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其它小说 > 权握天下 > 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全文阅读

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

尹朔先是被紫苏眼中明显的怒意一惊随即便镇定下来上前两步接过紫苏手中的奏章又退回原位才打开奏章仔细地看起来刚看一会儿他也愣住了回过神悄悄看了一下紫苏却见她取了别的奏章在看只是举手投足间仍可看出未减的怒意。

是在为哪一个原因生气呢?——尹朔在心中深思。

“看完了?”紫苏忽然扬声尹朔低头回答:“娘娘恕罪。”

紫苏摆手不言将批好的奏章随手一放重又取了一本开始批阅尹朔也凝神继续看手上的奏章等到看完他又想了想才合起奏章恭敬地放回书案。

“尹相怎么想?”紫苏搁下朱毫眼睛紧盯着尹朔的脸。

“谢相此举有欠考虑。”尹朔的回答也是中规中矩。

紫苏冷笑:“何止有欠考虑!尹相不必说得如此委婉。”

尹朔低头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紫苏会为了那些有贪墨之嫌的官员而对谢清生气?怎么可能?而且还是如此彰显于外的怒气!

“臣说有欠考虑是因为谢相应该先行上奏再由朝廷派人前去处置不过这样一来只怕会给那些官员消毁证据的时间臣想谢相也是如此考虑的吧!”尹朔平静地回答。

紫苏不禁皱眉想了想才开口:“尹相的意思是随阳的行为在情理之中?”

尹朔一笑置之回答她:“谢相是右议政大臣又主管户部、刑部虽然此去江南只是为监察恩科春试可是河道专款一事本就在他的权责之内河务也一直是他与齐相在负现而且身为钦差处置地方官员的权力也不是没有只是谢相此举难免授人以柄毕竟济州是谢家的祖籍之地。”

紫苏颌淡淡地道:“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就是如尹相所言济州是谢氏的祖籍之地只怕寒族的官员会另有想法。”话是这么说紫苏的目光仍然紧紧地盯着尹朔如此迎合自己的意思倒不像是他会做的事了。

尹朔想的却是另一桩事济州虽非繁荣之地但是因为有会渠也算是元宁少有的交通中枢再加上南郡日后必然更加繁华可是因为谢氏的关系其他势力根本无法插足若是可以借这件事将自己的人手安排进济州也对自己有朝中有好处尤其现在因为三司的人事更换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必定大受损伤若是可以将人安排进地方也不失为一个笼络人心的好去处。

“依臣之见暂且就不必提谢相的是非只以清查河道专款为名另派钦差毕竟治河款要比谢相的行为重要得多会渠又是枢纽之地不容有失此事必须尽快处理不知娘娘意下如何?”尹相斟酌着建言。

紫苏点头治河的确是最重要的事可是“另派钦差”?

“钦差的人选呢?”紫苏思忖地问道心中考虑着朝中有哪些人可以做这件事。

尹朔想了想回答:“人选臣想倒不必只限一个人户部、吏部、大理寺、刑部都要有人才好或者就是德高望重又熟悉这些事的人去才有用。”

“嗯!那就再想想。”紫苏也不急着定便同意了。

尹朔随即又道:“倒是这个林永南该如何处置娘娘可有想法?”

“处置他?”紫苏不解。

“按照惯例恩科大考时生这种事无论士子所言真伪如何都为大不敬只是问罪轻重不同不知娘娘意思是如何?”尹朔直言。

“历来都是如此?”紫苏倒是不知道这种事。

“是的。”尹朔轻叹“自成宗皇帝开始恩科大考时直指问罪全部以大不敬定罪世祖皇帝的说法是‘不在其位妄言其事其情可悯其心当诛。’只是刑罚不同轻则褫夺功名一生不得入仕重则罪及满门贬为贱民。”

紫苏皱眉沉吟了一会儿才道:“这事以后再议。”

“是!”尹朔答应随即奉上自己的奏章恭敬地道:“臣方才才拟的奏章请太后娘娘过目。”

紫苏看了一眼伸手取过打开慢慢地看着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看完奏章紫苏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尹朔好一会儿尹朔才想到不该如此与太后对视匆忙低头随即就听到紫苏淡漠的声间:“尹相吏部是景瀚的权责三司更换下的官员如何安排是吏部的事你越权了。”

“太后娘娘臣是议政臣齐相又不在京臣过问此事并非越权请娘娘明鉴。”尹朔从容地回答他也是深思熟虑过的只是他没有想到昨晚才拟的奏章今天就会用上。

见紫苏并不想同意尹朔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太后娘娘刘泽等人都是朝中有名的清流非罪夺职朝中上下都有议议若是不尽快安排只怕会引起朝野的非议有损娘娘的令名。”

紫苏不置可否地沉默着目光重新落在奏章上半晌才道:“哀家会把尹相的意思告诉吏部的。”

尹朔知道这是她最大的让步了低头行礼不再言语紫苏想了想道:“尹相朝中对这次三司的人事安排有什么议论吗?”

尹朔一怔随即回答:“旨意刚宣下臣不知朝中有何议论。”

“哀家本以为尹相会来与哀家说这件事呢!”紫苏微笑“没想到尹相并没有异议哀家也就放心多了。”

尹朔一时听不出她话中是否有深意只能唯唯诺诺地应着紫苏也不再言语正要让他退下又想到一件事:“尹相海军的建设进行得如何?你似乎很久没有上奏了倒是康焓按时上报进度。”

尹朔没想到她这时候提起这事便道:“臣想康将军直接负责此事若是由臣上奏有邀功之嫌就请他按时上奏臣上奏的是一段时间的总情况年底时就是如此。”

紫苏点头笑道:“一直想问的却总是没空昨天康焓的奏章又到所以哀家才问的既然如此哀家想让随阳走一趟南疆大营实地看看尹相意下如何?”

尹朔没有异议便道:“臣无意见请太后娘娘定夺。”

紫苏点头笑道:“尹相还有事吗?没有就退下吧!”

“是!臣告退。”尹朔行礼退下。

退出中和殿尹朔微微松了一口气却没有立刻离开目光一一扫过殿外侍立的宫人不由皱起双眉但是也没有再多说默默地离开。

站在窗口看着尹朔的身影离开紫苏不禁冷笑扬声唤人:“来人。”

执事内官立刻进来跪在紫苏面前等候吩咐。

“去赵全那里传话让他回宫之后立刻来见哀家!再有把叶尚宫找来哀家有事吩咐。”紫苏冷漠地下令。

“是!”内官应声退下。

紫苏坐回书案前继续批阅那些奏章。

先过来的是叶原秋毕竟她一直呆在宫中。

“太后娘娘有什么事吩咐奴婢吗?”叶原秋垂手站在书案前低声询问。

“走一趟永宁王府哀家很想念王妃与世子请王妃与世子有空进宫走走。”紫苏淡淡地吩咐随手抽出一张便笺写了几个字递给叶原秋。

“把这个交给永宁王妃。”紫苏随**代。

叶原秋接过看都没看便折好收起恭敬地道:“奴婢立刻就去。”

“嗯。”紫苏答应了一声头也不抬一直在批奏章。

退出殿外叶原秋立刻出宫打开便笺上面却是一行龙飞凤舞的狂草她根本认不出想了想还是将便笺收好直接去了永宁王府。

永宁王妃接过便笺先是一愣随即就愉悦地笑着道:“太后娘娘也真是的让臣妾入宫罢了还写这种游戏之笔。”

“有劳叶尚宫了请您给太后娘娘回话臣妾明日就带世子入宫见驾。”倩仪有礼地对叶原秋道叶原秋忙行礼答应随即便离开了永宁王府。

“跟上她看看她去哪儿。”等叶原秋离开王府倩仪站在王府的花厅中淡淡地对着空无一人的花厅下令随即转身离开。

叶原秋在傍晚时才回到宫中在中和殿前遇到了匆匆赶到的赵全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但是很快便都微笑着错开随即一起晋见。

“王妃怎么说?”紫苏先问叶原秋叶原秋低头回答:“王妃娘娘说明天会带世子大人来晋见娘娘。”

“好的。”紫苏微笑随即又想到:“你去告诉皇帝世子明天会进宫。”

“是。”叶原秋答应着退下。

“太后娘娘急着找奴才见驾是有什么要紧事吗?”赵全倾身问道。

紫苏微笑:“是有要紧事!”

“太后娘娘!”赵全一凛。

“我想你也知道三司长官更换后三司的人员也会有变动可是三司一向是清流士人的势力想来会有一些麻烦你对外面的情况比较了解说来听听。”紫苏的手指轻敲桌面以一种闲适的姿态等着他回答。

赵全微讶但神色随即便恢复正常想了想回答紫苏:“依奴才知道的情况看大司谏在监察司已久名望也很高接任大司谏虽然有些不合资历不过也没有非议大司察是有名的能吏历任数郡民望、人望都很高按察司也没有人说什么只有大司宪一直在吏部任职名声也不是很好都察司又是执掌最后定案之权的地方朝中官员多数都很不以为然。”

紫苏静静地听着似乎一直在思索不过赵全了解这些事不会影响她的决定这些应该只是给自己的指令的一部分。

“吴靖成……”紫苏轻声重复这个名字想到之前齐朗对吴靖成的评价——“他是长袖善舞不过并不适合实权的职位。”

“看来一点都没错呢!”紫苏微笑“他不适合大司宪的位置是吗?”

仅仅沉吟了一下赵全便以点头做了回答。

“谁比较适合呢?”紫苏看着赵全仿佛在询问他的意见但是赵全很明智地沉默了有些事内官是绝对不可谈及的。

“他都做了些什么?”紫苏笑着问赵全轻浅的笑意让人猜不出她的想法赵全知道不用说太多想了想便拣了一件不轻不重的事禀告紫苏:

“奴才想正三品俸禄还不足以养七房侍妾吧?尤其那七个女子中还有两个被迫解除婚约花费应当不菲。”

紫苏点头吩咐:“这样的话你请人告诉夏承思大人吧!他那边的人进言比较合适不过要等三天。”

赵全低声答应。

“还有去查一查湘王殿下近来都在做什么!与哪些人有联系!”紫苏很随意地摆手赵全却觉出其中隐含的杀意。

湘王?

赵全想起一件事上前两步告罪:“太后娘娘恕罪。”他指向书案上的紫毫。

“用吧!”紫苏扬眉。

赵全提笔在一张便笺上写下两个名字。

紫苏的目光倏地变冷如刀锋般地盯着赵全赵全慌忙跪下急急地解释:“奴才也是刚刚知道的。”

紫苏收起便笺摆手让他退下:“这件事哀家在处理了你继续做你的事。”

赵全站起身低头答应:“是太后娘娘。”

对着空荡荡的宫殿紫苏不禁扬起一抹苦涩的笑容自言自语般喃语:“好像有点出乎意料了!……也许血还不够……”

“太后娘娘大司宪、大司谏、大司察三位大人求见。”内官在殿外沉着地通报紫苏也从思绪中回神深吸了一口气才平静地回答:“请他们进来。”

新任的官员初次晋见紫苏微笑着看着他们行礼参见三人中她只与江槿比较熟悉因此只是客套地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三人也是制式地应对着。

“三位大人身负监督重任上对君中对臣下对民务必尽心为之勿负哀家与皇帝的信任。”紫苏平淡地说出结语打算让三人退下。

吴靖成却接了一句话:“臣等自当用心臣初进三司诸事不懂只是依为官的经验写了一份条呈请太后娘娘过目。”说着递了一份条呈上去。

不仅紫苏一愣连于第中与江槿也全是一惊。

“大司宪有心是元宁的福份。”紫苏仅失神了一会儿随即便笑着接过打开折好的纸笺本只打算随意看看却马上被吸引住了。

按元宁的制度三司与六部同级但是议政厅不得插手直接对皇帝负责都察司定案监察司掌京畿按察司掌地方十三道州、道平级却交错不同这样的监督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是吴靖成在条呈中说仍有事情有待完善:第一三司现问题只能呈报朝廷由朝廷另遣人处理虽然言不加罪可是这样一来官员多有自己的人脉取证定罪难度太大因此奏请另设稽查部直接与三司配合及时查证;第二三司舆论太杂弹劾奏章有愈加离奇之势应予以限制治世循吏应在大节纠缠小事则为不忠;第三言不加罪乃太祖纳谏美意不该成为言官的挡箭牌风闻奏事之权不应在官而应在民在官则有党争之疑在民则为设耳目于野。

紫苏看完之后不由哑然看向吴靖成的目光也变得复杂无比。

所有人都认为吴靖成只知圆滑奏迎不通实务连齐朗也不愿授其实权可是这样的人却敢写出这种条呈他真的不擅治事?

紫苏的疑问同样是于第中与江槿的疑问江槿还好只是听别人说起过吴靖成心中的认识不深而且他出身军伍只是因为受伤才开始读书一直受永宁王府的培植进入永宁王幕府之后仕途更是顺遂对其他人也就先存了三分观望之心可是于第中却是与吴靖成极为熟视虽然知道他与齐朗的私交极好可是交往中从不认为他有什么实才现在这个人忽然变得极为厉害大有一鸣惊人之势自然是不解之极。

“这份条呈……写得不错……”好一会儿紫苏才犹豫着道出自己的评价随即让身边的宫人递给另外两人“大司谏与大司察也看看吧。”

“是!”

于第中谦让了一下江槿便先接过条呈看起来也是一惊目瞪口呆地将条呈递给于第中整个人仍未回神。

“江槿你认为如何?”紫苏不管尚未看完的于第中先问江槿。

江槿咽了咽口水斟词酌句地回答:“这个可能会引起朝中的争议尤其是最后一条简直是不可想象那样会天下大乱的。”

“大司谏大人你看完了你觉得呢?”紫苏未加评断又问刚看完的于第中。

“臣以为大司宪胡乱改制其心当诛。”于第中说得毫不客气神色也极为严肃“照其所言三司与前朝太平阁有何区别?此制一开天下士人无不寒心请太后娘娘重责吴大人。”

“意见不太一致啊!”紫苏倒是不太在意样子“两位大人先回吧!哀家要单独问问大司宪大人。”

两人随即退下于第中更是狠狠瞪了吴靖成一眼。

紫苏从宫人手中收回条呈摆手让所有人退到殿外看着有些紧张的吴靖成她以最平淡的语气开口:“大司宪大人这份条呈是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