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怕死侦探 > 第三十三章 陶治的悲惨秘密全文阅读

第三十三章 陶治的悲惨秘密

两个人堂而皇之地从大堂管理员里面晃过,没有上电梯,而是从没有摄影头的楼梯上楼。苏宁注意到楼梯有紧急出口,只要有钥匙就可以避开大堂保安和摄像头从这里进入大楼。

为了配合方凯“战五渣”(战斗力只有“五”的渣宰)的体力,他们花了一点时间才案发现场所在的18楼。正好遇上鉴定组的人取证离开,苏宁背过身似以印有鉴定证组标志的外套背面朝外,斥责方凯:“你怎么搞的,又忘拿指纹扫了,所以说菜鸟就是……”

方凯压低帽檐十分配合地连忙道歉,如此坦荡反而没有引起怀疑,就这样轻松地进入了凶杀现场。尸体已经搬走,房间里难忘的气味比林小虹家里要更浓烈。房子打扫得井井有条,苏宁想,死者生前应该一直雇佣钟点工来打扫,因为厨房和整个家的环境看起来都很协调。

冰箱里也放着食物,而且外厨房里也,发现了装有便宜零食罐子,警方没能从这一点发现什么,但是方凯肯定不是这么想的,他正看着这个罐子发呆。

苏宁用手指擦了一下窗台,上面积了灰,看来钟点工有一段时间没有来打扫了,推测杨丽萍饿死的那段时间内钟点工已经不再上门服务,但厨房以外家里的东西都没有被动过这一点真的很奇怪,杨丽萍就那么待在厨房里把自己饿死吗?

方凯说:“仔细想想,这种零食只有很小的孩子会喜欢吧,长大之后就会选择更好的。但是放在这里的零食毫不疑问不是给那么小的孩子吃的,为什么长大了却没有抛弃这种廉价的小零食呢?一定有什么原因吧,比如习惯什么的……”

苏宁虽然也对这点抱有怀疑,但在方凯面前,他绝对不能表现出自己曾经到过上一个凶案现场,发现过零食罐的模样,于是他假装不在意地说:“快点把案子解决比较重要吧?”

“啊?我想差不多能解决了吧。”

“这个案子的复杂在于凶手营造出非常诡异矛盾情景,如果死者每天都在家里做饭,但是却是饿死了,这显然说不过去。如果是凶手每天做饭呢?那么为什么死者身上和家里一点反抗的迹象也没有?把一个人活生生饿死是很漫长的过程,而两具尸体相差一周左右被发现,算上发现林小虹尸体差不多,两个人死忙时间相距大概半个月,就是说这一次的强迫性绝食大概是林小虹进入濒临饿死状态时便马上开始,最坏的情况要同时控制两个受害人……”

“如果凶手是两个人呢?”苏宁说。

“这个厨房和林小虹家的整理方式一样,菜刀的排列,调料罐的摆放……糖,盐,味精都是按这个顺序摆放,从细微的习惯可以肯定同一个人。”

苏宁沉默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贪生怕死的个性,方凯在留意各种各样细节方面拥有超出常人几倍的敏锐度。

“选择这种方式杀人一定对死者怀有莫大的恨意。林小虹并不是瘦小柔弱的类型,杨丽萍更不是一个有抵抗能力的女士,想要她们不反抗地被饿死不是那么容易,而他们死于同一种谋杀方式,那就是说凶手对他们“恨”是一样的,他们过去一定有什么联系。这种联系只要通过警方进行调查,很快就会有结果,如此一来就能收窄嫌弃犯的名单啦。”

方凯分析得眉飞色舞,接下来危险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他可以退场了。

苏宁不满地说:“除了‘找警察’你就没有其他结论了吗?太失望了,别忘了我就是因为被侦查平白无故怀疑,所以才找你帮忙的。”

“呃,呃……这个嘛……”方凯缩了缩,“你看,这个房子这么整洁,一定一直雇佣钟点工吧,经常进出的话也许会知道什么也说不定……”

苏宁顿时心里有了主意,依靠侦查破案?太可笑了,他会先找出这个凶手。

方凯不知道苏宁的打算,他好像跟谁约定好了似,到了某个时间点就要回去了。与方凯分开后,苏宁在小区里找到一个家政中介所,像杨丽萍那种工作忙碌的人在找钟点工这样事上肯定会选最佳便捷的。

苏宁拿出一顶鸭舌帽戴上,正是方凯之前便装时戴着,而方凯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的帽子被苏宁顺走了。苏宁把鸭舌帽翻过来,这样就考不到鉴定组的标志,他走进去问:“你们是喊了人来修电脑的吗?”

家政中心只有两三个员工在闲聊,被这么一问面面相觑,苏宁也不急,这种小门店的电脑都是便宜货,有点问题是肯定的。果然一个人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过那个现在不在,你自己过去弄吧。”说着点了一台电脑给他。

苏宁坐下来,他运气不错,这台电脑上就有他要找的客户资料,即便这一台没有,他也有的是办法把这里的电脑查一遍。他打开文件,很快搜到杨丽萍雇佣的钟点工的名字,就在苏宁记下这些资料准备离开时,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陶治。

她在与杨丽萍同一层的另一个住户家里担任钟点工。

接下来好天,苏宁都没有在便利店碰到陶治,也没有看到她在食堂川菜店端盆子。

这天苏宁特意在午餐时段之后去食堂问了川菜店的老板,老板到后面的休息室看了看,说陶治的包还在,人可能暂时走开了,正好这时有人来喊老板,老板对苏宁有点印象,便问他能不能替他看会儿店。

苏宁欣然同意,等老板走开后,他走进休息室,休息室设备简陋,员工们的包都挂在一个架子上。苏宁一眼就认出陶治的包,他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打开了陶治的包,他也不知道自己希望在包里发现什么,还是希望什么都不要发现。

他找到陶治的钱包,在里面发现一张旧报纸。报纸已经发黄,苏宁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是一则骇人听闻的惨案:一个女人因为被丈夫抛弃而患有抑郁症,她在家中割腕自杀,自杀前她反锁家门,并扔掉了所有钥匙。据她留下的遗书说,这是为了不让人来救她。但她的抑郁症发作时根本不记得自己有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11岁。女人死后被他们锁在家里,那是一栋很破的旧员工宿舍,很多人都搬走了,两个孩子的哭闹没有引来注意。直到两个多月后,学校发现孩子没有来上学,上门拜访才发现这惨剧。警察在厕所里发现四肢开始蜡化的成年女性尸体,还有一具幼小的,干瘪的,惨不忍睹的小孩尸体,是被活活饿死的,但是另一个孩子则侥幸活下来。

记者拜访了附近的邻居,他们虽然都表示听到孩子的哭叫,但以为只是普通的家庭矛盾,怕惹上麻烦没有去注意;孩子的父亲则表情非常懊悔,他曾经经过孩子的求救电话,但以为是孩子们想要他回去的天真借口,也没有去理睬。

新闻的配图是一扇森冷的铁门,铁门后的大门紧闭着,但好像能听到嘛扇门后有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叫。

苏宁顿时感到毛骨悚然,他连忙把东西收好放归原处,刚收好陶治就进来了,她惊讶地看着苏宁,然后笑了起来:“我正想找你呢,我找到正式工作了哦,不过是外地哦,去了之后恐怕不会在回来了。”

苏宁心情有些复杂,但他还是对他说:“恭喜。”

“便利店那边我已经辞职了,为了庆祝我终于找到正式工作,我打算请便利店的几位同事到我家里吃个饭,也当是跟大家告别,我亲自下厨哦,苏宁,你也会来吧?”

“会。”他听见自己这么回答:“我会去的。”

陶治的家在一个很偏僻的拆迁区,虽然只能住到拆迁区期限之前,但这里房租非常便宜。房子外表破旧不堪,但里面倒是干净整洁,苏宁到的时候陶治正在厨房里准备,已经到达的客人只有他一个。

房子里放了两台冰箱,本来就不宽敞的空间更显得狭窄。厨房里,各种刀具按照顺序挂好,糖,盐,味精也按顺序摆放,甚至有一个还算新的烤箱,跟整个破旧的房子格格不入。

陶治招待苏宁在简陋的餐桌边坐下,从其中一台冰箱里拿出腌制的小菜,夹了一碟给他,苏宁没有吃,看着她从另一台冰箱里拿出一块肉,放在案板上,开始剁肉。煤气炉上一个锅子在蒸鱼,差不多快熟的时候陶治麻利洒下一把葱花,顿时香气四溢。忙碌的时候陶治好像有点饿了,顺手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有一个塑料罐,放着一些廉价的零食,包括陶治经常吃的米通。苏宁一言不发地等待着。

陶治做了好多菜,满满地摆了一桌,宛如一席盛宴,可是吃饭的人只有她和苏宁。

“不吃吗?”陶治笑眯眯地问,她指的是那碟作为前菜的小菜。

苏宁摇摇头:“那个冰箱里面还藏着什么吧?”

“尸体哦。”陶治直言不讳,“当年对我和哥哥见死不救的人尸体哦。”

“说什么告别,其实只请了我一个人吧。”苏宁淡淡地说,“为什么是我?我跟你毫无关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