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短视的李氏王朝全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二章 短视的李氏王朝

“碰”一声闷响,忍无可忍的金如焕怒骂道:“出去,全部给我出去!”,说着就指使随从驱赶歌姬。

李润被这一拍击桌案的声响驱散了三分酒意,不悦的问道:“金将军,你这是何意?”

金如焕走到大堂正中,对李润单膝下跪,拱手行礼道:“元帅大人,末将实在看不惯歌姬出入军营的做派。此乃我们大朝鲜国的前线的大军行辕,现在外敌未驱出国门,怎么可以沉迷于酒色歌舞?末将斗胆,请元帅下禁酒令”。言语之间,对李润三分不满。

李润阴沉的说道:“军中大事,本帅自有主张。恰逢喜事,偶有庆贺也是常事,你不必大惊小怪。既然日本人的海军也没了,海上的补给线也被青龙帮的人给断了;那么,被困在我国境内的日军,落败覆没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李润对这个近来大出风头的金氏家族将领没好感。相比起金如焕的战绩,他一直表现平平。也就在去年冬天,日军攻打汉城,试探一阵就退去,算是他守城之功,其他没有出彩的战绩。

这一年来,各地府道对金如焕赞誉不断,连军中底层军官和士兵提到金如焕都伏首拜服;而对他这个真正的主帅,士兵们并没真正的敬意;这点,李润从士兵们的眼神里看的很清楚。

最让李家无法接受的事,剑宫的二千剑师下山参战,指名道姓的要加入金如焕将军的统领的队伍。此事,如同两记耳光狠狠拍在朝鲜王室和李润的脸上。

这怎么能行?这样下去,就算打败了日本人,朝鲜上下还是李家说的算吗?还是李家的王朝吗?

老百姓们不清楚,但是朝鲜的几个传承世家却是非常清楚朝鲜李家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当年,高丽王朝的王氏王族无能,高丽是在大将李成桂的带领下,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当时元朝衰弱,蒙古人已经被朱元璋赶出中原)。于是,深得民心的李成桂,在全国百姓和将士的拥戴下,登上了王位,建立朝鲜李氏王朝。

古往今来,很多在军事上是天才的人,在政治上却是蠢才,不懂官场的变通。金如焕正是这种人,否则去年在平壤京都,就不会在大殿上冲动顶撞故国王李。

金如焕死死的瞪着李润,诚恳地说道:“元帅大人,汉人有句话,叫作狗急跳墙。日本人现在后援被断,他们必然会奋起拼死一战,他们不会坐以待毙的!”。

李润嘲笑道:“他们拿什么跳墙,有粮食吗?有兵器箭矢的补偿吗?哈哈,新粮还有一个月才能收成!”。大堂很多将领纷纷拍马附合,仿佛是他们打败了日本人,收复国土也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金如焕环视左右自信满满的将领,心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日本人真那么好打的吗?金如焕却不这么认为的。在摩天岭之战,得知陷入重围无处逃生后,陷入包围圈的日本兵发起决死反击。这些参与的日本人,一个个顶着箭雨和滚石冲杀;有的日本兵身中数箭依然趋步前冲,有的日本兵人右手断了后,换左手持刀继续作战。倒不是日本人有多精锐,而是人性使然,在绝境中拼死一搏是人的本能。再者,日本虽然战阵组织不强,但是单兵武技却是一点都不弱。

李润没有理会金如焕的沉思,继续说道:“既然金将军急着攻打日军,那请金将军带本部人马继续绕道敌后。命你率军在三个月内攻破忠州,清州,公州;为我军反攻做一吕偏师如何?”。

闻声醒悟过来的金如焕有点诧异,这三个地方都是在日军粮道要道,攻打粮道本没问题。但是,清州和公州距离日军大营所在平泽太近了,还不到八十里!金如焕这时明白了,李润嫌自己再汉城碍眼。也罢,留着这种乱哄哄的地方,只能增加心理不痛快。

“末将遵命!”,言罢,金如焕转头就走。

......

或许是验证金如焕的猜想,还不到一个月,正面的战场再起了戏剧性的变化!

平泽日军大营,日军统帅德川傅文眼睛盯着墙上的地图,眼睛注视了整整一个上午。几位将领和幕僚一直站在他身后,没敢打断对方的沉思。一直到了日过中天,德川傅文才转头问道:“足利康建来了吗?”。

“回大将,康建君已经来了,在外面等候了一个时辰了!”,随从赶紧回答道。

“那就请他进来吧,叫其他将佐都进来。另外,派人去天安城,请智光大师也来一趟”,德川博文这才转身回到桌案前,抿了一口茶水。上好的乌龙茶,可惜,茶水冷了!冰冷的感觉,就像德川博文现在的心情一样。

等将佐们都一一进场入座后,德川博文站立圆桌前严肃的说道:“诸君,想必过去两个月发生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正如天皇陛下和大君传令说的一样,大日本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这次,我们必须依靠现在有兵力和现有占领的国土去打败朝鲜人,让朝鲜人臣服我大和民族的脚下。不胜则败,不胜则死,我们的对马海峡也被截断了,能够运输物资过来的船只也只有零散”。

“至于青龙帮海盗,他们是不会到陆地上来,一是他们是海盗,上岸之后的战力一般。二是他们军队总人数不多。所以,诸君要相信,征服朝鲜之后,胜利也一定属于大日本的!”。

下面的几个将佐问道:“大将阁下,我们什么时候出战?如果不算海军,朝鲜那般军队不是我们对手”。

德川博文叫人把地图搬到大厅正中间,说道:“诸君,你们请看!我们全境有二十八大军,需要留下十万在后方各道县,一是镇压顽抗份子,二是筹集粮食物资。所以,我们在前方能用兵力一共是十八万人,其中五万在东面原州防备朝鲜人东线八万人;剩下十三都在现在平泽大营。我们所对应的朝鲜人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把绝大部的兵力放在前线上。据我们安排的探子回报,除了平壤的两万人,其余二十六万全部在前线。不过这二十六万里,新兵就占了十八万,真正的悍勇老兵只有八万人。其中汉城十四万,东边的华川一线有八万与我们原州的军队对持,剩下四万在仁川”。

“这一次,我们要打的就是仁川!仁川在西海岸,是朝鲜剩余的三十海军战舰的补给基地,也是汉城的右翼最重要的城镇。但是仁川有个弱点,那因为城池狭小又破旧,再加上他们距离汉城只有四十里,朝鲜在仁川只布置了四万人。最重要的是仁川有十万石的粮食!如果袭击缴获了这批粮食,我们就不用被动等待一个月后夏粮!”。

“现在,汉城和仁川之间有一个不小的漏洞,这个漏洞就是汉江!汉城在江边,而仁川在汉江南岸。如果是朝鲜海军鼎盛时期,可以忽视这个弱点;但现在,他们的船只也极度稀缺,因为隔着汉江,汉城与仁川两地之间的相互援助上面一定会脱节!这个弱点,现在就是我们机会”。

说道这里,下面的将佐都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德川文博的思路。足利康建说道:“大将,您是主帅,您直接下令吧,需要我们怎么做?需要我足利家打哪里?”

德川文博用欣赏的眼光打量着足利康建,然后露出一丝悲伤说道:“足利君,我知道足利大名的事情,请节哀!足利大名是为我们大日本而死的,这点不容任何人质疑!我现在,需要你们足利家的二千海龙卫队,只有这支队伍可以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游渡过汉江”。海龙卫队,是足利家族少有的一支水陆都能作战部队,这是足利家族所在四国岛地理位置需要而组建的私人武装。

足利康建盯着地图,然后把目光落地某处,问道:“您的意思是?“

“我要你的潜入阳谷,把阳谷的朝鲜军屯粮营地给烧了。那里有朝鲜军二十万石的粮食仓!”

“好!我们海龙卫队出战!”

“足利君!出战的人能生还的可能性不大!”

“既然是我们足利家奉养的武士,现在就需要他们效忠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