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其它小说 > 改写大明 > 第一百三十五章到底谁是胜利者全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五章到底谁是胜利者

远在京城的杨嗣昌,对于现在这位与自己,可以平分朝野的卢象升当然不待见,他知道温体仁能上位,因为刘明远,温体仁能倒台也是因为刘明远。周延儒的下台多多少少与刘明远有些关系,能上位更是少不了刘明远的事情。两位内阁的起起伏伏都是因为刘明远一人,自己不想在成就像刘明远一样的人物出现,而卢象升跟刘明远太像了,两个人同样的忠诚,两个人同样对于军事有着超然的天赋,而卢象升与刘明远相比,欠缺就是崇祯的信任。如果他能得到崇祯的信任,那么一个不好就有另外一位刘明远上台,那么对于自己绝对不是有力的。他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要不然自己早晚因为卢象升而死。

就在卢象升在各地奔忙,做着无用功的时候,杨昌嗣对他发出致命击,他知道机会来了,首先他找到自己那些狐朋狗友的言官,果然那些言官没让他失望,第二天一上朝,各位言官大骂卢象升不懂军事,整整一个月做的那些事情简直是无用之极,让叛军带着他围圈子跑,简直丢了大明的颜面,整整一个多时辰,这些言官轮番骂,让崇祯的脑袋都大了,但是也不好斥责这些人,因为他们的也是有道理的。

就在崇祯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的时候,杨嗣昌出来了,开始对言官百般劝解,全力为卢象升开脱,这让不知道内情的人看见,简直以为这是他真在保卢象升,朝中大部分人不相信,但是不管旁人信不信,反正崇祯是信了。接着他一句话算是要了卢象升的命了:“皇上,卢尚书想必军事才能没有发挥好,皇上何不给他一压力,规定他平匪的期限,倒时候想必他定能加快平定匪患的速度。”

崇祯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可以于是道:“那好,传朕旨意,告诉卢象升半年平定六省匪患,另告诉他可以借助周围行省兵力剿匪。”好在这次崇祯还多了一句话。

下朝之后杨嗣昌并没有很高兴,虽然计划实行了,但是那最后一句话,倒是让卢象升得到了助力。回到家中杨嗣昌想了又想找到一个人,那就是高起潜。

高起潜是崇祯身边内侍,深受崇祯的重视,以知兵著称,此次传旨的就是他,同时崇祯也命他为监军一职。

杨嗣昌找到他可谓也算找对人,在杨嗣昌在朝中默默无名之时,两人就比较交好,到了杨嗣昌上位,两人的关系更是密切,当知道杨嗣昌找到高起潜只自己十分担心卢象升不能快速解决战斗,这样不是害了卢象升,让他多多督促卢象升早rì解决战事,自己也好能够安心,但是接下来的话语隐隐之中,把高起潜与卢象升做了比较,虽然高起潜脸上没露出半不愉快,但是杨嗣昌深知他的为人,想必等高起潜到了那里,卢象升肯定不好过了。离别高起潜可以杨嗣昌整个人哼着调回到府中的。

果然在杨嗣昌离开之后,高起潜气的连摔了三个茶杯,心中大骂杨嗣昌有眼无珠,也同时记恨上了不曾见面的卢象升。

到了卢象升哪里,高起潜半好脸都没给他,而卢象升本来就不是个阿谀奉承之人,也十分不甩高起潜,这让高起潜十分憎恨与他。也为卢象升埋下深深的祸害。

崇祯三年十一月三rì,卢象升集合七十万军与秦良玉等人,与叛军在湖广地界展开交战。能把所有叛军集合在一起,到少不了秦良玉等将领的帮忙,在陕西的李自成就是被秦良玉逼到河南,而在河南又受到卢象升带兵的阻截,在损失三十万军马之后,被逼与张献忠等人汇集一处,另外各地明军将领也积极配合卢象升,把你本省的起义军,纷纷驱赶到了湖广地界。

本来就要结束的战争却被高起潜破坏了。在大军与义军交战之时,高起潜本来应该带领五十万明军,策应卢象升的前头部队,但是因为他的故意拖慢行军,致使卢象升被李自成率领的百万义军死死围住五天,五天里卢象升所帅七十万大军死伤惨重,直到最后一刻卢象升和仅余数十名明军慷慨赴义。高起潜才迟迟来到,更处于极度疲惫的义军,被高起潜大杀四方,李自成仅带十万大军逃出重围,之后高起潜向朝廷汇报,因为卢象升贪功冒进,致使本部遭到叛军围剿,在十八铺一代,被叛军李自成所杀,自己则是带着明军疾行,还是没有救出卢象升被围的军马。

此战报一上奏崇祯,就让崇祯大怒,大骂卢象升太过急进,造成七十万明军死在十八铺,这是卢象升失误的结果,好在这段时间卢象升剿敌有功,功过相抵不再追查卢象升过错。

这个时候卢象升只有三十一岁,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没想到却英年早逝。没想到一生为大明征战的卢象升,死后既然还饱受冤屈。

高起潜打败李自成的部队,真是兴高采烈,指令大军速度追击叛军,却没想到受到四方明军的压制,叛军大军全部往北方而来,正巧就是他这个方向,李自成从容与义军集合一处,率先对高起潜展开进攻,高起潜急忙率领大军逃跑,自此一役终究没有全部剿灭起义军,而且在高起潜从中作梗之下,导致明军损失数百万大军,当然义军也是损筋折骨,因为天气原因各部参与围剿叛军的明军只好不了了之,高起潜带领的五十万只损伤几万人马,还是在逃跑之际,跑得慢的被杀,但是由此倒是受到崇祯嘉奖,称他是损失最少的部队。

不管过程如何,这次算是明军胜利了,但是也为大明埋下祸根,义军的主要将领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根本没死,而那些被明军杀死的义军,大部分是老百姓,对于这次的惨烈杀戮,彻底让大明的百姓寒心,更是铁了心跟随义军与大明为敌。这一次虽然义军损失最大,但是在不久在源源不断的老百姓加入下,战斗人员很快就补充上来,而相反的是大明现在招募人员,根本就招募不上来,甚至有的地方为了瞒过朝廷人数,更是以欺瞒的手段蒙蔽朝廷。足可见的这次的战斗,大明才是真正的失败者,丧失民心的大明还能有几天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