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悠闲桃源 > 第434章 祭月全文阅读

第434章 祭月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在程小麦家的门口的晒谷场上,铺满了竹匾,上面都堆满了糯米粑粑。

粑粑分为甜、咸两种:甜粑粑上面上了红,咸粑粑上了绿。

那些拍了黄豆粉的粑粑,都压了模印,上面有月亮、嫦娥和玉兔。

千叶美智子带着清水小百合、小林千寻和村里的一些妈妈娘子,正将那些粑粑装进特制的盒子,在盒子上系上了红丝带。

徐阳等人也在一旁帮忙,时不时地拿一只粑粑往嘴里塞。

这个时候,你肚子有多大,可以放开了吃。

曲美美和赵甜甜这两个丫头贪嘴,吃撑了,弯不**子,站着又难受,哭丧着脸脸,在一边又蹦又跳。

两人看到徐阳在吃粑粑,立即叫嚷了起来:

“我都吃撑死了,你还吃?”

“你这是存心要馋我们啊?”

“你快给我住嘴,不要吃了!”

“我好难受,还想吃!”

……

看到这两个丫头的样子,村里几个小妇人忍不住拍掌大笑。

这水阳糯米粑粑特别抵饱,偏偏味道又非常好吃,无论咸甜,吃到嘴里,糯糯的、软软的,一点不黏牙齿,特别的香。

即使吃撑了,可一看到那金黄色的粑粑,加上扑鼻而来的香味,由不得你不又想吃上一口。

这时候,程土旺带着板车队的全体成员,将包装好的粑粑,一车车的运往工地上。

郭保全开着三轮车,又不停地将包装好的粑粑往水阳街上邮寄所运。

忙了一上午,总算将建筑工人的粑粑解决了,剩下的粑粑也都分到村里每个人的头上。

徐阳和曲美美这些来自外地的人,和村里人一样,每人都分得一份。

程小麦也为自己的黑皮和黄精们各争得了一份。

黑皮和黄精们都乐得眉开眼笑,高呼主人哥万岁。

花梨鹰是吃不了糯米食的,否则,非将它的嘴给黏住开不了口。

毕竟今天是中秋节,程小麦也不能厚此薄彼,多赏了它几条空间鱼。

今年的中秋节有点特别,村里除了增加了一些来自日本的女子,还有工程队在这里,程土旺决定晚上集体举行一个祭月活动。

早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春祭日,秋祭月”的习俗。

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

而祭月没有圆月,不免大煞风景,故此,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的晚上。

中秋节在古时候,名目很多,又叫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不过,在民间,流传这么两句话: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传说,灶神是一名非常英俊的男子,如果让女性祭灶的话,很容易被灶王爷吸引,为了避嫌,因为女子从不参与祭灶活动。

至于男人为何不参加拜月,那又是因为月宫嫦娥太漂亮了,也是因为避嫌,只得躲在一边。

尽管如此,在主办祭月活动时,还是少不了男人围观的。

就在日头落山的时候,村里一些男女已经在聚贤堂门口,搭起了拜月坛。

拜月坛并不高,类似于一张非常宽大的圆桌,上面铺了一块洁白的绸缎,四周缀有流须。

在坛子的基座上,镶有莲花和祥云纹。

在拜月坛正对面的地面上,铺了一条长长的大红地毯,那是供女人跪拜月神用的。

坛子上,摆了一对点燃的大红蜡烛,一只铜香炉。

上面供了苹果、西瓜、梨子、红枣、葡萄、石榴、柿子、花生、香蕉、新煨熟的菱角,几盘堆成宝塔型的糯米粑粑、一块大号月饼。

还有清茶一杯,板桥村自己酿造的两大坛葡萄桂花酒。

在月亮即将升起的时候,参加祭月的人都已经陆续到齐了。

到场的全村男人,除了一些帮忙的外,都坐在旁边的桌子边。

这次魏明成没有赶回县城过节,自然成了板桥村的重要嘉宾,和凌大壮、伍夫之、程土旺都坐在了一张桌子上。

在座的还有凌大壮公司里的一些负责人。

凌青梅推辞要和工人们一齐在后山过节,没有到场。

这时候,程小麦早已经开启了直播间了。

月亮升到树梢上的时候,板桥村一帮未婚的年轻女子,包括千叶美智子那些来自日本的美女,还有曲美美等人,在郑美丽的带领下,从村子的一角,正缓缓而来。

当她们踏上拜月坛前面的红地毯时,作为唱祭的王奶奶,从人丛中走出,立即喊唱道:“就位!”

郑美丽和一众年轻女子都眼观鼻,鼻观心地席地而坐。

王奶奶双手捧着一纸祭文,朗声念道:

“八月桂花香,中秋月更明;

乡村圆月夜,村姑祭月来!”

“值此中秋佳节明月夜,我宣布:板桥村女子的祭月活动,现在正式开始了——”

几个年轻小伙子,立即点燃了鞭炮,噼哩啪啦地炸响了。

鞭炮声音刚落,王奶奶喊唱:“祭月!”

主祭者郑美丽闻言,连忙起身来到了拜月坛前,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深深一鞠躬,跪了下来。

王奶奶喊唱:“三上香!”

作为执事者罗成,从一旁走出,将三束香递到了郑美丽面前。

郑美丽接过香,在蜡烛上点燃,朝着月亮行了三次跪拜之礼,小心翼翼地把三束香插在香炉里。

王奶奶喊唱:“三祭酒!”

罗成将斟满的酒爵,递给郑美丽,郑美丽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

如此反复三次。

周围秋虫唧唧外,没有任何人吱声。

整个场面显得非常的庄严肃穆。

程小麦向直播间里的水友介绍道:“像这种大型的祭月活动,在我们板桥村每隔两年都会出现一次。”

“主要是早先从板桥村出去的人,回来时都想组织一下这样的活动,以表达阖家团圆之意。”

“即使是没有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村里家家户户就像除夕祭祖一样,在自己家的小庭院子里,也会做一次祭月仪式的。”

听了他的话,直播间里的弹纷纷飘了起来。

“像这种流行于古时的祭月活动,我也只在书上看到过,没想到一直到今天还保存在乡村里!”

“这种祭月活动,也可以被列为非遗传承的吧!”

“好多精美的传承,也只有能在乡下看到!”

“看了程员外的直播,我越来越喜欢乡村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