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明末血泪 > 辽东纷乱 第72章 孙承宗全文阅读

辽东纷乱 第72章 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人。孙承宗年轻的时候,比较潇洒,喜欢游历各地,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孙承宗游历多了,见识自然比一般人要广博得多。孙承宗非常健谈,不管和谁都能海侃。久而久之,名声大噪,居然成了许多大明官员聘请的家庭教师。

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的家中教孩子读书。后来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一同随行。

孙承宗的日子也算过得逍遥快活,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孙承宗迈入不惑之年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不能再蹉跎岁月了。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大同,赶赴京城,他准备参加高考了。

万历三十二年,孙承宗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一职。孙承宗觉得这个职位对于自己实在大材小用,他打算找个有出息的岗位,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但是,孙承宗发现自己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钱。没有钱,想从吏部谋得一个美差,根本不可能。

明朝的官员一般不贪,但贪起来就不一般。百八十两的银子拿出来就是赤裸裸地骂人。

但孙承宗连百八十两的银子都拿不出。吏部碍于情面,将他转到了慈庆宫,做了一名中允(宫廷教师),一名太子朱常洛的老师。

当时的朱常洛并不得宠,虽然谈不上大字不识,但也称得上半文盲一个。

孙承宗的到来,改变了朱常洛。孙承宗并非像一般老师那样,教授学生四书五经。他在朱常洛的面前,只是在神侃。

朱常洛从没有见过这么能侃的人,他被孙承宗侃得涕泪横流,啧啧称道。

万历四十五年,孙承宗接到吏部交给他的一个任务,让他主持南京的乡试。孙承宗突然心血来潮,在乡试的题目中加上了自己的语录。

朝堂官员纷纷弹劾孙承宗,让他卷铺盖走人。亏得大学士刘一燝力保孙承宗,这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之后,高度赞扬孙承宗的教学能力,临死之前也不忘将自己儿子朱由校的教育问题托付孙承宗。

启皇帝谨遵父皇遗命,刚刚登基,便加封孙承宗左庶子,每天给自己讲课。

虽然左庶子的官职并不大,比中允只高了半级(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宫廷教师),但此次不同,孙承宗已不是太子的老师,而是当今皇帝朱由校的老师。地位尊崇,非往昔可比。

天启皇帝酷爱木工活,天下皆知。对于读书,腻歪得不要不要的。天启皇帝的身边不止一位老师。只要有老师给他讲课,他不是想睡着,就是想打人。

唯有孙承宗不同,他对朱由校从不进行写字训练,他一天到晚,都在朱由校的面前神侃。

也许是父子天性的缘故,朱由校和他的父亲一样,被孙承宗侃得神魂颠倒,奉若神明。

孙承宗除了神侃,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本事。

在与朱由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孙承宗给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带来了一件礼物:一只木制的画眉鸟。

这只画眉鸟身长约一尺,通身翠绿,做工精致,内有机栝螺弦,转动可使小鸟点头,两翅扇动,飞向天空。这还不算,此鸟扇动翅膀之时,口中不时发出鸣响,翱翔蓝天,栩栩如生。

朱由校一见惊呆了。从此对此鸟爱不释手,寸步不离。

孙承宗本来是拿来给朱由校闲暇之时玩耍的,没想到朱由校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职业生涯:木工。

天启元年,天启皇帝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加封孙承宗为詹事府少詹事。

沈阳、辽阳失陷后,御史方震孺上奏天启皇帝,认为兵部尚书崔景荣罪责难逃,请求罢免崔景荣,由孙承宗代替。

朱由校有些犹豫。大明建国以来,进入兵部,当上兵部尚书的人,无论水平怎么样,都是在边塞或者是地方打过仗的。

虽然孙承宗非常能侃,但是他从未打过仗。这一点朱由校并不糊涂。纸上谈兵的赵括,朱由校并不知道,但打败仗的后果,朱由校可是非常清楚的。

天启皇帝没有答应方震儒的奏疏,而是启用了资历极深的王象乾,后来是在贵州平灭土司叛乱的张鹤鸣。

朝廷官员并未就此罢休,纷纷上疏:“即便孙承宗资历不够,给他按一个兵部侍郎

,主持辽东军务,总该可以的吧。”

当时的兵部已经有了左右侍郎,朱由校还是没有同意。

天启二年,朝臣们再次上疏天启皇帝,要求提拔皇上的老师。

朱由校发自内心想给自己的老师升官进爵,可他的内心又实在不愿孙承宗离开自己,便擢升孙承宗为礼部右侍郎,协管詹事府。

广宁战败后,张鹤鸣前往山海关驻边,王在晋紧跟着也到了前线。兵部突然显得空旷起来。

在众位大臣的再三推荐下,天启皇帝加封孙承宗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主管兵部事宜。

新官上任三把火,孙承宗当然不会例外。

他首先恳请天启皇帝提高前方指挥官的权力,比如辽东经略,说好的赐予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可实际上,却屡屡受到兵部尚书和朝中阁臣的节制。那柄尚方宝剑与废铁又有何异,拿来切菜,都嫌不方便。

其次,像王化贞这种中医世家,根本不懂打仗,却受到朝廷阁臣的重用,这样的情况必须遏制。打仗,那是武将的事情(当然儒将也算武将),那些不懂兵事的文官最好闭嘴,不要瞎嘞嘞。

最后孙承宗对朝廷大员开始清算。他一口气要求天启皇帝将熊廷弼、王化贞、给事中明时举、御史李达、辽东巡抚方震孺、登莱监军梁之垣、蓟州兵备邵可立全部下狱。

当年的熊廷弼虽然脾气不好,得罪了不少人,但也没有像孙承宗这么干的。

天启皇帝听后,一拍大腿:“就这么办!”

朝堂上下这才发现往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笑不说话,一笑俩酒窝的孙老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严肃,杀气腾腾的孙大人。

这一次,首辅叶向高将袁崇焕的高密信递到了宫廷,朱由校决定听听老师孙承宗的建议。

孙承宗看到袁崇焕的两封密信,沉默不语。

朱由校觉得很奇怪,在他的心目中,老师一向是很能侃的,怎么今天不说话了。

“老师,对于王在晋的双关方略,您以为如何?”朱由校用期盼的眼神望向孙承宗。

孙承宗想了想,说道:“臣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