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民国:开局黄包车,全靠小弟多 > 第43章 闻渠来信全文阅读

第43章 闻渠来信

九龙区。

雨幕中,一辆昂贵的黑色轿车在夜幕中停在了洋行的门口。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在一个美妇人的搀扶下走进了洋行。

看到众人都低着头没有看自己,中年男人忽然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

洋行的众人甚至连大气都已不敢喘。

不知过了多久,中年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其中一人回答道:“今天上午。”

美妇人劝道:“老爷不必担心,既然寒青是和徐老一同离开的,想必玩几天就回来了。”

“哼,一群废物,赶紧给我查她到了什么地方!”

“禀老爷,小姐跟的那辆车,是陈家三少手下的人送来的。”

“陈天明?怎么跟这小子牵扯到了!”

显然,哪怕他作为洋行的行长,也不愿意跟陈天明有太多牵扯。

中年男子沉默片刻,挥了挥手道:“按这条线索查,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报上来!”

......

仓库中。

雨声渐盛,蝉鸣渐息。

“等久了吧?”

老巧头背着双手,看着雨滴在地上砸出一个个水花:“之前老陈夸你小子的时候,我还有些不以为然,现在来看,你确实有几分聪明。”

沈啸笑道:“在您和陈伯看来,这种聪明是不是显得很可笑?”

老巧头摇了摇头:“只有嫉妒你的人才会觉得可笑,但我的意思你想必应该明白。”

“我明白,所以我就是来试一试。”

“当老板的跟自己的手下这么说话,憋屈不?”

“您是陈伯的朋友,我并没有把您当成手下看待。”

“所以我才愿意跟你说几句话。”

老巧头叹了口气。

劈里啪啦声把厂房里的沉默衬得更加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老巧头的嗓子忽然蠕动了一下。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在了沈啸的耳边。

“去找老陈吧。”

老巧头话音刚落,忽然天空中便闪耀了起来,刹那之间,仿佛白昼降临。

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便响彻天地之间。

但这雷声给沈啸带来的震撼,却远不如老巧头那轻飘飘的一句话。

陈伯?

难道陈伯真正的身份和这个有关?

雨一直没有停歇的意思,但老巧头明显却不愿意再多说什么。

也许在这个老人的心中,有一道此生都难以逾越的坎。

还是一道伤疤?

沈啸无从得知。

但所幸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里,老巧头又找到了自己的意义。

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

左寒青现在应已回到了小洋楼里,沈啸拖人把老巧头送回家,自己索性便在仓库中打起了地铺。

雨声渺渺,最是助眠。

......

带着诗意的夜雨为这片天地带来了几分湿意,暑意稍退,但却也让贫民窟的路变得泥泞难走。

陈伯今天果然没有出去摆摊。

给沈啸倒了一杯姜茶,陈伯扶着桌角坐下,道:“今天这种天气最适合睡懒觉了,急事儿?”

“确实挺急的,商会正是最需要钱的时候。”

沈啸说道,而后把眼下的情况和昨夜的事说了一遍。

对于陈伯,沈啸已经不准备做什么隐瞒。

“这个老巧头,真是胡来!”

陈伯一拍桌子,沉声道:“这么大年龄了,办事还没有一点分寸!”

“得亏我今天来了,不然我这名声估摸得被你这糟老头子败完!”

陈伯话音刚落,院里便传来了老巧头的声音。

老巧头背着双手踱步到两人身边,自顾自坐下,道:“我咋就没分寸了?”

陈伯重重叹了口气:“你忘了我给你交待的事儿了?”

“没忘,要不是你,老兄弟们还能清净一下。”

老巧头端起陈伯身边的姜茶一饮而尽:“这样有意思吗?”

“什么有意思吗?”

“你都告诉这小子多来贫民窟转转了,他难道还不知道什么意思?”

“那我至少没有告诉他要去找谁!”

“有区别?”

“我懒得跟你吵。”

老巧头嘿嘿一笑:“你这辈子反正也没吵过我一次。”

陈伯叹了口气:“年轻人能够自己找对路那是他自己的本事,你这样子直接给他安排路子,他自己能成长吗?”

“糊涂啊老陈,你真是糊涂啊。”

老巧头悠悠道:“现在外面战争的形势,你比我清楚吧?”

“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就这种形势下,你觉得港岛这种平静还能持续多久?”

“我就不信岛国敢对日不落宣战!”

“你信不信不要紧,但目前沪府已经沦陷了,如果你还是像现在这样想,沈啸迟早要被你害死!”

陈伯气笑道:“被我害死?”

老巧头道:“不错,在我看来,岛国抽出身后的第一目标,就是港岛!”

听到老巧头的话,沈啸忽然心中一震!

战火蔓延,作为进攻方的日不落为了能够把眼下的局面持续下去,就只能加大对国内征兵的力度。

而对日不落宣战,显然就是一个极好的征兵理由。

理性思维,在这种问题上,往往能够抛弃自己的观念甚至立场,做出最直接却也最正确的判断。

这个老巧头,果然不简单啊。

因为别人不知道,但沈啸却是知道,距离岛国占领港岛,已经不足两年时间了。

陈伯沉默了许久,终于还是悠悠地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疑问。”

陈伯看着沈啸语重心长地说道:“但现在知道这些,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

沈啸点了点头:“我明白。”

“你回去吧。”

“啊?”

“你说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留在这里干嘛?商会不忙?”

沈啸无奈地撇了撇嘴:“也好,那您二老继续。”

看着沈啸放下碗离去的背影,老巧头呵呵一笑:“就这,你还想让人家接你的班?”

陈伯叹了口气:“谁能想到这孩子竟然成长得这么快,也许你才是对的。”

“不过你又为何愿意为了他再次走出那个小院呢?”

老巧头眯了眯眼,却没有回答陈伯的话。

......

回到小洋楼中,沈啸吩咐人把制造好的第一批车按照约定送到了九龙区其他车行老板那里。

本以为是寻常的忙碌的一天,但当天夜里,沈啸便接到了闻渠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