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领先四十年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供暖巨贪全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二章 供暖巨贪

没到过维省的人不知道,这个省份并不缺煤,还可以外运赚钱。

所以我们的范专员请石大红和周曲松过来,纯粹是陪客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要拉拢的人是热电二厂的顾光辉与白书军。

范才真刚到欧洛泰不久,不清楚北疆地区的电网要联网。

不仅在维省,在全国其他地方,管电的部门,被人称为电老虎,何等的霸道和嚣张?要是手里握着一个电厂的权利,话语权肯定会增加不少。

要不然,巫山为什么不支持王希健搞三峡电站,不就是因为电力部门的原一把手如今是国家总理,不想再增添他的权柄?

听要联网这件事,范才真的筷子都差儿掉了下来,半天才定下神来,强颜作笑,继续这顿没吃完的午饭。

地委食堂,确实像李开军的那样,品种齐全,味道不错。

虽然书记回来后没有开会,除去没到场的范专员、积海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姚志远与和风县委书记周一航以外,其他的常委悉数在场。

通过今天的走访,一个个都熟络起来。

欧洛泰的官场上,还是标准的四菜一汤,大家来后也都习惯了。

因为下午还要和书记一起出去,大伙儿都没喝酒,气氛却相当热烈。

至于巫山,他是众人的主心骨,在别人话的时候,时而放下筷子几句,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聆听。

尼玛。这一次省委是下了血本了,常委的质量较以往的高上很多。

改革开放,不仅是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国库充盈这么简单。

更主要的是各级官员开动思想。开阔视野,摒弃了曾经只是根据上级的指示来做事情的习惯。

在建国初期,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架势。

如今的年代,纵然没有达到那时的盛况,也相距不远了。

很多官员,本身就是从基层中来,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比书本上看到的东西更加形象和具体,让人获益匪浅。

曾经,欧洛泰地区不其他地方。仅仅地委所在地,供暖的地方都是各自为营。

在巫山的专员任上,把那些自己供暖的单位全部划归到地区供暖公司。

这个公司名字上看上去很唬人,所管辖的区域。也就欧洛泰镇即如今的欧洛泰市巴掌大一块地方。当然,现在百屯也属于欧洛泰市。

南方人不清楚,在北方,冬天外面固然酷寒难当,家里却是热气腾腾。

供暖公司用煤或者电加热水管的水,让热水顺着管道流经千家万户来循环,使得经过的地方,房间里暖烘烘的。

在贫穷艰苦的年代。供暖都是人们晚上到家的时候开始烧锅炉,到了九十钟也就停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再烧一气。

当今的欧洛泰地区,不是过去的日子,在全国算得上是最早奔康的地区之一。

冬天天寒地冻的,显然不会再继续以往那种供暖模式,二十四时不间断地烧锅炉,让热水随时在循环。

别看欧洛泰建市也就几年时间,城市规模,已经比得上内地的一个中等城市。

曾经限制城市发展的水资源,早就不再是问题,城市扩充的地盘四周都可以随时延升,这两年扩建的速度越来越快。

新兴的彩石镇,早就发展成老欧洛泰镇的三四个大。

往南的北屯镇,与北边的欧洛泰外城连成一片。

美中不足的是,欧洛泰市的城市道路,不能像京城一样,形成环线。

南边、东边、西边的环线早就成型,北方却延升不出去,形成一个200度左右的扇形,只有北边断了。

供暖公司光靠总公司的锅炉,显然忙不过来,分成东区西区、南区三个分公司。

譬如地区家属院,那是西部分公司的范围。

回家后,巫山感觉市内温度低,用温度计测了一下,每一个房间都在二十度以下。

从外面进屋,还是觉得屋里暖和。

但长期呆在家里试试?北方人冬天大都不可能在家里不穿外套,由于穿着睡衣的,有穿着衬衣的,在这种温度下,只有把棉袄都穿着。

“戈副专员,”都吃好了,巫山没有立即下桌子,专门就此先打听下:“今年供暖公司需要的煤全部到位了?”

“是啊,书记!”戈修齐有些诧异,不知道怎么对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我回家后,觉得家里的温度不够。”巫山沉声:“把所有的房间全部放了跑风,还是一样的气温。”

“啊?”常委们立刻炸开了锅,特别是涂红霞嘴上激动:“怎么可能?和我家里一模一样呢。”

“我一个女同志,放跑风没那个体力,专门还请了人帮我干活。结构跑风放完,家里的温度还是一如既往的低温。”

“所以,我们下一站先去西部分公司吧。”巫山也不打马虎眼:“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今年更换管道肯定没可能,但一定要找到事情的症结在哪儿。”

要不是因为设备的原因,那些家伙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地位家属院的供暖都敢偷工减料,不晓得平头百姓家里温度如何?

欧洛泰供暖公司西部分公司,就在从家属院出来的将军山路一侧,挨着克兰河边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左右。

门口打更的人,可比印刷公司的老王头机灵多了,看到警察开道过来,立即打开大门。

刚把大门打开,匆匆忙忙回到传达室,估计是去打电话还是什么的。

座机在整个欧洛泰。普及率很高,何况一个富得流油的供暖公司?买个固定电话,根本就不差钱。

果然。车子还没到办公楼下,一个体型彪悍的中年男子早就在那里翘首以待。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的大驾光临,”他笑容可掬:“我叫陈涛,是西区的负责人!”

原本还是想在供暖公司也工作场合参观下,却发现不过是多余的。

新任纪委书记邓昌禄轻轻吁了一口气。

纪委的同志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也有三亲六眷生活在这个城市里。

纪委抓人多了,得罪的人也就海了去了。

这里的人相对于刚刚调过来的常委们来都是地头蛇。一不心,就不知道碰到哪位大神是地区纪检委惹不起的。

“陈经理,”曹德彪这个地委大管家在参观工作间以后。招招手问道:“我们地委大院里的供暖是西部分公司在负责吗?”

“是的,领导!”陈涛还没这个资格与场合认识,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在和自己话。

“那你知道这一片家里的温度多高吗?”曹德彪瞬间变脸:“我们的家人,每天在家都得穿上厚厚的衣服。”

“陈经理。假如一家两家可能是房子本身的问题。但每一家都是低温,那就必须查明白原因。”闫海东知道自己出面的时候到了。

“我们行署不是早就下达命令,煤炭全部到位了吗?”戈修齐脸色可不好看:“而且你们公司的侯德贵总经理亲自送来的确认回执!”

名义上,在行署里,他的职责就是分管工业企业的。

当着这么多常委的面儿,让他臊得慌。

“我不知道总公司的煤炭是否全部到齐!”陈涛的脸上挣扎了片刻,马上咬咬牙道。

“反正我们西部分公司的煤,与去年相比少了三分之一。”他算是豁出去了:“那我也没办法。只好让大家偷工减料。”

“乱弹琴!”邓昌禄想不到还是需要纪委出面,气得脸都绿了。

“领导。假如我按照去年的标准,今年过了正月十五就不再有丝毫煤炭用来供暖!”陈涛脑袋耷拉着。

“侯德贵呢?”李开军知道肯定出事儿了:“让他马上过来解释清楚!”

“书记,这个候总,恩。”廖成宁话吞吞吐吐。

“有话就嘛!”巫山心里一凉,当然,并不是怕这人的来头。

在欧洛泰,来头再大你也只能规规矩矩做事。

要是估计不错,肯定和范才真有些关系,不然肯定不会有这样的表情。

不知不觉间,崔虚懿被抓了,已经加深了自己和这个专员的裂痕。

假如在这里继续抓人,会不会让本来就脆弱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一二把手不和在哪儿都存在,范才真没有多大胆量对抗自己,但在工作中掣肘是在所难免的。

“他好像是范专员的人。”廖成宁不得不出实话。

“什么谁的人?”巫山轻叱:“咱是党的人,为党分忧,为老百姓服务。”

“是是,书记得对。”廖成宁赶紧回答:“据他和范专员有亲戚关系,是从乌市那边一起跟着过来的。”

“以前的总经理我记得叫哈鹏程吧?”巫山眉头一皱:“他现在哪儿呢?”

“被专员提拔到行署到处级调研员,”戈修齐苦笑道:“也算是升了半格。”

“叫过来吧!”李开军不管不顾,看到陈涛没动作,厉声喝道:“怎么着,我话不好使啊?”

“不,不是这个意思!”西部分公司经理赶紧拿出手机打电话,那边是随即就过来。

这里的会议室,比不上印刷公司那么豪华,还是比地委的会议室奢华不少。

看来欧洛泰的老虎不仅是电老虎啊,还有热老虎。

哈鹏程这家伙胆子也不,不管在行署还是在地委这边,巫山一直三令五申,让政府部门勤俭节约。

除了接待部门,其他地方的内部装修尽量精简。

会议室看上去年头不,肯定不是今年刚到的侯德贵装修的。

一个能把煤炭卡在手里,给分公司减量的人,别指望他拿钱出来装修会议室。

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凝重,常委们在那里窃窃私语,巫山有些烦躁,也没注意他们在些什么。

“候总!”陈涛看到出租车听到院里,如逢大赦奔了出去:“巫书记他们找你了解情况?”

原本正要发作的侯德贵脸上露出一丝惊愕,马上换成了一副笑脸。

刚才陈涛给他的电话,并没有什么事,只是催他来一趟就挂了电话。

正在喝酒的侯德贵满肚子气,只来立威的。

听到巫书记这三个字,内心哆嗦了一下。

这人看上去有些精瘦,嘴巴里还有酒气,不过神智显然还清晰。

“巫书记,各位领导!”他打了个哈哈推开会议室的门:“你们要来我们供暖公司参观,早给我打电话,也好在这里迎接呀!”

可惜,没有任何人理他。

“侯德贵,我问你,煤炭哪儿去了?”戈修齐厉声喝道:“今年的总量比去年都多给了五分之一!”

“这个,戈副专员,煤炭都有另作他用了。”侯德贵的酒杯吓得浑身出汗,脑袋清醒不少。

“另作他用?”邓昌禄本来想征求下书记的意见,可他自从这人进来后一言不发。

“行了。”李开军刚才与邓昌禄了解了下,知道煤炭的缺口竟然接近五千吨。

我的天啊,那是一批巨款。

“你不用给我悄悄话,到公安局去吧。”李开军做了个手势,这家伙马上就被两个警察抓住胳膊。

“你,你们不能抓我。”侯德贵歇斯底里:“专员是我老舅!”

他的话是给巫书记听的,可惜后者背对着这边,犹如雕像一动不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