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武侠小说 > 擒龙赋 > 第一章 上清沦谪得归迟(上)全文阅读

第一章 上清沦谪得归迟(上)

一轮圆月,将皎洁的清晖洒满王屋山的奇峰深壑。天地间一片寂静,虫蚁无声,风静无痕。

阳台观的侧殿里,一个身披杏黄道袍的女冠刚从存思入定中醒来。她轻舒玉臂,素手相对而搓,待手心微微发热,便轻轻地抚上了自己的双眼,一阵摩挲,自凤目而下,轻摸着自己的玉面,再沿胸至腹,停于丹田处,微行周天之数而止于脐下。

一声嘤咛,她轻轻地站起身来,妙目顾盼之间,竟然是一位绝色佳人。

她容颜清丽秀美,琼鼻细挺,贝齿红唇。一双妙目如含秋水,清澈之中,又有几分如烟如雾的水色。云髻高耸,更显得身材高挑。虽然穿着宽大的道袍,但难掩其峰峦如聚,纤腰一握的妙曼身姿。由于刚刚气运周天,体内精血充盈,玉面红润,浑身散发着一种温润如玉的辉致,妙不可言,尤如仙女下凡。

“妙音师姐,师父有话,今日晚课之后,请往大殿一聚,师父要讲《黄庭内篇》。”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人未到,声先到。一个娇小的道姑推门进来,她正是妙音的师妹卢妙璘。那妙璘女冠年可十六七,长得却是玉容娇艳,珠圆玉润。她与大师姐尹妙云,二师姐胡妙音同在阳台观主柳默然门下学道。平日里青灯黄卷,朝星礼斗,却是不减天真之气。

一见是师妹,胡妙音嫣然一笑,“知道了。我今晚默诵那《黄庭章》十余遍,可就是不明白其中的真义,正想去找师父请教呢,我们一会同去听经吧。”

“连师姐这么聪明的人都不能会意,我就更是弄不明白了。师姐,你说到底什么叫灵柯啊?每次问师父,她总是说,吟诵万遍,其义自明。唉,真不知道这灵柯到底是什么,竟然如此重要呢。”卢妙璘撅起小嘴,那意思是师父偏心,始终对她这个最后进观的小丫头始终是看不上眼。

“你也别太心急了,师父她不点明,自有她的道理,就是大师姐,虽然比我们都入道早了几年,到现在也还没有弄明白呢。”妙音温和地劝着心急的小师妹。

其实,胡妙音自己每当吟诵那“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之句时,总觉得隐隐约约地有点明白,但又似懂非懂,有时还会没来由地心潮起伏,玉面飞霞,就像今晚,默念《黄庭内篇》,仿佛置身温泉,全身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好像有一股真气在脐下俳徊,下体竟然有些湿润,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害羞呢。

姐妹两人正呢喃私语,门外突然响起一串脚步声。半开着的两扇大门,月光如银般洒落下来,一道身影挡住了半个月亮。

“两位师姐,师太有请呢”。那道身影不疾不徐地开口说话。

“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十三啊,怎么也不咳嗽一声,吓我一跳。”妙璘娇嗔地说道。

来者一身青色道袍,低眉垂手,隐约看出是一个十**岁的少年。虽作道童打扮,其实却不是入道修真之人。他原是阳台观道田的佃农之子,名叫燕福,由于在族中排行十三,平时道观中人俱以“十三”相称。燕家祖祖辈辈都以耕种阳台观六十倾道田为生,每年为阳台观供奉粮食果蔬,日子虽不富有,但也堪以自足。到了燕福这一代,虽然世间兵火不断,但燕家坞地处王屋山中,距阳台观不过百步之遥,日子到也清静自在。由于燕家人丁兴旺,其父燕青山便把燕福送往观中以充杂役,帮着观中洒扫庭院,除尘添香,俨然像是一个小道童。这燕福自小在观中行走,虽然阳台观是女冠修真之所,到也不避嫌隙,与妙璘师姐妹俱是十分熟谂。

妙音从案上拿了一册道经,便跟着妙璘走向前殿。燕福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月光下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

这王屋山阳台观,在大唐上千宫观之中,几为十方丛林之首。大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礼请当时上清派一代宗师司马承祯至长安问道,尊其为天下道门领袖,礼遇有加。只是司马承祯不惯久居京城,数次上表讫归,玄宗便在王屋山御赐了一座阳台观。由于是皇家所修,气度极为恢宏。重檐雕拱,回廊四合,共有三进大殿,两侧精舍十余间,极盛之时,有道众百余人。安史乱后,虽日渐凋零,但仍然隐有王者之气。

三人来到寥阳殿,在昏暗的烛影与袅袅的香烟中,已坐着数十个道姑。师太柳默然盘腿坐在正中的一个明黄锦团上,妙音妙璘二人忙上前请过安,随即找了个蒲团坐下。那燕福却轻轻地掩上大门,悄然退出殿外。

柳默然是上清派第十一代女弟子,现为阳台观主持。上清派自创教以来,历经十世,为当朝第一大派。其祖庭在句曲茅山,其后流布天下,而尤以南岳黄庭观、东岳紫霞观、王屋阳台观为天下女仙三大门派。而阳台观因为玉真公主曾修道于此,慕名而来的修真女冠最多,声名最著,隐然已成为三大门派之首。

妙璘偷眼望去,见师太低眉垂目,犹如入定一般。那面容与平日里的雍和之貌颇有不同,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今晚是例行的大讲之期,照例在讲经之后,要考问弟子的仙功,妙璘不由得有几分紧张。再偷眼看大师姐尹妙云,却是十分地从容平静,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定定地看着师太,完全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而二师姐妙音也是从容恬静,唯独自己有点不安。她心想那也难怪,毕竟自己入门较晚,平日里也不喜欢在经书上下功夫,只喜欢练武功,谁让自己天性好动呢?

原来上清派的女冠俱是文武双修。武修的主要功课便是上清“紫霞剑法”,以及上清派的轻功“回龙驭”。而文修呢,则是以诵习《黄庭经》、《大洞真经》为入门筑基。这两部经书文字极为古奥,像妙璘这般小小年纪,自然是难以领会其中精妙之处,当然也不会喜欢这些像天书一样的经书了。

妙璘正胡思乱想间,柳默然已缓缓开口:“妙璘,你先将《黄庭章》诵念一遍!”

妙璘心想,难道师父有读心术不成,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啊。好在她对这《黄庭内篇》还下过一番死记硬背的功夫,虽然不明其义,但却能朗朗上口: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重扇金阙密枢机,玄泉幽阙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釜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妙璘正值二八年华,声音清脆悦耳,再加上修炼多年,内气充盈,这一段韵文念将出来,有如珠落玉盘,声声入耳。诵毕,妙璘自己也觉得十分得意。

可是师父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柳默然仍然是低眉垂目,心如止水般平静地说:“妙音,你再诵念一遍。你们且静坐细听。”

妙音正自回味间,一听师父叫自己再念此章,一时之间也不明其理。明明师妹已经念过,师父却为何让自己再念呢。不及细想,她略整身形,开口再诵此章。

这妙音出身书香人家,自小精通诗文音律,再加上她年岁稍长,喉音圆润异常,与妙璘的天真清越自有不同的韵味。她这一开口,不自觉地心神守一,心意引气,声气相合,抑扬顿挫,曲回婉转。众人只觉有如碧落空歌,如聆仙乐,心神俱醉。而几个修为稍精的女冠,俱感受到其中似有一种无形的韵律,与体内的真气节拍相合。一时之间,寂然无声。

柳默然微微点头,终于露出一丝微笑,殿内的空气顿时缓和起来。这柳默然面若白玉芙蓉,温润细腻,眼角连一丝皱纹都没有,一双凤目精光致致,看上去只有三十许年纪,座中的弟子却无人能知她的真实年龄。就连入门最早的妙云,十八年来,虽然与师尊日日相见,从她的身上却一点也察觉不到年华的消逝。弟子们心中都暗道本门必有驻容秘术,期盼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师父秘授,能够青春长在,位登上仙。

“虽是同一章经文,妙音与妙璘所诵,却大有不同,你们可有所悟?”柳默然问道。

众弟子先是纷纷点头,继而却又犹豫不决地摇头。妙璘更是如坠五里雾中。她明明感觉到师姐诵经时自身气血有所波动,却一时间理不清头绪。

“且听为师再诵此章。”众弟子连忙正形端坐,仔细聆听。

只见师父轻启玉唇,吐字开腔。声音不疾不徐,却是中气十足,一字一句之间,没有一丝断开。那声音仿佛是从无垠的虚空中飘来,在大殿中回荡,却又一字一句入进入每人的心扉。一霎时,心中再也没有一丝杂念,完全随着那声音进入了一个奇幻的境界。如烟如雾的紫气弥漫开来,在有如仙境一般的琼楼玉宇中,一个身著锦衣的玉女裙裾飞扬,翩跹而舞,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让自己心波荡漾,体内的气血如清泉小溪般潺潺流入丹田,注入花间,花瓣儿如沐春风般绽放着,气血溯流而回,在四肢百骸中细细地流淌…………

当师父诵到“天庭地关列釜斤,灵台盘固永不衰”之句时,众人有如醍醐贯顶,如痴如醉。

柳默然诵完最后一个字,含笑地望着一众弟子。众人仿佛从梦中醒来,却听得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在大殿回荡,久久不衰。众人十分好奇,四处张望着,想寻出那声音的来源。只见师父朝大殿里的那口大钟望去,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师父的诵经之声,居然振动了这口当年先祖司马真人所铸的“万象钟”,所以才产生了良久不息的回音。这口大钟是以精铜铸成,四周按先天卦式周列六十四卦,重愈千斤。而师父只念了一段经文,便将此钟催动,真是功力如神。众女冠情不自禁地交头接耳起来。

“师父真厉害,居然能声振大钟!”妙璘最是天真,心中所想,便张口说了出来。

“不是为师功力如何,而是你们天天诵念的《黄庭经》本身便有无上神功。我上清派自南岳魏夫人创派以来,无论是入门,还是修至最高的上清真境,始终都以《黄庭》为本。知道为师为什么让你们天天诵经吗?就是因为当年魏夫人传下这至简至易,却又至难至繁的法门,非有悟道的灵性,即使诵读万遍,也不能有所精进。所谓‘诵之万遍可长存’,并不是有口无心地诵,而是要边诵边悟!为师也是多年来才悟出这番道理。”柳默然缓缓地开始今晚的大讲。

“你们都知道我派修行之要法,只在‘存思’上下功夫。由存想身中身神,而至精气神三者合一,则能役使神气。其中法门,俱在《黄庭内篇》各章之中。看来妙音已有小悟,已经能够以经文运行气血了。”

妙音听得师父嘉许,竟然有些惶恐。她自小沉静,但却聪明剔透。毕竟对这《黄庭内篇》的古奥韵文,尚不能完全心领神会,心中存有不少疑问,便想趁今晚大讲之机,向师父请教。

不料妙璘却先开口问道:“师父,那您说经文中的‘丹青绿条翠灵柯’,却又存思何处呢?这‘灵柯’难道是灵台中的元神吗?”

柳默然听得妙璘问出这般问题,似乎有些犹豫。她思忖这妙云、妙音、妙璘三人,在众弟子中平素修行最为勤恳,而且颇有悟性。无论是文修内功,还是武修剑道,都有一定的火候,本派的衣钵,看来还是在此三人中选出继承之人了。去年上清大考,三人分别在文武功课上胜过了南岳黄庭观的紫凤、灵凤、玉凤三姐妹,因而博得了“上清三姝”的名头,在年轻一辈中已属翘楚。今年大考之期将近,当是让她们能够突破进境的时候了。这样想着,她便释然开口道:

“我上清派数百年来,除祖师魏夫人外,历代掌教真人,皆非坤道。而祖师魏夫人所创之法,俱含男女阴阳之道。男修为阳,女修为阴,入门相同,而进境却大大有别。因为男女体质不同,修炼各有妙法。当年司马真人开创阳台一脉,原也是以乾道为主,待为师执掌本观,才开始广收女真。你们入道之时,俱是女童,天癸未至,故不必在入手时便分阴阳修炼之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