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无限之虚假存在 > 二百七十二章 穿梭全文阅读

二百七十二章 穿梭

空间的缝隙处在无尽的存在之中,天空也一样,海面也一样,沙滩也一样,平面,逆面,存在于狭缝中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

梅陨现在就行进在狭缝当中。

「喂,梅陨真的没有问题吗?怎么感觉这里的色彩都是混沌般的感觉,简直就是把颜料用水侵泡后的样子,怎么说异常的恶心,而且现在我们就在这里。」

“谁知道啊,而且现在我们到底是三维的还是二维的我可不知道。现在的我们可是在找死啊,不明白空间连利用的能力也没有但是按照幸子小姐的后门还是可以勉勉强强的达到结局的。大概????”

「那个大概是什么意思,开什么玩笑啊?这么不负责任的话,不过大概没有这么倒霉吧。」

“谁知道,虽然老姐你可是幸运D啊。”梅陨无所谓的说道。

「不要提这个啊,好不容易忘记的,幸运D怎么了,瞧不起幸运D是吧。」爱莎这个时候到底还是忍不住了,「给我把话收回去。」

“啊啊,我知道了,不要动手啊混蛋。白痴,白痴。”

「你才是白痴,白痴弟弟。混蛋。」

‘没有问题的,我现在是恶灵,姐姐则是乙太构成的英灵,没有问题啊,没有问题。’「的确物理上的伤害没有价值,但是意外还是有的,赶快出去。」

“好了就是这里。”

空间划破,瞬间,世界本身开始崩坏。

“啊啊,都回来了,这里啊,倒是哪里啊混蛋。”

起源如果有所谓的前世,那前世之前也还有前世吧。东西不可能凭空出现,所以如果一直往前追寻下去,一定能找到一个「原因」,一个「开始的原因」,那个原因就是起源。当人自觉到自己的起源且让它觉醒时,因为起源是无数代累积下来的方向性,仅累积一生的个人性格根本无法比拟,因此起源的冲动会支配人的思考及行为。

抑制力又称「方向的修复者」。阻止魔术师到达「」的主要力量。「」的反击守护者(counterguardian)。这里所说的抑制力又分为灵长想让自己的世界存续的无意识集合体(阿赖耶),及世界自己的本能(盖亚)。盖亚的抑制力负责保护地球,阿赖耶的抑制力负责保护人类。抑制力大部分时候会寄宿在做为媒介的人或物上,并化为被判定「行为足以威胁人类或世界存续者」的敌人。如果这个个体无法经由人手消灭,抑制力会转变为自然现象,将该个体与周遭事物一并摧毁。古时候就有大陆因此沉没...有些人受阿赖耶的抑制力影响「如契约的英灵与守护者」、解除人类危机,这种人在古时候被称为英雄,现在却不会得到这种称呼,因为现代文明发达,人类随时可能自灭(例如破坏自然环境),抑制力常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拯救人类,一些乍看之下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有可能是抑制力的呈现。阿赖耶的抑制力会阻止人前往根源,是因为那是人不能取得的力量。想接触根源会使抑制力发动,这是因为要是出现全能的人类,发生世界末日的机率也会提高。盖亚的抑制力会限制人接触根源,单纯是因为人类行为可能造成天体的毁灭。将两者加以比较,前者是就算侵蚀整个星球,也会试著让人类世界存续;后者则是只要世界没事,人类怎样都无所谓。由于要瞒过抑止力而到达根源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在你即将达到根源时,抑制力就会出现。有的是阿赖耶的英灵守护者,有的是盖亚的怪物,有的甚至是阿赖耶本身来阻挠你到达根源。因此试图到达根源的魔术师必须采取迂回的手段来打开道路。

附:奈须作品中的一些族群或角色的分类:精灵、真祖、鬼种、混血家族、盖亚的怪物(PrimateMurder),属於盖亚势力。

超能力者、退魔家族、阿赖耶的怪物,属於阿赖耶势力。

用势力这个词只是为了便於解释,盖亚与阿赖耶有点像是「冥冥中的天意」,上述那些族群不见得知道自己受抑制力影响。

根源之涡「」对根源之涡的称呼,或是对根源之涡这种「存在状态」的称呼。根据《空之境界》中苍崎橙子的解释,根源之涡应该是一切的「因」,各种现象起始之处。由于只要有「因」就能产生「果」,因此以存在来说,这即是「究极的知识」。但既使是究极,仍然是有限的,因此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产生的说法。魔术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到达这个顶点存在。橙子曾说自己试图以制作人偶的方式达到人类完美雏形,也就是「」的境界。但实际上,历史记载中曾到达根源之涡的魔术师都未再返回现世。世上所流传的各种魔术系统都可视作从这漩涡中流出的细流「」并不是所谓「无限」的状态。因为要有「无限」,就必须界定出「有限」。所以没有有限,无限就不会存在。根据橙子的说法,式和织分别代表着太极中的阴与阳,即两仪,如此的相对状态区分是因为这样包含了最多的属性。而含括这一切的大圆太极即是「」,也就是「两仪式」的本质存在,近似于所谓「万有全无」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万有全无,任何一切的一切都在其中,是型月世界的基础也是最高的存在,绝对的存在。「」的概念应来自佛教思想中的涅盘。涅盘,梵语Nirvana,原为泥洹之意,译为灭,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盘,故违烦恼之惑也。即如来所证究竟法身之果。佛经故事中,石头和尚的弟子曾问法:「先贤古德说,不管是谈「有」或是谈「无」,都算是误谤佛法,请师父替我除去其中的一个。」石头和尚回问到:「什么都没有,你要我除去什么?」

在哲学上,讲「有」必然和「无」对立,讲「无」必然和「有」对立;这些都是有二之法,而佛法不二,故有二之法便非佛法。佛法应是非有非空,非增非减,非生非死,非垢非净,非真非伪,非善非恶,超出一切正负概念的存在。佛教徒的世界观中,各种境界的存在状态如下:无色界│(肉体│消失)│─────┼─────────色界│四禅(禅定才│三禅能进入)│二禅│初禅─────┼─────────欲界│六欲天├─────────│阿修罗│人│畜生│恶鬼│地狱佛教徒所追求的是超脱轮回,进入涅盘。因此藉由种种修行,以期能在三界中逐步提升。在欲界时最容易感受外界,即受六根六识所惑;之后经由禅定进入色界,就开始逐步摆脱感官的影响;进入无色界后,肉体消失,意识集合,虽不再进入轮回,但仍未超脱此世。一直到由无色界进入涅盘境界后,才彻底超脱尘世种种,但也因此与现世再无往来。正如到达根源之涡的魔术师都未再返回现世一般。日本习惯称自己的佛教宗派为秘宗,但其实与一般中国所称西藏秘宗佛教(藏密)没有太直接的关连,日本佛教教理上多源自中国宗派而发展,然在修行实践上则趋于易行及通俗化。从另一方面言,日本佛教有在家化的倾向,至今各宗虽传戒法(一日即成),但三坛大戒早已废绝,寺院僧侣多娶妻生子,和传统佛教的持戒严谨大有不同。荒耶宗莲和苍崎橙子的谈话中曾提到,抑止力会阻止试图到达根源的人,因为人类的个体若是得以完成,生存的意义就会消失。因此,之所以有人能到达根源,并不是因为有到达根源的方法,只是有已到达之人。这观念亦相当接近中国中观佛教对涅盘的看法;中观佛教认为,人的思维中带有根本的「无明」,因此不可能藉由自己的认知和思索超出无明的循环,到达涅盘。必须有已经存在、能入涅盘却不入的大菩萨存在,藉由他们的帮助,才能使人超脱出意识上无明的循环,而有到达涅盘境界的可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