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极品小神农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扶贫政策全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扶贫政策

要论赵家村谁的胆子最大,恐怕非赵乾龙莫属,他连青龙山都敢承包,一块乱葬岗又算得了什么。

赵大海听完手下的主意大喜过望,赵乾龙现在有钱又有势,在村民中的声望也高,正好将那块破地给他。

种好的是赵大海的功劳,种不好是赵乾龙的责任。

至于赵乾龙会不会主动上套,赵大海放一万个心。

像赵乾龙这样年轻气盛的臭小子,自以为有两个钱就目空一切,只要他在村民大会上稍一用计,准保赵乾龙入套。

赵乾龙没和其他村民一样又惊又恐,而是紧盯赵大海的脸,觉得老犊子的话肯定没有说完。

要是只是说县上下达的事情,不可能弄这么大的阵仗。

果不其然,赵大海见众人慌作一团,拍了拍桌子,强作镇定的说道:“县里要求我们搞一片果园,这件事情是扶贫任务,谁也不能说三道四。”

说罢,赵大海又拿出另外一份文件在手里扬了扬,说道:“如果没有人承包那块荒地,县里的领导可是说了,咱们村今年的救济粮减半。”

“啥?救济粮减半!这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不能减救济粮,要减救济粮,我拖家带口跟他们拼了!”

“村长,您想想办法吧,要是没救济粮,咱们都过不下去。”

村民们一扫刚才的恐惧,群情激奋的嚷嚷着,决不能减少村里的救济粮。

比起乱葬岗恐怖额的传说,救济粮的减少,才是最让他们恐惧的。

乱葬岗不管有多少恐怖的传闻,大家也都没亲眼见过,可如果救济粮被减了一半,村民是要被饿肚子的。

赵家村属于县里有名的贫困村,村里人均收入不足5000。

特别是一些贫困户,家里连耕地都没有。

县里为了不让赵家村出现饿肚子的情况,每年都会批一笔救济粮,这也成了赵家村赖以生计的重要来源。

随着天长地久,村民们对于县里发放的救济粮,竟然抱着理所应当的态度。

也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导致赵家村出了一大批靠救济粮过活的懒汉和闲汉。

赵大海将村民们的表现看在眼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提高了嗓门说道:“为了保住咱们村的救济粮指标,这件事情想干也要干,不想干也要干!”

随着赵大海的这番话说出,村民们变得鸦雀无声,会场上出现了一片寂静。

老百姓也不是傻子,救济粮想要,村后边那块坟地也不想担责,都希望有人出来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村民们虽说文化不高,但心眼一个比一个精,承包后面的荒地不说每天需要提心吊胆的干活,万一地里啥也种不出来,果树死了让他们赔,拿什么钱去赔?

“大家不要担心,只要有人出来接受这个任务,村里是不会亏待你们的。”赵大海装出一副爱民如子的样子,大声喊道:“只要有人肯包下那块地,县里不光是有补助,村里也会帮忙。”

哪怕赵大海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一个人敢顶这个雷。

赵大海说的好听,谁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

赵大海拿出政策,却没有一个人理他这个茬。

人群当中有一个尖嘴猴腮的矮个男人,看着后面的赵乾龙,悄悄地对大海做了一个手势。

男人的动作幅度很小,其他人没有看见,但是在后面的赵乾龙,却马上发现两人之间的猫腻。

今天一过来赵乾龙就觉得不对,赵大海敢指桑骂槐的说他,赵乾龙心里马上提高了警惕。

见两个人在下面做小动作,哪能不知道赵大海这番话,分明是说给他听的。

给赵大海做手势的村民赵乾龙也认识,是村里的会计,也是赵大海的心腹铁杆。

以往镇上下拨的救济粮和救灾款,都是通过这个人的手做的假账,让赵大海中饱私囊。

赵大海见手下已经向他发了暗号,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既然大家心里都有顾忌,我作为村长也不好强硬要求大家承包这些地。”

说到这里的时候,赵大海拉长了声调,说道:“不过嘛,事情总是要解决的,既然大家不想自己去干,那就按照老规矩,村民推选吧。”

赵大海的话音刚落,村里的会计立刻举手跑过来,脸上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拿起话筒,村会计脸上带笑说道:“老少爷们,大家也都听村长讲了,这件事情是县里下的硬指标,咱不想干也得干。”

“要是放在以往,这件事情我就干了,可是县里这么看重这件事,我怕我干不好,给村里抹黑,不如由村里一些有能力有声望的人来做,这样也能让县里觉得咱们村里重视这件事,大家看怎么样?”

会计的话一说完,村民们又都来了精神,都表示要由村里有能力的人去做。

只要不落到自己的脑袋上,谁愿意去干,他们100个支持。

“村长,会计说的对,这是大事,咱们干恐怕干不好。”

“对对对,这是事关全村老少爷们救济粮的大事儿,一定要找个做事稳妥的人。”

刚刚大气都不敢喘的村民,此刻又是群情激动,仿佛会计说的是圣旨一样。

“谁说咱们赵家村的百姓觉悟低,我看大家的觉悟都很高嘛。”赵大海假意的夸赞了几句,说道:“要是让普通人去干,的确是有负县里的重托,大家说一说,这件事情交给谁最为妥当?”

“村长,我建议交给咱们村的赵乾龙,虽然赵乾龙以前在村里名声不好,可他现在已经浪子回头了,白手起家在镇上开了超市,在村里又修建了度假村,让赵乾龙这样有能耐有本事的年轻人去干,咱们才能放心。”会计立刻开口附和,把赵乾龙说成了村里致富的典型,说的赵乾龙都肉麻。

“会计说的对,赵乾龙以前是干过糊涂事,但现在已经改好了,这件事情让他干最适合。”

“赵乾龙不光有钱,而且人品还好,村里有困难,他不会袖手旁观的。”

“村长就让赵乾龙干吧,大伙都信得过他。”

众人七嘴八舌的把赵乾龙抬了出来,俨然就是要将他放在火上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