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美味农家女 > 第124章 闹事全文阅读

第124章 闹事

“染姐儿,对不住,以后大伯都不骂你了。”苏成才对着苏染含含糊糊的说了句。

这态度,一点都不诚心。不过,现在能叫他低头,那已经很不容易了。全哥儿也没指望一次叫这一家子变乖。

自家男人都低头了,王氏也只能慢慢挨上前,也跟嘴里含了个萝卜似的,语焉不清的认错。

这一家子当着全村人的面照过来,还大吵大闹,是为了下苏染他们的面子,好叫苏染他们拉不下脸来赶他们走。结果谁知道,苏染和全哥儿棋高一着,反逼着他们夫妻俩低头认错,而且还是当着全村人的面!这下,他们的脸面可丢大了。

而且在刚才赔礼的时候,不少乡亲们听说了消息都凑了过来,这四周围早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人了。眼看他们认错了,立马有人说:“本来该这样!成才你们一家子当初可欺负了染姐儿他们不少,你们早该对他们赔礼认错了!”

“是是!”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

苏成才一家六口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但算这样,他们也没有硬气的扭头走。

苏染静静的听完了这对夫妻的道歉,她才把头一点:“大伯大伯娘既然来了,现在看来也是真心来恭贺我们的,那你们留下吃顿酒席吧!不过你们和袁先生赌输了,我可不敢放你们进去吃饭,你们和上次一样,还是在外头吃吧!”

一家人哪还有资格再提要求?虽然心里对苏染的安排一百个不满意,他们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苏染也吩咐安哥儿再在外头给这一家专门支张桌子,转身走人了。

前脚刚把这一家人安排好,后脚舅舅一家子也来了。他们一家子一样是拖家带口,全家出动。

江氏的脸皮和王氏不相上下,而且她可没有和袁先生的赌约,所以她大大咧咧的进了苏染家的大门,直冲到厨房来找苏染和黄氏。

“哟,这是在忙着做酒席哩?正好,柳姐儿现在也在学做饭,叫她也过来帮忙打打下手吧!”刚一进门,江氏把身后的柳姐儿给推了进来。

今天家里客人多,厨房里他们几个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多了个人来帮忙,苏染求之不得,也没有拒绝。

江氏见状,也又主动往黄氏那边凑了过去。“姐姐你身子不好,现在还带着孩子哩,别这么忙了,我来帮你烧火!你在一边歇着吧!”

她一把抢过黄氏手里的柴火,一个劲的往灶膛里塞了进去。

黄氏皱皱眉,她忙回头看着苏染。

苏染点头。“没事。”

黄氏也才松口气,把小板凳让给江氏,自己坐到一边放心的开始逗小外孙。

不过,江氏可不会这么放过他们。眼看那边柳姐儿干起活来了,她开始大声的夸。柳姐儿干的有三分,她能给夸成十分。夸上几句,她又开始重提要把柳姐儿送过来帮忙的事,那语气又理直气壮得不得了:“你看啊,年初咱们的字据可是写得一清二楚,秋姐儿只过来帮工一年。马上一年要到了,秋姐儿年岁也不小了,该回去说人家了。可是你们手头这么多事,哪忙得过来?那叫柳姐儿来好了!”

那边秋姐儿正在炒菜,听到这话她手猛地一抖,锅里的菜都差点给掀出来。

柳姐儿看见了,她板着脸说:“姐姐你这么炒菜的?好好的菜,都给你给弄撒了,还是我来吧!”

说着一把夺过了秋姐儿手里的锅铲。

秋姐儿一怔,顿时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

江氏见状却笑眯了眼。“秋姐儿你也是,还比柳姐儿大哩,锅铲怎么还没柳姐儿拿得稳?”

看样子,这是打算叫她的宝贝闺女在酒席上露上一手?

“柳姐儿,把锅铲还给秋姐儿。”但马上,苏染冷冷的声音响起。

柳姐儿拿着锅铲的手僵住了,江氏脸上的笑也僵住了。

苏染再看着秋姐儿:“不是说了叫你今天掌厨的吗?现在锅铲都被人抢走了,你还不拿回来?”

“啊……哦,知道了!”秋姐儿如梦初醒,赶紧一把把锅铲给从柳姐儿手里拿过来,继续低头炒菜。

柳姐儿马上眼睛红了。江氏也沉下脸:“染姐儿,你这也太偏心了点!”

“舅妈,你和柳姐儿只是过来帮忙的。既然是帮忙,请你们守好本分,不要乱打破别人早定好的计划。不然,你们请出去好了,我们厨房里还不缺你们两个!”苏染冷冷的说。

江氏立马脖子一缩,不敢乱动了。

柳姐儿也吸吸鼻子,又悄悄的瞪了秋姐儿一眼,才低下头去帮秋姐儿打下手。

这边厨房里人勾心斗角的,外头也没好到哪里去。

等吉时到了,李二亲手将贴着红纸的正梁抬进屋堂前头,供桌上早已经摆上了鸡鸭鱼等等祭品。李二在供桌前跪下,村里的泥瓦匠、木匠赶紧端起酒杯,冲着祭台边说好话边敬酒。这叫祭梁。

祭梁结束,李二和匠人们一起把正梁抬上屋顶。当正梁刚送到最上头的时候,外头噼里啪啦的响起了鞭炮,上梁师傅立马唱起了上梁歌:

“三脚两步走得忙哟,双脚走到贵地方。嗨嗨,今年主东运气好,先生选得好屋场!”

上梁师傅们嘴里唱着,下面的乡亲们也都跟着附和,嘴里大叫着:“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等正梁放稳,李二立马把乡亲们送来的“五谷彩袋”搬上去放在梁正中,再把红纸披在梁上,这寓意着以后家里都会五谷丰登。紧接着,袁先生再拿起早用红纸包好的干果,边念着诗边把纸包扔进苏染和李二两个人双手捧起的箩筐里。黄氏带着全哥儿安哥儿在下头念:“接包接包,接住财宝,招财进宝!”

“抛梁咯!抛梁咯!”

忙完了这些,下面的乡亲们明显开始热情涌动了起来。大人小孩一股脑的往这边跑过来,眼巴巴的看着站在最上头的苏染和李二。

李二手里早换了个箩筐,里头装满了炒熟的花生、馒头、金纸折的金元宝等等。苏染捧起里头的东西,大把大把的往下撒,乡亲们一窝蜂的涌上来抢,大家说说笑笑的,场面顿时热闹得不像样。

陈老爷像是被乡亲们的情绪感染了,心情也格外的好。再喝了几杯酒,他兴致来了,非要和袁先生对诗。和袁先生对还不够,他又主动提出要让自己的儿子和全哥儿他们对对子,比文采。

村里这些乡亲们一辈子都没见过几个读书人,今天见到打扮得人模人样的陈公子,听着他文绉绉的说话、斯斯文文的和大家打招呼,一个个已经在心里把他给当做未来的举人给看待了。结果现在,这个高高在上的未来举人老爷竟然要当众展示他的文采了?

乡亲们都激动得不行,赶紧跟着起哄。一个个心里都想着——今天见识了这一幕,那他们下半辈子的牛皮都有的吹了!回头等陈公子考上了举人,他们更能和别村的人吹说他们可是看过举人老爷当众念诗做对子的!

这一对,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其他桌上的乡亲们都已经吃完了走了,他们这边桌上的酒菜添了好几遍,可陈老爷却还迟迟没有叫孩子们停下来的意思。

渐渐的,天都开始黑了。

厨房里的江氏都不大耐烦了。

“陈老爷这是要干嘛啊?该不是想从全哥儿和元哥儿里选个女婿出来吧?”她小声嘟囔着。

“陈老爷有四个女儿,可是三个都已经嫁人了,还有一个才十岁,还不到嫁人的时候。”苏染轻声说。  “那又怎么样?先把事情定下来,等闺女长大了再办喜事呗!这么好的事,别说要等上四五年,是十年八年,我家肯定愿意!”江氏忙说。

“可是我家不愿意。”苏染说。

江氏撇撇嘴。“你这么说吧!要陈老爷真提出要把闺女嫁到你们家来,我看你不赶紧爬出去对他叩头谢恩!”

听到这话,黄氏也不高兴了。“那我们也不乐意!”她大声说。

没想到,她这个好脾气的大姑姐也这么说?江氏愣住了。

她抖抖嘴正想说什么,忽然听到外头一声尖叫——“爹,娘,救命啊!姐夫他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