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 1915.嗳农堡全文阅读

1915.嗳农堡

主意已定,清军守将便安排部下于开战后的第七天深夜退出了阿拉克鄂博山口北侧堡砦。

且等北侧堡砦的留守士兵注意到南侧堡砦发出的、关于北侧堡砦守军已经安然退入南侧堡砦的信号后,这些留守北侧堡砦的士兵便引燃了预埋的火药,将北侧堡砦及没办法运走的红夷炮等武器统统炸上了天。

当然,所谓炸上天是一种夸张的修辞,但等到第二天早上明军接手北侧堡砦时,北侧堡砦已经是一片焦土了。

好在,西路明军本身并没有长期堵住阿拉克鄂博山口的想法,所以,并没有因为清军摧毁了北侧堡砦而感到失望,相反,有了成功攻克北侧堡砦的经验,西路明军对于拿下南侧堡砦的信心就更足了。

事实也是如此,这不,当不用在顾及北侧堡砦侧射火力的明军迅速将手上的野战火炮前移布置后,南侧堡砦就陷入明军压倒性优势的炮火打击之中。

虽然明军的1.5寸前装线膛炮和2寸前装线膛炮都属于直瞄武器,不能像臼炮一样实施大角度曲射,但明军野战炮发射的都榴霰弹,只要设定好了时间引信,就可以保证炮弹在南侧堡砦的上空按时爆炸。

而当炸裂的霰子如雨点一样从空中坠下后,整个南侧堡砦便彻底陷入弹雨带来的恐怖中,尤其是那些负责在砦墙上负责压制明军排障部队的清军炮手、铳手和弓手,因为躲无可躲、也不能躲避,所以很快便被打成了血肉模糊的尸块。

眼下得阿拉克鄂博山口南侧堡砦在明军炮击下损失惨重,所以,南侧堡砦守将与之前撤回来的北侧堡砦守将一商量,便得出了阿拉克鄂博山口已经守不住的推断,于是,两人便以保全宝贵兵力的为借口,连夜率部撤出了阿拉克鄂博山口南侧堡砦,退往了1.5公里外的嗳农堡;至于南侧堡砦本身及带不走的火炮、物资,与北侧堡砦一样,在守军主力撤退一个时辰后,由留守的小部队一把火给烧掉了。

敌退我进,既然阿拉克鄂博山口的清军退往了嗳农堡----其实这部分清军并没有在嗳农堡滞留,而是很快就再次后撤了----西路明军自然亦步亦趋的一路跟到了嗳农堡前。

嗳农堡这边的情况与阿拉克鄂博山口又不一样了,这是一处位于阿拉克谷道南侧山脊上的一座中等规模的戎寨,就其的位置来说,实际并不对谷道内通行的明军造成直接威胁,但由于其居高临下,可以将沿着谷道前进的明军的动静看到十分清楚,且在必要的情况下威胁明军后路及补给线,所以,明军是不能坐视其存在的,必须予以攻克。

可问题是,嗳农堡与谷道有不短距离,且高耸在山脊线上,因此明军要想拿下来其实不怎么容易,光从谷道底部爬上相对海拔250米高、平均坡度30~50°、距离谷道近千米的山脊,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期间清军还要居高临下的进行抵抗,而以这个倾角,明军的野战炮又没办法直接发挥作用······

塔读@

没错,明军的确可以想办法降低炮尾的方式加大射击仰角,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将榴霰弹准确的送到嗳农堡的堡顶----嗳农堡的砦墙很高----进而有效的杀伤守军,并且这么做很容易造成火炮的倒翻,进而意外损失火炮。

所以,攻打嗳农堡,明军炮兵在第一时间是用不上了----臼炮自然还是能用的,但必须先压制了对手的反击火力才行----不得已,明军就只能先试着用康格里夫式火箭展开攻击。

康格里夫式火箭的射程很远,一般情况下超过了2000米,且最大射角几乎可以达到85°角,足以在谷道内就对嗳农堡展开攻击,但明军京营部队装备的康格里夫式火箭数量不多,再加上康格里夫火箭发射后并不完全依照抛物线运动,需要非常熟练的射手才能打得准----康格里夫火箭在明军中主要装备五洋水师的陆战部队----所以,西路明军一开始并没有准备“牛刀杀鸡”,但现在不行了,火炮根本没办法使用,就只能用破片数量少了许多的康格里夫式火箭来勉强一用了。

啥?不用爆炸型康格里夫式火箭杀伤清军守卫兵马,而用燃烧型康格里夫火箭烧毁嗳农堡的建筑和储备物资!

想法虽然是好的,但清军很早之前就遭遇过明军燃烧型康格里夫式火箭的攻击,吃一亏长一智的清军对此不可能不做防备的,所以使用燃烧型康格里夫火箭有可能只是放了烟花,反倒是明军发起仰攻后,清军一定会上砦墙坚守的,这个时候发射爆炸型康格里夫火箭肯定会造成对手的死伤和混乱,更方便明军趁乱靠近攻击。

既然主意已定,明军这边也就不在迟疑,立刻驱使北庭和燕然蒙部士兵下马手持盾牌及抬着攻城梯向嗳农堡所在的山脊线攻去----当然,战斗中不能纯用战力有限的蒙古兵,所以有一个哨的京营士兵以散兵方式混在蒙古兵之中充当主心骨;不过,这些京营士兵是不会参与登城后的白刃作战的,而是主要用手中的步铳为蒙古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

见到明军在鼓号中向自己发起了进攻,守备嗳农堡的清军便立刻做好了迎击的准备。

嗳农堡的清军大约有半个牛录150人,考虑到城小城头上施展不开,且需要长久的拖住明军,守将便安排了50人作为第一波守备力量出城进入城外前沿阵地坚守。

而这50人中有炮手4人,分别操纵一门虎蹲炮和一门小口径佛朗机炮,还有铳手12人、弓手12人,其余白刃兵22人,因此火力其实比较单薄;且由于一开始明军攻击部队还在爬山,距离己方攻击范围尚远,所以并未立刻对明军加以攻击。

等到气喘吁吁蒙古兵已经爬完了四分之三路程后,这些清军才施以铳炮弓箭,给了明军以凶狠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