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第一祸害 > 第119章 举国悲怆全文阅读

第119章 举国悲怆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自古江南便是销金窟,连秦绍达这种在大江南北纵横多年的巨商都受不了。

秦绍达在见识了江南的繁华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要举家迁往松江,其实不止是秦家,不少江北商会的商人都已经开始将大量的资金投到了松江。

江南安逸繁华加之江北**不休,也有几个如同秦绍达一般的商人举家南迁,定居松江。

看着松江府日渐繁华,府城的宅子已经全部售罄了,不仅空宅子都卖掉了,连那些废弃多年的老宅子都全都被人卖了出去,城中仅有的几块无主之地,现在也已经被松江府的地头蛇给强占了,这些想来江南发展的商人更是加紧了脚步。

王业泰对这些事情倒是一笑了之,这天王业泰忽然又接到了曹礽写来的信,朱慈烺大婚的事情,不过朱慈烺当时倒像是随口一说,随即就急匆匆的将王业泰派到了松江府。

这下可苦了曹礽,每日在金陵到松江两地,时而往返派人快马送信,不停的在催着王业泰抽空回金陵一趟。

塔读@

“少爷,出事了,城里出事了啊。”

王图急匆匆的拎着菜篮子跑了进来,王业泰诧异的看着王图道:“慌什么慌,什么事?”

“少爷,这城里有几处永乐年间的粮仓,倒塌多年了,今儿个几波人忽然在一个大仓的废墟上打起来了。”

这城中混混私自强占地盘的事情,早就司空见惯了,王业泰也懒得管,毕竟只要不欺负到良家百姓头上就成。

“有什么好急的,打呗,多死几个,我好省心。”

王图在一旁澹定道:“少爷,这次恐怕不是打死几个的事情了,这两拨混混刀枪兵刃都拿出来了,还嚷嚷着一把火烧了省心......”

“他敢!”王业泰勐地一站起来,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是西关的那个大仓?”

“对啊。”

王业泰冷笑道:“好啊,这徐家自己送上门来了。”

“王图,把府衙的人都叫上,咱们看看这两伙人去。”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此时西关两伙人正剑拔弩张的看着对方。

“姓徐的,这大仓留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你们来管过,怎么现在值钱了你们又来了?”

另一旁的人笑道:“王五,你这是说什么话,我们有房契地契,这是隆庆元年朝廷赏给我们家的,你们算什么东西?”

“我们家在这住了几十年了,你们说轰就轰?”

徐家人懒得跟王五多说话,直接就掏出了火把道:“我们家老爷嘱咐了,你们随便搬,里面赶紧搬空了,省的我们费力气,要不然我们可就一把火......”

说着徐家人就纷纷点起了火把,没等王五说话,王业泰便带着二十多个衙役围住了大仓。

“本官来看看谁想在城中纵火。”

徐家人一慌赶紧喊道:“赶紧把火灭了。”

王业泰看着徐家的那几个人问道:“是谁叫你们来这里占宅子的?”

徐家为首的是一个二十多岁身材精瘦的男子,贼眉鼠眼的看着王业泰说道:“王大人,这可是我们徐家的地方,朝廷赏的,不是我们自己要占啊。”

塔读@

王业泰脸上阴晴不定,转过头来看着另一边的王五。

“你们又是怎么回事?”

王五本就是京杭运河上的力工出身,这听说松江府有活路,而京杭运河现在也没了漕运,故而回到了家中,竟然发现自家住了几十年的祖宅竟然要腾给徐家,王五便叫了几个乡邻聚在了一起,打算跟徐家死磕到底。

“大人,小的王五,原是一个力工,本事良民,但是这徐家欺人太甚,逼人做贼啊。”

“王五,你这话什么意思?白纸黑字,这大仓是我徐家的。”

“闭嘴。”

王业泰不耐烦的对徐家人呵斥道。

“滚回去告诉徐瑞,我在府衙等他,让他来府衙给我一个解释。”

“你......”

徐家人震惊的看着王业泰,王业泰此时回过头来看着徐家人说道:“王五跟我回府衙,其余的人先回家吧。”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诺。”

王五梗着脖子瞥了徐家人一眼之后,跟着王业泰回到了府衙。

城中的房价地价飙升,徐瑞自然是急了起来,徐家在城里只有一处宅子,那宅子当时不过几亩地,但是现在这宅子已经翻了好几倍了。

徐瑞快把自家的账房给烦死了,才找出了这么几张多年都没关注过的地契房契。

王业泰回到了府衙着茶等着徐瑞。

没过一会,徐瑞便来到了府衙,不过徐瑞此时却没了以前的那股傲气,谄媚的看着王业泰道:“王大人,您别来无恙啊。”

王业泰澹定的说道:“无恙,无恙,徐员外不应该解释一下今天这个事情吗?”

徐瑞媚笑道:“这事是我做的欠分寸了,我已经狠狠的训斥了我家老六,我们打算赔点银子,还望大人做主,让王家将大仓还给我们。”

王业泰则是在一边冷哼道:“这大仓是隆庆元年朝廷赏给你们家的不假,但是,本官没记错的话,这封赏在隆庆四年就被收回来了吧?”

徐瑞的额头上渗出了一丝冷汗,这件事徐瑞倒是不知道,徐瑞想了一会说道:“大人,这万历二年的时候,我们徐家的封赏可都退还了啊。”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王业泰皱着眉头说道:“徐瑞,本官在松江府的来往公文上,仔仔细细的查了一遍,这大仓可是没退还给你们徐家啊。”

徐瑞哑口无言的看着王业泰,这许是之前觉得就一块空地,可有可无的,也就没人去讨,没想到现在就这么被王业泰给摆了一道。

王业泰坐在大堂上喊道:“把王五叫过来。”

“大人,小的在。”

王五缓缓的在后面走了出来,看着徐瑞,王业泰勐地站起来一拍桌子怒道:“这大仓是朝廷的,你们争什么呢?”

两人都是一愣,王业泰死死的盯着徐瑞问道:“徐员外,本官见你是徐文贞公之后,故而对你多加信任,这就是你对本官的答复?这就是你徐家对朝廷的回报?”

徐瑞低下头战战兢兢的说道:“草民不敢。”

“你还知道自己是草民?本官问你有何功名?”

“无功名......”

“那你为何见官不跪?!”

徐瑞在一边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吓得王五也跟着骨凋在地。王业泰来松江这么长时间,终于算是出了口恶气了。

王业泰坐在大堂上,喝了口茶说道:“王五,你住的大仓,乃是朝廷产业,但是见你们家已经住了这么多年,本官便不予追究,你们家可以在那暂且住下,本官给你立一字据,你这座大仓,你们王家无权专卖,并且五十年内必须搬走,或赎买。”

王五一家本就是白捡的一个废弃的院子,现在王业泰开了口给王家坐实,王五自然感激涕零的看着王业泰说道:“草民谢过大人。”

王五签字画押之后,王业泰便将王五放了回去,此时王业泰看着跪在地上的徐瑞冷笑道:“徐员外,你现在作何感想?”

徐瑞现在跪在地上,后背不断冒着冷汗,已经打湿了衣衫,不住的发抖道:“大......大人,草民知罪。”

王业泰坐在大堂上看这徐瑞说道:“本官知道,你们这些文人,瞧不上我们几个半路出家上来的,但是你要知道,鞑子南下,在朝廷偏安的是你们文人,在前线厮杀的是我们。”

“草民晓得了。”

王业泰喝了口茶道:“成了,回去吧,本官累了。”

徐瑞哆哆嗦嗦的在地上爬起来,临走之时,狠狠的剜了一眼府衙之后,便仓促离开了。

王业泰知道,今天跟徐家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不过王业泰倒是从来没把徐瑞当个对手,随后便关心起了在一边江南制器行的进度。

自从松江布一战成名之后,松江府就成了难民逃难的首选之地,自长江至淮河,成群的难民正不断的涌向松江。

明军金陵一带所有的部队都在整顿军备,京营也派出了两批人沿着长江募兵,而腾骧、武骧、金吾三营更是直接在松江府暂时设立的募兵司,专募北地之卒。

虽然这大批的难民是奔着松江府来的,但是这松江府最后募到的人,大部分却都是那些征兵的看剩下的。

而此时弘光月刊,平白无故的却又增印了一刊加刊,这一刊的弘光月报引起了大明上下的广泛关注。

四川成都府城中仅余五十余户,城中大虫横行。

随即东林月刊等报同时跟进,张献忠屠蜀的遮羞布被彻底拉开,弘光月报从来没有想到,仅仅几张纸,竟然引起了如此大的效果。

弘光元年八月十五,本是中秋佳节,金陵城中的四川商人聚众百余人,手持血书在午门外长跪不起。

当即四川商人成立川商会馆,李邦华在上朝之时,经过午门,震惊的看着午门外数百名身着粗布孝服的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身旁的书童答道:“老爷,这些都是川商,昨儿个的报纸您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