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乱世英杰 > 169暗流涌动的洛阳全文阅读

169暗流涌动的洛阳

为了救援刘辨,刘尧忙碌了一夜。却在这里听着颜良和华雄两个在这里无休止的打斗,乒乒乓乓的兵器撞击声弄的刘尧有些烦躁。对吕布:“奉先!分开他们!真是烦人!陛下还没回宫,就在这打上了!想死的一声,我成全他!”

董卓可是从儿子那里知道吕布的能耐,急忙道:“华雄住手!”华雄还是很听话的,董卓一叫他听,就想收手了。可是那颜良却不依不饶的,吕布眼中寒光一闪,画戟挥出,只听见当的一声,颜良连人带兵器一起从马上飞走了!

“叮咚.i...检测到吕布无双属性爆发,面对颜良一员武将,斗将起手+,方天画戟武力+1,沙里飞武力+1,吕布基础武力104,现在武力108.”

华雄十分惊讶的看着吕布,他想不到世上居然还有如此勇猛的人。这颜良怎么也和他打了个平手,却挡不住吕布一招,而董卓看着吕布的眼神就有些暧昧了。

吕布驱马走到颜良面前,瞥了袁绍一眼,然后一口浓痰就吐在了颜良脸上:“王爷叫你停,你都敢不停?竟然敢不给王允面子,真是找死!今天要不是看在你也是来护卫陛下的份上,我就宰了你!”那一口痰就好像吐在了袁绍的脸上,人家打狗也要看主人,吕布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只见袁绍恶狠狠的盯着吕布,吕布转身就给了他一个后脑勺。袁绍可能是对比了一下自己和吕布的武力差距,才放弃了与吕布一决生死的想法。然后把这一笔账,又算在了刘尧的头上。可惜刘尧和他袁绍原来的同盟关系随着洛阳事变已经是越走越远,正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袁绍已经气的忘记了自己是来干嘛的了,带着手下就走了。丁原走上前来打圆场,组织起大家一起护送刘辩和刘协回宫。现在的洛阳皇宫中,已经乱成了一团,没见到自己儿子的何太后已经快疯了。

也许是袁绍预感到何进必死在宦官手里,洛阳城里必有大乱,就以司隶校尉的身份,提前通知了那些世家大族清流大臣们出京躲避兵乱,结果大部分达官贵人都去了洛阳城东的平乐观观看百戏,只有刚刚就任河南尹的王允留在城中。

刘尧在前世看史书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身在局中,越来越觉得乱国者并非何进,乃是袁氏家族这些人,这群野心家阴谋家跟他们的后代清末的袁世凯一个吊样。

刘尧忽然被一个非常相似的历史现象给惊住了:乱东汉者是袁绍袁术兄弟,导致袁术败灭的是孙策给他的玉玺,而颠覆满清的是袁世凯,禅让大总统宝座并一再退让,让袁世凯意得志满最后称帝的是孙中山。袁孙两家的恩怨,在东汉末年纠结不清,还要纠结到民国时期。还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是,袁绍袁术的老家在河南汝阳(今河南周口),一千六百年后,袁世凯诞生在河南周口项城。

到了北城门,刘尧被满朝那些峨冠博带的高官们的无耻给惊住了。少帝和陈留王遇劫遭难时,他们在道观里优哉游哉地听经,等少帝和陈留王平安归来后,他们却蜂拥而至,一个个装出一副竭力寻找拼死护驾的嘴脸。刘尧很想好好地骂骂这些家伙,转眼一想,普天之下的无辜百姓多不识字,东汉末的舆论就掌握在这群无耻人手里,不能得罪他们啊。

六匹白马拉着一辆华丽的金耕辇车横在城门口,旁边还有一辆五匹马拉着的辇车,刘尧一看就知道那些以礼仪为至高原则的儒家大臣们早就把少帝和陈留王的辇车准备好了。

吕布连忙跳下青鬃马,轻轻把天子刘辩和陈留王刘协搀扶下马,然后再牵着他走到辇车前面,扶他上了辇车。站在辇车附近的刚巧是河南尹王允,他颤巍着身子想来扶持刘协上辇车,却被刘协喝住:“王允,本王只要吕将军扶持就好了,你且退后。”

目前的王允依附于太尉袁隗,靠着袁氏的帮助才升迁至河南尹,刘协又因何进重用袁绍而对袁氏不满,进而对王允也有些不满。

刘尧看到王允有些吃瘪的表情,心里暗自好笑。王允的忠诚换来的并不是汉献帝刘协同样的信任,历史上李傕郭汜打进长安围攻皇宫时,刘协毫不犹豫就把王允叫出来罪,诛杀董卓都是王允的主意。其实看看刘协日后对曹操的举动,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若没他刘协头,王允敢私自勾结大臣动手吗?

还好刘尧想做的是曹操那样,甚至比曹操还要厚黑的政治人物,所以他不在乎刘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时刘尧心中也在犯疑,是该扶持这个精明的刘协还是那个仁厚的刘辩呢?刘协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那段历史上挟持他的董卓、李傕都没啥好下场,曹操也屡次被他勾结大臣图谋。

二弟刘辩出生之前,唯独留下自己和姐姐刘洁,最后母后还是难产死去除开自己一个男孩,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就这样长大后的刘辩不通权术,懵懂无知,这样的人不足为圣明君主,但做一个傀儡天子却是很称职的。

刘尧怀揣着心思,骑上马,督促本部将士跟随辇车后面,往皇宫方向行进。端坐在青葱马上,刘尧怜悯地看着洛阳城大乱后满目苍夷的模样,回想他在几个月前曾来洛阳看牡丹时洛阳那番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由得感慨良多。

刘尧在感叹中,却见从何太后的凤驾辇车边过来一个宫女:“宣燕王刘尧近前参见太后娘娘。”

刘尧急忙下了马,把青鬃马交给近卫牵着,自己快步走到何太后凤驾旁边,微微躬身:“儿臣刘尧参见母后,请恕儿臣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大礼。”

何太后声音颤巍巍软绵绵地:“此乃非常时期,哀家岂能怪你无礼,尧儿,莫要拘谨,哀家要跟你些体己的话语。”

中秋八月间,洛阳还是很热,隔着珠帘,刘尧依稀能够看到何太后的身形,因为她还要为她的亡夫汉灵帝守丧,所以穿了一身素白色的丝袍。俗话要想俏一身孝,何太后三十岁的熟女呈现在刘尧面前的就是那种别样的俏丽,尤其在她薄薄的丝袍下,隐约还能看到一抹动人的洁白莹玉。

刘尧表面上是站的笔直目不斜视,实际上眼珠在眼眶里滴流乱转。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能放任董卓把何太后鸠杀,要把何太后带离洛阳,自己一来可以利用何太后这个金字招牌继续笼络住南阳何氏家族的力量和拉拢那些忠于汉室的老臣,二来可以树立起自己仁孝的形象。另外他很想尝试一下,如果一开始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拥立少帝刘辩,对抗董卓拥立的刘协,这个天下不知道能乱到什么地步?

刘尧之前不太明白董卓为什么非要废长立幼,明明是刘辩更好掌控,按照之前董卓的汉灵帝刘宏的遗志是不通的,可能是董卓太得意忘形,非要通过废立皇帝树立自己的威信。

何太后命亲近宫女散开防止有人偷听,然后压低声音:“尧儿,你救了哀家,又救了辩儿和陈留王,如此大功,你想让哀家怎么封赏于你?”

刘尧按着一般的戏文:“辩儿和协儿都是我的亲弟弟,救驾乃我做哥哥的改做之事,不敢求封赏。”

何太后见吕布不懂她的用心,压低声音斥责道:“你若不出来,我等会怎么在大殿宣布诏书。哀家还要多赖你为哀家震慑那些世家大族王公大臣。”

刘尧明白何太后的想法,却不愿留在洛阳这个纷争的漩涡,稍微想了想,决定劝何太后离开洛阳,避开历史上的灾祸,便低声谏道:“母后可曾听,春秋时晋国内乱,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则安?”

何太后虽是一介屠夫之女,但她父亲何真为了能让女儿得宠于**,也请了老师教她四书五经,所以何太后听得懂刘尧的话,只是她还有些不明白:“请尧儿明言,这与哀家的处境有何关联?”

刘尧尽量用沉重的语调去感染何太后:“儿子已接到密报,原西凉刺史董卓已领十万西凉铁骑进驻洛阳,而洛阳城里有董卓弟弟奉车都尉董旻、司隶校尉袁绍为其内应,其余大军两日后就到洛阳。董卓乃祖母的的族弟你是知道的,太后若执意留在洛阳,恐有不测。”刘尧为了增加信服力,就把董旻写给董卓的飞鸽密信递给何太后,同时把董卓暗示自己有刘宏遗照之事讲了一番。

何太后听了刘尧这话之后就很不安,又见到那密信,不由得大惊失色:“董卓竟是有如此野心?!还有那先帝遗照分明是他捏造的,还好尧儿你机智聪明。那袁绍怎会为董卓内应?”

刘尧又把之前打好的腹稿对何太后了一遍,何太后听后,细细想了一下袁家在十常侍之乱前后的行径,越发印证了袁家的心怀不轨,抑制不住胸中忿恨,圆瞪凤目,紧咬银牙:“哀家要诛了袁绍九族!”自何进死后,她一直心怀无比的愧疚,更深深地后悔,一直责怪自己为何那么愚蠢轻信了十常侍之言,弄得自己和两个儿子都被十常侍绑架,直接害死了大哥,还让自己失去最根本的靠山,闹了半天,都是袁绍的阴谋诡计。

刘尧连忙咳嗽一声,提醒何太后莫要太激动:“母后,谨防隔墙有耳。”

太后抑制住自己的满腔愤慨:“尧儿,哀家恨死了袁绍,你哀家该如何才能诛杀了袁绍,替你舅舅报仇!”

刘尧见何太后快要陷入一种歇斯底里,忙沉声道:“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怕是比皇室还大。父皇生前编练的西园八军,随着上军校尉蹇硕被袁绍欺蒙大将军而除掉后,如今的典军校尉伍服、下军校尉鲍鸿、右校尉淳于琼均是袁绍的爪牙,袁绍本身又是西园中军校尉,如此一来,西园八军袁绍掌握了一半以上,约八千多人,另外袁绍还假借大将军将令,把京师附近的袁家附属势力都征召过来,比如大将军府掾王匡从他故乡兖州泰山郡召来三千强弩手,东郡太守乔瑁领四千精兵,其他股兵马合在一起怕也有四五千。最可怕的是丁原已跟袁绍勾结,他们还想挟持你和二弟,准备共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