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逼上帝位 > 第2章全文阅读

“作为统帅何时都要冷静,尽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这些你一定要了然于胸,方能百战百胜。”

杨翾接受着费文和的循循善诱,异常认真。从他的样子很明显能看出,他对文比对武要感兴趣的多。

“公子,王爷已在门口马车上等候,请您快快过去。”一名卫士打断了正在边听边思的杨翾。

“有何事?”杨翾还搞不清楚状况,不急不缓的问道。

“在下不知,请公子自己问王爷吧。”卫士急道。

杨翾见此与费文和示意了一下,向府外奔去。

上了马车,杨翾疑惑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皇上急召你我进宫,旧病突发,怕命不久矣。”杨俊武看出杨翾想问什么,直接说道。

“啊?那我杨威兄长岂不是要登基了。”杨翾说道。

“翾儿我知道你和太子私下关系好,但往后再不可如此称呼。”

“你和皇上也是兄弟,私下不也是没大没小。”

“还敢贫嘴,”杨俊武说着打了一下杨翾的头,突然神色暗淡下来,“你祖父皇走时还历历在目,没曾想...哎。”

“父亲不要太难过,这不往后还有母亲还有翾儿吗?”杨翾安慰道。

杨俊武听闻此言,心里暖了一大截。伸出双手握住杨翾的手,满脸的幸福。

皇城内。

“清扬王到。”门口的士兵见到杨俊武父子行礼后传声道。

“臣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杨俊武杨翾齐声行礼道。

“咳咳,快起来,快起来。”皇帝艰难的从床上靠起来,太子杨威在一旁细心的服侍着,很明显他已经哭了很久很久,眼睛已经红肿。

杨翾刚起身就想走向杨威安慰一下他,被杨俊武瞟了一眼。再看杨威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似乎也没有心情与他叙旧,只好原地等待。

“王弟来坐这,咳,”皇帝拍了拍床沿向杨俊武说道。

“臣弟不敢。”杨俊武拱手道。

“唉,都什么时候了,快来,咳咳。”皇帝急道。

杨俊武见此,慌忙走了过去,拘束的坐在了床沿边。

“王弟啊,想我大风历经已三百余年。虽然朕在位不过十余年,但边界却战乱不断,全仰仗王弟,才保我大风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朕在此代表风国百姓谢过王弟。”

皇帝这话可以说是非常到位了,毕竟这些年无论在朝在野,清扬王府的威名声势实在太大了。为了让杨俊武能安心辅佐太子。将清扬王府这些年的出生入死,说成了并不是为了他皇帝,而是为了黎民百姓。

“皇兄哪里话,这是臣的职责。”杨俊武听后并没有否认这些功劳。

“王弟啊,朕也没几天了,但朕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威儿。”

“皇兄福泽天下,定会...”

“王弟不用安慰,朕的身体朕心里最清楚。”皇帝似乎已经听厌了这种话,打断杨俊武的话继续道:“每每新帝登基,国家总是大小动荡不断,往后威儿还得靠王弟多多辅佐,保我大风江山万世长存。”

“皇兄放心,臣弟只要有一天在,必为大风全力以赴。”

杨俊武为人虽然傲气十足,但说这话却是真心话。毕竟在他看来,他也是皇室子孙,虽然他不是皇帝,但也是他杨氏的江山。

“有王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皇帝略带欣慰的点了点头,“威儿。”

“父皇,孩儿在。”杨威哽噎的道。

“往后你凡事一定要问过你叔父在做决定,”皇帝说着头朝杨俊武点了一下,“切莫一意孤行,记住了吗?”

“孩子记住了。”杨威拱手应允道。

“翾儿,”皇帝点了点头朝杨翾喊道。

“臣在。”杨翾干脆的走向前答道。

“可以,不愧是王弟的孩子,几个月不见,身子骨又健硕了不少,越来越有大将的风范。”皇帝见杨翾小小年纪却气宇轩昂,不禁夸赞道。

“皇上谬赞了。”

“翾儿,朕知道威儿经常私自传你入宫,与你关系甚好,往后你一定要保护好你的杨威哥哥知道吗?”

看来在皇帝眼里,虽然杨翾年纪比杨威小三岁,但却要比杨威成熟很多。毕竟这深宫之中长大的,即使有最好的老师也不如在宫外亲身历练的好。

“皇上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杨翾心里很清楚刚刚来时杨俊武对他说的话,往后

与太子再不能没大没小,所以这次连语气用词都变了。

“威儿有你们辅佐朕就放心了,行了,朕累了,你们回去吧,威儿送一送你叔父。”皇帝说完便缓缓躺下,杨俊武慌忙站起身扶着躺下。该说的,该交代的已经完成,剩下的只能看杨威的造化了。

“臣弟告退。”

“叔父。”杨威出殿后叫住了杨俊武。

“太子有何事?”

“我想跟翾弟讲几句。”

“好,那翾儿我在宫外马车上等你。”

“是,”杨翾应允一声。

两人目送杨俊武走远后,杨威先说话道:“翾弟,虽然我不想看见这一幕,但是父皇真的要离我而去了,要我一个人面对群臣,和我那些兄弟,我真的好怕。”

杨威有此害怕是很正常的,毕竟他年纪还小,不懂培养自己的党羽。而他那些兄长却和朝中大臣走的很近,即便自己是太子,有皇上偏爱。但一旦皇上驾崩,他还真不知该怎么镇住群臣,特别是他那些王兄。

“有我和我父王在你怕什么,哥哥你尽管上位,我与父王定会站在你这里的。”杨翾安慰道。

杨翾自然也心知肚明,每每进宫经常听杨威提起他的兄长大臣如何在朝堂私下里打压他。

“哎,我那二哥卞王,三哥燮王不仅六部有人,就连五军都督府都有他们的人,”杨威担忧的说道。

“不是还有督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

“那些大臣虽然没看出来站在哪一边,但我也甚少与之交道。”

“那禁军统领,殿阁大学士,还有你的老师安平司总站在你这里吧。”

“我的老师定然是诚心帮我,但..”

杨翾看着杨威的无奈很是纳闷,每次与他都是聊这些事,而且也聊不出所以然来。

“就算往后谁敢不听你的,你还有我呢,我必将让他们尝尝我手中画戟的厉害。”杨翾说着武了一个画戟的招式。

不知道为什么杨威看着比自己小的杨翾,却莫名其妙出现了一种安全感。

“太子,皇上召您进去呢。”一个太监从后方说道。

“好,”杨威应了一声,对杨翾说道:“翾弟,谢谢你,那我先进去了。”

杨翾微笑着点了下头,往宫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