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隋炀帝 > 第九章红拂逐李靖全文阅读

第九章红拂逐李靖

又看到了长安城高大的城垣,迷蒙的日色中,像连绵的群峰横亘在天地间。杨广觉得,离开半年却有恍如隔世之感。一切都既熟悉又陌生,那森森九重宫阙就在眼前,却又觉得遥远。

“千岁,奴婢要告辞了。”刘安对出神的杨广说。

杨广回过神来,赶紧绽开笑脸:“刘公公,这次专程传旨,你真是辛苦了。若非公公奔波,难说我何年何月再回京城。”

提起此事,杨广至今还心有余悸。几天前当得胜班师的大军离开寿春,圣旨命他留守扬州,这对杨广不啻晴天劈雳。半年征战,大奏凯歌,满怀喜悦要献俘阙前,万万想不到父皇不许他返京。正当他无比失望地与将士话别时,万万没想到又现转机。刘安飞马再传圣旨,重又召他进京。私下从刘安口中获悉,原来是母后从中干预。他想,看来母后这把保护伞必须牢牢抓住。

刘安见杨广又出神,再次告辞:“千岁还有吩咐吗?奴婢就去复旨了。”他这是再次提醒杨广。岂料杨广仍未领会:“烦请刘公公转告母后,傍晚时我进宫请安。”

“传个话跑个腿奴才还能办到了,为千岁效劳,奴才责无旁贷心甘情愿。”刘安见无希望,话语像凉嗖嗖的小北风一样。

杨广感觉到了,这是刘安对此行未得到礼物表示了不满,他赶紧暗示:“公公的辛苦和情意本王尽知,容傍晚相见时再行致谢。”

刘安不冷不热地走了。

杨广心事重重地回到晋王府,心绪不宁地吃过晚饭,坐在那里发呆。

宇文述提醒:“千岁,该去拜见皇后娘娘了。”

杨广白他一眼,冒出这样一句:“宇文先生,你把我坑苦了!”

宇文述大惑不解:“千岁此话,实令卑职茫然。”

“都是你,再三劝我查封南陈国库。如今可好,刘安得不到礼品生怨,我两手空空如何去见母后?”

“千岁不需忧烦,府中不乏金宝,多选几件带去孝敬就是了。”

“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杨广煞费苦心,挑选了十几件精美物品,领王义跟随进宫。

暮色袭来,人影模糊。杨广远远望见仁寿宫门前站个太监,他紧走几步奔过去:“刘公公,劳驾迎候,受累了。”

岂料门前并非刘安:“千岁,刘公公因旅途劳顿,身体不适,在室内迎候,姑且由奴才代劳。”

杨广心中如吹过一阵冷风,刘安一改惯例,显然是挑理了,心情又转沉重。

正殿内炭火正旺,暖意融融,独孤后端坐龙榻,左侧宫女手托银盘,右侧宫女手擎金盏,刘安于下首侍立。

杨广近前叩拜:“儿臣恭请母后圣安。”

独孤后吐出瓜子皮:“广儿平身,此番平陈功勋卓著,我心甚慰。”

“儿臣何德何能,全仗父皇洪福母后庇佑。”杨广小心翼翼地说,“行色匆匆,儿臣给母后带来些许薄礼,乞请笑纳。”

“难得你一番孝心,礼车可在宫门?”

杨广心说糟了:“小厮王义就在宫门等候。”他急唤王义入内,将一描金箱呈到独孤后面前。内中珍珠、宝石、翡翠、玛瑙、金银首饰无所不包,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

杨广又赔着小心说:“不成敬意。”

独孤后脸子拉长了:“就这些?”

杨广忙说:“儿臣日后再选上好珍宝贡奉。”

“晋王,你太小瞧我了,这仁寿宫缺这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吗?”独孤后对杨广的称呼都变了。

刘安不忘添油加醋:“娘娘期望着南陈国宝,千岁也该忍痛割爱拿出一些才是。”

“母后,因儿臣严明军纪,所有国库尽行查封,故而未能孝敬,乞请见谅。”

“晋王如此清廉,真是难得呢。”独孤后问刘安,“你说是吗?”

“娘娘,奴才听说奸臣施文庆曾送与晋王一车奇珍异宝,若有心孝敬并不为难。”

杨广急忙辩白:“那一车珍宝我已交李渊收存,此事尽人皆知。”

刘安冷笑一声:“据说沈客卿四大臣还送四车呢,就是给娘娘一车,千岁也剩三车呢。”

“刘公公,你怎能凭空臆造!”杨广声都变了,“母后派人询问杨素便知。”

“我可没这个闲工夫。”独孤后捏起一颗瓜子,“我累了。”

杨广明白这是逐客令:“母后休息,儿臣告辞。”躬身退出。

独孤后用手一指:“刘安,晋王的箱子。”

刘安心领神会,抱起追到门外:“千岁,完璧归赵。”

杨广不接:“刘公公,母后不中意,你就赏脸留下吧。”

“我怎能随便要王爷的东西。”刘安把箱子塞到王义手中,“宫规森严,奴才不敢收受。”

王义:“你!”他这个气呀,看刘安那自我标榜的样子,好像他从来没收过礼物似的。

杨广情知难以挽回,劝住王义,灰溜溜出宫去了。

刘安目送杨广走远,心说晋王啊晋王,就为舍不得一车珍宝而开罪独孤后,实在是不值得。叹息着要进宫门,身后有人呼唤:“刘公公,请留步。”

刘安回身:“啊,是太子殿下。你怎么像鬼魂似的,突然就出现了?”

“公公取笑了。”杨勇解释说,“我来时见公公与晋王正叙谈,就避在了一旁。”

“这么说,你是在偷听呀。”刘安略带挖苦之意,“此举岂是太子所为。”

“公公,我远远避开,怎说偷听。”杨勇现出不满。

刘安见状转换了口气:“好了,不知殿下呼唤奴才有何吩咐?”

有求于人,杨勇只好耐下性子:“烦请公公通报一下,我要见娘娘有事面奏。”

刘安对杨勇不肯拔毛一向有隙,此刻笑颜推搪:“实在不巧,娘娘刚刚入睡,是不能打扰的。”

“不会吧?杨广刚走嘛。”杨勇皱起眉头,“公公,还是通报一下吧。”

刘安也收敛起笑容:“照殿下说,奴才是有意欺骗了?”

杨勇想起唐令则的嘱咐,强忍住气:“公公误会了,本宫确有急事。”

“殿下不是让奴才为难吗?娘娘的脾气谁人不知?我可不敢拿脑袋开玩笑。”

“通融一下,还不行吗?”

“如果可以,奴才怎敢阻拦殿下。”刘安想知道杨勇的用意,因为杨勇从不来独孤后这里走动,今天的举动很反常,“殿下若信得过奴才,把话留下,等娘娘醒来我代为转告。”

杨勇已失去耐性:“本也无甚大事,最近得到一件稀世珍宝,特来孝敬娘娘。”

刘安心说,这愣头青也知道讨好了:“何等宝贝?娘娘可是见过世面的。”

“公公请看。”杨勇伸出右掌,手心内一物杏核大小。

刘安俯身细看:“是扇子。”

“对,美玉刻成的扇子。”杨勇小心翼翼展开,“看,这上面还刻了八仙图呢。”

“刻人?那也就米粒儿似的,你不是懵人吧?”

“这叫什么话!”杨勇用手指点,“你看,此乃扬州艺人祖传的微雕刀法。”

刘安仔细端详,果然八仙人物依稀可辨,“真神了,堪称无价之宝。”

“烦请公公转呈娘娘,就说是我一点孝心。”

“殿下吩咐,敢不从命。”刘安把扇子紧握掌心,“娘娘见了一定高兴。”

“全仗公公美言。”

“殿下但放宽心,奴才会把事情办好。”

“那就拜托了。”杨勇如释重负地离去,他实在怕见独孤后,他觉得由刘安转交比当面呈递更好。

刘安等杨勇背影一消失,便又急不可耐地端详起微雕玉扇。阳光明艳,玉石扇儿闪闪发光,八仙人物栩栩如生,纤毫毕现。他越看越爱,暗自打定主意装入私囊,然后若无其事地走进仁寿宫,就当杨勇根本不曾来过一样。

晋王府花园中,宇文述正在闭月亭前舞剑,杨约手捧金樽,在旁观看。翠柏的枝头和飞檐甍顶,还残存着昨夜的积雪,一只麻雀扑棱棱飞过,宇文述剑锋一挥,麻雀身首分离,栽落尘埃。

“好剑法!”杨约高声称赞,“原以为宇文兄只会舞文弄墨玩弄唇舌,想不到剑技如此高超。”

“杨兄过奖了。”宇文述一回头,发现杨广匆匆步入,就打住不说了。

杨广满脸愠色冷对宇文述:“你倒是玩得痛快!”

宇文述怔一下神,还是为杨广引见:“千岁,杨先生特来看望,已到多时了。”

杨约走上前:“拜见千岁,获悉千岁平陈凯旋,特来祝贺。”

杨广勉强露出一丝笑意:“多谢了。”

宇文述发现王义怀中抱着描金箱,大为意外:“难道娘娘不在?”

“哼!”杨广怒气不息,“都是你出的好主意!”

王义告诉说:“娘娘要的是南陈国库珍宝一车。”

“想不到娘娘竟这样。”宇文述方知杨广气从何来。

“都是你,要我不取一文。这倒好,连刘安都变脸了,一切全砸了。”杨广已知情形不利,“莫说太子之位,就连京城都呆不下了。”

宇文述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一时哑口无言。

杨广想起冷落了杨约,礼让道:“承蒙先生前来看望,请到客厅奉茶。”

“千岁此刻不顺心,在下就告辞了。”

“杨先生见怪了。”杨广赶紧挽留,“适才失礼,还望见谅。”

“千岁多想了,我杨约既为千岁器重引为知己,就当为千岁分忧,我立刻回去设法补救。”

杨广想,杨约定是鼓动杨素进宫,如今也只有这一条出路了:“先生费心,成与否,本王都当重谢。”

杨约一揖拜别。

上柱国杨素得胜回京后心情极好,轻闲思**。他抛开所有歌姬妾侍,从清早起就泡在红拂房中。融融暖意,七分酒兴,使他难以坐稳绣墩。红拂边歌边舞,如白云飘逸,似婵娟旋转,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那时而裸出的玉肩,那偶而闪现的酥胸,使他心旌摇荡意马心猿。

红拂脸若春花,鬓边流下香汗如朝露,更增妖娆。广袖长舒,娓娓低唱:

寂寞广寒宫,嫦娥怎奈清冷。

桂树难禁西风,愁云笼,香泪盈。

玉兔亦多情,长夜逝红日升腾。

愿人间歌舞升平,有情人鸾凤和鸣。

顿开金锁,鸟出樊笼。

杨素听出了弦外之音:“你且住。”

红拂停止歌舞,娇喘微微:“老爷有何吩咐?”

“你歌中分明有怨言,把我这杨府比做樊笼。”

“老爷多虑了,妾身只是信口唱来。”

杨素还要深究,杨约进来了。杨素见杨约满面愁云,问道:“贤弟为何闷闷不乐?”

“兄长还有闲情逸致欣赏歌舞,已经大祸临头了。”

杨素全身一震:“祸从何来?”

“晋王已经失宠。”

杨素不以为然:“这是他咎由自取。”

“兄长,晋王外任离京,太子地位稳固,继位有望了。”

“如果这样,也是天意。”

“唉呀兄长,你曾全力支持晋王,太子早已记恨在心,耿耿于怀,他一旦登基,我们全家一百多口还能活命吗!”

杨素始觉事态严重:“贤弟说的也是,但晋王已开罪娘娘,我们又如之奈何?”

“事情尚可挽回,圣旨未下,只要兄长进宫向娘娘晓以利害,就可化险为夷。”

杨素为难:“娘娘的脾气是说到做到,只怕难以让她改变主意。”

“兄长不妨一试嘛,您的话娘娘会认真考虑的。”

“贤弟有所不知,近来你侄儿玄感常对我说,晋王为人奸狡,扶他继位于江山不利。”杨素说出担心,“我在想,万岁百年之后,这帝位天意究竟属谁?”

“帝位难道还会旁落吗?”

杨素已有主意:“久闻李靖善卜,他正在府中刚为母亲禳灾祈福做完功德,何不请他算上一卦,以明未来。”

杨约表示赞同:“也好。”

一旁的红拂听了,眼中闪射出异样的光彩。

一刻钟后,仙风道骨飘逸潇洒的李靖翩翩步入。红拂的眼波立刻流向他伟岸的身驱。啊!真是与众不同,超凡脱俗风流倜傥。

杨素在座位上伸手礼让:“道长请坐。”

李靖稽首后落座:“大人夤夜传唤,必有见教。”

“烦请道长卜上一卦。”

李靖沉吟一下:“但不知为何人卜?为何事卜?”

杨约代答:“是这样,如今南陈平定,天下一统,万岁年事渐高,不知日后谁能承继大统?欲请道长指点迷津。”

“现有太子在朝,何须动问。”

“道长是明白人,想必也知道万岁与娘娘对东宫诸多不满。而晋王则深得娘娘欢心,不知晋王可能取而代之?”

李靖答:“皇家之事,我也略有耳闻,万岁曾有易储之意。但圣上耳软,不是又有意让晋王留守建康吗?”

“一些不差。”杨素对李靖抱很大希望,“道长先天八卦人称神算,就请预卜一下,太子与晋王日后何人能为大隋之主?”

“大人吩咐,敢不从命。”李靖焚香祷告屏气凝神摇动金钱,演化文王八卦。少时卦成,但他不开金口若有所思。

“卦象如何?”杨素见李靖迟迟不语,开口追问。

“这卦却是奇怪!”李靖仍处在迷茫中,“贫道平生第一次摇出这种卦象,倒是有些吉凶难卜了。”

“请道长明示。”杨素越发急于知道内情。

“若如实而论,太子前程不妙,凶险丛生,但卦象又显示出眼前风云得意。晋王则当前运交华盖,时运不济。然有贵人相助逢凶化吉,更有紫微气回环,这是帝王之象啊。”

杨约插话:“兄长如何,还是晋王继位吧。”

“可是卦象又转大凶。”李靖忙又告知,“又有黑煞气侵入,紫微气渐渐不敌,直至全被黑煞气吞没。若按卦象推断,难说。”

杨素急于知道下文:“道长,还请拨云见日。”

“天机玄奥,难以预测。”李靖不肯直言因果,“总之,卦象很凶。”

红拂不知何时倒来一盏香茶,手捧托盘飘然而至李靖面前:“道长算这许久,想已口干舌燥,请用香茶。”

李靖确已口渴,取茶之际恰与红拂纤手相挨,不觉抬眼一瞄,又恰与红拂目光相遇。二人近在咫尺,红拂艳若桃花初绽,李靖未免动情。稍一不慎,碰掉杯盖,无名指也被热茶溅烫一下,不觉唏嘘一声。

红拂不由自主抽出所带香罗帕,就为李靖擦拭手指:“都是奴婢过失,道长痛否?”看红拂的样子,是着实心痛。

李靖急抽出手:“不妨事,不妨事。”忍不住又看红拂两眼,目光中流露出绵绵情意。

这一切都被杨素看在眼里,他不悦地重重咳嗽一声。

李靖警觉,起身告辞:“大人,卦已卜毕,贫道回房休息去了。”

“道长好生安睡,明早派车送道长返回斗母宫。”杨素略一点头,算是答礼了。

李靖临出门,扫了红拂一眼,立时感到红拂那热辣辣的目光烫得自己脸红,他的心又猛烈震颤一下,飞快离开。

红拂盯着仍在摆动的门扇出神。

杨素用白眼珠斜睨红拂:“你该不是丢了魂吧?”

红拂收回目光:“老爷取笑了。”

杨约见状插话:“兄长,还是商量正事要紧。”

“你看下步棋该如何走?”杨素问。

“这不明摆着,把宝押在晋王身上。”杨约早有选择。

“可李靖说他有黑煞气侵扰,而且继位对江山不利。”

“兄长,谁管以后几十年,且先顾眼前。不要说李靖已卜出晋王有帝王之分,我们为自身计也当全力扶保晋王。太子早已忌恨于你,他若登基,你我兄弟没有好果子吃。杨家要不失势,只能依靠晋王。”

杨素叹口气:“如今已与杨广拴在一条绳上了,死活也只有一起蹦了。明日早朝后,我入宫面见娘娘陈说利害。”

“好,兄长一定马到成功。”杨约见杨素伸懒腰打哈欠,昏花的老眼在红拂身上滑来滑去,便识趣地退走了。

杨素马上死死盯住红拂,脸上现出淫邪的笑:“夜色已深,侍候老夫安歇。”

“遵命。”红拂很快铺展好床帐被褥,“老爷休息,奴婢告退。”

“莫走。”杨素一把拉住她,“你来府已半年有余,也该陪老夫睡觉了。”

红拂拼力挣脱,正色言道:“红拂乃一歌姬,绝不伴寝。”

“哼!”杨素脸色一沉,“晋王既已把你舍出,就要听任老夫摆布,这杨府之内,我的话就是圣旨,阖府上下,谁敢不从。”

“老爷,漫说是你,便晋王也未能玷污我的身子,你也休想!”

杨素冷笑几声,逼近红拂:“如若不从,那就休想活命。”

“如若相强,我红拂一死而已。”她拔下银簪,直指咽喉。

双方僵持片刻,红拂缓缓退向屋门:“老爷安歇,奴婢去也。”

“你!”杨素眼睁睁看着红拂走了,颓丧地坐在床上。

眉月爬上柳梢,微风摇动,客房窗上树影斑驳,夜已深,但李靖仍无睡意。他秉烛桌前,正专心致志研读《孙子兵法》。近十年的道门生活,给了他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把《周易》背得滚瓜烂熟,解析得出神入化,卜卦算命已炉火纯青。能人最大的长处就在于不满足,他也同样如此。书籍使他思想活跃,《孙子兵法》又使他着迷。近来,他心底萌生出一个新的念头,就是想要在军事天地里大显身手。

户外,传来轻微的“嚓嚓”的脚步声,似乎停步在窗下。李靖回首观望,一个淡淡的人影忽地闪开。是谁在偷窥?怀有什么动机?他扑过去拉开门一跃而出,眼见有个黑影遁入月亮门。飞身跟踪过去,只见月光微,星光淡,花园内枯枝摇曳,黄叶飒飒,哪有人的踪影。李靖心说,真是见鬼了。满怀狐疑返回房中,插上门回转身猛抬头,竟有一妖娆女子在面前站定。

“你是什么人?”李靖略微一惊,旋即认出,“是你!”

女子施礼作答:“妾身红拂特来拜望道长。”

“不知姑娘有何见教?”他想起适才在杨素那里,红拂时而脉脉含情时而火辣辣的目光,总有些不自在,也不敢正眼直视红拂。

红拂倒是快言快语:“奴家与道长几番接触,见道长骨格清奇,相貌出众,谈吐不俗,胸藏锦绣,早生爱慕,藤萝欲附松柏托付终身。”

“这如何使得!”李靖心情复杂,他似乎感到突然,又似乎期盼红拂这样做,“我乃出家之人,业已跳出三界外,不恋红尘。”

“李先生。”红拂干脆改变了称呼,“这桌头的《孙子兵法》足以说明,你胸怀大志,不会久居道门。”

李靖曾为红拂的妩媚动心,如今更为她的睿智所动,但他不能没有顾忌:“姑娘曾侍晋王,如今又为国公杨大人所钟爱,岂是你能……”

红拂抢过话来:“我虽系女流,但亦有头有心有热血,终身绝不受制于人,倘主人阻拦,我一死而已。”

“姑娘一身侠气,堪称巾帼不让须眉,只是……”李靖欲言又止。

红拂何等聪明,早知他言外之意:“请先生相信,我红拂秉性刚烈,生来不曾屈从。虽说身在侯门,但莲出污泥,我自冰清玉洁。若是败柳残花,有何颜面耻求依附。”

“姑娘言重了,贫道失敬。”李靖自觉羞惭,“请坐下一叙。”

二人在八仙桌两侧坐定,李靖意欲解疑:“适才可是姑娘在窗外?想不到你武功过人,神出鬼没。”

“非也。”红拂置之一笑,“我是在先生去花园时乘虚而入的。”

“奇怪,遁入花园的又是谁呢?”

“哐啷!”房门被一脚踢开,气呼呼的杨素恶狠狠站在门前。

李靖惊怔一下,旋即镇定下来:“原来是杨大人。”

红拂若无其事地起身见礼:“请老爷上坐。”

杨素跨进一步:“你们干的好事!”

“大人,我们可是规规距距非礼莫为呀。”李靖解释。

“老爷,奴家与李先生话未说上几句,更不曾做什么。”红拂则是反驳。

“当场被我堵住,还敢强辞狡辩!”杨素气得发抖,“李靖,你出家之人,不守道规,勾引老夫爱姬,我岂能容你。”

“老爷,请你不要信口雌黄,是我主动来此,你怎能有辱李先生清白。”红拂挺身而出。

“小贱人,以为我会放过你吗!”杨素逼近红拂,把积郁在心底的不满全发泄出来,“你来我府中半年,至今不肯伴寝,装模作样,推三阻四,你是什么金枝玉叶吗?!老夫怜香惜玉的耐性是有限度的。”

“我是歌姬,但并非你侍妾。金枝玉叶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我同样有做人的尊严。”红拂毫无所惧,“杨老爷,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倾慕李靖已久,决心委身于他。”

“你竟敢当着我的面如此叫嚣!”杨素气恼已极,“不信我堂堂国公,制服不了你一个歌女。”

“你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掠地,可以左右皇帝役使百官,但你却不能征服我的心。”红拂靠近李靖,“我的心已经属于他。”

“我剜出你的心!”

“你可以做到,但你却不能得到我。”

“易如反掌!”杨素大喊一声,“来人哪!”

四名武士应声而入:“老爷有何吩咐?”

“将红拂押回我的卧室。”

“遵命。”四武士一拥上前。

“站住!”红拂拔下银簪,指向自己咽喉,“再走一步我就死在这里。”

四武士怯步。

杨素看看红拂欲刺架势,把算盘打在李靖身上:“道长,你乃出家人,应以声名为重。快夺下她手中银簪,劝她顺从老夫,便饶你不死。”

李靖已彻底为红拂的刚烈征服:“杨大人,我敬佩红拂姑娘的直言不讳,她这样不惜一死追逐我李靖,我理当义无反顾地接受她的一片深情,恕我不能从命。”

“大胆!”杨素命令四武士,“与我将李靖拿下。”

四武士同时扑过去,李靖拔出佩剑横在胸前,护住红拂:“杨大人若相强,宁愿死在这里。”

四武士又怔住,不知如何是好,回顾杨素,意思是怎么办?杨素一时拿不定主意,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杨约急匆匆闯入,站在双方中间:“都不要冲动,我有话说。”

杨素奇怪地问:“贤弟,你如何得到消息?”

杨约一笑:“其实,我已窥视多时。”

李靖恍然大悟:“适才窗外那黑影是你?”

杨约并不否认:“我在窗外见道长捧读《孙子兵法》,正欲入室攀谈,不想红拂走来,我就只有退避三舍了。”

“原来你一直在偷听。”红拂杏眼含嗔,“看来你也不是好东西!”

“姑娘之言未免武断了。”杨约笑视她与李靖,“我要成全你二人的好事。”

杨素以为自己听错了:“贤弟,你要为他们说情开脱?”

“兄长。请容小弟一言。”杨约态度认真,“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府中不乏佳丽,何苦定要红拂伴寝。”

“伴寝?如今我是要他二人狗命!”杨素咬牙切齿,“他们做出这种寡廉鲜耻事来,我绝难饶恕。”

“兄长,得饶人处且饶人。放他二人一条生路,成全他二人这桩婚事,行善事积阴德,冥冥之中,神灵有知,定会保佑兄长荣华富贵福禄绵长。”

“我,咽不下这口气。”

“兄长,李靖是个人才,绝非久居人下者,日后定会感恩图报。”杨约耐心规劝,“红拂聪明绝顶,必将牢记兄长大恩,还是成全他们吧。”

杨素沉吟不语,心中在犯合计。

杨约凑上前,俯在杨素耳边:“你总不能为这事斩杀李靖吧?须知李靖乃异人奇人,真要结下仇怨,他暗中作法,兄长就有性命之忧,且防不胜防。兄长,犯不上为一女人如此伤神哪。”

应该说杨素并非一意孤行之人,平素他又最信杨约之言,感到杨约所说有理,便挥手令四武士退下:“好吧,看在贤弟分上,成全你们二人。”

李靖、红拂双双施礼:“多谢大人恩典,定当结草衔环以求报答。”

杨素之气尚未全消:“我不求报答,不想再见到你们,与我连夜离开,走得越远越好,所谓眼不见心不烦也。”

李靖、红拂回答:“遵命。”

杨约又劝杨素:“兄长,夜色已深,明早还要进宫,请回房安歇去吧,容小弟送他们一程。”

杨素走后,杨约摆上菜肴,斟上美酒,李靖、红拂免不了感谢他救命之恩和成全的美意。

杨约岔开话头:“此事不足挂齿,临别之际,我有一事请教,如今天下一统,大隋江山可能永固?天下可能永享太平?”

“先生赤诚相待,贫道也就斗胆直言。当今开创大隋基业,励精图治,国泰民安。但太子骄奢淫逸,而晋王又图谋大位,龙争蛇斗,恐难太平。”

“倘晋王取代太子呢?”

“晋王广结天下,有娘娘庇佑和令昆仲相助,夺嫡有望。但贫道观他时露奸淫之相,一旦登基撕去伪装,恐**更甚,江山不稳。”

杨约听了不觉默然。

鸡啼唤来曙色,晨霞洒向大地。一辆锦车静静停在杨府后园门。清霜炫出彩晖。红拂临上车,再向杨约深深一拜。李靖与杨约则执手不愿分开,依依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鞭声响起,车轮滚动,辚辚车声打破长安城清早的宁静。锦车转过鼓楼不见了,杨约还在伫立凝望,心中叹息:“不知何时再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