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民国当文豪 > 第280章 独立的人格全文阅读

第280章 独立的人格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九点,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叶林笑着问,心里并不觉得需要现场考验人家的琴棋书画的本事,

圣玛利亚女中毕业的优等生,若在上海滩做一个家教都不合格的话,圣玛利亚早关门大吉了!

事实上,圣玛利亚女中的毕业生,日后成为名媛的比比皆是。当上外交官夫人的也不止一个两个。

比如说张爱玲就是圣玛利亚女中毕业的,那位才华横溢、蜚声文坛的一代女作家——张爱玲,她的小说、散文和评论的处女作都是在圣校期间发表的。

在叶林前世,张爱玲从1931年秋11岁时进入圣校读初一,到1937年夏17岁高三毕业,她在圣校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

由于与离异的父母感情不和,她很少回家。家庭变故,亲情冷漠,给学生时代的张爱玲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她在学校里沉默寡言,不交友,不合群,生活懒散,衣饰也不入时,而且还常忘带课本,忘交作业,在课堂上偷偷速写教师卡通肖像——

但这一切难掩她日益显现的文学才气,当同学们还只会按老师命题将几百字敷衍成呆板的准八股时,她就以一篇感情真挚、词藻瑰丽的自由命题文章《看云》受到老师极力赞誉。

1932年第12期圣校年刊《凤藻》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不幸的她》?,编者特地说明作者还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天!”12岁的张爱玲写出这样的句子,足可以做她的“天才梦”了。

以后,她又陆续在《凤藻》上发表了散文《迟暮》《秋雨》,评论《论卡通画之前途》及用英文创作的散文《牧羊者素描》《心愿》。

此外还在圣校学生社团国光社办的刊物《国光》上发表了农村题材的小说《牛》和历史小说《霸王别姬》及四篇评论和两首打油诗。

值得称道的是在《霸王别姬》中,她已尝试将西方现代心理分析方法和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手法交融在一起,其成熟的技巧令国文老师也甚感吃惊,乃至公开在课堂上赞扬它可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媲美。

张爱玲的文名逐渐在校园内流传开来,教员在休息室里也常议论她。老师要她担任学校年刊《凤藻》编辑,被她推脱了。

圣玛利亚女校把“非梧桐不栖,非醴不饮”的凤作为学校标志,校刊也取名《凤藻》。

在上海市档案馆珍藏的数十本《凤藻》内,叶林见过圣玛利亚女校当年静穆恬美的校园风貌,也见到了张爱玲蕴含灵气的一篇篇中英文习作,见到了毕业留念时她为全班同学绘制的30多幅真人头像加卡通身段的肖像画和英文签名Ailing。

抚摸着一本本历经岁月的棕赭色羊皮面的《凤藻》,耳畔仿佛回响起张爱玲在英文习作《心愿》中发出的宏言:

“与全中国其他学校相比,圣玛利亚女校的宿舍未必是最大的,校内的花园也未必是最美丽的,但她无疑有最优秀、最勤奋好学的小姑娘,她们将以其日后辉煌的事业来为母校增光!”

当然,这会儿才是民国八年,张爱玲要等明年九月份才出生,而站在叶林跟前的两位淑女,才是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的前辈。

“不晓得文先生这次请家教,要给孩子教那些课程?打算请多久时间?”皮皮鲁咬着嘴唇问道。

皮皮鲁去年毕业后,家里长辈各种相亲说媒各种逼婚,皮皮鲁不过十八岁,正在向往自由和爱情的青葱岁月,又在圣玛利亚接受了西式教育,哪肯轻易就范,因此要出来做事。

经济不独立,人格就不独立,皮皮鲁是这句话的信徒,而在鲁西西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叶林在商务印书馆签约翻译出版马格斯资本论三件套丛书,对马格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耳熟能详。

根据马格斯的理论,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所以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是马哥和恩哥创立的。但马格斯本人一生经济都未曾独立过,所以马格斯又怎么能决定上层建筑?

1843年马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

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随着马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哥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生产关系"概念。

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在这之后,马哥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分析了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获得的重大成果,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具体化。

他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作了精辟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恩哥写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特别是在他晚年的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圣玛利亚女中毕业的皮皮鲁出来做事应聘家教,就是为了争取经济独立之后的人格独立,当然,现在皮皮鲁心里多找了一个理由,做家教才能每天看见叶林。

不知后事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