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中计全文阅读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中计

第二天,明军再次整顿大军,准备攻打营寨。但今天的清兵对策明显做了重大的调整,一支一万人骑兵在锦州城下游弋。剩余二万步兵和四万骑兵都倾巢而出,在战场上列出中规中矩的军阵。

清兵的野战之策,明显出乎洪承畴的预料之外,他以为清兵会继续依靠大营消化明军兵力。不过,最让洪承畴失望的是,自己派出二十队斥候队拼死将军令射入锦州城内,但是祖大寿没有任何出兵相助的迹象。锦州的两万官兵,仅仅在城头上看到隐隐约约的人马在观战。

面对清兵的步兵居中骑兵分居两侧的阵势,洪承畴将大军继续列成三个各两万的步兵方阵,留八千人为预备队。刘斌则依旧代替曹变蛟指挥着骑兵作为外围掩护任务。

随着整天的战鼓响起,明清两军在东升的旭日下,不急不慢的渐渐逼进。明军依旧刀盾在前,三排长枪次之,六排弓箭居后;在战场上列成横行三里向清兵压去。而清兵的三万步军列阵与明朝一致,但骑兵则不停的来回穿插走动,意图不明。

但明军没人会轻视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一里的距离,对骑兵的冲击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一里...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弓箭依旧是双方战术的交火信号,明军的皮甲和清兵的布甲在防护弓箭的能力上都是半斤八两。是以,这种征阵地战拼的就是双方兵力和箭矢素质。射击,护盾,中箭,简单粗暴的射杀成了战场主旋律。

中军的步兵对接开始时,清兵的两翼骑兵各派了一万人开始向明军发起了冲击。就在洪承畴以为清兵老调重弹之时,清兵的骑兵在来回骑射一个时辰后开始变阵了,一袭黑色铠甲的骑兵同时出现在两翼,那是清兵的重装铁骑!

两支各五千重装铁骑在轻骑兵的掩护下,不知不觉的靠近了三百步距离,并开始奔跑加速。清兵要强行破阵了!与中军步兵两阵搅和姿态不同,骑兵的冲锋往往在极端时间内就定胜负。

洪承畴急忙将将令一转,一直待命的十四门火炮和二十辆弩车开始向冲锋重骑兵炮击压制;同时调集刘斌的游弋骑兵加入拦截。炮弹和弩箭落在冲锋重装铁骑中,让清兵一阵人仰马翻。紧接着明军的弓箭手的密集抛射落在重骑兵的集群中,但是效果不理想,除了少部分明朝铠甲为掩盖的间隙部位,造成部分伤亡之外,其中重骑兵在挨过三轮箭雨之后就冲进明军的阵列里。

以锋失阵队列的重骑兵,如犁庭扫穴一般,击穿冲破了步军,留下了一批残肢断脚。刘斌的救援骑兵只能赶得上拦截随后而到的轻骑兵。如果再让轻骑兵跟随重骑兵继续冲击阵势,那么两翼明军阵型就彻底跨了。

饶是如此,两翼明军的阵亡人数瞬间超过八千人,如果不是这些军队都是跟随洪承畴多年征战的精锐人马,此时都已经奔溃。被击破阵型的明军重整队形,并乘势准备将重骑兵包围中;洪承畴也将后备的八千派上前协助围攻,而他自己身边仅剩三千的亲兵。

然而,冲破明军阵列后的清兵重骑兵选择了继续前进,除了有近两千人被困无法脱身外,剩余的七千重骑绕道向战场外围突围而后。清兵可不傻,没有轻骑的掩护,如果继续拼杀,只会留给步兵合围的机会。他们很清楚,没有速度优势就是待宰的铁乌龟罢了。

冲击一轮之后,清兵两翼重骑和轻骑都撤回原地重整队列,见无机可乘便停下来观望。而明军两翼步军刚受到重创,也无法支援中军,只好继续防备这清兵的骑兵。

洪承畴这时只能把目光盯着中军,只有中军击破清兵的步兵,方可挽回劣势。站着他身后的监军太监吴公公,不停的唠唠叨叨咒骂祖大寿...祖大寿的抗命让洪承畴陷入被动,也让这位死太监脸面无光。

刘斌策骑回到洪承畴身边复命。他刚才率骑兵拦截清兵两翼骑兵,自己亲自带最精锐五千关宁军左冲右挡,一杆银枪上翻下挑所向披靡。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全身上下浸透了敌人鲜血。当他率部回到阵列,再走向帅旗之下时,所经之处的士兵们都向他注目礼。

洪承畴见刘斌回来复命,便哈哈大笑道:“当年赵子龙在曹营杀的七进七出救出阿斗,今日有刘大将军纵横于清兵全军万马之中,为大明力退劲敌人。等此战之后,本督定当向皇上举荐刘将军!”。

刘斌今天终于感觉个人武力在千军万马中的无力感,自己已经明劲巅峰的战力,全力一击力达一千五百斤力道。即便如此,也只能左右五丈之内的战局,五丈之外却无能为力。不过,他也知道洪承畴是借机鼓舞士气,便拱手请命说道:“大帅,某将请命带三千去助中军一臂之力”。

但犹豫再三后,洪承畴将视线挪到五里外的锦州城,然后说道:“不了,今天就到处为止。现在已经是已过午时,将士也乏了。先收兵回营,明日再战!刘斌,你继续指挥骑兵护卫各营后撤”。

既然祖大寿不配合,那么再打下去只会与清兵两败俱伤,而且是明军的损伤要比清兵至少多出五成!这是朝廷仅有的精锐,他洪承畴耗不起!

......

然后,内等他下令分批撤退。两翼的清兵骑兵再次催下了冲锋的号角!

看着刘斌匆匆忙忙带人去应战,洪承畴感觉到不对劲。这才是交战的第二天,清兵没有理由如此心急。

这时,分散在战场周围游弋的侦查斥候骑兵纷纷回报,战场的右面五里外和南边后方的七里外发现大股的清兵清兵骑队!总人数不下四万人!

洪承畴突然想起来,两天的交战中,自己一直没看到皇太极的明黄色的龙旗!不好!中计了!清兵这时两翼的攻势是为了拖着明军主力!现在己方将士已经疲惫不堪,绝对经不起皇太极后援骑兵的冲击!

“传令!令段勋率领前三镇步军抵挡清兵!”

“传令!令铁樊率领右三镇步军抵挡清兵!”

“传令!令刘斌率的所有骑兵拦截敌军!”

“传令!其余各部立即收兵回营!”

这个时候,洪承畴不敢直接鸣金收兵将所有军队回撤,那样将是一场溃败!没组织的溃败步军,如果被骑兵肆意追杀,后果可想而知。那样的话,从战场到松山大营的三里地,就会明军的修罗炼狱!

这支明军不愧是洪承畴数年下来带领的精锐军队。段勋和铁樊所部的三万人马看到后方的友军撤退,并没有跟着逃跑。而是在各级将领的怒吼下,咬紧牙关持着武器,向正面冲来清兵杀去。即使是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幸免,也目光坚毅慷慨迎战。

刘斌这边自然不用说了,他带领的骑兵已经分成两队,都是以锋失阵正面冲向清兵的重甲骑兵!以轻骑兵正面冲击重骑兵,只为了换取那点微薄的缓冲时间!

目光略微望了副将率领的骑队冲向清兵左翼的形式,刘斌转头正视自己正面的敌骑。深吸一口气,刘斌喝道:“将士们!陷阵杀敌!”,运气而发怒吼盖过右翼的雷鸣般的马蹄声。

“陷阵杀敌!”,紧跟着刘斌身后的明军高举骑枪,跟着高声怒吼。有时候,榜样的力量在关键时刻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觉悟,武将们比只会写诗词的文人理解深刻多了!

“当”一声闷响,刘斌一枪将处于锋失阵最前面的清兵将领的骑枪抽飞了,然后错身而过瞬间将枪杆将敌将的背部重重砸了一下,这名敌将立刻吐血落马!两枪之后,刘斌再也没有去关注交手的敌人,而是将一杆银枪扫出一片雪白的枪影,将随之而到三名重骑扫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