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女生小说 > 红楼之林家方圆 > 47、四十六章全文阅读

47、四十六章

和林家两姐妹说完话, 元春又特别叫了三春和宝钗、湘云过去问了问家里情况, 而这之后就开始评论之前的诗词了——这次省亲前刚好湘云也在贾家,贾母就也把她留下了。就这一会儿时间,一边整理诗稿的女官也回到了元春的旁边。

语栾在下面看着情况, 知道自己的水平只能和探春持平,远远比不上宝钗黛玉和湘云三人, 宝钗的诗词浑厚凝重,涵义深刻, 黛玉的诗词飘逸脱俗, 空灵雅致,而湘云往往以奇巧新颖取胜。另外作诗词的人中宝玉又是元春的嫡亲弟弟,刚才就让宝玉一人负责了四首诗, 这几个人是一定能得到夸奖的。

果然, 上位的元春看了一遍就点出了四人的诗,言薛林史三人最好, 夸奖几人蕙质兰心、才思敏捷, 另外又特意表扬宝玉进步很大。

听着听着,语栾发发现不对了,这元春说话间不着痕迹的把黛玉和宝玉放在一起说,宝钗与湘云一起。看着黛玉、宝玉、湘云、宝钗四人并排着的站着的样子,黛玉和元春说话, 隐隐向前了半步,宝玉和湘云一起站在中间,湘云隐隐的偏向宝玉身边, 宝钗站在最右边,不知道怎么回事,语栾心里总是有种说不的感觉,总觉得现在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回想刚才宝玉作诗时的情景,宝钗悄悄地告诉了他用的不当的典故,黛玉在一边悄悄地代替宝玉做了一首诗,只有湘云时一直站在宝玉的旁边看着他写诗,并帮他整理。想起母亲曾经说过的夫妻同心、并肩站立这些现在自己还不是很懂的东西,好像在这一刻隐隐的有点明白了,只是明白了后更加的不放心。

再看看上面元妃的暗示,似乎也是在隐隐的撮合双玉一样,只是不知道王夫么怎么给她说的,她又是怎么打算的……

虽然自己觉得宝玉不好,当初也反对过母亲对黛玉的安排,可是对于薛家来说,宝玉却是他们能够找到的唯一一个家世好的选择。

这两年对贾家也了解了一些,在老太爷逝世前,贾家也是京城顶级贵族,只这十来年贾家在朝堂上失去了发言权,才慢慢的没落下来。但是因为与之前相交的那些同为开国列侯的人家统一战线,很多家族都是一损俱损,所以在京城也仍有不小的力量,这也是父亲和大哥不愿把贾家得罪死的原因,以后只要这些人都小心一些,也还是能在京城好好生活的,相对于商家的薛家,也还是一个不可高攀的侯门世家。

现在上面站着的三个女子,黛玉和湘云是自己喜欢贾宝玉,湘云家和贾家同为四大家族之一,她自己的性子又是极其坚韧的,不论将来她嫁到哪里,应该都能好好的生活;黛玉这一年多完全把自己的未来限定在了宝玉的身上,虽然以后家里还是能给她定其他人家,就是不知道她自己能不能接受了。

而宝钗则是完全没有选择了,这次的省亲别墅,听母亲和哥哥们提过,薛家拿出了一百多万两——几乎是薛家一大半的家产,来帮助贾家,或许宝钗自己不是那么喜欢宝玉,但是现在不仅仅是宝钗自己,连带着薛家也都把所有的希望压在了贾家,如果以后贾家不认这笔交易,那她连带着薛家都没有机会了。今年宝钗已经十八岁了,现在的她可以说是孤注一掷,难怪看到元春的行为,脸色那么苍白了,她也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也一定是看出来元春的意思了吧,只是真不知道她以后能怎么样。

回过神,看着上面仍旧拉着宝玉和几人说话的元春,她一定也是知道薛家的付出吧,甚至于她现在还在用着薛家的银钱,却可以当做从不知道薛家的付出的条件一样,当众销毁当初的约定,连那份血脉亲情都不顾。

忽然之间想到自己母子几个回林家后贾家的作为,不知道如果没有母亲和两位哥哥的努力,以父亲的那种对贾家的信任,黛玉仍留在贾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说起黛玉的情况,自己也知道一些,除了之前母亲说过的她的心情外,她的身体也是自己认同母亲选择贾家的原因,或许父亲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吧。

母亲进林家后就曾请了名医为黛玉调理身体,之前的那几年确实是效果很大,黛玉也可以放下一直吃的药,然而自从林进京后这几年,她的身体飞快的消弱起来。

林家、贾家这几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故发生,两家之间也有过几次的冲突,上次大哥事件中,贾家几乎是公开站在了林家的对立面,虽然后来停止了对林家的打击,也还是在两家之间划下了鸿沟。黛玉本就是容易多思的性子,遇到了这么多的事,贾家和林家全然不同的两套说辞使得她大病了几次,也耗费了她过多的心力。

她把贾家的老太太看做亲人,知道语栾几人的身世后,也不能怨责这几个吃了很多苦的兄弟姐妹,只好两边的调节矛盾,结果却还是眼看着两家越走越远,现在的她几乎又成了自己刚进林家时的虚弱的样子,好像一点的风吹日晒就能让她大病一场。

这样的黛玉,承受不了一般人家的主母的责任,只有贾家这个她的外家是她的最好的选择。

只是对着这样的情况,贾母的私下的默认自己能够理解,黛玉可以说是她唯一的有血缘的人,可是贾元春的认同就很让人寒心了。这个女人为了林家现在的势力,几乎是牺牲了唯一的嫡亲兄弟的婚姻,黛玉在贾家那么多年,她的情况贾家的人基本都清楚,就不信王夫人会不给她说清楚黛玉的情况,可是她仍是这么选择,心性之冷酷可想而知。

不过这毕竟是对黛玉好的做法,只要林家不倒,元春一定也会约束好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自己一家以后也可以放心。

……

夜半时分,有太监提醒回宫时间到了,贾家和元春都含泪叙离别,充分表现不舍之情,最后还是元春的以后还有机会的话才让一家人止了泪,恭敬地送别。

语栾在一边看着这哭在一起的一家人,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这里的后宫人选都是官员自由报名的,王子皇孙的正室一般是由皇上从侯爵人家和朝廷三品官员人家选择,其他的女官、妾室都是六品以上的官员自由报名进宫参选,当初贾家为了富贵送女入宫没有不舍,现在不舍不知道真正不舍的是些什么。

送别后,语栾和黛玉在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起返回林家,同来做客的湘云留在了贾家。

正与十八,元春赏下的东西也下来了,给语栾姐妹的那份居然直接送到了林家,意料之外的是元春不只是给了两个小姑娘礼物,连带着林如海夫妻和奕浩夫妻、窗捕加校醋偶胰说某跃谋砬椤s镨镆醯靡栽旱淖鞣绾孟裼质且饬现械氖隆

“嫂子,听别人说过,元妃娘娘最初是你的侍读,那后来她是怎么到了皇上的府邸的呢?”看着手里的礼物,窗灿行┎唤獾牡溃杂诩旨宜敲缓糜∠螅疽晕獯位嗜唤蛹旨冶囟浒埽墒亲詈笕雌咀耪飧雠丝梢栽僦c旨改辍u庖簿褪亲约杭一挂Ω端羌改辏淙蛔约也换崤滤牵膊换岜凰怯跋焓裁矗抢鲜怯腥嗽谝槐叨裥淖约海彩呛苋萌擞裘频摹

“她没有做我的侍读,一开始父皇是有意选她,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宫里江贵人现在的江太嫔娘娘看上她了,想要她做女官,我也就从那批人里另外选了一个,就是现在的宁郡王侧妃刘氏,只是之前六妹妹还在时,我们经常一起玩,元妃娘娘又带着太嫔娘娘的旨意给六妹妹送东西,我们也就经常见面了,不过那时候她多是和六妹妹一起,后来六妹妹出了事,我也就不怎么见她了”,司徒澜随意的说道,“至于后来去皇兄的府里,是父皇说起皇兄后院空虚,她刚好陪着太嫔娘娘在一边,就被父皇指给了皇兄。”

“她的运气还真是好,江太嫔娘娘简直是她的福星”,方子轩随口讽刺道。

“本来就是福运好,据说贾家曾经拿着她的八字算过,那时候就有人说过她是贵人的命”,方怡瞪了侄儿一眼,说道。

“是呀,她们那一批的候选人,现在就是她和刘侧妃的地位最高,听侧妃说大家都很羡慕呢”,五公主接口道。

语栾听着公主的话,更是佩服元春了,能够在短短时间里知道皇上的安排,并提早和家里商量放弃了公主侍读的位置,只当一个女官,后来在当初的二皇子内院还能好好的活下来,就算是那时候二皇子要隐藏实力,故意用她迷惑其他兄弟,但是后来还能让皇上不追究她大皇子一系眼线的身份,封她为妃,一般人都没可能做到。

“听外祖母说,娘娘从小就是不认输的性格,学什么都要学到最好,琴棋书画女红厨艺都很好呢”。黛玉看着周围的人说元春,虽然觉得大家的语气不是很对,但是又想到一直以来家里对皇室的尊敬,就当自己多想了,说了一些元妃在家时的旧事。

“恩,二妹妹说的是,当年父皇就是看她很出色,才想要那么安排的,最后江太嫔把她要走的时候,父皇还说那是耽误了她的才华呢”。五公主道。

来到林家一年多的时间,林家每个人的个性司徒澜都知道的清楚。林家的人都很聪明,对形势也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连小姑林语栾都是心中有数的人,只有二姑娘林黛玉,虽然也是能闻一知十,只是从来不喜欢用心的个性使得她虽聪明,却还是少了官宦人家应有的政治敏感。

晚上,林语栾自己一人趁着林如海在书房的机会,到正房和母亲说了省亲这晚的所有事情,让方怡很是惊讶女儿的慧黠。昨天语栾姐妹去了贾家后,方怡就想过元春可能会有的拉拢与暗示,只是没想到这次她居然没有用赏赐的方式,而是在所有人面前表明了她的立场。不过这样也好,宝钗只要及早回头,也许不会被贾家拖累到死,黛玉有林家做后盾,元春一定会让贾家好好的对她的。

“那,黛玉你就不用担心了,以后的时间好好想想你以后想要的生活,今年我和你父亲会给你定好的”,方怡看着女儿沉稳的样子,笑着说。

“娘,上次不是说了吗,你和父亲哥哥们选的一定是最好的,女儿很放心”,语栾脸红了一下,马上恢复原样道,“就是宝姑娘就惨了,她家一直努力的目标现在也没了”。

“也不一定,早知道总比最后被抛弃好,现在只要她们能看清形势,她也还能找个好人家的”,方怡道。这些年薛家的作为,方怡也通过黛玉和语栾知道一些,只是有些事自己想不通,别人说的再多做的再多也是枉然,就像是自己之前努力的阻止过黛玉和宝玉,只是结果终究不如人意罢了。

“娘你说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