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克徐州(一)全文阅读

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克徐州(一)

淮泗之战结束的第三天,刘星的十一万大军来到了徐州城外与何胜汇合。

刘星先是当众夸奖了萧翠儿这位巾帼女将的战功和对战机的敏锐感,然后郑重的接见了两个俘虏:徐宏基和黄昭义。

刘星将徐宏基请进大军行辕大帐,当众多将领的面前给徐宏基鞠了一躬说道:“刘星遥拜中山靖王徐达,请魏国公代先祖受本王一礼”。然后,刘星转头众将说道:“中山靖王虽是明朝的将领,却也是我华夏一族的英雄人物;他和常遇春等人追随明太祖朱元璋驱赶蒙古人,恢复和华夏正统,光复我华夏衣冠。他们是真英雄,对待英雄的礼敬,是不分立场的”。

魏国公徐宏基见这这位神秘的辰王给他一个大礼,心里百味俱全。这个辰王明显是和李自成一样造反,要取大明而代之;可这些反贼反而比朝廷的官员们更尊重功勋。魏国公徐宏基让将士们缴械归降,但他本人却没打算归降,他徐家享受了朱家二百多年的奉养,还做不出背叛的事情;今天辰王这么一礼,他也不好心思骂人了。徐宏基六十多岁的人了,成王败寇的事情见多了,这些多余话他也不想说了。

最让他感到悲哀的是,洪承畴就坐在刘星的左手边。传言很久的事情现在得到了证实,出征辽东明军真的是投降辰军了!徐宏基一年前,带着江南的兵马到河北,来到洪承畴帐下,两人还携手进京勤王;现在是战友就变成敌人了!

洪承畴见徐宏基一直看着自己,便说道:“魏国公,有什么话就问吧?洪某投到辰王帐下是深思熟虑过的,大明是真的气数已尽了!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他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徐宏基不解的问道:“以辰王这等旷世英才,以洪大人这等文韬武略,如果所有人都尽心辅佐大明,大明怎么会无法复兴呢?为什么要如此一定要推翻朝廷,要打战?乱军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了,你们再打下去真不知道还会死多少人”。

洪承畴想解释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刘星见状接过话说道:“魏国公,你不懂啊!我说一句你听不懂的话,大明之所以无法挽救,是因为基因问题!基因!我给您用一个通俗的话做比喻:一只蚱蜢,它再怎么顽强,也熬不过冬天的肃杀;所以蚱蜢的生命周期不会超过一年。一只鹦鹉在无灾无难的情况下,可以活到二十到二十五年,再久就不行了;一个人,如果丰衣足食无灾无病,最多可以活到九十甚至百岁,但想再久就不可能了”。

“这就是基因,是从他诞生开始的与生俱来的根本。大明能用有二百多年基业,是这些基因在起作用;但也正因为这些基因,注定它要走向灭亡!所以无人可救。而本王不同,本王看到的东西,知道的东西远在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之上;本王知道如何建立新的道统秩序,让华夏一族焕发出新生”。

“魏国公,你如愿降,本王将你们徐家的爵位降一级,以世袭侯爵供养徐家。毕竟,你不是本朝的功勋。如果你不愿归降,那请老前辈安坐家中拭目以待,您老保住身体多活几年。本王会让你明白,新的秩序是什么样,我建立的新朝的基因与大明有什么不同!”。

徐宏基沉默思索一阵,长叹道:“徐某谢过辰王的厚待,徐某终究是世代受朱家国恩,就在你们牢里先呆着吧。不过,我身边的这位护卫首领,是位难得的将才;辰王不妨收下他”。说完,他将身边的黄昭义推荐给刘星。

刘星早就注意到这位三十岁的将领,便接徐宏基的话说道:“黄将军是余杭黄家的武学传人,自然难得的人才;听说你的骑术和枪法不错,可愿到我们何帅帐下听命?”。

黄昭义见自己旧主推荐,便答应说道:“黄某谢过辰王赏识,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刘星点头笑了笑说道:“这就好,你先熟悉一阵,看看我们辰军是怎么打仗的”。然后转头对众将说道:“明天就攻打徐州城!谁愿担任主攻?”。

何康、刘煜、段勋三个步军将领都上前请命。步军的将领里,只有刘汉眨眨眼了无奈放弃,他的三千破锋营是刘星亲卫军,一般是不会轻易出战的。

刘星便说道:“那好,萧翠儿任攻打徐州的主帅,三位将军就各领两万人分别攻打南、北、东三面。段勋担任主攻,其他两面作为佯攻。听说徐州城的守将魏淦也是难得的人才,你们就和他过过招”。

......

次日,辰军派出六万人马分三面攻城,除了分守各地的人马,其余的八万人在城东的大营轮休。十四打一万人,刘星权当是练兵,刘星根本没将徐州城的明军放在眼里。兵力的差距,这不是一两个名将可以挽回的大势问题。

刘星的心思转到了情报上面,“夜莺”和“风信子”传来消息,江西和浙江的五万地方卫所的明军已经过江,正往高邮进军。刘星欣喜的搓了搓手,自己慢吞吞的拖了这么久,这些人总算入套了。

刘星在大营了研究情报和大局时,六万的辰军已经压到徐州城下。萧翠儿领着她的二百娘子军,五千轻装骑兵,三千的射声营在东门的一里外镇坐着,洪承畴这个军务参将跟着观战。

见到萧翠儿下端着一个望远镜东张西望无所事事的样子,洪承畴不悦的说道:“萧将军,你不关注城下的战况吗?”。

萧翠儿说道:“洪师傅,您老放心。咱们打徐州,纯粹是欺负小孩子,等下让你看看什么叫辰军的霸道攻城法。现在军令已经下达,看三位副将的发挥即可”。

洪承畴见此只好耐心的看,他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单筒望远镜,心里一阵无语。这种西洋人发明的望远镜,在军事上就是神兵利器;有此物在手,将帅在战场上指挥起来就是如虎添翼;有此物利用,侦查的斥候就无孔不入。他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每次辰军作战总是能够及时捕捉到战机,也明白了为什么辰军从来不怕敌军伏击。

三面的攻城的辰军很快就出动了。三面攻城的人马,先将步军列出五个小方阵步步逼近城下,这些步兵方阵列成四排,第一排依旧是撸盾手,后三排全是弓箭手。方阵逼近城下五十步就停止前进,而后方严阵以待的其他营队士兵推着装满土石蛤蟆车来到城下。

这些土石自然是用来填护城河,虽说护城河只有三尺深,但也填土才能攻城。这些蛤蟆有两个轮子,推车的扶手后还有两个杆子,这个小东西在休息的时候可以撑在地面。每个车子能装半石的土方,车子的侧面和正面盖着牛皮可以防御箭矢,正面还做了一个活动的板门;倒土的时候,将车子往前一倾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