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奇幻小说 > 盛世华章 > 84、084 来全文阅读

杨鲲鹏出征这天, 赵璞悄悄的爬上城门楼看着远去的军队——皇帝亲自擂鼓送行的也不是不行, 但那必须是要有大战功、为国做了大贡献的将军,赵璞觉得杨鲲鹏够了不行,文臣们是绝对不会让他那么干的。其实他觉得杨鲲鹏挺委屈的, 以他这些年南征北战的功劳,就算升不了总兵, 但一个副总兵总是够的吧?

可就是因为他和自己私下里的关系,那些文官死活压着他的功劳不给他升官!虽然三年下来他已经把自己低下的这帮子大臣拾掇得好用多了, 可文臣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底线的, 为了自己的日子好过,更为了杨鲲鹏在外打仗少些掣肘之人,赵璞也不得不给他们一些尊重。

半天没看见杨鲲鹏出来, 赵璞悄悄将头探出了城楼, 这一探却正好对上了一对黑亮的眼睛!

虽然离得不近,可赵璞能看到那个人朝着他笑了, 一如既往的蔫坏的笑容!然后, 赵璞的眼睛一热,眼前的景物就模糊了。赵璞在刹那间有些冲动,想收回让杨鲲鹏远赴浙江的冲动,可最后他只是抹抹眼睛,将探出的脑袋缩回来而已。

少不更事时你为帅, 我为君的誓言现在想起来是那么美好而可笑,想做一番事业首先便要有一番付出……

队伍走远了,赵璞带着人回宫, 可还没等他回到乾清宫呢,就有太监跑过来说是太后多日不见陛下,想得慌了。

赵璞一想这段时间确实是因为忙着为杨鲲鹏最后出征铺平道路所以没去太后宫里问安,可是也没有到“想得慌”了的这种程度吧?赵璞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而且皇太后并未在寝宫寿安宫,而是在后妃礼佛之所在英华殿。

杨鲲鹏在的时候,他能有一个倾诉发泄的地方,比如抓得他满后背是伤?走向英华殿的皇帝很没有威仪的嘿嘿傻笑了两声,太监侍卫宫女们全部低头,装作没看见没听见。

鲲鹏啊,我想你了,你快回来吧!

(还没离开京城范围的某参将突然打了一个惊天的大喷嚏)

英华殿外,粉雕玉琢的一对金童玉女正举着两根花枝子互相拍打嬉戏,将赵璞来了,内侍们齐声行礼,两个孩子却咯咯笑着跑了过来,指着对方齐声道:“皇兄,他(她)欺负我!”

他们俩正是赵璞名义上的弟妹,赵璞登基之时受封宁王的赵璋,以及安平公主赵伊儿。这两个孩子年龄相近,皇太后和静慧夫人又是将他二人放在一起抚养,因此便是普通的双生兄妹也不如他二人一般亲厚,赵璞更是对他们疼爱有加。

与两个孩子嬉闹了一番,赵璞知道如果因为这个原因他略微去晚一点太后并不会怪罪他,相反,太后是很乐于见到他和宁王亲近的。

待玩闹之后进到英华殿,殿内梵音阵阵紫烟袅袅,让赵璞刚快活雀跃没多久的心顿时又沉了下来,他并非是不敬神佛之人,只是这种僵硬的气氛实在是让他难受。

还好太后并不是要在这里和他说话,跟着侍女一路弯弯绕绕,赵璞来到了英华殿后边的一座小佛堂,翘着木鱼的太后与静慧夫人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这屋里虽然仍旧烧着几根香,可是比前边大殿让人舒服多了。

三个人面对面坐下,按照惯例问候了几句,赵璞想要告退,却被二老留下喝茶,他心里顿时咯噔一声,暗道自己果然预感成真了。

“再过几个月,陛下也就十八了吧?”静慧夫人温柔的笑着。

“呃!是。”

“陛下也是个大人了。”静慧夫人依旧温柔的笑。

“多亏母后夫人照顾。”

“陛下,十八岁也到了大婚的时候了……”一直坐在一边闷声喝茶的太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赵璞一口茶水险些喷出来,靠着意志力才硬咽了下去,“早些年陛下刚登基的时候,朝臣们曾经提过一次,不过我们赵家养的那群文官们是个什么样子哀家也知道,当时朝纲未稳,陛下娶了妻子也只是给自己惹麻烦,所以,当时陛下驳就驳了。可是如今陛下年纪大了,也能主事了,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

“陛下也不用忧虑,后宫里的人和朝堂上的可不是一码事,成了亲之后,陛下如今怎么样事后还是怎么样。”

两位长辈,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很明白的告诉赵璞,你到年纪了,该成亲了。不过这事赵璞也是早有算计,他喝了一口茶稳定了一下情绪:“母后、夫人*,有一句古话不知二位长辈可曾听过。”

静慧夫人捂着嘴一笑:“难不成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赵璞的脸扭曲了一下,比起端庄肃穆的太后,这位静慧夫人可是绝对的笑面虎,所以干脆当做没听见:“古语云:‘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弟可是在父子之前的……”

离开了英华殿,赵璞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出门看见玩闹的小赵璋更是多了一番别样的亲近——这小子日后便是他的继承人了!自己的直系血脉已经不会在这世上出现了,可是反正都是高祖爷传下来的后裔,无所谓了。

xxxx

杨鲲鹏自北直隶一路向南,穿州过府,陆路走到了头就接水路,水路飘到了再接陆路。这也是幸好各地官员事先都得了上边的警告,所以阿谀奉承者有之,横眉冷对者有之,直接开骂的也有之,就是没有怠工惹事的。

大江南北看得多了,说实话杨鲲鹏对那些清流更是不屑,这些人脑袋里的满是酸臭的朽木,整天只念叨着什么“大义”,什么“圣人”,可实际上比谁都不少拿。而且还多是拿了钱不办事的主,真正如包拯海瑞那般清廉自守又有治国安邦之才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说实话,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还不如那些收了银子办事的贪官呢,至少这些人还会做些事。庸吏害人更甚于贪官……

一路颠颠簸簸,光为了赶路,杨鲲鹏自己就瘦下去了十多斤肉,本来只能算是精瘦的人,这下子变成干瘦了。眼看着到了十月底要入冬了,杨鲲鹏才总算是带着他的杨家军入了浙江地界。正好冬天的时候倭寇也大多休息,趁着这半年时间,能够让军中上下熟悉熟悉地形和环境。依稀已经能够看见山阴的城墙,杨鲲鹏舒了一口气——总算是到了!

夏鼎穿着一身便装,在山阴城外的一处长亭等着,三年前进士及第,他就被一纸公文调到了浙江,那些夏家的亲朋好友明里暗里多有嘲笑,他一开始也有些憋气。可后来知道夏鼎与钱舒云的任职地也是在浙江省内,再想想杨鲲鹏的抗倭之意,三个人就多少明白了些这任职令背后的意思。原本便是富贵险中求,人生在世拼一把又如何?

如今不过三年,他们三人就已经是个知府了,若是这次真的能够帮着杨鲲鹏灭倭,那非但日后仕途再无险阻,就是青史上也必有他一笔!

远远的看着官道上尘土飞扬,夏鼎微笑着站了起来——总算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