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青玄风云录 > 他乡客 第二百七十一章 遇匪全文阅读

他乡客 第二百七十一章 遇匪

凌风现在的神符已经洗炼到了四重,心火劫也渡过了三重。

按照成就元神之前要渡九重劫火来估计,大概相当于一重先天神禁一重劫火,再加上他在上一个小世界里厮杀了十五年,有些疲了,所以凌风打算着在虚空里打坐一段时日,顺便能把第四重劫火渡过。

凌风又在虚空中坐了大概一年,觉得自身积累够了,想引发劫火,始终没有成功,还是差了一点契机。他想了想,索性把这事放到了一边,点向了‘禁上’小世界的烙印儿。

......

山脚下立着一个酒肆,有些简陋。

一间乌漆抹黑的灶房,被烟熏得黑黢黢的墙下放着三只木桶。在灶房前面的空地上支起了两个简单的凉棚,下面摆了四五张桌子,二十几个凳子。

凌风左手拿了一个饼子,右手拿着一把调羹。他面前是一碗肉汤,肉汤上面糊着一层厚厚的热油,上面还飘着几块肥肉片子。他扫了一眼,觉得没什么胃口。

同坐一个桌子另外的三位吃的唏哩呼噜喷香,聊的也是热火朝天。这些人应该都是同乡,说话的口音都一样。

凌风咂了咂嘴,有点口渴。他看到有几个人拿了碗,去墙下的木桶里舀着什么,依稀闻着似乎是股酒味儿,于是他也拿了个碗走了过去。

果然是酒桶。凌风从一个人手里接过木勺,从桶里舀了一碗。酒的颜色发黄,碗底还有些渣子,看起来应该是果子酿的酒。

他不禁想起来当年第一个小世界里,那个四师弟拿出来的猴儿酒了。猴儿酒的味道可是美的很,酸酸甜甜,却又烈性十足。过了这么多年,他还记得清清楚楚。

递给凌风木勺的人没走,还和他搭起了话儿:“听说山里可有妖怪。我说不从这里走,咱掌柜的不听,有什么办法。”

这汉子中等年纪,面相颇有几分沉稳。听了这话,凌风点了点头,又顺便打量了一下四周,大概能猜到这是一队行脚商人,他应该是和眼前这人一样,都是商队请来护送货物的。

这人的话音才落,坐在离木桶最近的凳子上的人扭过头接口道:“老崔,我可不绕远路。老子都离家半个多月了,我可想我婆娘了。”接话这人二十七八岁上下,脸型方正,有几分英武之气,就是两只耳朵有点太大了点儿。

又有一人接口:“可把你个陆大耳朵憋坏了吧?”

一阵哄笑。

陆大耳朵倒也不恼,‘嘿嘿’笑了一声,

说:“你不懂。”

刚才起了话头的‘老崔’也笑道:“到了芙蓉镇咱就能回去了。顺利的话最多二十几天就能到家了。”又说,“你陆大耳朵愿意在镇上住几天也行,我让我婆娘带话给弟妹。”

陆大耳朵摇头笑了一下,这次倒是没吭声。

一提到芙蓉镇,棚子里就热闹多了。凌风细听了几句,无非是说那里的姑娘多么多么美,多么招人喜欢。又说镇里那条小河一到晚上,风景更佳,等闲在村子里哪能看得到?

凌风走回自己的座位上,他几口喝完了酒,拿起了饼子,大口吃了起来。凡人不吃饭哪行?现在这个壳子之前大概练过,居然还误打误撞开了两处后天窍穴。

草棚子不远处拴着运货的驮马,有十几匹,酒肆的小伙计拎了个草料桶在喂马。凌风往马背上看了一眼,这些货物看起来不太值钱,都是一些布料。

他哪里懂什么布料?不懂,也不感兴趣,自然觉得不值钱。

一行人吃饱喝得,继续上路。

路上凌风和几个人搭话,了解了大概。商人叫朱家贵,就是走在队伍中间的那个中年人,一脸风霜之色,不大的眼睛里透着几分精明。他在大望乡开了两家布店,这次是拉了些货送去芙蓉镇上卖。

大望乡盛产一种草植,用它纺出的细沙根根透亮,不易掉色,而且十分耐用。如果是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将细纱铺展开来,能看到月色流淌,因此这种布料得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月光纱。

曾经有好事者把这种草连根挪到别的地方去种,倒也能继续生长,只是再用后来长出来的草植纺出的纱线就没了这种神奇,故而大望的月光纱在方圆百里之内都是小有声名。

凌风走到了队伍的最后,陆大耳朵也在。凌风‘咳’了一声,他是想找个话茬儿。

凌风小声问:“小陆,‘妖怪’是咋回事?”

“别听老崔胡说,他成天就担心些用不着的。山上要真是有妖怪,朝廷还能不管?”这陆大耳朵又‘咦’了一声,“你咋叫我‘小陆’?你比我还小着好几岁。”

凌风拍了拍额头,“我忘了。”他哪里是忘了,纯粹是顺口说出来的。凌风的年纪自然比这些人都大,喊绰号他又喊不出口,自然就称一声‘小陆’了。

陆大耳朵想了想,说道:“半年前有个猎户进了山,几天都没回来。之后村上和官府进山找了两天两夜,愣是没找到。最后那个猎户自己回来了,别人问他在山里碰到啥了

,结果一问三不知。这才传出来说他是碰到了妖怪。”

“你说真有妖怪吗?”凌风问。

“切,还妖怪,我觉得你就是妖怪。木头,我咋觉得你今天这么奇怪?”

凌风老脸一红,他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这么有个性。

这座山不高也不陡,充其量算是个小山包。山上有条小路,想必是经常有人往来,一行人此时正走在这条小路上。

两边的草丛里有响动传来,接着就站起来十几个蒙面人。打头的首领倒是没有蒙面,看上去年纪不太大,二十五六岁,身材壮硕,四方脸膛,棱角分明,手上拿了把折扇。

陆大耳朵小声说了句:“是‘蠹弱废’。”

凌风点了点头,没接话茬。

一众乡民拔出兵刃将货物围在当中,朱家贵一摆手,走到了队伍外面,他先打量了一下这位‘首领’,然后试探着问道:“你是杜若飞?我是大望乡的朱家贵啊,就在街上卖布的,你不认识了?”

杜若飞拿着折扇拍打着手心,笑了,“自然认识,咱可都是老熟人儿了。只是今年我这里的收成实在是不好,再加上又多招了几个兄弟。朱大掌柜,您费费心,给咱凑点伙食钱如何?”说完,他冲着一众驮马扬了扬下巴,有几个蒙面人奔着货物就围了过去。

老崔也拦在货前,他朝着‘首领’喊道:“杜若飞,你以前和咱们都是一个村儿的,当年乡亲们都待你不薄。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布料,你拿去也卖不了几个钱。”

杜若飞听了这话,‘哈哈’一笑,对着老崔拱了拱手,说道:“我还得多谢当年乡亲们的盛情了!要不是你们那么‘热情’,我还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语气中透着一股深深的恨意。

陆大耳朵‘切’了一声,小声和凌风说道:“他以前在村里横行霸道,偷鸡摸狗,被关起来几次,屡教不改,这才被官府流放。前些年听说他在流放的途中逃了,原来又躲回这里来了。”

杜若飞看到那几个蒙面人犹犹豫豫的,骂道:“干你娘的,不瞅瞅这是啥地方?还磨磨蹭蹭的作甚?抓紧!”

有几个匪徒越过老崔去牵马,老崔拉着辔头不放。杜若飞一脚踢开了一个挡路的乡民,骂骂咧咧的走了过去。

突然他的一个手下喊道:“当家的小心!”

杜若飞身子朝前边猛地一蹿,接着就觉得脖子上一紧,气都还没喘上来,脖子上就被架了一把刀。他身后之人正是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