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神武九州志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虑储君石珍身重病全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六章 虑储君石珍身重病

郭玉娥看这两个人躲在后面不出来,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就问林荣:“看石贝和王宪这两个老滑头如此神秘兮兮的,该不会是有什么阴谋,要打仗了吧。”

林荣说:“这是军情机密,还是不要打听了。”郭玉娥点头,“知道,知道。”

午后时分,又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演练。定河浦的水面并不宽裕,整个场面显得拥挤而且有些周转不开。但是将士们熟练的应对,就足以让石贝等人为之欣慰。

晚上在军中,水军提督李钊款待了石贝等人。在宴席上,李钊一边为石贝斟酒一边问:“陛下是否已经下旨了?”

石贝说:“局势虽然已经明朗了,但是战机还没出现。你是跟随皇兄多年的人,应该知道他的心思。”李钊说:“那是当年,不是如今啊。”石贝将这杯酒一饮而尽,但愿下一个对手不是你啊,大哥。

这边石贝暗自祝祷,那边郭玉娥发起了牢骚,“怎么又是鱼肉,想吃一口野菜也不能如愿吗?”林荣哄着说:“前些年还说野菜难以下咽,怎么现在有爱上这野味了?”郭玉娥说:“可是谁知道吃了三年,还真爱上这味道了,在中都找不见了,现在连军营也寻不着了。这大鱼大肉的也忒油腻了,这要多少干粮能解腻。来人啊,给我一碗糙米饭。”

李钊笑道:“郭将军真是说笑了,自从陛下起兵时开始,就施以仁政,鼓励农耕,据娘时分充足。军中等级分明,将领是要用这些鱼肉的,而这糙米在军营可是用来喂养种马的。将军若是喜欢,我就吩咐马上准备。至于说野菜,军营外的村子就有。”

郭玉娥一听,顿时没有了胃口,“这苦日子过惯了过好些的日子还真是不惯。什么世道。”林荣问:“那还让你去过苦日子,如何?”郭玉娥等瞪着他,偷偷踢了他一脚。

王宪说:“一国之军队吃用些什么,足可以看出一国之国力。三年了,倘若是没有丝毫提升,那就让人失望了。”

石柯笑道:“就是啊,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最为知道的,三年没有打仗了,省了多少,能收多少,收了多少,你最知道啊。听说去年为了核算赋税数目,户部的算盘都打断了。”

王宪哈哈一笑,“钱?省下来的,收上来的是多少,我这个户部尚书可说了不算。还是监管兵部的王爷才说了算。” 筵席上的人纷纷嬉笑。

石贝说:“确实,国库已经满了,足够二十万军开销半年的。南征足够了。”此话一出,李钊点头,石柯微笑,林荣肃然,郭玉娥只顾着她的干粮。而其他将领满脸的兴奋。终于是要开战了。

在定郡训练水军快五年了,终于有了结果。而在中都的后宫,刘皇后还在为生病的石崭而忧心,石珍却批阅奏本之余在御花园里忧心忡忡的踱步。

之前他已经问过太医了,太子石崭的病情很沉重,是痨病,而且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这就意味着石崭很可能活不过二十岁,即便活到了二十岁,也是体弱多病,朝中这么多的大臣,还有不少的骄兵悍将,他几乎不敢想,自己一旦撒手人寰了,石崭会面对什么局面。三年前,高图不就轻而易举的用一条离间计就将李义送进了皇陵,让李难登上了皇位。谁能知道这件事不会在石崭的身上发生。

想到这里,石珍也重重的咳嗽了起来,安本忠连忙搀住了石珍,大喊着宣太医。将在扶到了僻静处,太医把过脉后开了要,嘱咐了不要动气之类的话。

石珍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身后事是应该好好的考虑了。喝过了太医的药之后,遵照太医的嘱咐,独自在御书房过了一夜。

之后的十几天都是这么过的。珠妃不甘心,天天派人来请,石珍心烦统统都打发了。

为了慎重,石珍还是将丘狩宣到了宫里,石珍让身边的人都退下了,问丘狩:“太子生病,你知道的吧。”丘狩回答道:“臣知道。”石珍说:“朕的身体也不好,这是满朝皆知的。太子的事 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了。”

丘狩说:“身为丞相,理应为陛下分忧,但是太子虽然在病中,但是太子一天健在,就不必另做打算。”

石珍看这个书呆子实在是气不起来。他说的和丘狩说的根本不是一件事。石珍就让他退下了。丘狩正正经经的高退了。石珍又陷入了烦闷之中。丘狩不行,李增呢,他脾气石珍是知道的。王郃?他确实是公正,也只会说没了长子,还有次子。也至于王宪了。可是王宪还在定郡公干没有回来。石珍一口热痰涌上来,石珍又病倒了。这一病就是整整一个月不能理事,朝政只好由丘狩和李增来接管。

这样一来,珠妃就更是见不到石珍了。在宫中生活,终日无所事事,本来石珍因为有顽疾,就很少与珠妃一起过夜。现在又病了,少说半年是不能来了。珠妃年少,刚刚年满二十四,哪里守得住如此的寂寞。

这天天气很闷热,珠妃躲在阴凉处避暑,宫女不停的摇着扇子,可是珠妃依然喊热,可是拍了几次人,去冰库要冰,可是管库的太监声称,没有新任的宗少府卿下令,他们不敢开库门。一打听才知道,新任的宗少府卿是良侯石柯。听到这个名字,珠妃气的牙根痒痒,“好啊,这兄弟几个都是来欺负我的。几块冰也不舍得。”

宫女随声附和:“就是啊,娘娘好歹也是陛下的宠妃,怎么能如此亏待了娘娘。”

“皇后倒是生了三个,如果我也有自己的儿子,看这些人还敢不敢如此的放肆。”

宫女说:“可良侯是陛下弟弟啊。”

珠妃依然娇嗔,“可是君臣有别,他就是陛下的什么人,也不能亏待我啊。现在陛下也见不到,这日子可让人怎么过。”

宫女:“要不,奴婢们给娘娘安排些好玩的?”

珠妃不屑:“来来去去不就是杂耍之类的,有什么可玩的。出去转转吧。”

珠妃带着自己的全副仪仗浩浩荡荡的在后花园里散步,身后跟着随行的宫女太监几十人,在后花园里转了几圈反而更无聊了。正要发脾气,珠妃突然看到前面一个扫地的小太监,似乎长相不错,于是款步上前。小太监连忙行礼。

珠妃让他抬起头来,小太监一抬头珠妃一看,果然是个皮相不错的太监。珠妃一时忍不住,就上手摸了一把,脱口而出:“好嫩啊”。小太监吓得连忙躲闪,珠妃顿时有了兴趣,对身边的太监说:“本宫乏了,回去吧。把他也带上。”于是几个大太监将这个小太监架起来,一路跟着珠妃回去了。

当夜珠妃就和这个小太监共度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小太监送走了,而珠妃又是眉开眼笑的对着铜镜精心装扮。

宫女亦步亦趋的跑进来,“娘娘,陛下今天早上朝了,下午还要过来呢。”

珠妃高兴极了,“那还等什么,还不快去准备。”

下午,石珍还真的来了。经过了这场大病,石珍的憔悴真的已经浸透到了骨子里。珠妃看着他现在这幅病容,心里有三分是心疼,三分是可惜,剩下的四分就是在为自己而可怜。

珠妃为石珍夹菜,“陛下久病,真的要好好的休养才好,怎么能去上朝呢?”

石珍说:“朝中事务繁忙,三年来国力有所恢复。事情也渐渐多了起来,即使有这满朝文武帮赵奔去处理,可是千头万绪,都要朕去亲自过问。也是没有办法的。”

珠妃继续喜笑颜开,“公宫里有人谣传,南征在即,妾身可是听说,江南的瓜果可是十分的可口。到时候可不要忘了也给妾身一点尝尝鲜。”

石珍脸上变颜变色,“南征,谁给你说的?”

珠妃连忙请罪,“妾身一时唐突,言语无状,请陛下恕罪。”

石珍说:“以后,这些话不要说出来。过去你年纪小,不懂;现在你也大了,议论朝政不是后宫应该做的。让人知道,是要问罪的。朕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以后后宫的事就由皇后和宗少府做主,你的性子要磨练磨练了,不然将来吃了大亏你就知道了。”

一听这话,珠妃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但还是跪下来谢恩了。

石珍说:“至于你想要南方的瓜果,届时朕会让人给你送来的。”

话说大彻经过了三年,国力已经复苏,水军已经练成,甚至于街头巷尾,宫闱内院也在议论南征一事。明眼有见识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天下一统的大势在哪一方。

而就在大彻日渐强盛,南征已经迫在眉睫,李难治下的江南又是如何?

朱雀三年,李难已经在自己侄子的皇位上坐了三年,李难对那些文官始终没有好脸色,对武将倍加信任,但是这些粗人对治理国家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李难就将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高图去处理。高图手里有了实权,一方面启用那些善于敛财,又会溜须拍马之辈做官,一方面有就经常给予那些武将实实在在的实惠,笼络了人心,向李难示好,以至于这三年,高图的“莫逆之交”就遍布朝野,宫内宫外了。

如此的祸害百姓,误国误民,致使本就没有恢复生气的江南更加是民不聊生,曾经是天下粮仓的南水郡一场旱灾就毁了四十万顷良田,二十几万无辜百姓沦为流民,灾民,四处逃荒,严重者更是易子相食,争吃死人肉的地步。

而在李难的皇宫,和高图的府邸里,鲍参翅肚,金杯银盏,钟鸣鼎食,歌儿舞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