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三十四章 商路筹备全文阅读

第三十四章 商路筹备

安排人去江南寻找番薯、土豆、辣椒的的事情是核心要务。这次刘三叔向刘星推荐了刘星老管事马六,马六有三十八岁,跟着老爹刘会跑过五年的行商,为人稳重。

刘星先是做了一份物品特种描述和手绘图形的资料,给马六按图索骥的去找这几样东西。为了更有把握的找到这些东西,刘星要求马六以青远商行的联络管事身份,带五个伙计从江浙一带为起点;再分多路重点到扬州、淞沪、苏州、杭州、宁波、泉州、广州这些阿拉伯商人有交集地方打听。

刘星对一伙人承诺:这三种东西,每找到一样奖励一百两银子。完成任务的家丁,可以安排后人跟随刘氏子弟入学伴读。刘家的家奴除了钱财,最看重的就是后人有个出身,故对自家少爷的这次神秘任务非常上心。

安排完家事后,刘星带着何胜萧运向着阴平县进发。

......

阴平城南的一处富家大院,外面看起来占地足有三十亩。这宅子进门后是一道朱红色照壁,右进通往大堂客厅;左进通向侧门。这会儿,一群家丁正在三三两两的搬运的货物,从外形和份量看起来是南方绸缎和关外的皮货。

刘星手里端着茶杯,打量着章家客厅,大厅正面挂着一副仙鹤迎松的贺寿画卷。画纸是用上好的宣纸作底,画风细腻精美,一看就知道来自名家手笔。画卷的两侧安置挂着一副对联,书写的都是常见的祝词: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字体用隶写,笔风工整华美,字体对称匀称,用肉眼无法跳出什么毛病。

不亏是传承五代富甲一方的的大户,光看这屋里屋外的摆设就知道章家的家产远超过刘家。

“刘兄,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章程人还没进门,就大老远热情地打招呼。

刘星站了起来作揖回礼说道:“章兄有礼了!圣人说读万卷,行万里路。所以刘某就出来到处走走,体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章程今天一身便服,也是刚从家族的商铺回来。眼看再过三个月就要入冬了,章家的皮货要赶着制成皮衣,好赶在冬季来临前送往各大城商埠销售。所以章程的父亲,也就是当代家主章通把正在读书的儿子拉上帮手。

章程正忙在头上,突然有家人来报有同年好友上门拜访。他没想到是刘星亲自来了,章程自去年考场后一次交谈后,对刘星的才学和见地非常佩服。他早有拜访刘家的念头,没想到刘星自己上门来了。

不过,他觉得刘星今天来章家的目的不止是路过这么简单。于是问道:“刘兄呼我品源即可,这是去岁回家后恩师给我取的表字。你我分属同年难得一聚,刘兄这几天就住在我家便是。我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事情,刘兄但说无妨”。

刘星暗道章程果然有着商人的通透心,便接着过话头解释说道:“我此次前来,一是打算行走沿着阴平到聊城,看看运河沿岸的民生和商旅,权当是游学了。二是代家父来拜访章家,阴平连接聊城、兖州、济南三府的货源来往要道。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这附件的官道上商旅来往不绝;只怕这其中大头生意都是要瞻仰你们章家了”。

章程回答说道:“听说刘家是当今肥城第一大户,家父早有相见互助之意。这事对我们两家都是互惠互利之事,待今晚家父回家后,兄弟定当引见家父”。

刘星今天是访友,所以一身文士打扮,连佩剑也没带。便在章家主回来前,两人一来二去的论起了经书典籍的研读心得以及士林风气。晚上章家家主章通回来后,听刘星的介绍,他对刘家的棉布合作推销生意颇为心动。

不过,章通担心清兵在京城一带掠夺的事情,最近几个月他们章家也不敢派人往北面售货。刘星想了想,便把自己的推测告诉章家:清兵无力攻打京城,各地今勤王大军已经陆续赶到京城,清兵不久就会退出关外。眼下只要没把商路越过保定府和大名府都是安全的。

在章家商谈一阵并用过晚饭后,刘星谢别章家父子的留宿,回到和两位师弟约好的客栈。“都有些什么消息?”回到房间,便看到二位师弟等候多时,刘星微笑问题。

何胜说道:“阴平四大家族影响力最大。师兄的同年章家占本地二成田地,同时是本地最大的商户;不过章家口风甚好,对贫民和灾民多有救济”。

“其次是张家,张家占了本地四成的田地,张家家主张链是举人出生,也是个官绅。不过张家对佃农苛刻,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大肆侵吞小户人家田产。再者是费家,费家经营钱庄和典当,连济南府都有费家的当铺。费家的子钱利息年息收到四分,也算是地方一霸,他们和县衙来往最深。最后是李家,李家是诗书传家的官宦世家,田亩只有两百亩。但是官影响力很大,李家家主李恒致仕前做过两任知府;李家长子李崇是现任刑部主事;李家次子李斌已经考取举人,眼下正在江南东林书院求学”。

萧运见何胜说完并补充说道:“本县知县刘韬好财如命,街坊风评极差。而且是好色之徒,上任两年就纳了三房小妾”。

刘星打趣两人说道:“很好嘛,一天时间大体都打听出来。特别说何师弟,很有情报局局长的架势”。

何胜不知道这“情报局”是什么机构,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转而问道:“师兄,我们怎么出手?”。

刘星想了想,决定考考两人的分析能力,便反问道:“让你们来决定,你们选哪家做目标?”。

何胜说道:“章家是师兄要合作的家族,自然排除。张家符合我们劫富济贫的目标,而且张家累积多年,钱财极为可观。费家也符合目标,钱庄的现银是最多的。李家官场干碍太深,贸然下手会引来长久的注意,而且他们相对更着重仕途,油水也相对有限。所以,我建议选张家和费家下手”。

“恩,萧师弟,你的选择呢?”,刘星不置可否转而问萧运。

萧运跟随刘星已经有五年了,他身上已经看不到夕日那个猎户少年的形象了了。经过几年的读书习武,萧运的身上也养出了深层的气度。

“我选择放弃费家,转而向刘韬下手。因为费家的钱财既然放置在钱庄,那么一定会昼夜安排人防范,而且防盗的手段绝不会简单的安排人手。刘韬作为本县县令,他不认为谁敢麻烦官府向他下手,必然疏于防范。而且县衙的衙役一般只守前院不守后院”。

刘星继续问道:“那你们认为怎么下手,同时向两家出手?还是分先后?先哪家?”。

何胜和萧运对视了一眼,发现这个不好决定了。动了一家后,短期内必然让本地打草惊蛇;第二次下手就难办了。便把目光投向刘星,刘星说道:“先不急,我们先休息,三更后我们先去探探路子”,他心里却是感慨土地兼并的剧烈。肥城还好,颇有相对数量的自耕农;到了阴平,这几家地主就占了八成田地,这哪有小民百姓的出头机会。

两天后,三个少年人骑着驽马慢悠悠的从西门外出。不过,刘星只是绕个幌子,当天夜里又带着何胜两人翻墙潜回成立。

三天后,当晨光刚驱散清晨的雾气时,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就进冲到县衙门口擂鼓报案。很快消息就传遍了阴平县城,张家昨天夜里被盗贼光顾了。失盗黄金二百两,白银六百两。一时间城里一片鸡飞狗跳,县城的四个城门都被站满衙役兵丁,还有一群的衙役扑向客栈,小混混乞丐聚集的场所。所有可疑人群,都衙门被盘问。

而刘星三人早就轻装,已经走在前往东阿和聊城的路上。阴平县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是这三个飞檐走壁的毛贼在闹事。

到了聊城后,三人安排人住处便观看了运河码头和漕运的船只的状况。这运河就是传承自隋朝的大名鼎鼎的京杭的大运河。聊城就是南北运河和黄河的交接处,是时下交通枢纽。

一艘艘从北往南的商船张开风帆,顺着秋风南下;而由南往北的船只却是在一队队纤夫用纤绳在岸上拉着前进着。刘星从书上看过,这些纤夫隶属于漕帮;运河两岸有八万多从事纤夫、挑工、搬运工的漕帮民众,区域横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四省。漕帮是个非官方组织,起初是为了保护漕工利益,团结起来与商家摊牌调度的帮会。漕帮存在年代已经有七百多年了,现在如何运作,帮会的管事人是什么做派就不好说了。估计也可能和盐帮一样,被背后的商家控制了。

对于用前夫人力拉船的事情,是非常原始的交通方式,也非常落后。其实,不需要等到蒸汽时代的到来,管考古代的工匠技术就有办法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刘星就知道有种参考现代机械的人力轮船可以替代这些艰辛的人力。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还有古希腊人都记载过人力轮船的技术。就是在船身两侧设计轮桨,由人力在船舱内脚踏踩动木轮;再通过轴承联动装置带动船外侧的木轮转动,形成划水的效果。最终通过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船身前进的原理;就是后世公园里游船一般。可惜《梦溪笔谈》提到发明被儒家排斥和谐了。

另外,关于船舶的发明设计有讲究的,内河和海上的船只做法是不一样的。内地河运的船只为了不容易搁浅,船只建造都是做成平底的。海船的远洋巨舰和楼船需要做成尖底的,船头也有做成尖头,方便航线是减少水的阻力。

在没有蒸汽动力和柴油动力的年代,可以用风帆加转轮可以增大海船的航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