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 六吉备津之釜(1)全文阅读

六吉备津之釜(1)

“妒妇难养,老后方知其功。”这句话不知是何人所说。妒妇之害,轻者家无宁日,毁损器物,受邻人嘲讽;重者家破国亡,贻笑天下。从古至今,受妒妇荼毒者,不计其数。据说某些妒妇死后还会变身为蟒,或化作霹雳戕害所妒之人。似此等妒妇,就算将其千刀万剐,斩为肉糜,亦难解忿恨之万一。所幸世间妒妇相对较少,为人夫者,如能端正言行、养性修身,以良好榜样对妻子常施教诲,则妒妇之祸自可避免。但若持身不正,放浪轻狂,引来妒妇恶言恶行,则是自取其祸矣!常言道:“制禽兽赖以气势,制妒妇则靠丈夫之阳刚。”斯言不谬也!

且说吉备国贺夜郡庭妹乡,有个名叫井泽庄太夫的富农。其祖父曾在播磨国赤松家任事。嘉吉元年【1】,战祸横起,遂离开赤松家,来到此地定居。至庄太夫这一辈,已历三代,春耕秋收,日子过得甚为丰足。

庄太夫膝下仅有一个独子正太郎,却是纨绔子弟,不务农耕、贪杯好色,将父亲劝诫全当成耳边风。庄太夫夫妇深以为忧,便张罗着为儿子娶一位贤妻淑妇,希望借此帮他改掉不端的行为。于是四处物色合适的女子。恰好有个媒人上门,言道:“吉备津神社的神主香央造酒,生有一女,品行端庄、容颜姣好,侍奉双亲至孝,兼且雅擅古筝、吟咏,真是万里挑一的好女子。她家又是吉备名门鸭别命的后裔,门第上流。你们两家若能结为姻亲,堪称美事一桩。老身极愿从中撮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庄太夫闻言大喜,道:“这的确是门好亲事,若能缔结良缘,实是我家的福分。只是那香央乃本地望族,我们却是籍籍无名的田户,门不当户不对,恐怕对方未必应允。”做媒的老翁笑道:“您老过谦了,我一定尽力撮合这段佳缘。”随即前往香央家说媒。香央也颇为乐意,与妻子商量。其妻欣悦道:“女儿待字闺中,年已十七,朝夕期盼得偕鸳盟。这回好了,就让他们选个吉日,送聘礼来迎亲吧。”婚约就此许下,媒人忙向井泽家报喜。数日后,庄太夫备了份丰厚的聘礼送到香央家,两家人定好黄道吉日,准备成亲。

按照往例,凡遇婚娶红事,均须在神社举行“鸣釜神事”,祈神祷告,以占卜姻缘吉凶。先由神官在神台前摆上供品,把釜里的水烧得翻滚沸腾。而后召来巫女,诵读祭文。若是吉兆,则釜中的滚水会发出牛叫的哞哞声;如果釜中寂静无声,则其兆大凶。此即自古相传的“吉备津御釜祓”。

可是,此次香央家的釜祓,开水沸腾后,釜内竟闷声不响,连秋虫唧唧那样微弱的声音都没有。香央疑虑重重、惶惑不安,将凶兆告知妻子。妻子却不以为意,道:“神釜不出声,恐是神官等人斋沐不洁所致。姻缘天注定,既已收过人家的聘礼,就是月老的红线牵了,即使双方是仇家,或远隔异域,也万难更改。再说井泽家乃武士后裔,门风严谨,岂容随意悔婚?况且女儿听说夫君俊朗,早已芳心暗许,每天扳指计算出嫁的日子哩。若是退婚,她知道了定然不依,到时闹出意外来,怕要追悔莫及了。”这番言语虽是妇人之见,但香央本就认为这门亲事求之难得,又听了妻子的劝说,便放下犹疑,备好妆奁嫁礼。到合卺那日,两家亲友族人齐来祝贺,说着“鹤千岁、龟万年”的祝福话语,祝愿新人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香央之女矶良入门后,每日早起晚睡,侍奉公婆细致周到,对夫君更是温柔体贴,百依百顺。井泽夫妇得此孝顺佳媳,十分欣慰喜悦。正太郎新婚燕尔,也甚爱妻子秀外慧中,夫妻俩起初相敬如宾,倒也和睦甜蜜。

然而正太郎却是天生薄情孟浪之徒,好色本性终究难改。不知何时起,竟姘上了鞆津一个叫阿袖的妓女,还帮她赎了身,在邻村置了处外宅,日夜流连不归。矶良心中怨怒,常假托公婆气恼为由,劝谏夫君;或直接表达不满,苦苦哀求夫君回心转意。正太郎一律置若罔闻,听得烦了,索性搬到外宅去,月余不回。井泽夫妇怜惜矶良,找回正太郎严词责备,不许他离开家门半步。矶良反而心软,早晚愈发殷勤侍候正太郎,暗中还接济衣物给阿袖。

某日,趁父亲不在家中,正太郎哄骗矶良道:“你如此贤惠,令我对过去的行为深感懊悔。我想先将那个女子送回故乡,再请父亲饶恕我的过错。但那女子双亲早逝,老家又远在播磨国印南野,在这里举目无亲,如被我抛弃,恐怕会重堕港口的烟花之地,再为娼妓。听说京都人温和宽厚,我想让她进京,找个家境殷实的好人家,做婢做妾都行。可是眼下我坐困家中,身上分文全无,她一路上所需的盘缠衣物根本无从筹办,所以求你伸出援手,帮帮她。”矶良听他言辞诚恳,以为是肺腑之言,开怀道:“夫君放心,此事就交由我代办吧!”于是私底下将自己的衣物首饰尽数变卖,又找借口从娘家拿了一笔钱,好不容易凑齐了所需钱款,统统给了正太郎。正太郎钱到手后,偷偷离家,带着阿袖远走高飞,打算一起私奔去京都。

矶良见正太郎逃走,方知自己被夫君骗了,又恨又悔,日日嗟叹,终于忧郁成疾,卧床不起。井泽与香央两家人,都怨恨正太郎,同情矶良,想方设法为她延医治病。怎奈药石无灵,矶良病体日沉,竟至水米不进,眼瞅着是不成了。

再说正太郎带着阿袖,先来到播磨国印南野一个叫荒井里的小村子,投靠阿袖的堂弟彦六。彦六慷慨地收留了这对野鸳鸯,并对正太郎说道:“你们在京里人地两生,无依无靠,不如就安心在我这里落脚,大家有饭吃饭、有粥喝粥,日子总能过得下去。”正太郎见彦六诚恳挽留,便同意留居此地。彦六十分高兴,找邻居借了一间破屋安顿他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