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还珠之皇后重生 > 67、第六十五章 风波再起全文阅读

67、第六十五章 风波再起

自从被康熙说过不能给他“养个泪包儿子”,莹l也不大管儿子到底哭不哭了。横竖,她自己试也试过了,只要儿子不是个落地失聪的就行!莹l这几日身子不大舒服,慌得容嬷嬷急忙着人去讲孙之鼎请了过来,隔了帐子,孙之鼎给她细细的把了脉,沉吟了一会儿,复又请了莹l的左手脉,捻了胡子问:“娘娘腹中疼么?”

帐子中传来莹l轻轻的声音:“有些疼,不大厉害,只是觉得坠得慌。”

那拉夫人到底从孙之鼎的神色中看出了些端倪,忙问:“娘娘脉象如何?”

孙之鼎恭恭敬敬的说:“回夫人,娘娘的脉象倒不妨事。娘娘脉息沉滑,系产后恶露未畅,所以腹中稍痛。又因肠胃结燥,乳汁上蒸,所以气血不和,滞热不净。依微臣拙见,倒是不用药的好。人参也断不可再用,只用用些回乳汤和化滞汤便是。另外,用人乳兑些红糖细细调理调理是再相宜不过的。”

就这样莹l只用回乳汤、化滞汤和兑了红糖的人乳调理了几日,渐渐地好了起来。在床上闷得难受,直想下地走走,偏偏每次都能被那拉夫人、容嬷嬷这一群人又拦回床上。

“娘娘……我也知道娘娘闷得慌,可娘娘这是在坐月子呢!哪儿能下地的?这月子里要是有什么事儿,那可是做下一辈子的病呢!”

莹l无力的倚在身后的迎枕上,“哎……这生孩子之前不让我溜达,说怕累着;孩子生下了,还要闷一个月……”

正说着,小厨房送来了午膳,莹l一看,又是粳米饭、溜木须、木耳炒蛋……一色的鸡蛋菜,又让莹l险些吐了出来。“可有粥么?”

容嬷嬷回到:“有红粳米小米粥,配了大枣熬的。”

莹l点点头:“也罢了,只给我盛一碗粥就是了。”

“娘娘,娘娘正是要补身子的时候,只吃一碗粥哪儿成啊?”

“夫人说的是,你也忒任性了些!”听见康熙的声音,唬的那拉夫人忙从床沿上站了起来。

康熙笑着免了那拉夫人的礼,向莹l笑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人了,吃个饭要多少人操心?”

莹l挑了挑眉棱骨,“我也不想让您操心来着……可您想想啊,这么长时间我的菜都是鸡蛋……腻得很了!”

康熙笑着看着她,“又不是第一次做娘的人?十个月都忍了,这点子还受不得?这不是眼瞅着就出月子了么?你就是成心抱怨天抱怨地,给朕脸子瞧,也不急在这一两天。”

莹l笑道:“我敢么?不还是要被您骂‘不成体统’么?”

虽然一天到晚抱怨自己的菜,不过莹l到底吃了整整一个月鸡蛋。十一月三十一大早,容嬷嬷先拿两个大馒头和在一起,凑到莹l嘴边让她咬了一口,谓之“满口”,以示自此以后再不必忌口。洗漱过,用了早膳,一群宫女开始给她张罗衣冠,将龙袍、朝褂给她换上,又或跪或站的在她左右耳上个带上三枚东珠耳饰,胸前配上绣着五谷丰登图案的绿色彩,又戴上镂金领约、挂了三盘朝珠,最后带上颤颤巍巍饰着三层金凤的朝冠。

容嬷嬷看着大玻璃镜中,莹l的身影赞道:“人家常说人挑衣裳,谁知道这皇后朝服倒是衣裳挑人!想来,也只有娘娘这副相貌才称得起这身儿衣裳呢。”——要是换个人?容嬷嬷低下头撇撇嘴,早先令……魏常在得宠的时候不也觊觎过?而今呢?还不是冷宫里老老实实猫着呢嘛?老话儿说的什么?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要是有人穿了自家娘娘的衣裳,那就是穿上龙袍带上凤冠也不像皇后了!

那拉夫人却是头回这么近的看自家姑娘穿上朝服的模样,抱着十五阿哥高兴的直乐:“往日见娘娘这么大的打扮,离得都远,看不真切。这么瞧着,这衣裳‘金碧辉煌’的,寻常人还真是架不住呢!”

莹l笑着从那拉夫人怀里接过儿子,她觉得,自从那日她吓过孩子之后,这孩子见了她总是想挣开的样子。和康熙一说,康熙白了她一眼,说道:“活该!那么小的一个月子娃,哪儿禁得住你那么吓?”和那拉夫人、容嬷嬷一说,她们又一叠声的安慰她:“哪至于呢?十五阿哥还小,怎么就知道记仇了呢?娘娘想的太多了些。”

这不,莹l觉得儿子刚到了自己怀里,小身子就一个劲儿的扭,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咧了小嘴儿就要哭。莹l忙伸手拍着儿子的背,笑道:“怎么?额娘吓你那一次罢了,你还不乐意了?这脾气还真是不小呢!就该把你扔给你皇阿玛好好管管,不然以后可怎么得了?‘小喜鹊儿,尾巴长,娶了媳妇儿不要娘’——难不成,你日后是个不要娘的?”

一席话说得殿里的人都笑了,容嬷嬷过来说道:“娘娘,动身去正殿吧,吉时已近,外头人大约已来齐了。”

吉时一到,莹l在万方安和正殿升座,受内外命妇叩贺。莹l觉得自己儿子好像很喜欢万方安和,走这一路就不停的这儿瞅瞅那儿看看。至于底下跪的内外命妇,莹l心中暗笑,这一个个的脸色,那可真叫一个好看呐!

外命妇们自然明白,如今皇后的身份再加上两位嫡子,那是非凡的很了,大约除了犯了不得了的大事儿,不然这位子是稳如磐石了。内命妇们自皇后受宠以来,一个个也只得哀叹时运不济,皇后翻了身不说,人到中年还又得了个嫡子!——皇上可是五十岁的人了,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他最后一个儿子了呢?

哀叹归哀叹,贺礼那可是都不能薄了的。按例,阿哥满月这一日皇帝不赏,所以以瀛台皇太后送来的贺礼打头,底下舒贵妃、庆妃、忻妃……贺礼都是极重的。待众人贺礼一一呈上,高无庸过来传旨,皇上为十五阿哥圈了个“永b”的名儿,说是有“美玉”之意,接着圣旨上就来了一段“唯望十五阿哥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之类的言辞,接着莹l叩首道:“臣妾替永b谢皇上赐名。”

本来,朝廷中人只要长了眼睛的都已经瞧了出来,五阿哥出继,那爵位还三天两头往下降,那皇上属意的只能是皇后的嫡子了,不然不会连十二阿哥在尚书房的座位都要伸手管一管。毕竟,其他那几位阿哥的生母和这位满洲著族出身的皇后实在是不能比,今天这场满月宴之后,经由这些外命妇一说,朝臣们觉得,似乎这位小阿哥若是能长成,那可也不能小觑。

永b过完满月,也已经进了腊月,过年总是要回紫禁城的,康熙生怕莹l身子弱,不能见风,又怕她身子虚,路上有什么闪失,因而拽着她上了自己的车。

莹l哄儿子哄了一早晨,累得不能行,倒在康熙怀里打了个哈欠:“也不知怎么的,那小魔星就是想待在万方安和……谁去抱他,他都别扭着呢!”

康熙笑道:“那不是像你?一样的任性!”

莹l笑着说:“其实……我倒也不想回紫禁城呢。太闷了,还是园子里住着舒服。”

“入春了再去吧,或者……诶?今年夏天倒是能去承德了。”

“今年夏天?”莹l抬起头看着康熙,“永b还小呢……今年夏天若去,他还不到一岁呢,这怎么能去呢?”

“这怎么不能去呢?朕的儿子,哪有这么没撑儿的?你素来不耐热,去承德正好,永b也一道去!到时候,你还要随猎呢!”

莹l觉得自己好像要晕过去了:“我说,您怎么还惦记着让我随猎呢?”

“旗人尚武之风不能丢,也要让大家都看看皇后国母的能耐不是?”

莹l因着儿子小,今年过年也不像去年那般操持。把琐事一股脑交给了舒贵妃,又令庆妃、忻妃襄助,自己只是揽个总儿,并不很出力。舒贵妃是个宠爱早就薄了的,知道自己不得皇上欢心,一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升做贵妃,此更觉得这是皇后娘娘恩典,越发不敢造次,因此几人倒也相安无事,宫物处置也算妥当。

顺顺遂遂过完了年,春日里的一天,莹l抱着永b带着兰馨在浮碧亭闲坐赏春,看着新发芽的柳树,不禁向怀里的永b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兰馨笑道:“皇额娘可是望子成龙了?永b还不到半岁呢,就开始给他念诗了?”

“一时想起来的罢了,也不是望子成龙。我到宁可他安安稳稳的长大,成不成龙——我也不想那么多。只要他平安喜乐就好……”

兰馨闻言叹道:“这宫里又有几个女人能像皇额娘这么想呢?”说着揉了揉永b的小脑袋,“永b可是有个好额娘呢!诶?……皇额娘,您看,永b眼睛亮晶晶的,好像听懂了您的话呢!”

莹l的脸贴着永b的额头:“听懂了就好……”

母女俩正说着话儿,看见容嬷嬷疾步走了过来,急匆匆向莹l蹲了个安,说道:“娘娘,皇上在养心殿发脾气呢,一殿人都……和亲王说,请您请您……要不去劝劝?”

莹l一惊,定了定神,将永b交给了对面坐的兰馨,“你慢慢儿说,到底怎么了?就是我去劝也总要知道个前因后果才好劝呐。”

“嗨!我这老糊涂东西!”容嬷嬷啐了自己一口,向莹l说,“还是因为奉恩侯……”

莹l奇道:“他都从一等公降到二等侯了,怎么还不肯安生?!”

“娘娘别急,哎……就算是奉恩侯想安生,他那侍妾肖氏也是个断不肯安生的主儿啊!”

一听又是那个肖氏惹出的祸端,莹l气儿顿时不打一处来,“她又怎么了?”

“别提了!这个肖氏也不知道斜了哪根儿筋,前儿张若澄张尚书做寿,就因奉恩侯带着她去给张尚书送了寿礼,谁知道……她……她她竟然看上了张若澄张尚书家的一处园子。死乞白赖非要逼着奉恩侯向张大人要他家的园子来,奉恩侯就就就去了……”

莹l狠狠揉了揉太阳穴,张若澄——那是张廷玉的儿子!人家家的园子也是他能要的?“竟有这等混账事?!后来呢?”

“张大人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只说这园子乃是先前张老相爷所置,自己或赠或卖,都属不肖。那肖氏知道了,发了好一通脾气!第二天就带了一群人打到了张大人门上,人家张家的管家看在她是奉恩侯的人,不过劝了她两句,又和奉恩侯说让他约束约束自己下人,就被她一脚踢倒踩的直吐血……奉恩侯管也不管,只说要见张大人……”

听了容嬷嬷说的,莹l早已是火冒三丈,只顾盯着容嬷嬷,甚至都没留意兰馨怀里的永b小脸儿也已憋得通红。“你只说最后怎样了?”

“是是是……老奴也是絮叨,最后张大人见没了法子,命家人请来了自家中堂上供着的,先帝钦赐的那幅‘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楹联,奉恩侯这才拽着肖氏磕了头回到自个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