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月化星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农民军的分裂全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农民军的分裂

三天后,北条秀一得到清州被袭击的消息。等他们赶到清州时,发现那只是朝鲜军的一支小规模的游击队骚扰了一天,这支人马攻城不敌后就逃窜了。六天后,他们又得到东面的荣州被袭击的消息。但这一次,朝鲜军猛烈攻城,他们在城外建立营寨里,据日军的情报探子回报,足有两万人多人!荣州的日本守军只有四千,北条秀一估计荣州只能守住五天时间。

确定那是金如焕的率领的主力部队后,北条秀一带领的三万大军又急行军奔扑荣州而去。

八天后,当他们赶到摩天岭一带时,一个布置许久的阴谋在等待他们。山岭的山道两侧里洒下了大量的硫磺木炭,连续几天急行军让北条秀一的军队疲惫不堪,并且放松了侦查和警惕。当日军通过山岭时,两侧山岭射出密集的火箭,干枯的秋草在硫磺木炭的助燃下,火势冲天。朝鲜军乘着火势,发起突然伏击让混乱的日军伤亡惨重。

没多久,北条秀一就得到回报。山道的前后,被朝鲜用滚石和檑木堵住了,他们被算计了!前路已绝,唯有死战!

其实,这都是金如焕布下的棋局,攻打荣州的前两天确实是猛烈攻城,但是那些数量众多的营帐,只是他用来布置的空城计。荣州攻城的第三天,金如焕只留下三千人马虚张声势,他自己则带着剩余一万五千人,来到通往荣州的必经之路摩天岭设伏。至于清州那支散兵,自然也是金如焕的手笔了。

摩天岭之战,北条秀一的三万日军最后逃出生天的不足二千人,北条秀一以全军覆没,并将剖腹自裁为代价,成就了金如焕的名将威名。

摩天岭战后,整个朝鲜南部反抗军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一时间,朝鲜半岛风起云涌!要不是日本国内的第二批八万大军及时赶到,稳住了南部的局势,日军都可能会全线后撤。

总结教训的日本军队,暂缓在朝鲜就地征粮的政策,修订占领区的统治方法。日本人扶持部分失势的朝鲜旧贵族,来维持地方秩序,安慰平民的抵抗情绪。

同时,他们派出军队以交通线路为依靠,建立哨楼和大小不一要塞,对反抗军采用区域重点围剿。对待金如焕这位头痛的朝鲜将领,日军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通过限制对方的粮草和后勤补给渠道,来限制他的活动空间。

......

到了十月下旬,金如焕见无法再占到便宜,留下三千人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发展反抗军队伍。自己率领了一万人绕过重重山道,回到了汉城这个抵抗日军主力的前线。

不过,朝鲜传回的消息让刘星略微惊讶。立下大功的金如焕,依旧只是带领着他那一万禁卫军,前线的主帅还是北原君李润,副帅则是朴家的朴嗣成。

看来,即便是面临亡国的危机,朝鲜李氏王室对世家的防范依旧没有放松。

十一月中旬,日军终于攻到了汉城城下,但是天气已经很冷,夜里还会结冰。经过金如焕的提醒,朝鲜军队每天到了夜里就往城墙上浇水,到第二天早上城墙上全是冰棱;好不容易太阳晒到中午把冰化完了,朝鲜兵在第二天夜里继续浇水。这样一来,日军每天攻城的时间只有半天。

此时的汉城一线,朝鲜军军队共十二万人,光汉城城内就驻扎着五万人。汉城本身的地里位置也比较险要,北面靠山,南面是二里外是宽达一百六十丈的汉江,只有东门和西门是平原。所以,日军每次能同时展开的兵力不足三万人。

德川傅文亲临战场,安排了九万主力军轮番攻城了十天后,选择了撤退。

不退不行!因为天空乌云密布,凌冽的北风刮个不提,那是要下大雪的前奏。

缺乏御寒衣服被褥的日军,半夜里不得不互相挤在一起抱团取暖。截止日军从汉城撤退前,已经有四千多人因为天气寒冷感染了疾病。此战,日军都付出了一万五千多伤亡,朝鲜也付出接近一万人的伤亡。

事实证明,德川傅文还是理智的。就在他将日军主力撤回到平泽大营时,一场鹅毛般的大雪席卷了整个朝鲜半岛,宣告了朝鲜战场进入冬季的冰封期。

......

就在朝鲜的历史轨迹发生偏离时,中原的局势也发生偏离了原有历史的变化。

崇祯九年七月,青龙帮在江南洗劫没多久,朝野变动让各地方的局势也产生了动荡。卢象升的离去,杨嗣昌回到兵部主政,山西的官场缺乏一个镇得住场面的巡抚。

曹文诏到底是带兵的将军,更多精力放宣大防线筹划上。为了防止今年继续被鞑子从容攻破宣府,曹文诏征得朝廷诏令允许后,调集了大量民工在农忙之余,在万全怀安一线建立大型营地、要塞、堡楼,并安排人在附件各地山头上建立古老的烽火台。宣化城的城墙也被重新修复,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苦之后,宣大两地的地主豪绅再也不敢弹劾曹文诏,反而派了家丁配合他修建防御工事。

但是,曹文诏忽视了对黄河渡口管制,高迎祥大军避开重兵防守的龙门渡口,改为从上游的壶口渡口入山西,于八月攻破吕梁,九月攻破安邑。

高迎祥在安邑发放官粮,使得大量饥荒的灾民除了部分进入上党外,其余很多人加入了高迎祥的队伍。如此的局势,让高迎祥的队伍像滚雪球一般迅速增加到了十二万人。

只有少数进来上党的灾民,被一个秘密的势力招收上了太行山;这股势力就是刘星派出的弟子周远建立太行飞虎帮。他们在去年带了二千山东的老兵进驻太行山野,在各处山沟沟有水源的地方,开山立寨,种植带去的土豆和番薯。与此同时,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齐鲁商会的,将很多食盐、农具、兵器铠甲等物资分批运道太行山下。

不久,高迎祥的大军又在河津以十二人马大败贺龙人的三万官兵。山西的整个南部又乱了!凑巧的是,李自成此时也从武关进入河南后,先后经过了南阳、信阳、许昌三地。闯营所到之处屠戮官绅,开仓放粮,招兵买马。到了周口一带时,李自成麾下更是汇集了十八万人马。

而张献忠和罗汝才再次流动劫掠湖北宜昌、随州、黄州等地,转道庐江进合肥。安微也乱了!

一时间,整个大明进入前所未有的风雨飘摇之境地。

......

崇祯在情急之下,启用了杨景辰未内阁首辅主持大军。崇祯这次听了洪承畴的谏言,他重新启用熊文灿,委任他为江南五省总督,进入湖北和安微追剿张献忠部。启用孙传庭为陕西巡抚,镇守关中局势。

而洪承畴本部率领明朝十二万主力军出关进驻洛阳,以应对河南的乱局。同时,已经急不可耐的崇祯,急令曹文诏帅三万骑兵,经过直隶南下河内,参与中原的剿匪。

到了十月,高迎祥和李自成会师于荣阳。高迎祥主张攻打开封向东发展;而李自成则是建议兵分两路,一路堵住虎牢关和荣阳要道,阻止洪承畴主力军出关,一路先扫平管州、兰考、新乡等外围州县然后再攻打开封。高、李两人第一次在战略方向上发生了分歧。

高迎祥的理由是,开封城官仓存粮八十万石,够三十万大军半年的口粮。这些年,农民军与其说是造反,还不如说是带领各地穷苦农民找条活路,解决吃饭问题。同时,高迎祥对李自成大肆杀戮地主阶层有点不满,他的想法是抢了粮食就成了,不要滥杀无辜。

李自成的理由是,洪承畴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不会坐视义军攻打开封。如果要打开封,必须先解决好后顾之忧。同时,如果打开封耗时过久,容易吸引大批的官军来围剿。李自成很清楚,他们的三十万大军中,新兵就占了十八万!真要蚁附攻城,风险太大。

最后,两人商谈了两天,还是以高迎祥的想法为主,毕竟高迎祥是所有义军推选的共主。

李自成把这一年下来收到的十万新收的全部都交高迎祥,自己带了剩余八万老营人马南下打襄阳。

农民军主力,第一次在战略部署上发生了分裂!

......

十月二十二,开封城,漫山遍野的农民军把开封城为了的水泄不通。高迎祥在以开封城的粮食为许诺,将方圆百里内的民工都抓来开凿河道。他将开封护城河汴河的河水引走,同时将上游的河水引到周围的庄稼地了里。加上自己三十万人马,农民军花了七天时间完成了护城河清理。

驻守开封城的河南总兵铁樊,以上戎装佩剑的巡视着每段城墙。一边观察墙上的狼槔、檑木、滚石等守城器械的准备情况,一边督促的士兵不断的弓箭射杀靠近城墙的敌人。

农民引走河水后,城下护城河的水深已经见底,剩下积水已经不足过膝。高迎祥安排各营轮番对着鹿车、驴车等工具,将远处的土石,运道护城河边去填河。而守城的明军自然不可能任由对方填河,便依仗着城墙的优势居高临下杀伤填河的农民军。

很快,农民军里也走出大量士兵,手持着木盾列阵到城下掩护,同时后面还跟着一排排的弓箭手与城上对射。但总的来说,还是官兵占优势,因为农民军的合格弓箭手比例太少。

一个合格的弓箭手需要训练六个月,可以开两石连射十五发,然后需要休息一刻钟。而高迎祥的大军,铁胎弓不到一万张,就是简陋的木弓,也只有五万,真正意义上的熟练弓箭手只有老营的八千人。而官兵的三万守军里,弓箭手的比例有一万人,其余的士兵借着城墙,也可以正常开弓射箭,就是命中率稍差些。

铁樊走到一个士兵身后,矫正对方挽弓的姿势,说道:“不要急!对方那软绵绵的木弓,就算是射到城墙上也没什么准头。等对方进入五十步内后,先瞄准再射!城内箭镞有限,不要浪费!”。

在带言传身教的带领下,很多将领也纷纷安抚士兵,指挥战技方法,城里的官兵慢慢也稳定了情绪,开始发挥守城的战力。

铁樊自认为不是足智多谋的人,他带兵么多年靠的就是个稳字。他三十四年的戎马生涯,从辽东转战关宁,从关宁转战大同,又从大同转战到中原各地。

他没有没什么好的出身,靠实打实的军功从伍长升任什长,依靠上司赏识升任百户。崇祯二年,他随同关宁军到京师勤王被卢象升赏识升任千户,然后被带到宣府;崇祯五年升任游击参将,后来随同洪承畴在中原各地剿匪,累积立功到副将。

今年五月,洪总督单独召集他密议了一阵,调任他为河南总兵,交给他一个秘密差使。

他现在总算明白洪总督当时说的那些话的意思:铁总兵,国家危难之际,需要有人肯牺牲,抛弃性命和牺牲...纵观众多将来,勇猛者有之;机智敏捷者有之;唯有你最为老持沉重,类比三国名将高顺,能堪担起此任...

他现在知道了,城外的几十万农民军是冲着开封的八十万石的官粮而来的。开封城是有八十万石粮食,只是...不在城内!洪总督是要他担任起诱饵的角色,执行九死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