陆军第7步兵团E连攻占180高地时,第三排副排长带了4个士兵从侧面攻顶。到了山顶时只剩下他一个人,其他4人都被不明子弹打死,个个都是后脑中弹。这位副排长的运气实在令人感叹,我们也弄不明白他是如何在上帝的庇护下逃过了志愿军狙击手的射击,或许冲他开枪的人还是个初上战场的新兵蛋子,而老狙击手的枪里恰好又没了子弹,反正他是捡了条命回去。而且把志愿军狙击手的战果报告给了美军的指挥部。

狙击手在世界战史上早已有之,真正现代意义的狙击手这一名称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时德军挑选士兵组成自由行动的狙击手,他们大多具有猎人和护林员的背景,对东西两线的英法军队和俄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为此,在战争末期,英军专门成立了狙击手学校以培养反狙击手人才。

1944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德国法西斯的第9、第10装甲师,仗着优势火力与兵力,气热汹汹地向英军第1空降师一部发动围剿。可是,这些戴着红色贝雷帽的英军士兵大都经过狙击手的射击训练,几乎个个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德军的进攻步步受阻,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增派反装甲火箭、自行火炮和火焰喷射器部队,才在第4天达到目的。这些英军战士超群的作战本领,后来为他们赢得了“红魔鬼”的赫赫威名。

但在朝鲜战争之前,各国军队都将少数狙击兵作为一种战术补充,但像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这样,将其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带某种战略色彩的大规模狙杀运动,世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

远在朝鲜的上甘岭,由一个“愣头青”副连长徐世祯引发的“冷枪冷炮杀敌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我们的“狙神”余果同志却还在祖国嘉兴的4军新兵营集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