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升迁密码 > 第041章 开发旅游全文阅读

第041章 开发旅游

于光远说:“好、好、好,你一定要不负众望,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的路子。”

赵乐陶点了点头:“于书记请你放心,我一定不负全体乡亲的重托,带领大家一起奔向小康。”

他们又往前走了一段,于光远问道:“小赵书记,故事里的那个山洞在哪里?”赵乐陶指了指前面:“前面就是。”

山洞好像一条长长的隧道,感觉好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气温一下子下降了好几度,凉意爽爽。

赵乐陶说:“洞内水气很大,地面比较湿滑,小心不要跌倒。”

他们沿着曲曲折折的隧道,大约行进了十多分钟,于光远抬头往上看,几条形象逼真的巨龙在头上盘旋,仿佛在翻云布雨,旁边有许多像冰柱一样尖尖的东西到处都是。

赵乐陶说:“这是山洞的第一道景观----天龙绘书。

这些“冰柱”叫石钟乳,地面上也有一些类似的“冰柱”叫石笋。这些石笋、石钟乳还是湿的,所以它们还在继续生长。

它们生长是靠石钟乳滴落的水滴一点一点形成,大概一万年才长一毫米,这叫滴水结石。还有一些石钟乳和石笋连在了一起,叫做石柱,一般需要10亿年才能形成,所以非常珍贵。”

再往里走,景观越来越多。什么江南春雨、观音度燕……赵乐陶滔滔不绝地当起了导游。

他告诉于光远:“看这些石头要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你越想,它就越像。其中最出神入化的要数‘一柱擎天’了。一根三米多长的石柱从地面一直通到洞顶,就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在石柱的顶端,还有一块长方形的片石,连起来真像迎风招展的旗子。在石柱的根部,一块巨大的钟乳石就像基石一样牢牢地把旗杆固定住。真是惟妙惟肖。”

于光远说:“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确实很神奇。”

顺着通道继续往前走,视野豁然开朗,最大的溶洞出现在眼前,大概有十多间房子那么大。

赵乐陶说:“这里叫做‘群英聚会’,让人浮想联翩。这边高高的石柱上端,一位美若天仙的母亲满含深情的望着怀中的孩子,孩子也睁着大眼睛望着母亲,这叫‘母子深情’。

那边一位胖胖的老僧盘坐在石头上,闭着眼睛,低着头,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在面壁思过一样。这叫做‘老僧面壁’。

再看这里,唐僧骑着白龙马,沙僧挑着行李,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孙悟空手拿金箍棒过来了,这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唐僧取经’……”

一边走,一边看,景观数不胜数,看的人眼花缭乱。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于光远一行跨过一段小石桥。桥下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于光远说:“这里应该叫‘小桥流水’吧。”

赵乐陶半开玩笑地说:“于书记说得好,这个地方以后就叫‘小桥流水’。”

这时有一条小船划了过来,赵乐陶说:“星期天和节假日,市里和省城一些驴友经常来旅游,为了给他们提供方便,我们村子里在这里设了一个小渡口,于书记我们就上船吧。”

于光远一行坐上小船,向前缓缓前行。水深不过一米,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水路不是很宽,小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像在时空隧道穿梭一样。

走出山洞,穿过一片平缓的草地,于光远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下的山坡上镶嵌着一块块粉红色的荞麦田,路边铺着碧绿的青稞地,圆木建成的围栏顺着弯弯曲曲的土路。木结构的村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上面,在淡淡的白色雾气中,牛群、羊群时隐时现……

于光远触景生情地说:“好一派田院风光。一条美丽的峡谷,一个美丽的溶洞,一个美丽的传说,再加上眼前这一派天然画廊般美丽的田院风光,一个四A级旅游景区的条件完全具备了。”

赵乐陶一听激动地说:“于书记,开发旅游太好了,人家把我们这里叫做‘一步一奇,三步一景’的人间仙境,我们早就盼到这一天了,大梁山公路一通,四A级旅游景区的牌子一挂,再搞上一些服务设施,源源不断的游客就会纷至沓来。

话音未落,就听到附近的一条山峪下传来一个女人微弱的呼救声。于光远一行跑过去一看,脚下的一条五六米深的山峪里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女人。

山峪看上去不是太深,可是沟壁陡峭,人根本无法下到底部。于光远说:“大家把腰带解下来,栓成一条长长的绳子。于光远问:“你们谁会攀岩?”

赵乐陶说:“于书记,我从小就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我会攀岩。”

赵乐陶顺着绳子非常熟练地下到峪底,把那位女人顺利地救了上来。只见那位女人看上去有四五十岁的样子,面色很憔悴,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她腿部肉皮外翻,裤脚上的血迹已经有些发暗,看样子受伤时间已经很长。

事发地点离有公路的榆树村还有七八里地,于光远一行轮流着背着那位大姐,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榆树村口,于光远把受伤大姐抬上越野车,车子疾速奔向三十多公里以外的莱中县人民医院。

坐在车上,赵乐陶说;“这位大姐是我们村子的村民,她性胡,名子不祥。她的男人叫郑才有,是十多年前从菲律宾移民到我们村子里的。郑才有手有点残疾,平时干不了重活,这个家庭全靠胡大姐一人支撑着。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是我们村的低保户,她可能是上山采药,不慎掉下峪去的。”

于光远说:“你们村这样的贫困户有多少家?”赵乐陶说:“现在村里的养殖专业户比较多,他们一年下来,能挣五六万呢。像郑才有这样的特困户不是很多,主要是些家中无劳动力又有病人的特殊家庭,算起来也就三四家吧。”

于光远说:“对这样的特困户,你们村委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小康路上不能让他们掉队。”

赵乐陶说:“我们也帮过他不少忙,郑才有一家刚搬到我们村时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我们村委就把一个原来遗弃的旧小学返修了一遍,让他们搬进去住。

今年我们村委又给他们一家从市农信社争取到了三万元的无息贷款,想帮助他们一家搞养殖,可是由于村子里没有人出来敢为他们提供担保,这笔贷款至今也没办出来。”

于光远看了一眼处于昏迷状态的胡大姐。只见她皮肤略有一些枯黄,脸颊的颧骨高高突起,双眼下陷得很深。

于光远表情沉重地对赵乐陶说;“我来为郑才有的贷款作担保人,你把贷款的所有资料准备完备,抓紧送到我的办公室,我签字后再给市信用社主任打个电话,由你亲自到市信用社为郑才有一家把贷款办出来。并帮助郑才有一家把养殖业搞好,一定要搞成功,让他们一家尽快脱贫。”

赵乐陶说:“于书记你放心,我一定按照于书记的指示,尽快帮郑才有一家把贷款办好,再从我自己的养殖厂里派一位有经验的技术员指导郑才有把养殖搞好,一定能够成功。”

眼看莱中县医院就要到了,于光远从口袋拿出一千块钱,递给赵乐陶:“你拿上这些钱为胡大姐治伤,如果还不够的话,你再给我打电话。赵支书你一定要记住,小康路上不能让他们掉队啊!”

赵乐陶望着于光远转身的背影,内心久久无法平静。眼前这位四百万人口的市委书记,像是一位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大哥,语气中传着亲切,骨子里透着善良,眼神中含着温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