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穿越汉朝建帝国 > 第十五章 得晴儿,得罪长安公子哥窦辉全文阅读

第十五章 得晴儿,得罪长安公子哥窦辉

当天下午陈阿娇就请求其母馆陶公主把晴儿送给平阳公主身边的红人,神通广大的星相师杨小木,馆陶公主虽然舍不得将跟随她多年的晴儿送人,可是宝贝女儿难得求她,不便拒绝,再说杨小木确实是个人物,长得一表人才,与晴儿很配,杨小木是晴儿理想的归宿,便替晴儿作主将晴儿许给杨小木。

窦太后的侄子,御林军总管,景帝同父异母妹高义公主的驸马窦婴生有一子,名叫窦辉,今年二十岁,是长安有名的花花公子,家中有娇妻美妾,还要四处寻花问柳,在青楼留连忘返。窦辉追求过晴儿,晴儿出身贫寒,很想嫁给富家公子,对英俊潇酒的世袭少侯爷窦辉风流多情并不介意,可是馆陶公主视晴儿如己出,不想晴儿被窦辉玩几个月新鲜就抛弃,就像换衣服一样随便,坚决反对晴儿与窦辉交往。

晴儿得知自己被馆陶公主许配给平阳公主的门客杨小木,她不知杨小木的厉害,听杨小木给馆陶公主预测姻缘,并不把杨小木当回事,相反的,认为杨小木是个江湖骗子,信口开河,说着不着边际的话。

杨小木是平阳公主的门客,说难听点就是奴才一个,身份地位与世袭少侯爷窦辉有天壤之别。晴儿对这桩突如其来的姻缘非常不满意,可是她已经跟馆陶大长公主签了卖身契,她的一切都由馆陶大长公主决定,馆陶公主完全有权将她送人。

晴儿无法更改馆陶公主的决定,只好请求馆陶公主让她见窦辉最后一面,跟窦辉道个别。馆陶公主怕晴儿与窦辉见面之后,**,白白失去贞洁,无法对杨小木交待,让阿娇带领两百侍卫,护送晴儿到一家高档酒楼,约窦辉与晴儿在酒楼见面,馆陶公主反复叮嘱阿娇不能让晴儿离开她的视线,不要让晴儿与窦辉亲吻、拥抱,否则堂堂馆陶大长公主送人的婢女不是处子之身,传出去有损馆陶大长公主的威名,同时也让杨小木心里不爽,说不定反目成仇,那就不划算。

阿娇明白这个道理,让其母放心,是她答应将晴儿送给杨小木的,她当然不愿晴儿被窦辉得了便宜,让她无颜面对杨小木,她还指望着杨小木将来多多提点她呢。

在阿娇的严密监视下,晴儿与窦辉只说了几句告别的话,没有任何身体的接触。窦辉非常生气,将此事告诉其父窦婴,让其父帮他整治杨小木。

杨小木是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可是他背后的靠山平阳长公主比皇子还威风,窦婴虽然位高权重,是太后心腹将领,拥兵数万,可是也不敢轻易得罪平阳长公主。

西汉初期法律规定与敌国通商视同叛国,其罪当诛。匈奴是汉朝的敌国,鲜卑是匈奴的附属国,杨小木控制的长安镖局从鲜卑进口皮货和香料,等于从匈奴走私商品,犯了叛国罪。长安镖局宣称皮货和香料都是从朝鲜进口的,朝鲜与汉朝非敌非友,没有邦交关系,从朝鲜进口商品不违法,窦辉认为完全是骗人的,肯定是从鲜卑进的货,说不定还有从匈奴进的货,要到廷尉府告杨小木私通匈奴。

廷尉府是汉朝的司法审叛机构,廷尉张显是太后心腹,跟窦婴是铁哥们,窦辉让其父帮他去廷尉府疏通关系。

此事牵扯到平阳长公主,特别是经过御林军与中尉府联合捉拿长安镖局的人,在平阳长公主的武力威胁下被迫撤军,长安的官员们都看清了平阳长公主的实力,若没有太后支持,张显与窦婴关系再铁,也不可能不顾忌平阳长公主,傻乎乎地站在窦辉一边,帮助他审理杨小木私通匈奴一案。

窦婴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儿子的请求,说要先探探太后的口风,只有得到太后的支持他才开始行动,没有太后的支持,不仅他不能动杨小木,窦辉也不能动杨小木。窦婴即刻进宫求见太后,说外面的谣传说平阳公主的门客,长安镖局的后台老板杨小木经营的皮货和香料是从鲜卑走私的,其中有些是从匈奴走私过来的,我国与匈奴的附属国鲜卑并无邦交,人员和贸易往来都是禁止的。

窦太后大怒,提到匈奴她就气不打一处来,匈奴多次威胁要汉朝派平阳公主和亲,不派平阳公主和亲就打到长安。平阳公主是没派,平阳公主的妹妹南宫宫主却十有仈jiu要和亲匈奴。南宫宫主也是窦太后的孙女,窦太后舍不得她和亲匈奴。

于是窦太后下令廷尉府和中尉府联合行动,在长安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景帝对匈奴逼迫自己派亲生女儿和亲比太后还要生气,毫不犹豫地在打击走私活动的命令上签字盖章。

冒着杀头的危险干走私的人不多,将走私的商品拿到京城公开贩卖的人也只有林乐泉一人。窦太后十分聪明,她没有指明道姓针对长安镖局,也没有指名道姓针对平阳长公主,却实实在在干着打击平阳长公主的重要谋士杨小木,从而打击平阳长公主的事。

当天夜里午夜时分,廷尉府与中尉府各出一千捕快包围长安镖局试图将长安镖局的人押回廷尉府审讯。自从上次御林军和中尉府联合拘捕林乐泉未遂后,林乐泉就搬离兴隆客栈,住进长安镖局,因为长安镖局距离平阳长公主府近,可以互相照应。天兵和仙女夜晚一起jing戒,另外每晚还有两个排士兵荷枪实弹轮流jing戒,一个排守上半夜,一个排守下半夜,一个营九个排新军轮流值夜。

战斗在半夜打响,林乐泉的新军寡不敌众,没办法,只好开枪自卫。廷尉、中尉二府伤亡惨重,留下数百具尸体,仓皇逃离长安镖局。

这件事震动了窦太后和景帝,也震动了平阳公主。窦太后和景帝对杨小木私人武装的实力震动,不知他是何方神圣,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暂令廷尉、中尉二府停止对杨小木的缉捕,改令情报机构玄道门调查杨小木的身份来历,潜伏在平阳长公主身边有何目的。

平阳公主对杨小木私人武装的实力和先进武器当然也很震惊,但是让她更震惊的还是,第一,杨小木的预测果然是对的,皇祖母事隔不久,又一次对她发起猛烈的进攻;第二,父皇也参与此事,他居然站在他母亲一边,而不是站在他女儿的一边,平阳原以为父皇是她最亲近的人,与她的关系牢不可破,没想到他却下令中尉府夜袭长安镖局。父皇和中尉郅都都知道她与长安镖局后台老板杨小木的关系,没有父皇的命令,郅都不可能对杨小木下手。

等平阳公主得到消息,带人赶往长安镖局营救杨小木时,一切都结束了,以杨小木的胜利而结束。可是平阳心情沉重,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与皇祖母的较量远远没有结束,这才是开始。

翌晨,平阳到皇宫向母后控诉父皇,王皇后带平阳一起去建章宫见景帝。王皇后与汉景帝虽然是夫妻,但是不住在一起,各有各的宫殿,景帝住在建章宫,王皇后住在椒房殿。未央宫则是太后的居住地。太子刘彻住在东宫。平阳长公主位同藩王,担负保卫太子之责,住在宫外的平阳长公主府,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

景帝天sè刚亮就得到心腹中尉郅都的禀报,他认为平阳连杨小木的身份来历都没搞清楚就当他是亲信十分不妥,要平阳远离杨小木。但是对于站在太后一边,跟太后一起打击自己的宝贝女儿平阳则矢口否认,说自己是冤枉的,太后骗他说打击私通匈奴的走私活动,他恨匈奴人以开战危胁他派公主和亲,对太后的主张非常赞同,想都没想就在太后的命令上签字盖章。

原来父皇还是爱平阳的,平阳的心情立刻好起来,可是要她疏远杨小木她做不到,她有一种感觉,觉得杨小木对她是真心的,杨小木虽然身份可疑,但是不可能害她,这个世上没有哪个男人会害自己心爱的女人,所以平阳并不担心杨小木,她相信终有一天,杨小木会跟她坦白一切,所以平阳不仅没答应疏远杨小木,还请求父皇不要追究杨小木打死打伤官差的责任,也不要追查他走私不走私。她可以担保他的货物是从朝鲜商人那里买的,至于朝鲜商人的货物从哪里来,这不重要。朝鲜不是汉朝的敌国,杨小木这种做法并不违法。

在景帝的众多子女当中,景帝最爱的就是平阳,平阳只要不过分,说什么他都听,就答应平阳不再追究杨小木,也不再追查杨小木,可是玄道门和廷尉府还有窦婴是太后心腹,太后肯不肯放过杨小木,是否追查杨小木他不能替太后做主。

这一点平阳表示理解,向父皇称谢,辞别父皇母后,返回平阳长公主府,将这个还算好的消息告诉杨小木。

景帝试图调停平阳与太后的关系,一天之内第二次去未央宫,替平阳说情,让太后不要生平阳的气,拿平阳的手下开刀,第一次是在清晨刚得到郅都的禀报后,与太后商议对策。

太后不承认自己生平阳的气,拿平阳的手下开刀,说平阳年纪小,容易被骗,杨小木的身份来历非常可疑,他呆在平阳身边十分危险,平阳是她的孙女,她关心她的安危,才调查杨小木,希望景帝转告平阳,叫她不要误会。

景帝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她若真的关心平阳的安危,上次就不会拿平阳当诱饵,引诱项羽余党上钩。幸好杨小木从项羽余党手中救下平阳,平阳才没出事。杨小木两次救平阳脱险,如果他想害平阳,只要不出手即可,何必处心积虑,费尽心机。景帝对杨小木倒不担心,不过太后调查杨小木的身份来历他还是认同的,便说太后调查杨小木的身份来历他不阻止,不过杨小木对平阳有两次救命之恩,在搞清杨小木的身份之前,不能伤害他。

窦太后干预朝政,不是景帝软弱无能,相反的景帝是历史上有明的明君,景帝与其父文景治下的汉朝欣欣向荣,国力蒸蒸ri上,社会安定,一年全国的治安案件只有几百起,史称文景之治,而是景帝是个孝子,又了解太后的能耐和用心,她有治国的经验,又一心为国,所以对太后诸多忍让,事事向太后请教。太后也明白这一点,做的并不过分,大事总是与景帝商量,并不独断专行。

景帝的要求窦太后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