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八十章 六朝古都全文阅读

第八十章 六朝古都

于是,刘星说道:“刘诚,那样做是不行的。跃马湖方圆不过十五里的小湖泊,洪泽湖也是一县之地。但是太湖,却是有两个州府大的地盘,太湖原先的帮会与地方豪强商人都有关系”。

“第一,作为新入住的势力,没被认可之前是无法和这些地方势力合作的。所以,要站住根基,必须赶紧选择一方势力合作,否则一定惹来官府干涉”。

“第二,太湖是江南富庶之地,东面湖畔就是苏州城,北面是无锡常州两府,南面是湖州、嘉兴、杭州,只有西面溧阳府一带才有山区。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地区,靠蛮干是不行的;所以要变通,要与哪些人要合作,与哪些人要对抗,需要分辨清楚。就是杀人,也只要清楚几个关键人物就够,不能像洪泽湖那个偏僻地方可以蛮干”。

“第三,太湖那么大,在把这些收编降服的人马外,可以大胆的收编流民。余杭、嘉兴、苏州今年上半年发了洪灾,很多人无处谋生;除了部分进入工坊当佣工,至少还有十万人还在外面靠赈灾过日子。可以先招收二千来号人”。

“你告诉高风,别心急。我给他的五年时间去拉起一支两万人的队伍就行”。

交代完,刘星拿起笔墨写了两份信函,交给刘诚说道:“一份是给高风的,你亲自送去并转告我刚才说话。另一份是给你,你回头细看。给你二个月时间继续协助高风;然后你按我写的,带你们暗卫的四十人把南京、常州、苏州、扬州、镇江、杭州的地下势力调查清楚。给你一年时间,凡是三百人以上的帮会,都要有记录在案!”。

......

在扬州滞留了七天后,刘星一行渡过六步瓜洲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城。时下的南京,虽然没有后世那样高楼广厦,万家灯火的盛况;但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发展,也到最繁华的时期。

先游玩了文气十足的夫子庙,再走街串巷游览了念旧情怀的乌衣巷。南京城到底是陪都,少了很多铜臭味,多了很多文气。夫子庙的街道两边,说书的,算命测字的,卖字画的,卖古玩,文客往来不绝;而乌衣巷想多偏僻清雅些。

刘星游玩罢夫子庙和乌衣巷,一行人再攀登到钟山上。

一行人站在钟山之巅的紫金台上俯视整个南京城。这种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以钟山位置,向北望去,山脚就是玄武湖,再远处就是长江。往西边望去,山脚就是南京皇城,此处就可以清晰看到气势磅礴,庄重雄伟宫殿建筑群。而出了内城往西北边,就是声名远播的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之地的渊源就出于此地。

公元二百二十九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因为其中,四个临时割据的小政权不被认可,故以“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为公认,也称为“六朝古都”。每逢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就会有大批人衣冠南渡。很多皇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维系华夏文明的复兴之根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朱元璋更是在此建都,缔造了大明王朝。他推翻了蒙古人的残暴统治,恢复了华夏道统,除了帝王的身份之外,更是民族英雄!

历史上,西晋灭亡,五胡乱华,汉人的道统和血脉几乎灭绝。中国历史经过了三百年的黑暗时期,才由杨坚重新统一,第一次恢复华夏正统。

赵家兄弟建立宋朝统一天下,但是南北两宋先后被辽、西夏、金、蒙古吊打了三百多年。直到朱元璋的横空出世,汉人才第二次恢复华夏正统。

现在是第三个黑暗时期即将到来,靠谁呢?或许天朝太祖说的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靠天靠地还不如靠自己!

刘星一时兴起便沉吟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聊聊四句,道尽世间沧桑;兴盛衰亡,生死荣辱,尽在其中。

......

“好诗,刘兄此时此景,借诗豪的名句,怕是有感而发!”,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刘星转头望去,只见向来神秘的邓宽摇着折扇,气度翩翩的沿着石阶踏上了观景台。他身后跟着两个劲装打扮腰间挎着朴刀的随从。

刚才观景台上人来人往,加上自己思绪漂移,刘星没去注意有熟人在附近。

刘星颔首,上前做了揖礼说道:“什么风把邓兄吹来南京了?”。

“邓某来南京,刘兄很奇怪吗?”

“当然稀奇了,几位同年书信往来,提起邓兄都说少年老成,胸中有千万韬略”,刘星鉴于邓宽的性格高傲,加上他的座师是山东巡抚张炳成。邓宽与楚党、东林党来往密切,所以他对邓宽抱有几分警惕。所以,与他交谈反而不如有生意往来合作的章程那样亲切;也不如梁语那样书信频繁。

邓宽上前和刘星并排望向南京城,吕灵几人和邓宽带来的随从腾出位置,让他们两同年交谈。

“刘兄,你我都是熟读史书之人。你说,当年太祖为何定都于南京,而后来成祖又迁都到北京?”,邓宽显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对天下的局势变化也看在眼里。邓宽现在看起来也是忧虑重重!故有此问。

刘星回道:“太祖起事于安微,建立建立基业于金陵。他能成事,一是因为当年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后,南方已经尽规大明所有。二是,北方的蒙古人已经入主中原八十年,享受中原的繁华和安逸后,上层贵族和功勋后代早就堕落不堪。但是,太祖成霸业于南方受南方汉族士人鼎力支持,等蒙古残余势力被赶出中原回到塞外后。太祖已经年事已高了,他就是想迁都也无力筹划了”。

“相反,成祖即位后还处于青春鼎盛时期。成祖深明居安思危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南京城,金粉气太浓,此地成霸业易守霸业难。故成祖有天子守国门之说,他这才力排众议,迁都北京。因此,不论是瓦刺还是鞑靼,在势大之后都无法再入中原。所以,大明才没有宋室偏安之耻”。

邓宽深以为然,他接过话题说道:“当年土木堡事变,于谦公力谏景泰皇帝:凡议迁都者立斩不赦!但这些年过去了,现在的南京城紫醉金迷,士人官员安逸的很”,邓宽的话语中透露出很多不满。

刘星也苦笑道:“昨天我逛夫子庙,几个书写售卖字画的先生在议论朝廷要加商税的事情。其中有人言:这辽东和西北动乱与我等江南各省有何干系,加税就是与民争利!春秋时期,先人尚且知道唇亡齿寒,而如今...”。

邓宽也说道:“二年前,我们山东科考的副主考刘真就栽在贪字上。这事情才过两年,现在就有人敢顶风做浪。他们开始上下打点。这离明年秋季甲戌科的会试还有八个月,有些人就是在其中上蹿下跳,利益熏心!”。他官场的消息灵通,知道一些风声。

刘星对明年的会试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但是北京城还是会去,他问道:“邓兄,明年会试。你什么日子起身?我有其他事情耽误,怕是会晚些日子才能到京城”。

“刘兄随意,我也要事情要做,明年四月就上京城”邓宽回复,然后他又邀请道:“相请不如偶遇!今晚邓某做东,咱门到秦淮河清月楼一聚如何”。

刘兄闻言有点蒙,不过,时下的文人骚客喜欢到风月场所的事情,他倒是知道。刘星在前世,年轻时也出入风月场所;因此并不忌讳。于是他点头,相约个时辰到清月楼。

到了山下分手后,刘兄默默看着邓宽的身影,默想着。

看来,两年前给刘真下绊子的事情,除了自己外估计邓宽也有份,甚至背后也有巡抚张炳成的身影。看来,自己要重新评估下他的能耐。就不知道,邓宽有没有探查自己的身家。

......

傍晚过后,刘星走下马车出现在繁华的秦淮河傍,他目光注视着街口的立着一副对联:人间风月暖人心,十里飘香秦淮河。身后的几个人也陆陆续续跟着下车,除了夏德留守客栈外其他人都来了。钱延庆和端木作为男人,逛青楼自然没什么压力;可吕灵、端木飞雁、钱婉月三个居然改换男装也跟着来了。吕灵和钱婉月原本不好意思跟来,但经不起端木飞雁怂恿,加上好奇心驱使,她们就化了妆跟着出来。

到了街口,刘星才尴尬发现:这一路上灯火通明阁楼众多,去清月楼不知道怎么走。于是,他拦住一个文士模样的青年向他问路,结果这位三十出头的文士对刘星狂喷一顿,他说道:“这个兄台,你倒也稀奇!来南京的人没有不知道清月楼的。你也想一睹清月三花的容颜吧?看你身家颇丰,不会也想抢花魁吧?”。

“什么抢花魁?我自是应约而去,到清月楼一聚罢了”,刘星尴尬的回复。

那畜着短须,感觉自我良好的文士见刘星是真不知情,便说道:“郭某观你们年纪较小,托大点称兄长了。不知小弟贵姓,何处人氏,到南京有何贵干?”。此人有点自来熟,一副精明的样子。他一看便知众人中以刘星为首,其他人身份不明。

对这样一看青楼熟客,刘星既不会攀交情也不抗拒。耐心地说道:“刘某初次到访南京城,倒让郭兄见笑了。不知道郭兄可识路?”。

郭姓文士骄傲说道:“当然识得,郭某不敢说是常客,这清月楼也来过几回。这每一年一届的花魁秀从不错过”,说着在前面带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