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 444定下了,李世民亲征全文阅读

444定下了,李世民亲征

东征的消息就像是一阵风传遍了大唐各官衙,听到这消息的朝臣官吏无不惊呆了。

皇帝要御驾亲征?

这怎么行?

堂堂天子怎么能以身犯险呢?

当然,对于皇帝的统兵能力,朝中无人怀疑,大家只是觉得为了东征,陛下没必要御驾亲征。

当初覆灭东~突厥,皇帝都没有御驾亲征,如今不过是为了救弹丸之地的新罗,哪用得着陛下一身犯险?

新罗重要,还是皇帝的安危更重要?

毫无疑问,当然是陛下的安危更重要。

救助新罗,若是能派一大将领兵救了便罢,还要劳皇帝御驾亲征,那不救也罢。

但是,随着皇帝的那一番话也被传出,朝中武将们却心中激荡,陛下说的有道理啊,必须要给高句丽教训,洗刷耻辱,重振中原王朝的声威。

于是乎,奏疏就想雪花一般,全都堆积在御案上,然而李世民却丝毫没有阅览的兴趣。

明天又是大早朝了,李世民是既感到头疼,又感到激动;

头疼的是,明天言官们肯定是纷纷反对御驾出征;

激动的是,明天他将正式发布御驾亲征的诏书了。

长孙皇后款款走进立政殿,笑言:"好久没有看到陛下这么激动了!"

李世民笑了起来:"多少年的夙愿,朕想这一天想了多少年啊,终于要实现了,朕如何不激动?"

长孙皇后莞尔:"可臣妾怎么觉得、陛下像是在宫里待的太久、太苦闷了,想要出去散散心?"

李世民大笑起来:"皇后说的对啊,一方面这确实是朕多年夙愿,另一方面朕这些年一直待在宫里,确实闷了,很想活动活动,朕很怀念当年驰骋沙场的日子啊!"

长孙皇后调皮的眨了眨眼,笑盈盈道:"臣妾怎么听说,稚奴在两仪殿说,陛下要想出征需当着百官的面,保证不亲自披甲上阵,不亲自去侦察敌踪,不知是不是真的?"

李世民无语,摆手道:"是有这么回事,这小九真是一肚子坏水、一肚子鬼主意!"

长孙皇后笑盈盈道:"臣妾却觉得,稚奴这主意极好,陛下是九五之尊,身系天下,即便御驾亲征,也当居中指挥,怎么能再冲锋陷阵?

冲锋陷阵,朝中猛将大有其人,陛下若是再冲锋陷阵,让他们又何以自处,你不是抢人家功劳吗?"

李世民笑言:"朕知道皇后是担心朕,朕也知道自己身系社稷,又怎么会犯险?朕的身边有侍卫,有猛将,神策军肯定也是朕的中军,所以,根本不会有危险的!皇后就放心便是!"

也就是说,皇帝还是想披甲上阵,长孙皇后心中更是感激稚奴。

若不是稚奴蓦然提出了这个建议,还真约束不了皇帝呢。

稚奴这孩子逐渐长大,懂事了啊!

长孙皇后摇头:"臣妾放心不下,若是陛下不答应稚奴的条件,那臣妾也不支持陛下御驾亲征!"

……

四方馆中,金胜曼和金志觉听到这消息都傻眼了,他们还在猜测领兵出征的统帅会是谁呢,万万没想到,皇帝陛下居然要御驾亲征。

他们简直喜出望外。

陛下统领大军横扫天下,其统兵才能天下称道,没有比御驾亲征更加有胜算了!

而且既然是陛下御驾亲征,其统领的肯定是最精锐的兵马,领兵的将领肯定都是大唐名将。

金胜曼激动道:"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新罗有救了,我们新罗有救了!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一定能快速打败高句丽!"

金志觉最先知道消息,这会儿倒也冷静了不少,沉吟道:"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当然胜算极大,可是,朝中的大臣们都在反对啊,也不知道最终皇帝能不能御驾出征?"

金胜曼先是心中一沉,蓦然想起了李治。

当初他们问李治想让谁领兵出征的时候,李治语焉不详,他们还怀疑是李治自己想领兵出征。

现在她蓦然反应了,问:"你说晋王殿下,会不会早就知道皇帝要御驾亲征?不然,他为何让我们继续奔走呢?"

金志觉也心中一动,点头道:"很有可能,他一定算定了,皇帝御驾亲征会引起朝臣的反对,所以才让我们继续奔走。"

"既然晋王殿下早有预料,那他一定成竹在胸了!"

金胜曼欣喜道:"金大人,你说,会不会是晋王殿下劝陛下御驾亲征?"

金志觉点头道:"很有可能,不然大唐皇帝怎么会想起御驾亲征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

金胜曼重重的点头,满眼都是感激的神色,是对李治的感激。

在他看来,李治实在是太仗义了,不但帮助他们让大唐出兵东征,还鼓动皇帝御驾亲征,这是甚么样的心胸啊?

想想当初对李治的误解,金胜曼感到十分的羞惭。

之前和李格订下赌约的时候,金胜曼虽然盼着自己会输,但是想到要给李格为奴为婢,她心里还是感到羞愤难言。

但是现在,想到要给李格为奴为婢,她心里已经没羞愤的感觉。

这样的大恩大德,这样磊落的心胸,就算给李格为奴为婢一个月又如何?

她心甘情愿!

新罗使团的人全都激动不已,不止他们激动,四方馆里有不少大唐属国的使臣,他们同样也很激动。

现在的大唐如此强横,兴师动兵的为新罗撑腰,以后若是他们被敌国入侵,那大唐也会为他们出头啊,能不激动吗?

……

四方馆里的各蕃国使臣十分激动,但是四方馆外的人却不见得高兴的起来。

朝堂上的武将们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般,文臣们则一个个黑着脸,就跟家里婆娘被人非礼了一般。

坊间里弄百姓同样议论纷纷,他们有的觉得皇帝贵为天子不能擅自离开长安,有的人则觉得皇帝御驾亲征一定能打高句丽一个落花流水。

虽然以前大家都一致认为李卫公是第一名将,是最合适的领兵出征的统帅,但是跟皇帝一比还是差点,终究这天下差不多都是皇帝打下来的!

大朝会并不是每天都有,而明天却又是一个大朝会了。

所以,朝臣们索性连奏疏都不上了,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上了奏疏皇帝也不会看,还不如等大朝会的时候直接开口说个痛快。

一干文武官员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了大殿,仿佛要出征的战士一般。

"臣等参见陛下!"

李世民沉声道,"众卿且平身吧!"

他今天也分外精神,因为他的多年夙愿已经触手可得,这是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如果这次机会都没有抓住,那他以后就再也不可能御驾亲征高句丽,所以,决不能放弃。

李世民朗声道:"今天的大朝会,朕要先说一件事,东征之事非同小可,不只是救援新罗,还关系到能否洗刷中原王朝的耻辱!

所以,东征之战只需胜不许败,原本朕想让卫国公领军出征,但是卫国公抱病在身,朕思来想去,也只能朕御驾亲征……"

"陛下!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

"天子之尊,怎能以身犯险?"

"陛下当心系江山社稷!"

"遣一大将领兵出征即可,必能大破高句丽!"

……

李世民沉声道:"朕已经说了,东征之战十分关键,这是灭国之战,不是我胜,就是他亡,所以只需胜不许败,所以朕必须御驾亲征!众卿不必再说了!朕意已决!"

魏怼怼撩了撩官袍,直接跪在了地上,沉声道:"万万不可,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没想到身为侍中的魏怼怼居然在大殿中当着一众朝臣的面跪了下来!

马怼怼一愣之后,紧随其后,跪倒在地沉声道:"臣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有了魏怼怼和马怼怼为先,孔颖达、虞世南、褚遂良……

越来越多的大臣们,在大殿上乌泱泱跪下一大片,请求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御驾亲征。

大殿中跪着乌泱乌泱一大片的朝臣,看起来倒是十分壮观。

在大唐这个朝代,臣子拜见皇帝还不兴跪拜之礼,当然也有特殊时候,若是有时候求饶啊、请罪啊或者谢恩啊,到了激动的时候也会有跪拜的情况。

但是,像魏怼怼、孔颖达等这么多重臣一起跪拜,还真是难得一见。

一众武将们都跟着懵圈了,他们是该跟着跪啊还是不跪啊?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也头疼万分,"起来,都起来!你们跪在地上,这是在要挟朕吗?都给朕起来!"

他充满了威严的大喝声在大殿中回响,魏怼怼等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起身。

李世民沉声道:"这天下,是朕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朕自登极以来,夙兴夜寐,付出了多少心血?朕又怎会不以江山为重?

正是要以江山为重,所以朕才决定要御驾亲征!

满朝文武,还有大唐的臣民们,一听到要东征高句丽,人人都面无人色,这是为甚么?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所以,这次东征,必须打出我大唐的威风出来,打出我大唐臣民的自信出来!

若这次征讨高句丽再次失利,那不止高句丽会吞并新罗、继续壮大,而且我大唐的臣民百姓将更对高句丽畏之如虎!

对征讨一个区区高句丽都失去了信心,以后这仗还怎么打?

以后高句丽壮大之后,一定会经常犯边,到那时候,又该怎么办?

我大唐的将士们还能有一战之心吗?"

大殿里一片安静,群臣面色全都十分凝重,不得不承认,皇帝说的确实有道理。

如果这次东征再次失利的话,那就不只是新罗会不会得救的问题,而是大唐臣民对东征彻底失去信心。

一干武将面色更加凝重,他们也感受到了巨大鸭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