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39章 实力坑爹全文阅读

第139章 实力坑爹

郑芝龙无奈之下,看着铁面无私的“郑大人”只能服软,带着三条船出了港,找了一片浅滩放下了两条小船,郑芝龙无奈的坐在船上上了岸。

郑森带着一队骑兵围住了郑芝龙,厉声呵斥道:“入港为何不提前通传!”

郑芝龙看着郑森这么一副模样,彻底炸了锅,大喝道:“小兔崽子,老子在海上漂了一辈子,还没听说过进哪个港口还得让老子通传的!”

郑森板着脸不说话,直接命人将郑芝龙给“押”了回去。

其实郑森也是有意报复,之前郑森将王业泰的改编计划跟郑芝龙谈了几次,但是郑芝龙作为自己的亲爹竟然不肯接话茬,一直跟郑森打着太极。

带着郑芝龙回到县衙之后,郑森仍旧是不搭理郑芝龙,转身看着桌子上的文桉发起了愁。

郑芝龙诧异的朝桌子上瞥了一眼,问道:“哟?儿子,缺钱了?”

“不用你管,本官没把你扔大牢里去,就念及父子情分了。”

郑森冷冷的说道。

郑芝龙在一旁却笑了出来,说道:“天津开口通商,你们上海县的船乘不下了吧。”

“说过了,不用你管,你出去。”

郑芝龙笑道:“小兔崽子,这全大明,除了老子,谁还能借你这么多银子,你确定不好好跟你爹商量商量?”

借?

郑森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念头,随即便勐地站起来,看着郑芝龙说道:“爹,你说对了一半,这银子确实得借,但是能拿出来的不止你。”

郑芝龙诧异的看着郑森,抱着肩膀问道:“我倒要看看你这小兔崽子怎么找钱。”

郑森却胸有成竹的看着郑芝龙说道:“那你就瞧好了吧。”

“小顺子,你去帮我通知江北、通汇、光乾、江南四家钱庄在上海的掌柜来县衙一趟。”

“诺。”

郑森换上了官服,毕恭毕敬的坐在了大堂里,而郑芝龙也在一旁的屏风后面坐下,想要看看这郑森怎么找钱。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很快四家钱庄的掌柜便到了上海县衙里。

四人都不知道郑森忽然找他们是来干什么的,行完礼之后,郑森看着四人问道:“这本应是本官亲自上门,但是想了想朝廷还有颜面在,就请四位过来了。”

“郑大人请讲。”

江北钱庄的黄百万对郑森说道。

郑森挠着头笑道:“四位,这朝廷规定,这开口三地乃是例行新政之地,故而没有单独划下银子来。”

“这个草民们是知道的,大人还是说什么事吧。”

郑芝龙饶有趣味的听着这几人的谈话,郑森继续说道:“现北虏于天津卫开海,咱们上海的航运压力骤增,本官欲扩建码头,但是奈何无银。”

“大人的意思是?”

郑森笑了笑说道:“本官欲以码头税收为抵押,在你们四家借银五十万两,以十五年为期还清。”

“啊?大人,此事市舶司的王公公可知晓?”

郑森低声道:“此事本官已经与王公公商议许久了。”

四人商量了一会之后,对郑森说道:“大人,这利钱......”

郑森看着四人笑了笑说道:“咱们好商量,本官明天会安排人去你们各自店里跟你们详细商议。”

“既然如此,草民先行告退。”

“我送四位。”郑森强烈要求,送这四个人出了县衙。

当郑森回到县衙的时候,看到了已经瞠目结舌的郑芝龙。

“爹,银子搞定了。”

郑森默默的说了一句,郑芝龙万万没想到,这松江府已经发展成了如斯地步。

“这......这四家是哪四家?难不成是岭南的刘家?”

在郑芝龙的印象里,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的人,除了岭南的那批人,压根也没几个人能够玩的起这个了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爹,不好意思,还都不是,这几位就是我上海县本地的钱庄。”

郑芝龙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看着郑森说道:“不可能!这,这松江府五年前还是另一幅样子,怎么短短两年时间就成这样了?”

郑森诧异的看着郑芝龙说道:“爹,我写给你的信,你是不是没看?”

“呃.....我看了啊,你信上也没说啊。”

“胡扯!”

郑芝龙诧异的摸出了几封郑森写给他的信,以前郑芝龙还真没怎么看着信上是怎么说上海县的,郑芝龙的关注点一直是在郑森的身上。

等郑芝龙看完了这几封信之后,坐在大堂里,久久回不过神来。

松江府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发展成了如斯的地步。

上海县向本地四大钱庄借款修筑码头的事情,翁之琪当即向朝廷替郑森请功,同时强烈向朝廷申明了利害。

朝廷也迅速做出反应,下召全国,只有这通商三府的衙门才能向钱庄借款,同时必须是得等各地官员自江南书院学习回来之后。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三地的各级官吏,已经开始陆续出发赴江南书院学习经世致用了。

一整套冗杂的八股文已经把这些读书人的脑子给整得不像样子了,江南书院的考核成绩直接影响了他们回去之后的任用,这些官员们自然就上了心。

有钱,真好。

郑芝龙缓缓的起身,看着郑森问道:“森儿,你带为父在松江府转转吧。”郑芝龙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老了。

郑森却一口回绝道:“爹,儿子是朝廷命官,松江府有规制,除非你要在松江府投资,且投资金额高于一百万两,地方父母官才能陪您出去转转,这叫视察项目。”

郑芝龙气的打着哆嗦说道:“成!投!”

“好!”看到郑芝龙终于要在松江府投资了,郑森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是落了地,毕竟在海上飘着,无依无靠的,没准哪天就会出事,还是在岸上靠谱。

第二天的一大早,郑森用县衙配的四轮马车,载着郑芝龙来到了上海港。

郑芝龙在车上下来,诧异的看着马车问道:“这车倒是宽敞的很,也舒服。”

“行了,爹,咱们今儿个先不看码头,您是老江湖,这码头是什么样,一眼情况您就清楚了。”

郑芝龙点了点头,上海的码头,昨天他差不多已经看完了。

在码头外面,几条宽阔的官道,铺着青石板延伸开来。

郑森指着这几条街道说道:“爹,这里是上海市规划的外滩,这里是主要供换乘时间紧的水手们消费用的,差不多能容下五百间店面,这里已经有四百二十间被买走了。”

郑芝龙通呼道:“这么好的铺面,你就不知道给自己家里留一些?”

“我问您了,您不搭理我,这店面我可买不起,贵的很。”

“你......”

随行的众人忍俊不禁,这整个大明,也就只有郑森能把郑芝龙给收拾的没脾气了。

郑芝龙黑着脸说道:“这里还剩下多少铺面,咱们家全要了,别往外卖了。”

“成,您给银子就成。”

郑森带着郑芝龙继续熘达,过了那片正在建设的商业街,就是一条笔直且长的官道,郑森指着这条官道说道:“爹,这条路是直通府城的,这条路上,暂时只规划了广告牌,因为这是通往府城的干道。”

郑芝龙点了点头说道:“没了?”

“当然不是,这干道左右两旁还要各建两条路,分别是梅兰竹菊四路,这四条路上也是规划了商铺的,主要就是酒馆,茶楼,绸缎铺这些东西。”

郑芝龙点了点头,这四条路上,确实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哪怕是只盘下了店面而后租出去,也是有大把的银子能赚。

郑森洋洋得意的说道:“这是上海县的四纵八横,等到这些路建成之后,还有八条横向路将其打通。”

郑森笑道:“爹,看完了这些,您还要继续看松江府的产业吗?”

“还有?!”郑芝龙震惊的看着郑森说道。

郑森点了点头笑道:“那是自然的,松江府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家厂子,后面还有五家制器行,这些都是松江府闻名天下的产业啊。”

“制器行?”郑芝龙隐隐感觉到这个制器行不简单。

郑森笑道:“这江南制器行您没听过,这松江布您可知道?那就是江南制器航道东西,而且这条通到府城的路只是打了地基,之所以还没动工就是因为江南制器行造出了新的材料,现在还没生产够,所以大家伙都在等着。”

郑芝龙不到松江不知道,这到了松江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孤陋寡闻。

此时郑森的常随小顺子来到了郑森身边,挤眉弄眼的看着郑森说道:“公子,这有件事您......”

郑森附耳过去,正打算听,郑芝龙盯着小顺子怒斥道:“你小子现在也敢不听老子的了?老子还没入土呢。”

小顺子为难的看着郑森,郑森不耐烦的说道:“成让他听吧。”

“成,公子,这可是您说的。”

“快说,怎么了。”

“就是小侯爷已经出金陵了,明天差不多就能到松江,这次小侯爷要视察松江的成果,好像找您还有些事。”

“啊?”郑森傻了眼,看着小顺子不知所措。

“您让小的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