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 第152章 廉洁金,退休后支付全文阅读

第152章 廉洁金,退休后支付

长孙无忌还在想着的时候,杜如晦开口问李治。

"晋王,你这简单的说法倒是让人明白廉洁金是个甚么样的东西,但具体该如何做呢?"

"孤王是这样想的,规定每个官做官一个月,则奖励多少廉洁金。

大家都能知道如果自己廉洁为官,则不再做官时能得多少廉洁金。"

"那就是说这廉洁金和月俸一般,只是不能马上领取么?"杜如晦继续追问。

"有区别。"

"有何区别?"

"月俸是按照品级的不同而有高低差异,这反应的是能力问题,当然要区别对待。

但这个廉洁金就不一般了,它是做官时廉洁奖励。

只要做官,不管做甚么官,辣么就都要求其做官廉洁,只要能做到这点,就能获得一样的廉洁金。

如果有贪腐,则一分都拿不到。"

"这还是要增加支出,这支出从哪来?"

"建立国企。"

"国企?甚么是国企?"

"国企,就是由朝庭和各府县拔钱投资成立的作坊工厂。"

"许多工厂都需要秘方?这如何解决?"

"由孤王给予秘方。"

什么?

李世民腾地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个败家子哟,你要公开秘方,那朕就没有好处了!

这怎么能行?!

"不行!败家子~~!"李世民大喝道。

一众重臣也被李治震惊了!

特别是长孙无忌!

秘方啊,那就是赚大钱的窍门,你居然要公开!

你疯了吗?

你是赚钱太多,嫌钱烫手?

李治连忙面向李世民小眼直眨巴,不停地向李世民放着电。

"但是孤王要收秘方使用费,也叫专利费,以便于让我们工匠继续研究更好更强机器。"

长孙无忌大喜,这就是说我也能用你的秘方建工厂了。

"晋王这个秘方使用费或者是你说的专利费,怎么收?"

"一般是销售收入的2个点到5个点。"

"2至5个点,倒是不多,私人也可以吗?"

"当然,国企与私营,一视同仁。父皇,你想想如果天下各府、各县甚至商人都建起造纸厂,会怎么样?"

"啊!"

李世民立马呆呆地不说话了。

各府县都有造纸厂,辣么书籍就大幅降价了,草民百姓都能买得起书,都能识字,这是打击门阀世家良好手段啊!

"卧槽!"

李世民又爆粗口了。

"卧槽!"

这是房谋。

杜断也来了。

"卧槽!"

李世民立马明白了小九子为何不断向自己放电了,一举几得呀,这小子真奸,都与朕有的一比了。

嗯,定是奶爸教的。

但长孙无忌却苦笑:"晋王,你那工厂的利润很高,也就是今后国企的利润也会很高,这一点我们都是知道的。

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可能有很多吧?

这又是加俸禄又是给廉政金的,这钱怎么解决?

思考了一会,李治抬头对长孙无忌道:"这官员的待遇是一定要加的,正如孤王之前所说的,只有让他们来分享体制改革好处,他们才会认真做事而不捣乱。"

他看到长孙无忌点头,就继续说:"廉洁金是从政策宣布之后开始实行,暂时只是记账;

就算短期有人告老还乡,也没多少时间的廉洁金积累,所以这一块费用可以暂时不用考虑。"

"不错。"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出声表示同意。

"至于官员加薪这块,可以分几个阶段实施。

比如俸禄低的那些,这个可以参考京师的日常消费所需,不足以维持家庭一定人数的日常所需,就先给他们加薪;

隔多少时间后再解决次一等的,一直到全部加薪完毕。"

"这时间如何规定,总得有个依据吧?"杜如晦问。

"就从国企的利润增长情况来决定,国企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加薪时间的长短;

因为涉及到各府官员的自身利益,他们就会对建立国企更上心,于是,国企建设加快,并且能办得很好。"

杜如晦李治回答,他心里对这国企利润增长速度没底,就问:"这时间会不会太长了点?"

长孙无忌一听,直接道:"几百年都是这样,这点时间还等不起?

要谁有意见,我就去他家瞧瞧是否真得等不起会饿死他们。"

他是吏部尚书,这天下的官都属于他管,他说这话合适。

"那京兆以外官员呢?"

杜如晦长孙无忌那略带威胁的话后,不再纠结这点,转而问另外一个问题。

"各府县都搞起国企,等京兆多培养一些人才后就派出去。

当地官员俸禄由当地解决,朝庭查账,等以后再收归朝庭。"李治说。

奶爸考虑过这些问题,所以,现在只能多点开花,齐头并进,才能在短时间内暴增利润,就给了这个方案。

说实话,唐朝的官员真心不多,月薪也太低,户部、工部辣么大的部,才有几人?!

杜如晦想了会,觉得这方案还是有可行性,但他又问了一个问题,"各地都建国企,有辣么多人手吗?"

"取消贱籍!"

"啊,取消贱籍?这事太大,陛下一定要慎重。晋王,你知道取消贱籍后果吗?"

魏怼怼差点就要暴跳。

"嘿嘿,本王只负责给父皇递火折子,不负责父皇点不点火,也不负责父皇点火后,火能不能烧旺。"

魏征马上一脸黑线。

"哈、哈、哈,小九子又调皮。"

李世民开心大笑。

他太喜欢看到魏怼怼吃瘪了,为朕报仇了啊!

对哟,你魏怼怼跟一个六岁的小屁孩,较什么真!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立刻缓和。

李治瞟了一眼父皇,下面该上《马屁宝典》了。

"虽然,此事体大,但孤王常听外头人说,当今皇上是千古一帝、非古之所谓圣君可比;

胸襟之宽广,上追尧舜禹汤,下超汉武秦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此,儿臣认为父皇心中自有沟壑,必有定断。所以,儿臣并不担心火能不能烧旺。"

几位宰相,都被李治的无耻惊住,小小年龄居然就这么会拍马屁,还搞得辣么工整押韵。

上追尧舜禹汤,下超汉武秦皇。

才华横溢,都溢到如何拍马屁上了!

哎呦,老夫受不了鸟了,你让让,让老夫先扶一会墙!

李世民看着李治摇头晃脑、一老本真,蓦然觉得自己好像都不需要有辣么多思虑。

只剩下对改革成功憧憬,他喜出望外道:"是嘛?外头有人这样议论朕?"

李世民是很看重自己名声的,俗称要脸。

这样的人,你可以说他沽名钓誉,却也可以说他将名誉视若生命。,

"是的,儿臣在盐田湖盐厂雇佣的掌柜、帐房,都是读过书的人,他们就经常在儿臣耳边这样唠叨。"

"哈、哈、哈",李世民老怀大悦,放声大笑。

虽然他也知道小九儿在拍马屁,但是有好话谁不愿意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