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二百三十章 李自成的春天全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章 李自成的春天

商洛城里,李自成回想起自己在陕、豫、川、鄂四省交界逃窜求生的二年,颇为感慨。十万人马最后熬过来的只剩六万五千人。在缺吃少穿,加上油盐酱醋极度稀缺的日子里,一些身体不好的闯军士兵要么饿死要么病死了。还有一些人,受不了这样的日子逃跑了,其中就有李自成手下大将郝摇旗。

郝摇旗的出走,差点引起内讧,其他将领视同郝摇旗的行为如叛变,要剿灭郝摇旗以儆效尤。最后,李自成做出了一次大度的选择,他非但没有处罚郝摇旗,还在对方临走前送了一批军备物资,并明言任何时候欢迎的他回来。此事,让处于艰难时间的闯军将士对李自成更加拥戴。

其实,李自成自己也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几次想走出山区到平原去拼一拼。但被牛金星的多次劝说,才然他继续忍耐下来。

到了今年四月,得知洪承畴大军北上勤王的消息,李自成大喜过望。可准备出山的时候,再一次被牛金星劝住了,按牛金星的说法:此时出山,等于逼迫洪承畴大军再次来围剿,再等几个月看看。

现在,终于等到洪疯子带兵去征讨辽东的消息时,牛金星认为时机成熟了。出兵心切的李自成向牛金星问道:“军师以为我大军该向何方出击,选关中还是南阳?还是再次入川?”。

牛金星对着舆图沉思一阵,说道:“闯王,属下认为这些都不是最合适目标,最合适的目标是这里!”,李自成走近看对方指示的地方襄阳,便诧异的问道:“军师,襄阳是一座坚城!北面绕着汉水,只有东、南、西三面可攻城。当年我和高闯王拥有二十五万大军,在路过襄阳时,都没敢动这个念头”。

牛金星对李自成这担心不以为意,说道:“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义军声势浩大,朝廷在襄阳驻守有重兵,而且官军非常警惕!现在不同,二年多时间没有经历战火,襄阳那边早就松懈。昨天,我看了探子回报的消息,襄阳城里只有两镇一万二千步军,而且都是卫所的地方军,其中不少是新兵。最重要的是,襄阳城里有十五万石军粮”。

李自成也是一个果断的人,踱步一阵后,说道:“好!我们立即整顿人马,三天后就出发!”。

牛金星说道:“闯王且慢!要想打襄阳,还有一件事情现在必须要做。就是派人联络张献忠,让他一起起事!”。

李自成有点不悦的说道:“张献忠打战都够勇猛,但不是个好的合伙人。这痞子太奸诈,而且贪小便宜。既然襄樊的兵力不多,我们自己就能打下,为何要他插一手!”。

牛金星不紧不慢的说是:“张献忠此人,人品固然是不堪,但是他手上也有五万多人。有他一起起事,才可以分担官军的注意力!这才是根本!只有把中原的局势搅浑了,闯王才有足够的时间重整零散在中原的旧部人马,才能有时间招兵买马!闯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李自成思索后觉得有理,便向牛金星一礼后说道:“非军师之言,自成险些误事!多谢军师教诲!只是张献忠现在在谷城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有田地可以军屯,有朝廷的粮食可以供给。万一他安于现状,不愿再起兵呢?”。

牛金星似笑非笑,然后答非所问的说道:“闯王,您知道属下为何愿投入您门下,而不是其他人吗?”

李自成对此问题颇为意外,不过这种讨好军师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呢,便说道:“自成自己也不知道有何长处,承蒙军师厚爱!自成只知道有军师相投后,我闯军如虎添翼!”。

牛金星抚着山羊胡子愈发起劲,他最欣赏李自成那种善于接纳谏言的心胸,也很享受自己才华展示的感觉。他便缓缓的说道:“高闯王就义后,声势足够的也就闯王您和张献忠两部。您是心智坚定之人,所以从来就没想过投靠朝廷,但是,其他人不这么想。像张献忠这样,就喜欢见风使舵。这种人,顺风顺水就罢了,但是一旦受到大挫折就难以成事。所以,属下就知道您才是明主!至于张献忠会不会愿意再次起兵的问题,他降而复叛又不是第一次了。像他这种爱占小便宜,也热衷权势的人,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李自成被牛金星这么一捧也心里舒坦,便问道:“只是,这派谁去合适呢?我帐下众将与张献忠所部一向不合”。

牛金星继续抚着胡须,摇头说道:“闯王,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说的是?”

“罗汝才!”

李自成犹豫道:“罗汝才就是因为与张献忠有过节,才引军单独去江淮。结果他在那里被官军大败了,他的所部人马逃散殆尽。否则,他也不会轻易到我这里寄人篱下”。

牛金星笑着说道:“闯王啊!罗汝才的外号叫曹操。曹操是什么人?能伸能屈者也!你收留了他一年多,他怎么也该替闯王做件事情吧。也只有他,才能说服张献忠,不管过去有什么小矛盾,在官军面前都是小事”。

李自成答应道:“好!就依军师说言,我去找他说事”。

......

秦岭东南山麓下,有一支三千的人马在林子里驻扎着。“曹操”罗汝才抚着自己的七星宝刀,望着南边的一个小县城长出一个口气。寄人篱下的日子真难熬,不过还得继续熬着。尝试过大权在握之后,再到别人手下当部将,他罗汝才心有不甘。

这次罗汝才最终接了这个“使命”,除了偿还李自成人情外,还得到李自成调拨的三千人马。尽管都是老弱之众,但好歹也是士兵,总比自己带了二百人做个光杆头领强。

一个清瘦的老农模样的人,用扁担挑着一担山货,慢慢的总山脚走到林子外面。

前后张望了片刻,发觉没有人跟踪后,他将箩筐和扁担藏到树丛里,然后灵活从树丛间穿过。一会功夫后就来到罗汝才身前,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交给罗汝才,说道:“大头领,这是张头领的回复”。

罗汝才点了点头,接过一看:明日午后,城西老牛谷见。这字写得歪歪斜斜,正是张献忠的老粗手笔,加上这位老农模样的乔叔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亲兵,罗汝才可以确定消息无误了。

第二天下午,一个三到五粗的黑帮头子模样的汉子在谷城西边老牛谷里,坐在石头上。望着罗汝才从远处而来的身影,他伸手摆了摆,算是打招呼。

罗汝才随意往山谷左右林子里一瞄,发现两边都藏着二十多号人,这些人手里隐隐约约持着弓箭。罗汝才并不见怪,如果毫无防备,那就不是多疑的张献忠了。

“张老哥!二年不见了,瞧你的表情,是不欢迎兄弟我来看望?”,罗汝才走到跟前后,也选个石墩坐下向张献忠打招呼道。

“我说曹操,听说你投了自成那边。怎么不在那边过逍遥日子?跑来兄弟这里来了,你要原意到我这当差,我老张双手欢迎!”,张献忠一张口就拿人开刷。

罗汝才不愧“曹操”的外号,也毫不在意,继续说道:“张老哥,我是后悔没跟着投降熊文灿。要当初去了汉口镇,咱怎么说也是总兵官!那好比张大哥,你现在这样,就不愁吃喝了”

张献忠见罗汝才反拿他开说,便怒道:“好个屁!你当初要是去汉口镇,你那人马还能留得?老子当了两年的龟孙子,六万多人,现在硬是被分了两万到枣阳那边看押着。那熊文灿的二万人马一直在随州防着老子!现在,他娘的居然说官粮吃紧,要老子精兵简政,放三万人卸甲归田去种地。剩下的这些人,也只按七成供口粮...”。张献忠值天骂地的发了一顿牢骚。

罗汝才见差不多,就说道:“张老哥!你这消息是过时了吧。熊文灿被调入京城了,现在就贺人龙的三万人在湖北。那随州的二万人,现在实际只有五千人,就连贺人龙也回武昌府了”。

张献忠跳了起来,说道:“不可能!我的人五天前刚回来报信的。这些兔崽子,还不敢蒙我”,这消息太突然了,张献忠也不骂了。说道这些实质性的东西,他可是认真起来了。

罗汝才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说道:“这是自成让我给你捎的”。

张献忠接过信函细读了起来,看了一会后脸色阴晴不定。

罗汝才见此,沉声说道:“张老哥,机不可失啊!咱们终究不是吃官粮的人,不管是京城里的官老爷,还是地方官,有几个拿正眼看过我们?”

张献忠脸色狰狞说道:“格老子的,居然给老子玩空城计!我得先派人查一查,如果一切属实,自然是没问题”,完了又嘿嘿说道:“我说曹操阿,要不到老哥这来。你的本事,老哥是知道,老哥不会亏待你的!”。

罗汝才怅怅的笑道:“张老哥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不成啊!咱还得在自成那里白吃白喝了二年,不管怎么说,得把人情先还完不是”,罗汝才心里暗道:开玩笑!谁不知道你张献忠吃人不吐骨头的货,在李自成那里虽然寄人篱下,但好歹有个盼头不是;再说,有牛金星辅助,他李自成的也有看头一些。要是在张献忠这里过日子,哪天还不被卸磨杀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