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女生小说 > 萌妃在上:王爷太冷酷 > 第二百二十章 绝对的否定全文阅读

第二百二十章 绝对的否定

周国侵袭边境不过两日,就已经丢失了玉水几个大镇,齐南山又惊又怒,一挥袖便将边境镇守吴猛、知府曹良撤职,关押候审,又将边境各个大镇的主要负责人直接削去官位,案下呼啦啦跪了一地,齐南山早已焦头烂额。

当今之际,是尽快派兵镇压周国,抵住他们越来越猛烈的攻势,否则长此以往,攻入郢都指日可待。

“朕养你们何用!边境人人喊苦,流离失所,你们……”齐南山从案桌后走出来,绕着这些朝臣负着手转来转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伸手重重地指了指,“你们如何朕此刻不说,让你们举荐一个能去镇压边境的人都没有吗!”

右相张良首先低头叩首,沉声道,“皇上,微臣以为摄政王最为合适。”张良此话一出,其余跪着的大臣纷纷附和,皆举荐百里策为此次镇压周国的统帅。

听到这里齐南山更是大怒,“摄政王重伤未愈,朕是让他去送死吗!”

他声音响亮直冲云霄,其中的怒意更是翻腾着惊颤了跪下的众人,张良等人皆是噤声不敢言语。

百里策半靠在椅边慢慢地啜着茶,常英一如往常地来到屋内回消息,朝中局势还不明朗,此时又出了周国进犯边境的事情,他猛地抬起头来问道,“派了哪位将军出征?”

常英沉眸思索片刻,摇了摇头,“还不知道。皇上也很苦恼。”

木文灯从春风得意楼那边回来,刚一进门就察觉到了屋内沉重的气氛,看见她进来,百里策摆手就让常英退下了。木文灯走进,仍是看见了他手中还没来得及藏好的信纸。

她一把从百里策手中抽出那页信纸,神色不虞,“不是说好了什么都不管,好好养伤吗?”

“周国入侵,本王责无旁贷。”百里策说道。

“摄政王责无旁贷,百里策就好好给我待着。”木文灯毫不犹豫地拒绝,又下了狠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瞧见他暗自皱眉才收回手,冷冷道,“你身体都没好,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齐南山会处理好的。”

百里策知道她是担心,听完后也没与她争辩,只默默应了。战事初起,进展如何他身居府中也没能一清二楚,这次周国侵犯选了个好时机正逢西京内乱,可是至少如今表面祥和的朝局还是维持着的,在武将中挑一两个去镇压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百里策也没再执着。

想来到底是世事难料。

齐南山钦旨指令吴江为统帅,带领两万大军与边境驻守的其余两万兵士并成一军,直直地赶往玉水镇处进行反攻。粮草军备充足,打持久战也未尝不可,必定不会让西京再失一寸土地,可是仅仅过去了不到七日,吴江带兵直退,甚至丢了之后的绵中、绵会两个大郡。

半个月后,吴江上书求救,他有勇无谋,中了周国的离间计,甚至屠杀了成百上千的玉水镇百姓,由此激起了民愤,不待周国全力进攻,便是误以为被国家抛弃的玉水镇百姓赶了出去,玉水镇失守毋庸置疑。玉水镇是绵中、绵会两个大郡天然形成的防御地,唇亡齿寒,西京又接连失了两方土地。

齐南山手持着吴江的求救信都在发抖,周国贸然进犯,西京虽是措手不及,但始终有防范之力,被他这么一弄,竟使得百姓与朝堂离心,将玉水、绵中、绵会拱手让给了敌人,好好一局棋竟被这个莽夫下成了死局!

“废物!”案上的奏章叠纸刷地被拂在地上,连带打落了边沿上立着的鎏金水里梅瓶。

瓷器砸在锃亮的大理石地板上,倏地便被碎了个彻底,李一德躬身进来便看到瓷片四溅,小心翼翼地挪步上前,轻声道,“皇上,摄政王求见。”

“不见!”齐南山摆手斥退,神情犹怒。李一德低声应了,退至高柱旁不言不语。

好半晌会儿齐南山才回过神来,立时就转头问李一德,“王叔来了?他在哪里?快请他进来。”话正说着李一德又是往外走去。

齐南山抬手理了理衣裳,整理了表情才沉眸望向前方。不一会儿,百里策坐着轮椅被木文灯推着进来。

那是他从小便嚣张狂妄的王叔,此后虽是郁郁,但仍旧是神采张扬的样子。百里策武功卓绝,堪称西京第一,他的轻功登峰造极,如今却要与轮椅相伴,齐南山见此场景,竟是不由自主湿了眼眶。

木文灯拜身行礼,百里策也微微低头,齐南山终是忍不住落下泪来,又赶紧转过身抬手抹了泪,再触及到视线的时候又强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哑声问道,“王叔来有什么事吗?”

“皇上应该称微臣为摄政王,王叔……怕是不妥。”百里策淡淡提醒。

齐南山闻言鼻头更酸,“我爱怎么叫就怎么叫。”这个时候竟像个小孩子一般闹脾气。

“皇上自称是朕……”

“好了好了……”木文灯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出口截断了百里策接下来的话,忍了好久的笑意终于笑了出来,“没事,他的腿在恢复中,只是现在一切要当心,所以才做了一个轮椅给他代步。”

齐南山听了却还是不相信,顾自问了木文灯好几遍,次次都要得到她精确的回答才渐渐放下心来,可是看着百里策的面上仍是没有丝毫血色,还是很担心,“朕知道你们现在进宫是为了什么,朕不会答应的。王叔现在的情况根本不适合长途跋涉,更何况战场瞬息万变,你们其中任何人有危险,朕这个皇位也不会坐得安稳。”

这件事上齐南山异常坚决,无论木文灯说什么他都是绝对的否定。木文灯劝不动他,叹息了一声便将视线移到了百里策的身上。

“王叔怎么说朕也不会同意的。”齐南山哼了一声表明态度。

“那接下来皇上准备派谁去?”百里策望着齐南山的双眼,“没有人比本王更合适了。”

齐南山下意识地反驳,“谁说的……谁……”后面却是再也吐不出一个字。西京常年太平,已有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乱,上回还是十几年前百里策对阵西域倭国的时候。朝堂中的大多数武将,经验丰富的日渐年长,已经经不起劳心劳力,年轻的却是有如吴江之类,谋略不及,莽撞过多,一时之间,齐南山确实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