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其它小说 > 权握天下 > 第十七章 幽燕长风(中)全文阅读

第十七章 幽燕长风(中)

今天更新迟了我就不多说了各位朋友请看文吧!——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十二年九月二十外政厅报周扬重建飞骑军。

至略给予周扬的压力令周扬朝廷在一年多的争论之后终于达成一致——重建飞骑军!

赫连平归顺元宁并未大肆宣扬但是也没有对此严加保密周扬朝中的各派便以此为由对飞骑军大肆攻讦、清洗最后居然勒令其解散飞骑军的建制被撤消。

飞骑军是周扬的精锐犹如一把利剑的锋刃周扬军队的实力因此骤降虽然豪杰之士慨然效死然而两军对阵从来就不比个人的勇略元宁的军规条令中也有不许将领轻身冒险的明文。

这样一支精锐之师谁都不愿对对手掌握最后的结局也就不意外了。

重建飞骑军似乎意味着周扬开始有意重整山河了。

谢清一边呈报御览一边了急报给永宁王自己拿着副本来找齐朗。

齐朗看完奏报并没有太惊讶:“承正表哥那边应该已知道了……随阳你说燕州知道吗?”

谢清对他的论调很不以为然却也道:“你认为燕州就是在等这个消息?”

“燕贵妃不惜早产也要把朝廷的决策拖下去总是有所求的吧?”齐朗冷言。

皇后的产期在九月云沐雪本该在此之后才分娩的。

“难不成燕州想通敌?”谢清说完便笑了显然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成为现实。

齐朗耸耸肩:“那样倒好了不是吗?”也不以为然不过他仍在认真地思考其它可能。

“异想天开了吧?”谢清好笑地评价“我怎么觉得承正表哥这个时候会快刀斩乱麻?燕州不会有机会的!”

谁也不想对敌的时候还防着身后的自己人!夏承正这时候必然会想办法尽快结束燕州的混乱状态压下所有人的胡乱心思。

齐朗摇头:“不一定!”抿唇冷笑。

“承正表哥会这么想但是他身边的幕僚却不一定会这样想!”齐朗很肯定。

“那会如何?”谢清想不到。

齐朗笑了笑手指划过那个素笺:“若是我我会让燕州世族戴罪立功用周扬消耗燕州军!”

谢清讶然失色半晌才模糊地道:“那样会动摇军心……再说若是燕州军真的投敌……”

“随阳燕州的特别不在其它在于燕州上下对至略的忠诚!”齐朗轻叹“幽燕自古便出忠贞烈士失了忠贞二字燕州便自取灭亡!”内部的混乱永远是致命的。

“更何况燕州没有选择或者说他们同样希望借此恢复所失去的威望!”齐朗淡淡地对谢清说道。

燕州特权从何处得来?

大正皇朝灭亡后至略进入三十年的战乱时期其间周扬立国周扬大军过胡兴岭兵锋所指无一城而坚守三日以上直到燕山北麓以古剧、风然为的燕州铁骑与周扬的十万先锋军血战五日信幽郡城安然无恙此后的二十余年中燕州军民独立抵抗着周扬的大军。

他们说:“祖宗之地不可失!”

他们说:“日月为信这是我们明人的家园。”

他们说:“我等不为至略之君只为至略之民守土!”

三十年之乱多少英雄豪杰沉湎于争霸天下的梦想唯有燕州守着一州之地对抗一个国家燕州军旗上“至略”二字醒目得刺眼。

阳渊昊对臣下说:“燕州不可攻!朕问心有愧!”

洪嘉三年、洪嘉七年、洪嘉八年燕州接连遭遇大旱与台风等天灾阳渊昊倾力援手未加任何条件李善说:“陛下亦为至略之民!”燕州始归。

钦治之难七万幽燕铁骑硬是震慑住周扬二十万大军不敢轻动半分。世祖凭此才有资本令兆闽大军止步祁江。

这些是燕州的骄傲但是对元宁朝廷而言这些并不是燕州可以无视朝廷政令的理由。

如果连朝廷军令都调不动幽燕铁骑这支军队再精锐也不是可靠的利器!

“那么陛下会如何?”谢清皱眉“顺水推舟?”

“如果那样……”齐朗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冽的寒光“就不必我们多事了!”

谢清了然地点头。

阳玄颢接到谢清呈送的急报几乎是立刻大雷霆御案上的东西被他愤怒地扫落随后他喘了口气沉声吩咐:“宣三位议政大臣!宣兵部、户部尚书!”

“是!”曲微连忙应声小跑着离开没有两步却听皇帝改了主意:“不!只宣齐相与谢相!”

“是!”曲微半点都没犹豫立刻停下脚步清楚地答应跟着就继续向殿外小跑。

皇帝找的两人都不在议政厅宣召的内官问清情况急急忙忙赶去齐府。

对于这个消息紫苏反而没有多少反应正在临帖的手连颤都没颤一下只是回了一声:“知道了!”

赵全小心翼翼地道:“皇上很恼火几乎掀了书案。”

紫苏没作声写完最后一个字才淡淡地道:“皇帝就败在对周扬的战事上对周扬的消息自然要敏感一些。”

没等赵全再开口紫苏已经转头问叶原秋:“长和宫那边怎么样?”

叶原秋敛回答:“皇后娘娘一切安好。”

“安好就好!”紫苏轻叹“让皇后宽心待产宫中的事情哀家接下了!”

“是!”叶原秋低头答应。

“你问问皇后云贵妃反省得如何了?”

叶原秋抬头:“娘娘想撤了前旨?”

“先恢复她的供奉便好!”紫苏淡淡地道“云沐雪的运气不错。”

叶原秋欲言又止紫苏却笑了:“你担心皇后压不下云沐雪?”

“奴婢担心云家供惦记贤睿宫!”

紫苏无声地冷笑了一下“等燕州应付完飞骑军再说吧!”

元宁北方大旱尚有腾河与祁江流域的收成可指望周扬与古曼就那么幸运了。

成佑皇帝已经下令各部宰杀三成牲畜开放斡通斯牧场给各部的健壮幼崽轮牧甚至还遣使向元宁求援;周扬的白河平原今年同样是旱情严重基本上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在圣清皇朝时期这种情况下北方部族会恭顺地请求圣清天子予以帮助并奉上圣清缺乏的良马与牛羊因为圣清对边境实现坚壁清野交易不断财物自然不少粮食却不多元宁禀承了这一习惯但是燕州是例外因为燕州从不上交元宁所谓的储平粮另外圣清的北方边境比元宁现在边境更靠北一些。

周扬的目标清晰得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齐朗很直接地说明:“周扬肯定就是冲着燕州的储粮去的!”元宁同意援助古曼的条件便是古曼不得与周扬交易。

阳玄颢同样担心古曼但是谢清给他宽了心:“古曼与周扬不同古曼人以放牧为主食物也多是那些肉类周扬人却是以农耕为生他们需要粮食。”

“陛下不必忧虑永宁王殿下定会妥善处理的。”齐朗下了结论见阳玄颢仍然抿紧双唇一声不吭“若陛下还不放心可令水师巡防。无论周扬此举的虚实如何我自是以不变应之!”

阳玄颢点头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沉默着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那现在对燕州……”

齐朗与谢清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两人躬身执礼齐朗出声询问:“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朕……朕不知道……”阳玄颢沉吟了半晌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朕也不知道该如对燕州才好!”

“如果是这样臣等请陛下依律而断!”齐朗沉声给出答复。

总算阳玄颢没有昏头知道朝廷不能退让。

施恩是一回事让步是另一回事。

“现在?”阳玄颢惊讶——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啊!

“只有现在!”齐朗说得肯定“朝廷绝对不能事情结束后再进行处置!”

阳玄颢看向谢清谢清也点头:“事后处置于朝廷无益!”那样总是会让联想到“卸磨杀驴”之类的典故。

“雷霆万钧之后也该是雨露甘霖吧!”阳玄颢轻语齐朗与谢清却低下头毕恭毕敬仿若未闻。

“朕想加恩四皇子!”阳玄颢见两人这般表现只能咬着牙自己开口。

“陛下三思!”齐朗与谢清同时惊呼。

“为何?”阳玄颢有了恼意。

齐朗与谢清彼此看了一眼便达成一致齐朗缓缓言道:“陛下之意是如何加恩呢?”

阳玄颢一愣。

“陛下熟知礼法史籍除非嫡皇子我朝历来对皇子的封赐最早也在启蒙之后而此举向来都会引来朝中的纷乱!对皇子而言稚年加恩亦非福泽臣等请陛下三思!”齐朗很郑重地说明了理由深深地拜礼。

阳玄颢语塞心中却因为惶恐而起了怒火。

“反正朕就是不能对皇子加恩!”他冷言“只要不是嫡皇子朕就不能多加恩宠!两位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齐朗与谢清同时皱眉却不能不跪下:“陛下息怒!”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元宁皇朝从不否认庶出皇子的卓越才能但是对储位嫡庶之分仍然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坐在皇位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必须是最正统的、最可服众的从这一点来说嫡皇子拥有更多的优势。

这一切让元宁的朝臣从不赞成皇帝过分地宠爱庶出的皇子那样也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野心扰乱朝政的同时还可能毁掉一个可造之材。

元宁宗室宁可皇帝虚悬储位也不愿意皇帝因为私心动摇礼法的根本。

阳玄颢有些泄气:“朕又不是立储只是想让四皇子……”

“陛下臣以为赐名之后四皇子的恩宠已极此时不可再加任何恩典!”齐朗坚持这一点。

此时多加一分恩黄燕州便多三分可恃的资本于战事无益于朝廷更无益。

“陛下不若待战后锦上添花!”谢清提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阳玄颢知道此事已经无法得到两人的任何支持便点头作罢。

永宁王的镇北大将军府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不等外政厅的消息转来夏承正已经对北疆边防做了布置除了调兵遣将之外他第一次行文燕州太守府要求燕州将储粮转移至云、承、宁等州只留下最必要的数量并立刻分至每户。

夏承正并不认为此时是开战的最佳时机或者说只要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开战时机便不是好时机他希望让周扬知难而退。

赫连平与纳兰永同时否定了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飞骑军既然重建必要立见成效。”

“周扬朝廷不可能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所谓的时机。”

“殿下看看是谁提出重建飞骑军的?关系着朝中的党争说不准还连着后位、储位!哪里由得将领作主?”

“您还真以为周扬要的是粮食啊?对一部分人来说得到粮食最好得不到亦无妨说不定他们还能赚一笔!”

夏承正被这两人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一惊随即便笑了。

“二位的意思本王已经明白了。”夏承正笑着说眼中却有了沉思之色“两位当知道今年北疆大旱虽然储备足够但是一旦开战转运所耗依旧巨大本王并非避战只是尽可能让对方选择不战罢了!再说便是开战本王也未必照他们的想法打!”

赫连平在元宁军中的时间稍长一些比纳兰永更明白元宁将领的想法与周扬或者说与他所知道的任何国家都不同元宁皇朝要求将领对开战的花费有一定的认识对征用民力更有严格的规定用提出这一要求的世祖皇帝的话来说:“你们要军功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们的军功让国库连军饷的钱都不剩了那么你们自己掂量朕是该赏你们的功还是杀你们的头!”

文官们对此大加歌颂认为这是圣明天子才会有的决断却不知当时元宁为了给付兆闽庞大的赔偿金额国库真的是连军饷都不出世祖这番话约束了军中的所有将领但是背地里夏祈年还说了一番话:“朝廷没钱你们自己看着办不准扰民、掠民只要不惹到两国开战其它的一切本王担下!军功计算封爵、官位本王替你们要但是赏赐与钱粮反正现在是一分都没有!”

那是几百年来武官们第一次明白“内圣外王”还有这么一个解释!

也是这一番话稳住了元宁几乎涣散殆尽的军心士气。

对于周边国家的抗议元宁的外政官员心有戚戚地道:“我们也想惩办那些逃兵但是朝廷现在连粮饷都不出不哗变已是万幸我们至少还领着俸禄哪有脸说话便是提了将军们手一伸——‘要杀也要把欠饷付了!’您看!贵国有这抗议的工夫倒不如直接剿匪算了!放心我朝不会抗议的!”问题是人家总不能到你至略的国土上剿匪吧?元宁咬死了人就在境外至于实情谁说得清?毕竟元宁的边境线实在是太漫长了。

夏承正自然知道这些因此他很快便有了决定——幽燕铁骑被要求轻装出击化整为零各自为战目标是周扬的补给线。

如果是北疆的其它将领接到这种近于放任自主的命令多会欣喜若狂对幽燕铁骑而言这道命令就不是那么受欢迎了。

此令一下幽燕铁骑的统领风铭便被属下的抗议言论淹没了。

“我燕州军向来整军同攻同在从未如此出战!”

“轻装出击是要我们放弃自己的优势永宁王的用心……”

“如今家中是非不断谁有心思出击?”

风铭被他们说得火起:“你说的这些我不知道吗?镇北大将军正式军令你们抗命试试!”

“统领!我们担心朝廷是在借机……”

“放肆!”风铭大怒“难道我燕州军不是朝廷的军队?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统领其它不说只说军心可用与否您难道不清楚吗?”这一句话让风铭无言以对的确燕州军中的将领都挂念着家族的事情哪有心情领兵出战。

大帐之内沉静良久风铭转身拔出放在一旁的佩剑一声低吟伴着他沉重的声音:“举剑!”

剑一起拔出没有人犹豫。

“你们对它过誓!”风铭没有多说只是简单而平直地陈述事实。

勿违军令!从他们受剑成为燕州军的一员那天开始军令便是他们永远不能违背的指引!

“我不管你们有多少顾虑多少想法!军令一下!军队一动!你们便是燕州军!——燕州军出自燕州却不是为燕州而战!永远如此!诸君谨记!”

“是!”烛光映着长剑寒意直逼心头。

夏承正听到幽燕铁骑“依令”的回报良久无语。

“殿下……”幕僚想劝却被他摆手阻止:“你要说的本王都知道的但是事实便是事实不会因为解释而改变!”

他纵然有心却无力亦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