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女生小说 > 将军,别挡路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险1全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险1

相比来说,个人的一些荣辱危险,有算得了什么。就算是冒着被众臣弹劾的危险和压力,殷逸也无所畏惧,他此番,只想要先行帮助赫连烨华,将这件棘手的事情解决了。至于其他的,那都可以以后再说。

赫连烨华此时仍在早朝之上,刚刚接到消息,郑国正式向承国边境靠近,其目的不言而喻,两国交战必不可免,战事一触即发,此时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一众朝臣纷纷献出应对之策。

承国众将军也纷纷请命。请求领兵迎接两国之战。

不得不说,赫连烨华不愧是个明君,虽然他自己的私人感情生活,被朝臣甚至百姓们议论纷纷。但是作为皇帝,他治理的这个国家,这些大臣将军们,还是非常的忠于国家。

因而,在知道了国家受到威胁之后,众多将军们,一个个都是热血激昂,无所畏惧,主动要求上战场杀敌。

只是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

“驭北候殷逸请求进殿......”

朝中此时为选谁前去应战之事争执的如火如荼。好不热闹。

而在这个关头,驭北候殷逸竟然主动出现在朝堂之上,让在场的众多大臣们,一个个有些愣住了,意外非常。

甚至就连赫连烨华,也没想到殷逸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众人见驭北候突然出现,纷纷愣住,驭北候身为待罪之身,竟会出现在这朝堂之上?实在令人费解。

虽说驭北候尚未定罪,只是也是太后亲自下旨押入天牢等候发落,前几日更是纵容属下劫狱,逃出天牢,若非太后此时在皇家寺院为国祈福,并不在宫中,否则只怕就逃狱一条,也能被太后治了死罪了。

所以,在大家看来,驭北候殷逸这个时候,应该躲在家里,不敢站出来才是,却没想到,越是这个时候,他竟然主动追站出来,还敢出现在朝堂上,还真是出人意料。

赫连烨华见殷逸突然来上朝,也是一愣,身体的伤势尚未痊愈,怎么就突然来上朝了。

“罪臣殷逸,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殷逸对众人探究的目光视而不见,坦然自若的向坐与龙椅之上的赫连烨华行礼请安。“

对于殷逸来说,他现在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毕竟眼下当务之急,应该是郑国前来侵犯的事情,而不是众人对待他的态度。

否则的话,从一开始他都不会选择主动前来朝堂之上。

既然选择来了,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也已经想过,这个时候,虽然自己的情况不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对付郑国的侵略。

更何况,有赫连烨华在这里,暂时他还是不会有问题的、

“驭北候不必多礼,请起吧。”赫连烨华听见殷逸自称罪臣,也不好向以前那样称呼殷逸为爱卿,毕竟是太后亲自下旨押殷逸入天牢,即使并未定罪,也算是戴罪之身。

如果是私下里,他跟殷逸的感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这么称呼他的。但是眼下,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原则上,赫连烨华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维护殷逸,甚至坚决的顶住来自大臣们的压力。

但是在朝堂之上,终究还是需要顾忌一下朝臣都在,不能太过随意。

因而,赫连烨华也不能阻止殷逸这样说。

而此时,殷逸在跟赫连烨华行礼之后,立刻迫不及待的主动提起来关于郑国入侵这样的重要战事。

只因为他知道,赫连烨华那么在乎自己,知道自己现在有伤在身,恐怕不会舍得让自己出征。而朝臣们在心中恐怕对自己还是很有成见,更加不可能主动推荐自己,不会让自己参与进来。因而,殷逸这才主动提出来说道:

“皇上,殷逸听闻郑国调动兵马,意图向我承国出兵,罪臣殷逸愿以待罪之身请旨皇上,领兵迎战郑国。殷逸镇守边疆五年,朝中再无哪位将军比殷逸对边境情况更加了解,所以殷逸是最适合的人选,请皇上允许殷逸的请求。”刚刚走到大殿外时,便知晓郑国大军正式向着承国边境靠近。

因而,殷逸心中也显得非常的迫切。因为他自己本就是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战无不胜,自然明白郑国这样的举动,必然是要开战了。

如此情况下,赫连烨华他们的压力肯定也是很大。

而郑国主动来犯,显然不会是小打小闹,说不定就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安危。这个时候,朝廷之中,自然应该派出来最有把握能有挽救社稷的将军。

而殷逸自己,自然是当仁不让。

对此,赫连烨华一时拿不定主意,殷逸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只是自己不舍殷逸再入险境,毕竟殷逸此时还身带有伤。

可以说,对于殷逸,赫连烨华自然是无比的相信。毕竟他跟殷逸的感情在,那是自不必说的。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让殷逸带兵打仗,甚至是让他掌握全国的军队,赫连烨华都心甘情愿,放心的很。

可关键是,现在殷逸有伤在身,而且伤的不轻。

这种情况下,赫连烨华无论如何也不放心让殷逸再去战场上。哪怕他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威名赫赫。但是战场始终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马革裹尸,对于每个将士来说,都是很有可能的。

尤其是现在殷逸还有重伤,此去战场,很难得到调养,说不得还要伤上加伤。尤其是他本就是重伤,去了战场,保护自己都有些困难。

赫连烨华好不容易才能保住殷逸,心中无比的在意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他,再也不能让他受到伤害了。

因而,又怎么能够允许再让殷逸去战场上。

只是,赫连烨华还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反而有人主动站出来,开始反对殷逸的意见。

“皇上,臣以为不可,驭北候此时乃戴罪之身,虽尚未被定罪,但却纵容侯府手下劫狱逃出,已是大罪,若此时允了驭北候领兵出征,实在不是良计,一旦驭北候心存异心,投靠郑国,必至我承国陷入险境,所以,老臣不赞同驭北候领兵应战。”太学士首先站出反对殷逸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