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领先四十年 > 第十七章 派驻人员的讨论全文阅读

第十七章 派驻人员的讨论

港岛商人到欧洛泰,确实引起了不的轰动。

当天会议室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梅家国当场吃闭门羹,所以其他常委也就不会自讨没趣。

很明显,巫山专员不想把这么天大的功劳分享出来。

再了,一个个都是官场老油条,作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都不在话下,哪怕字迹差一儿。

官样文章,尽管在慢慢退出市场。如果你使用,也没人敢提出反对。

只不过越来越多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干部,他们的文章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

就是京师,也没人公开批评传统的官样文章。

在维省这个落后的省份,那种文章和讲稿,仍然大有市场。

假如让大家在经济上出个一二三来,一个个都会哑口无言。

同志哥,经济增长是要看数据的,那种数据都不是在办公室里抠破脑袋能编出来的。

至于对企业的管理,开什么玩笑,那些全部都是按照上级指示办事。

所以,明知港岛财团能给欧洛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硬是没有一个人去打扰。

先是巫山专员领着他们在开会,接着这些富二代们,三三两两到各地去考察了。

“专员,您的意思是港商不仅仅看中了我们的彩玉?”乔先华话的时候声音都在颤抖。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多时候都是官面话。白了,就是看能不能升职。

而升职无疑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就需要你的政绩。

什么是政绩?一句话,经济增长以看得见的数据爬升。

“当然!”闫海东见专员对自己头。自得地笑着:“我这里恰好有亲自撰写的稿件,让各位帮我润色下。”

这个宣传部长,知道专员的意思,不想过早曝光一些事情。

能做到副厅级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当个大喇叭,什么时候守口如瓶。

在港商的投资方面,连枕边人都被他呵斥过。

拿到新闻稿。一个个常委彻底不再纠结今天没有提拔到手下人的失落。

毕竟,手下人的前途可没自己的重要。

这些数据,看上去干瘪瘪的。此刻在众人眼里都是金灿灿的人民币。

“好你个老巫!”梅家国在那么一刻,突然放下了一把手的架子。

有这么能干的专员,自己可以坐享其成。

尽管巫山一系的常委众多,却在常委会上没有任何表示。

也就是。他压根儿就没有存着争权夺利的心思。潜心在发展欧洛泰的经济。

起先叫的老巫有一丝勉强,故示亲热。

如今,他彻底明悟了自己的处境。

随着梅勇的上任,梅家对自己的支持即便有,也少得可怜。

梅勇受伤后,他的病历什么的,全部都被梅应果下了封口令。

不要梅家国,就是梅家内部。除了当事人以外,知道消息的不超过三个人。

尼玛。不管你梅勇是不是阉人,拿老子当枪使,处处去找巫山的麻烦。

别看人家年轻,他的麻烦是那么好找的吗?要不然,梅勇会一次又一次的败退?

“哈哈哈哈!”梅家国的心结打开,笑得开心之极:“我为啥不让我们其他常委知晓,原来这一切你都弄得井井有条。”

“书记笑了!”巫山也觉得在大家面前应该给他面子,淡然笑着:“毕竟在经济建设上,我都只是个半瓢水,怕太多掣肘!”

他这话出去,众人心里酸酸的,你都不懂经济建设?在维省这一亩三分地上,谁还敢提自己懂啊?

其实,这些常委们真的误解了,巫山的是实话。

另一个时空,自己就是一个老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这一辈子,依靠脑袋里的东西,抢先把市场占领了。

同时,联络志同道合的人,抢劫了山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脑和网络等高科技产业。

实话,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

掌控一个企业与作为一个政府官员的跨度太大。

一个企业,只要有足够的精英,就能把企业带着不断前进。

特别是随着炎黄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到里面,让炎黄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而作为一位政府官员,每行错一步,都会带来致命的污。

不其他的,就是现在,高层对巫山的评价应该是毁誉参半。

得好听叫思路开阔,敢想敢做;不好听就是胆大妄为。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中国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如果贪功冒进,一般的干部无所谓,假如是国家一号呢?会不会把中国带到覆灭的边缘?

然而,巫山自己也不想改变。

不遭人妒是庸才,既然走上从政这条路,前面还有更多的坎坷等着自己。

其他人听到他的话,认为是在自谦,梅家国是什么人?以前成天在和文字打交道。

什么?掣肘?

尼玛,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在高层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就是要搞好欧洛泰的经济建设吗?

“老巫,同志们!”梅家国念及此出来的话都是咬牙切齿:“谁要在经济问题上出什么幺蛾子,我哪怕这个地委书记不做了,也要血拼到底!”

既然打好注意今后就是坐享其成,那就得为欧洛泰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书记这话过了,”巫山心里流过一丝温暖:“我们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去。包括我们本人都要遵守。”

“行,”梅家国阴霾进去,呵呵大笑:“老巫的也就是我想要做的。”

“对了。专员。”乔先华搞人事出身的,对职位特别敏感:“我们要在每一个企业里派一个党委书记是不是?”

“那当然!”巫山含笑以对:“这个党委书记,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不一样。”

“怎么呢?”他抿了一口茶:“我心里有个初步打算,出来大家参考下。”

“巫专员你就呗!”多雄这个统战部长心里像猫在挠。

话一出口,他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只好尴尬地笑笑。

“首先,我们政府要在企业里控股百分之五十一。肯定要派人进去。”巫山理了理思绪:“这些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在我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新兴事物。”

“那么这个人肯定就是以党委书记的名义进去。钱是港岛的大老板们出的,财务我们想都别想了。”

“也是。”梅家国不以为意:“他们出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会计、出纳,他们不出人也不放心。”

“我们也要派财务人员进去,”巫山轻轻头:“也不能让他们事事把我们蒙在鼓里。”

“那个党委书记的级别该怎么算?”乔先华只是对组织部份内的事情特别关注。

“处级吧。”巫山加重了语气:“正处级!他们的公司或者分公司设在什么地方。税收之类肯定就在当地。”

“那这样的话,一个县有可能出现三个甚至四个处级?”乔先华的嘴巴张得老大。

在我们国家,按照惯例,一个县只能有两个正处级,就是县委书记和县长。

譬如肉业公司的总部在卜尔金,政府派出的党委书记顺理成章就是正处级。

三个处级之间的管辖权该怎么算呢?

“党委书记直接对行署、地委负责!”巫山得斩钉截铁:“我们不需要外行去指导内行。同时,包括我们行署,对企业只有监督权。没有管辖权!”

这句话出来,让大家目光呆滞。

很简单啊。包括和风的那些个公司,地区有管辖权。

出现在欧洛泰地区的合资企业,地区没有这个权力!

一直都是党管一切,怎么就会出现连党委都控制不了的企业呢?

“也好!”梅家国深有感触:“在京城的时候,我看到那些个公司,不断有交叉管理的部门去吃卡拿要,好好的企业完蛋了。”

虽然大家都不理解,既然一二把手都统一了意见,显然没有人不知趣。

每个企业有一个处级干部,那都是实实在在的职位呀。

“专员,处级是不是定得高了儿?”关海山话的时候心翼翼。

这是在常委会上,自己和专员唱反调不至于,提出不同意见也怕在政府一把手的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老关,你觉得在我们维省有几个资产超过十亿的企业?”巫山反问了一句。

对呀!一个个常委们眼冒精光,那不是多少万,是以亿为单位的企业。

不要在维省,就是在整个国家,资产超过亿的企业都屈指可数。

一个人要代表地区去监督资产超过十亿的企业,处级真不过分。

会议室里只有三个人没动心思,高红权与李开军本身就对地方上的经济建设一窍不通。

而向华则带着耳朵听,同时和办公室的人一起在做记录。

“呵呵,这样我们欧洛泰又多了好几个处级!”梅家国笑得畅快淋漓。

“可不是?”巫山微微一笑:“大家伙对派驻的党委书记有什么看法?都吧!”

看到没有人话,张万伦有些急了。

我去,面前这么多处级,排资论辈自己总得分一个吧。

“梅书记,巫专员,我在这里提一个人选!”张万伦准备做那个出头鸟:“富海的常委副县长曲进军同志,他......”

“他有过企业的工作经历吗?”巫山不想听他啰嗦。

“这倒没有!”张万伦有些语塞,连被蛮横地打断话都没在意。

“对不起,张副书记!”巫山坚决地摇摇头:“没有企业经历的人,我是不打算录用的。”

会议室里有些冷场。

很显然,每一个党委书记是否能当选,权利不在地委书记手上,也不需要常委会讨论,专员一个人貌似都可以决定了。

大家心头没有半丝反感,人家拉了这么多有实力的富豪们进来,这个权力是应该有的。

没看到他从头到尾,也没有提出半个人选吗?

张万伦强忍怒气,准备在巫山提出候选名单的时候反戈一击。

到欧洛泰上班这么些日子,大家都对境内的处级、副处级干部履历比较熟悉了。

只要是干部,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还怕没有漏洞?

“梅书记,巫专员,同志们!”多雄沉思半晌,终于要出手了:“刚才巫专员派驻进去的党委书记要有企业的经历,我恰好熟悉一位同志。”

“多部长出来听听。”巫山可没发觉欧洛泰有多少这样的人才。

和风的姚志远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每一个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他亲自邀请的。

当然,有商业头脑的人不少,在座的人不是都开了玉石铺面吗?

有商业头脑很简单,想赚钱就行。

怎么赚钱,而且是赚大钱,那就找不到什么人了。

“福运县的教育局长商明红同志,”多雄到这个人的时候,想到的是那女人丰腴的身体:“她曾经担任农机厂厂长。”

“恩!”巫山面无表情:“好好的农机厂,结果都散架了。”

“嘿嘿!”李开军在一旁不由自主笑出声来。

多雄恼恨地瞅了他一眼,结果政法委书记都懒得看这个方向。

“我有一个想法!”巫山见大家都皱着眉头,终于拿出了今天来开会准备的又一个方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