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明末血泪 > 辽东纷乱 第224章 忠臣的抉择全文阅读

辽东纷乱 第224章 忠臣的抉择

多铎的头盔上插了几支雕翎箭,身上的战袍被撕得一条一条的。多铎的脸上满是汗水与灰尘,样子十分得狼狈。

佐领弼雅达、阿纽、都敏等人纷纷战死沙场,而朝鲜这一方也是伤亡惨重。

不过面对明显少于自己数倍的清军,朝鲜官军表现出顽强地战斗力,他们的心中极力渴盼着这样一场胜利:杀死多铎,歼灭清军,解救南汉山城的君臣。

就在洪翼汉马上就要剿灭眼前这几千清军的关键时刻,西南的方向炮声隆隆。紧接着,西北方向响起沉闷的号角声。

洪翼汉闻听就是一惊。而多铎及手下的军兵则精神大振。

这熟悉的号角声正是清军发起的冲锋号。

从西南而来的是多尔衮,从西北方向杀来的正是皇太极。

这两支清军的队伍铺天盖地,向着朝鲜军队席卷而来。

洪翼汉在马上一拍大腿,扬天长叹:“天灭我主,我等奈何!”

尹集见形势不妙,从一旁劝道:“洪大人,您要做定夺啊!”

洪翼汉叹了一口气:“为今之计,只得退守南汉山城。”

吴达济闻言吃了一惊,他伸手拦住了洪翼汉的马头:“大人,不可。”

洪翼汉一愣:“吴大人,你这是何意?”

吴达济说道:“洪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官以为我等应该带着这支人马暂避他地,以图后计。倘若进入南汉山城,则再无援军。而大王与我等都只有死路一条。”

洪翼汉一脸肃穆说道:“吴大人,此言差矣!我等本就是前来勤王的。大王深陷重围,而我等逃之夭夭,忠君何在,勤王何谈?”

吴达济被洪翼汉说得脸上发热,他把眼光投向一边的尹集,希望尹集能够说服洪翼汉撤离日长山。

尹集与洪翼汉惺惺相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愚昧的忠君爱国者。这帮人死并不怕,怕的是名声受到辱没。

尹集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洪大人下定决心,尹某自当追随。”

吴达济见尹集也表示了态度,心有不甘说道:“我等进城之后,无异于井底之蛙,瓮中之鳖。到那时,我等性命事小,恐再无人拯救这片朝鲜之地。”

洪翼汉摆了摆手,传令全军退守南汉山城。

洪翼汉的军队很快退进了南汉山城,仁祖李倧得知援军到来,欣喜若狂。当他听闻了洪翼汉等人的禀奏,高兴还不足一刻钟,脸上的笑意就消失了。

皇太极一声令下,就在日长山下扎下连营数十里。十万铁骑将南汉山城包围了一个风雨不透。

皇太极将文武聚齐。多尔衮与多铎等人相继向皇太极汇报了这一阶段战况。

皇太极先是嘉奖了多铎攻取汉阳城的功绩,随后又再次在众人的面前表彰了多尔衮攻占江华岛,生擒朝鲜王室宗族和各家大臣家眷的功绩。

等到表彰结束,多尔衮向皇太极主动请缨:“臣弟不才,恳请陛下给一支大令。我要在三日内攻取南汉山城,活捉仁祖李倧。”

皇太极微然一笑,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端起桌案上的茶杯,小酌了一口。

多尔衮感到有些尴尬,他抬头不解地望向皇太极。

过了片刻,皇太极这才说道:“十四弟。切莫着急。我有一计,定然能够让朝鲜君臣不战而降。”

多尔衮、多铎等人都用疑惑的眼神望着皇太极,而皇太极却丝毫没有说的意思:“诸公不必着急,明日且看朕如何行事。”说罢,皇太极一甩袍袖:“尔等都退下吧。”

众人面面相觑,只得各自回营。

第二日清晨,西北的寒风呼号着席卷大地。

皇太极一声令下,命人将江华岛所抓的俘虏全部带到南汉山城的城下。

一时间,城下哭嚎一片,好不悲切。

早有人报与了仁祖李倧。李倧带着满朝文武,上城头观看。

这不看则已,一看李倧的心就像被人硬生生揪了一下那样地疼痛。他的嫔妃还有世子各个衣服单薄,每个人在寒风中都是瑟瑟发抖,难以自支。

城下的大妃还有世子一看到城头之上的仁祖李倧,哭得更起劲了。咫尺相望,也许就是两世为人。

仁祖李倧实在看不下去了,带着众人下了城头,回奔宫门。

回到宫中大殿,李倧看了看殿内的众臣,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吏曹判书崔鸣吉躬身跪倒:“启禀陛下,南汉山城一战,我等已死守孤城四十余日。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守城的将士纷纷冻饿而死,朝鲜八道的援军也都相继溃败。大妃与世子等皆已成为清军的囚徒。此时此刻,军情汹汹,迫在眉睫。如果大王还要固守匹夫之节,那么宗庙社稷必将覆灭,朝鲜大地再无生灵。臣以为,为今之计,只能向清军屈膝投降,这样才能延续宗庙的祭祀,百姓得以生息。”

仁祖李倧点了点头,他望向一边的礼曹判书金尚宪:“尔等可有异议?”

金尚宪如今好似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崔鸣吉说得不错,再打下去,朝鲜不仅会灭国,可能还会灭族。

这一点不由得让我想起中国的南宋末年被蒙古族吞并,还有后来的满清霸占了华夏大地。更令人揪心的是,中国在那将近百年的战乱岁月,不断承受着八国联军的欺压与日本军队战车的蹂躏,中华民族差一点再次沦为了亡国奴。在生死存亡之际,到底如何做才是正确的选择,不是某个人,或某几句话就能诠释的。

仁祖李倧见金尚宪为代表的斥和派不再反对投降,便郑重宣布:“孤意已决,投降大清。”

不过说投降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得难。

首先要投递投降的国书。撰写这份国书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崔鸣吉的身上。

写投降书不比写宣传稿。如果是写宣传稿,只要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词,尽情往上拽就是了。

可是写投降书,在极力恭维对方的同时,还要极力的贬低自己,当然包括自己的君主。没有超强的隐忍,是绝对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