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青玄风云录 > 他乡客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建议全文阅读

他乡客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建议

凌风稍微打探了一下门里的情况,不多时心里有了个大概。

百秀门看起来是个不大的门派,位于一座秀丽的山谷内。门内的弟子一半以上都喜欢炼丹,还有些弟子炼丹不成,学些杂七杂八的功法。

像罗小绮这样的弟子也有,但是不太多,毕竟门里总共也才一百人不到。根骨不好,光是修炼就花去了大部分时间,哪有空挡再去炼丹?

门里有几种丹方,在此界也能排的上号儿,这也成了百秀门的立派之基,有些中小门派每年都会找百秀门订制。

所以,凌风的工作尤为重要。

他游历过那么多的小世界,每次都是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这是起点,也是离开每个小世界的‘钥匙’。他现在是看园子的,那就把园子先看好。

凌风先去找了掌门,提了几个建议:

第一,园子不大,所种植的灵草品种过于繁多。建议按灵草的价值,做出分类。他一个人精力有限,需要精心照料的由凌风自己做。其它的再开辟几个园子出来,让别的弟子去做。

第二,他需要一个帮手。

第三,园子里的守护阵法不够好,希望能想办法找一个好点的守护阵。光是一个上午,他就看到一只小鼠和几只甲壳虫进了园子偷东西吃。

凌风没什么私心,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他帮别人,别人就能帮他。省下来的时间凌风可以随便做些别的。

百秀门不大,立派才一百多年。掌门以前是个散修,得了一些机缘,金丹修为已经到顶了,这才想着开宗立派,别丢了自己的手艺。

听了凌风的建议,掌门直接点头同意。这个弟子现在是门里的宝贝,是他花了很多心思跑了很多地方才找到的。再说,凌风的提议中规中矩,也是为门派以后的发展考虑。

掌门直接拿出一袋子灵石给凌风,让他自己去坊市挑选法阵,并喊过来一个弟子跟着打点。

这弟子叫钟晓武,十七八岁,练气修为。

一出山门,钟晓武就丢出了飞剑,站了上去,然后看了凌风一眼。

凌风直接说了句‘走’,起了遁法。

反正不赶时间,两人就慢悠悠的飞向坊市。

“魏师叔,听您的话是想收个徒弟?”钟晓武问。

凌风点了点头。

“哦,你看我咋样?”钟晓武问。

凌风扫了他一眼,“这个不急,等门里安排好了再告诉你们,到时候愿意来的都可以先来看看。”这孩子根骨中等,就是不知道性子咋样。

进了坊市,凌风直接让钟晓武带路,去了卖法器和阵法的店铺。

凌风左看右看,挑了几柄短刀和几套法阵,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籍。

钟晓武看到凌风买了短刀,就问:“师叔,你还会打架啊?”

“闲着无事的时候可以练练手,活动活动筋骨。”

“师叔能不能教我几招啊?”

“慢慢来,不急。”凌风想,‘这孩子看来是个喜欢打架的。’

灵石花的差不多,二人也没再多停留。

才出了店铺,钟晓武手一指,“呀,那不是宋师兄吗?”

宋榛正想回山门,他也看到了凌风,就主动过来打招呼。他拿到的两枚地参品质都非常不错,对这‘魏师兄’看法变好了一点。

“师弟过来买什么?”凌风找了个话题。

“我看看炼丹炉。以前的炉子用过太多次,可别糟蹋了我辛苦换来的地参。”

“哇,宋师叔能换得起地参啊?”钟晓武插口。

“一百个功绩点,你以为开玩笑啊?我攒了好几个月。”宋榛摇了摇头。

“你是怎么攒的?”凌风想多了解一下。

“没日没夜炼丹,咱们店铺里出售的丹药,好多都是我炼的。一枚上品丹才五个功绩点。中品要

二十枚,下品一百枚。”

凌风哪里知道其中的门道?他看到这个大个子师弟脸色有些发黄,猜想应该是常年累月药气积累的缘故,就提醒道:“炼丹也要有度,要劳逸结合。”

宋师弟吓了一跳,又打量了凌风两眼,问道:“魏师兄,你是哪个妖怪变的?”

“......”凌风大概猜到宋师弟这么辛苦的换地参是做什么用的了。

凌风回了山门后和掌门报了账,然后把阵法重新埋下了。

新的阵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能散发气味的功能,这种气味一些小鼠和飞虫都不太喜欢。

埋下阵法后,凌风就投入到努力补充灵草种植的知识上面去了。这可不是一句‘没兴趣’就能推脱得掉的。别说是自己要历练,就是他现在的身份,也不可能担着虚名而不做事。

凌风一直不是这样的人。如果实在不行,他就趁早让位,去找更合适自己的路子。没必要也没道理自己不喜欢,做不好,然后把怨气加在别人头上。路是自己选的,和别人没半块灵石的关系。

他现在知道了两门道诀的名字,一门是《洞渊聚云化雨神咒》,一门是《日光漫摄神咒》。凌风猜想,大概通过这两种道诀应该能借用‘天外’的力量,达到祈雨和光照的目的。

因为在这个天书世界凌风碰到过好几次‘天外’的力量,所以他怀疑‘天书少女’应该就是所谓的‘天帝’。

《洞渊聚云化雨神咒》和《日光漫摄神咒》都对灵植生长适用。

培育灵植,可不是随便浇浇水就行了。自己用别的法术打出的水法,和通过道诀打出的神咒有很大差别。最明显的是通过道诀打出的雨水,里面会有一丝‘天意’。灵植的灵性,都是通过这个‘天意’才能成长。

其实也可以理解。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雨和太阳并不是因为‘灵植’是灵植,就会给多一分的雨水和阳光,所以灵植最后得到的雨水和阳光,都经过天道的‘衡量’,其中多了一丝‘玄妙的意味’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