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 第二十五章 韩信点兵全文阅读

第二十五章 韩信点兵

“王公曾经在大将军府担任长史,只恨当时无缘一见!”

杨修和王粲一度也都是曹操眼前的红人,虽然前者被曹操砍了,后者被曹丕杀得绝嗣,但并不妨碍秦谊想和这两位顶级官二代搞好关系。

不过好在秦谊搜肠刮肚想起来,王粲的父亲王谦曾经在何进手下做过长史,尽管秦谊来到大将军府的时候王谦已经去世,但并不妨碍秦谊拿这件事情和王粲套近乎。

只是秦谊却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一听秦谊提起大将军府,王粲脸色便是一黑,连礼貌都不顾了,压根没有回秦谊的话——王谦的早逝其实与在大将军府当长史的经历有关。

作为两世三公的高干子弟,王谦一开始在大将军府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何进也是非常欣赏王谦。恰逢王谦丧妻,何进也是想要拉拢王谦,在一起见面中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叫了过来,让王谦选择一个续弦。

这件事秦谊虽然不知道,但身为大将军府小吏,秦谊倒是见过何进两个已经嫁为人妇的女儿。何进其实长得非常帅,一点儿也不像后世各种三国游戏中那副蠢胖模样,毕竟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可是皇后,后来的孙子何晏也是有名的美男子。

如果要让秦谊选择,他肯定会说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王谦不是小孩子,他也没有做选择题,而是全都没有要。

不知道王谦是处于什么考虑拒绝了何进的联姻,但不久之后王谦便因为生病丢掉了长史一职,并且很快死在了家中。

这件事情秦谊不知道,但是从王粲的反应来看,还是把这件事情记得很牢,甚至把一些帐记到了何进头上。

巴结你们这几个作死的官二代干什么,在王粲这里碰了一个钉子,秦谊也不敢有所恼怒,转而瞄向了那边正在那里色眯眯得瞄着蔡琰的曹操,

正当秦谊向多和未来的魏武帝搞好关系的时候,那边孔融却是来到了王粲身边笑道:“不知王粲算学水平如何?可否让在座的诸位也见识一下,看看比之文合如何?”

找事的果然来了!

看着孔融主动提起王粲的算学水准,早已经心中有预感的秦谊也是严阵以待起来。

看着王粲这张丑脸,秦谊莫名想起被黄祖砍死的祢衡来,这哥们莫不是也被孔融当枪用了吧。毕竟祢衡可是认了孔文举做大儿子的(“大儿孔文举”),稍微被反对曹操的孔融一挑唆,马上就用行为艺术和曹操做起对来。

如此想来孔融这家伙其实也够恶心的,难怪诸葛亮后来批评蜀汉官员来敏,说他比孔融更能够搞事情。

“有这么多青年才俊喜欢研习算学,这也是一件好事情,你们是想要我给你们出题呢?还是你们自行出题?”不过秦谊的好老师蔡邕,却是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本来找不到传人的蔡邕,也是非常好奇王粲的数学水平,毕竟之前王粲复盘了孔融和马日磾的棋局,实在惊艳。

“要不然我和文合兄彼此出题怎么样?”一听到蔡邕的说法,王粲也是主动抢话道,为了能够见偶像蔡邕,王粲也是精心准备了一道很有意思的数学题。

本来王粲还害怕会难住蔡邕,现在拿出来对付蔡邕的学生,倒是省去了这个担忧。

“那就如王粲所言,请王粲先出题吧!”看着王粲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秦谊也是知道王粲可能有什么杀招等着自己,这个小破孩根本就藏不住什么心事。

不过秦谊也是抖擞精神准备应战,虽然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够回答对王粲的问题,但秦谊也是瞬间便给王粲挖了一个坑,只要到时候王粲回答不出自己的问题来自己也不算很丢脸。

“那么文合听好了!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淮阴侯韩信率领一千五百名将士与楚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亲自来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三人一排,结果多出两名;接着命令士兵五人一排,结果多出三名;他又命令士兵七人一排,结果又多出两名。韩信马上便知道了己方的具体人数,果断向楚军进攻,打败了楚军。那么我想问文合,淮阴侯韩信手下还剩多少可战之兵,让他有信心能够战胜楚军?”

随着王粲出完了自己的题目,本来吵吵闹闹的大厅里面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之中。这个问题是王粲在看《九章算术》的“盈不足”问题时想到的,发现这个有趣问题的王粲越想越多,终究把这个问题的细节给补充完全,并给出了自己的一种解法。

等王粲出完了自己的题目之后,带着点儿得意之情的他也是忍不住偷眼观看起其他人的反应来。

当听完王粲的这个题目之后,蔡邕忍不住也是莞尔,因为王粲的这个题目很有意思,而且蔡邕已经瞬间把抓住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路。已经有了思路的蔡邕忍不住也是看了一眼老朋友单飏,两人对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有了思路,想要算出这个结果也是需要一些计算,蔡邕和单飏要保持着前辈高人的模样,自然不能拿出纸笔来,只好在那里默默心算。

看着父亲和单飏的模样,蔡琰也是知道父亲心中有了想法,只是对这个问题,蔡琰却是一筹莫展。身为一个女孩子,蔡琰心里面其实很好强的,虽然不喜欢数学,但要是当着这么多奇人异士解出一道难题来,也是一件很长面子的事情。

只是面对着王粲的题目,蔡琰似乎有点儿感觉,却是包握不住具体的思路,仿佛有一层将她和结果隔着一般。

而马日磾和蔡琰的感觉类似,虽然他也是号称继承了马融的学问,但是却主要学的是经学,对算学的研究也是浅尝辄止,完全及不上蔡邕和单飏的水平,对这道问题虽然有点儿感觉,但也仅限于此。

“咦?孟德对这道题目有所心得吗?”马日磾在那里凝神思索,猛地发现曹操那边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在马日磾看来曹操虽然文采风流,但不是个擅长数学之人,应该没这么轻松罢了。

“我想蔡公和单公肯定是知道结果的!我又何苦浪费脑子,一会儿听他们给我一个结果不就行了!”而曹操也是非常淡定得说道,好像完全没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虽然表面上如此,但曹操其实并不像她表现的那样淡定。作为一个曾经给《孙子兵法》做注的兵家爱好者,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听到了韩信点兵这个典故之后,曹操马上便来了兴趣。

虽然觉得故事里那种嘈杂的情况下排队非常不容易,没有什么操作性,但曹操还是和关心这个问题背后的原理,某种情况下真得能够算出部队的多少来。可惜曹操没有这个数学天分,也没有深入研究过数学,自然是一点儿思路都没有。

至于其他几人,对王粲的这个问题则是恍如听人讲了一部天书一般,一点儿思路都没有。稍微沉默了一会儿,王匡却是突然提议道:“咱们从一千开始找吧,看看那个数字能够满足王粲所说的条件?”

王匡这个主意其实有可操作性,算是利用穷举法寻找正确答案,不过众人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算学窍门,所以根本没有人响应王匡。

看着自己的题目将这么多的大人物给难住,王粲也是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然后又示威般得向秦谊望去,只是秦谊却似乎没有思考的打算,而是径直从他所坐的小桌后面走了出来,从邻桌拿了几个苹果放到了自己桌子上面。

“文合兄,不知道你对我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没有?”看着秦谊这幅模样,王粲心中略有不爽,主动向秦谊发问。

“王粲,应该是1073人吧?”看着王粲向自己发问,忙着从其他人桌上搜集苹果的秦谊将苹果放在自己桌上,然后对王粲笑道。

不只是表面上,秦谊心里面也是乐开了花,王粲出的这道题的确狠有水平,一般人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可能都摸不到头脑,但是秦谊不是普通人,他是穿越者,他小学参加奥数班的时候便遇到过类似的简化版问题,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学习行测的时候也曾经听老师详细讲解过这个问题。

说起来王粲所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鼎鼎大名的同余问题,最早出现在成书于四、五世纪的《孙子算经》中,而这个数学题涉及到的一个关键知识点便是公倍数,具体到这个题目便是3、5和7的公倍数。

“什么!?”当听了秦谊的答案之后,王粲一下子便愣住了,他不是没有想过秦谊回答出来自己问题的情形,那也是在秦谊苦思冥想之后算出来的。结果现在秦谊听了自己的题目之后便去拿邻桌的苹果,似乎完全没有把自己的题目放在心上,怎么一下子便算出来了?

“真得啊!”随着秦谊回答出结果来,蔡琰也是一惊,她算简单算术的心算能力很强,一下子便确认了秦谊所报的这个数字的确是满足王粲所说的三个条件。

“你这个学生真不简单!”而片刻之后,单飏也是惊疑不定得对着蔡邕说道。

在听完王粲的题目之后,单飏便把握住了公倍数这个解题的关键点,但是到秦谊说出答案的时候,单飏还是没有计算出具体的结果来。而且单飏是在那里专心心算,而秦谊却是拿苹果的间隙中算出来的,本来还想着考研一下秦谊的单飏,也瞬间没了脾气。

“我就说了嘛!我这个学生天资卓绝,刘元卓也不在话下的!”现场之中对秦谊最有信心的还是蔡邕,但尽管如此蔡邕也没有想到秦谊会这么快便算出来,虽然被秦谊打了脸,不过蔡邕一点儿也不生气,呵呵笑着对单飏说道。

“原来是1073人,这人数是敌军的两倍,难怪淮阴侯能够毫无畏惧得冲上去。只是我还是不明白淮阴侯是如何计算的人数,文合能够给我讲解一下这个解题思路吗?”听了秦谊的话之后,曹操呵呵一笑,主动向秦谊问道。

在曹操看来,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身边的手下能够给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其实不用他这个老板也去学会的,但他还是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题目需要用到一个公倍数的概念,这支队伍三人一排多出两名,说明总数是比三的倍数多二,以此类推比五的倍数多三,比七的倍数多二。把除3所得余数用70乘,除5所得余数用21乘,除7所得余数用15乘,把上述三积加起来再减去105倍数所得差即为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解23,然后比23大105倍数的数字,全都满足王粲所列题目中的要求。”

随着秦谊讲解完自己的解题思路,王粲整个人已经脸色煞白,他实在没想到眼前这个秦谊竟然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里面便能够将这么一个问题想得明明白白,这份才学真是远胜自己。

“我还是没太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感觉好厉害的样子!”秦谊一番话后,蔡氏父女、马日磾还有单飏都是马上明白过来其中的奥秘,但是其他人还是不明白,但是只有王匡主动说了出来。

“王公也不用惊疑,我这里有一首歌谣,只要记住这个歌谣,类似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王粲你也可以记一下,绝对比你的方法要简便。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甘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我是终于有机会装逼的分界线——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二,问物几何?”——无名氏《孙子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