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其它小说 > 文学入侵 > 第 165 章全文阅读

【我们应该还在《登科后》的场景中。】

他们几十个人分散成几个小队, 包下了王城中一家酒楼的大堂,点了酒水。

王勇坐在最近的位置,眼角觑着那书生。

书生长着年轻时卢武的脸, 看上去大约三十出头,正独自地坐在大堂最角落的桌子后,一杯接一杯地闷头饮酒。

【为什么这么肯定?】科迪拟的外貌是个刀疤脸大汉。

王勇回答:

【没有空间能量波动。每个场景变换的时候都会有能量波动。这一次没有。】

三位领域类特质者都没有察觉时空变换的波动。

【但时间有变化。】安琪拉却道。

他坐在窗口,路上的女子不住往窗口看来,看到他闭着眼睛,拄着盲杖,才纷纷露出失望之色。

【我察觉时间的弦动了, 跳过了一段时间。这里应是同一场景的不同时间段。】

科迪皱眉:【安琪拉大人,您是说,像<登幽州台歌>那样?】

安琪拉道:【有可能。】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 他们叫来跑堂的伙计, 问了几句。

伙计证实了安琪拉的说法, 皱着眉笑:“您说的这是哪朝哪代的事?大丰二年?那都是十五年前的事了。现在都是大丰十七年了。”

十五年前的事了!

安琪拉的感觉被印证了。

大堂里的众人大多拧了眉头,伙计一边给他们倒满茶水, 一边殷勤地问:“客官, 你们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么?”

这些外来的客人分外大方, 一出手就是小块金子打底!还不要什么吃食,只点了些茶水。

伙计想着伺候好他们, 指不定他们指缝里漏点出来,都够他受用的了。

王勇看了褚星奇一眼。

褚星奇会意,借着宽袖的遮掩, 随手将一杯子点化成金,拿出来放在桌上,晃花了伙计的眼:“我们倒有些好奇小二哥你。如今天下百姓大多归于农庄,依附各家,你应该也是农庄里出来的吧。”

伙计的眼睛几乎长在了金杯上,机灵地不去计较这些客人为什么“缺乏常识”,只一面嘴里答道:“瞧您说的,那是当然。如今天下人基本都是各士族的庄户,但是人人种田那也不成啊。现在是各大家的庄户里,都分拨出一部分人,散到百工去,从此世世代代,子承父业。像我家,原来也是庄户,给划拨出来,指定当了食肆的活,我爹,我,以后我儿子,都在这大堂跑活了。”

“多谢小二哥给我们这些乡巴佬长见识。”褚星奇将金杯一推,伙计连忙抢到怀里藏好,左顾右盼一阵,见没人注意,便千恩万谢,直到他们打发他自去干活,才搭了毛巾,笑嘻嘻地往其他桌去了。

陈薇说:【听着倒像我们明朝时候的‘世籍世业’。】

小林美子笑道:【和旧日本所谓的代代相传的‘匠人’也类似呢。】

陶术推了推眼镜:【明朝早期的‘世籍世业’,是承了元代的制。而元代之所以这样划拨,是跟元代划拨四等人,游牧民族时期的奴隶制有干系的。而更早时候的中国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大多是上下隔离,阶级固化的时期。】

倒是朴应贤举杯一饮而尽,冷嗖嗖地回道:【这一切,于中国,是元明时期乃至于更古早。于日本,是几年之前的旧日本时代。于韩国,却是今日之韩国。】

“这就是今日之丰朝!”韩国资深者都不讲话,那厢却有个书生嚷嚷着一模一样的话语。

说话的正是那长得与卢武年轻时候极为相似的书生,他自然听不到众人在四维频道内的对话,但他听到了伙计的自述。

书生喝得满面通红,醺醺然,眸子却十分清醒,以至于清醒得带了孤愤。

他“砰”地一声,将杯子投掷在地上,站起来,大声道:“这就是今日之丰朝!权贵世代作权贵,百工农户却世代贫贱当牛做马!这是为人的道理吗?这是为人的道理吗!何况那些世代高门大户的,连是不是人都不知道呢!”

书生掷杯子开始嚷嚷的时候,伙计、掌柜原本只是被吓了一跳,伙计还嘀咕了句“又开始了”,等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掌柜险些跌了手里的算盘,连忙向伙计使了个眼色。

跑堂的伙计,并几个青年杂役,忙不迭地上地架住书生。

伙计直接把汗巾捂在了他嘴上,压低声音:“书生,我们这还做生意呢!您这话要是传出去,别说您还要进一次大牢,我们这也一个跑不了!您也是老主顾了,您最落魄的时候,掌柜的赊了好几次的酒,还给您送过行,您怎么一回京,就坑起我们这些熟人来了?”

那书生虽然穿着长袍,带着方巾,一副文士模样,却腰上佩剑,身强力壮,挣扎起来,竟然几个大小伙子都按捺不住。

他听到最后一句话,才放弃了挣扎,任由伙计们把他架到后厨去了。

掌柜见此才松了口气,走出来,竟亲自四下鞠躬,挨个向四周赔罪:“对不住,对不住,这客人就是喝醉了酒,发酒疯,嘴上没个把门,吓到各位客官了!”

王勇和褚星奇对视一眼,褚星奇作为明面上的“出钱包下大堂的有钱公子哥”,笑道:“这倒是是没什么。谁喝醉酒没嚷嚷过几句不像话的?不过,掌柜的,听你说来,这是个熟客啊。”

掌柜的见他们不计较,擦了擦额上的汗,苦笑道:“确实是熟客。他过去常常在我们这喝酒。”

褚星奇笑道:“他的样子,这一身打扮,像是读书人,这丰朝能读书识字的,哪个不是和大族沾亲带故呢?瞧他这样,却不体面。我倒是有些好奇这位客人的身份。掌柜的要是不介意,能不能和我们聊聊?”

掌柜的摆摆手:“您们不介意打扰了吃茶的兴致就成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位客人,说来也是奇人!他确实是个读书人,曾经,还是个官人咧!”

“他叫什么名字?”

掌柜的回忆了一会,说:“姓贾。”

“贾什么?”

“他沾着水给我们写过,不过我们不识字,那个字我们也记不住,大约发音是‘一’,还是什么同‘一’发音的字来着。”

掌柜的道:“反正这字我们也不认识,我们就都叫他贾生了。”

这书生自称姓贾,也不知道他来自哪里,大约是个穷乡僻壤吧。

他刚来的时候,一身洗的发白,缝缝补补的长袍,戴得歪歪扭扭的方巾,背着个小包袱,自称是进京来谋求个安身立命的读书人。

各大家族也都开设学堂,专门从庄户里选一批顺从的人进去读书,读出来就给他们做幕僚,做管理庄户的管事。

因此,这十几年来,像这样进京企图攀附在哪家门下做幕僚的年轻人不少。

可这贾生偏偏是个稀奇人物。

他通过考试,当了东家门下的一个小吏后,竟然很快就得到了大人物的赏识,被擢升为幕僚。

“他刚来京时,经常在我们这喝酒,因为没钱付账,我看他可怜,就给他赊了几次账。他身强力壮的,为人也还不错,给我们店里赶走过几次流氓。”

“他被大人物赏识后,我还以为我们这小门店要发达了,以后可有人照拂了,没成想啊,没多久,贾生就得罪了上官,给下了大牢。后来不知道怎么地被放出来了,又给赶出京去了,要他永世不得回京。”

“那他现在怎么回来了?”

掌柜的说:“是啊,我们小老百姓也不清楚,好像是上头有人给他说了好话,把他给放回来了。但是你们也看到了,他现在无所事事,也不去贵人家谋个啥小吏的差事,就整天在这里喝得醉醺醺的,不知道这次能在京城待多久。”

大概听完了贾生的故事,众人便看到后厨那边的帘子掀开了,贾生大约是喝了些醒酒的汤,慢慢走出来了。

他抹了一把脸,将荷包里的十几枚铜子倾倒在柜上,对掌柜道:“结几天的酒钱。这几天我都不来了。”

“您找到差事了?是哪家的?”

贾生笑了,将手一指:“最大那家的。”

最大的那家,他指着的是被重重锁着的王城方向。

掌柜道:“您酒还没醒呢?要不要再喝碗醒酒姜汤?”

“我酒早醒了。我清醒得很,没有比现在更清醒的了。”贾生回道。

“那就祝福您了。只是以后出京,我就不去送您了。”

“嗯。不要送。好人便应当不被牵连,好好地在人世上活。掌柜的,你们是好人。”贾生向掌柜的拱了拱手,挺直脊背,竟然当真向王宫的方向慢慢踱去了。

贾生离开后没多久,酒楼的大堂内包堂喝茶的客人们,也断断续续地结账走了。

他们分散向东西南北,汇入了人流。

却悄无声息,从各个方向,慢慢地重新汇笼,跟在了贾生身后。

他们看到,贾生确实是进了王城。

他走到王城墙下,朝守门的羽林郎拱拱手,拿出一块腰牌。

羽林郎就出来一个,恭恭敬敬地领着他走进了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