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极品小神农 > 第二十二章: 开鱼塘全文阅读

第二十二章: 开鱼塘

见大家脸上流露出的怀疑跟不解,赵乾龙微微一笑,说道:“乡亲们别怕,工钱我能拿得出来,但你们这么多人我用不了,最多只会要10个,等以后我的种植产业越做越大,还请大家都来我这帮忙。”

赵乾龙现在的主顾只有东盛酒店,其他的市场还没有打开。

要想将种植的蔬菜销往外地,需要一段时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吃多了容易撑到。

“只要10个人,那我们来干什么?”其他村民都露出失望的神色,今天找赵乾龙的人,粗略也有百八十号。

“大家也不用失望,我的工钱是每天结,谁有时间谁就来干,但一定要把活干好,不能因为是日结就敷衍了事,到时候大家面子上过不去。”好处要给,规矩也要立,不能让村民觉得赵乾龙年轻好欺负,就糊弄他。

见赵乾龙这么说,众人脸上才重新露出喜色,七嘴八舌的跟赵乾龙保证一定会好好干活。

过了一会,众人才慢慢离开。

等到人都走光了,赵富贵拉着赵乾龙回到院里将门锁上,焦急的说道:“儿子,你给他们开这么高的工钱,是不是太多了,我看每天50块钱就够了。”

以赵富贵看来,赵乾龙什么都好,就是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不当家不知材米贵,村上不同于市里,没有这么高的工钱。

真要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再招人,价格只能比80块钱高,绝不能比80块钱低。

想到花的都是自己家的钱,赵富贵的心都在淌血,恨不得拿起棍子教训赵乾龙一顿。

但谁让赵乾龙的钱都是他自己挣的,以后只能是多给这小子把把关,别让他一时冲动装什么大头。

“爹,事情要用长远的眼光看,现在咱们最不缺的就是钱,别说给他们80,就是给100我都能拿出来。”赵乾龙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拿钱装阔绰,而且他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别人都给50块钱雇工,赵乾龙给80,如果还有人敢跟他偷奸耍滑,其他人都会戳对方的脊梁骨。

农村人活的就是一个面子,要是面子都没了,就很难在村里呆下去了,赵乾龙故意用这么高的价格,就是要让别人互相监督。

眼红80块钱的,可不止刚才来的这些村民……

“你既然愿意给,爹也不能拦着,钱都是你挣钱的,你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有一点你给我记住了,别以为兜里有两个钱,就胡乱花,要是让老子知道你不干好事儿,别怪我打断你的腿!”

家里每隔一个星期,就有几万块钱的进账,这点小钱倒也不会让赵家伤筋动骨。

赵富贵最担心的还是自己这个儿子,有钱学城里人花天酒地。

“爹,你放心,这点钱还不够儿子玩的,以后想玩,怎么也要挣了几个亿。”

说完后,赵乾龙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爹,我记得咱家以前承包过鱼塘,后来鱼塘不养了,地也没还给村里,我想把鱼塘重新捡起来。”

“你到底要种菜还是要养鱼?我怎么觉得你一个小时一个想法呢?”赵富贵皱着眉头听完赵乾龙的话,觉得有些奇怪。

在赵乾龙小的时候,赵富贵的确是包括一个鱼塘,但已经好几年没用了。

赵乾龙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在了,赵富贵又当爹又当娘的照顾赵乾龙。

为了养家糊口,他才跟村里申请盖了一座鱼塘。

后来鱼塘不挣钱,加上赵乾龙年纪大,自己能够照顾自己,赵大宝就将鱼塘荒了,自己一个人进城打工。

“我要鱼塘并不耽误咱家发财。”赵乾龙说道:“您想想,鱼塘的地基是现成的,只要将里面的草锄掉,污水抽干净,再找台挖掘机将鱼塘平整,买点鱼苗放进里边,应该很快就会产生效益。”赵乾龙如果只靠种菜发家,也太对不起得到的神秘空间了,多项发展,齐头并进,这才是硬道理。

“你个小兔崽子现在出息了,腰杆比你爹壮,想干什么都行,不过……”

说到这的时候,赵富贵犹豫了一下,正色说道:“现在不缺钱了,你是不是在考虑把没念完的高三念完,没准能考上大学,也能光宗耀祖。”

“我考大学?!”

赵乾龙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老爹,简直不敢相信听到的话。

考大学为了什么?不就是大学毕业找份好的工作挣钱养家!

现在赵乾龙不用上大学也能挣钱,为啥要把自己逼得这么辛苦?

赵乾龙能上到高中,纯是为了安慰赵富贵,要不然初中毕业他就不念了。

在他想来,上学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不过这些话,赵乾龙也只敢在自己的心里暗自想着。

真要跟赵富贵说,下一秒钟,大嘴巴子就得呼过来。

他其实也知道,赵富贵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读书人。

以往每次从城里打工回来,赵富贵都会长吁短叹的跟赵乾龙抱怨,他小时候没好好读书。

工地上,像赵富贵这样学历不高的农民工一大把,他们干着最苦的活,挣的最少的工资。

而那些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子,在工地上都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拿的钱比他们多,干的活却只是动动嘴皮子。

风吹不着雨晒不着,说到底,都是知识和学问的原因。

见赵乾龙半晌没有说话,赵富贵不乐意了,说道:“以前爹什么都顺着你,现在咱家有了买卖,你觉得凭你高中没念完的学历,能管理好这些,我看还是上大学是正经事儿。”

“爹,你怎么说我怎么办,上学的事情过段时间再说,咱家的买卖刚有雏形,等到一切走上正轨,我去学校总行吧?”赵乾龙不能直接拒绝赵富贵的要求,但可以用一个拖字诀,将事情往后拖,等到赵富贵忘了,一切就好了。

次日天明,赵乾龙早早吃完饭,借了刘婶儿的三轮车朝镇上去。

修鱼塘的事成为现今的主要工作,李家兄弟会在村里帮他找人除草,去隔壁村借挖掘机。

他自己要去镇上选购一台大功率的抽水机,将鱼塘的污水抽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