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奇幻小说 > 穿越历史的餐厅 > 065.关于氏族全文阅读

065.关于氏族

听过了朱棣的一番抱怨后,李先仁深感朱棣现如今确实是个合格的燕王,但是却并不算是个合格的皇帝。

他习惯于何事都亲力亲为,这也是因为近两年朱元璋重病身亡,没有了足够的威慑力后贪官横行的缘故,自己办事自己也能放心。

**的贪官属于杀不尽,死不玩的类型,读书人考取功名,十***恐怕都是为了当上官后能贪不少钱,但是比起朱由检那个时期也算是好多了,这个时代至少还没有明目张胆的**,至少贪的时候也知道收敛,知道是做的是亏心事。

"对了,这是三眼铳的图纸。"李先仁将一张百度来的图纸递给朱棣。

网上的图纸若是没有去精心寻找的话,那么大多都是一张结构图罢了,但是不论是现在给朱棣的三眼铳还是后来交给朱由检的线膛铳,在这个时代基本都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技术层面,缺乏的就只是一个灵感,或者早有人提出,却没有人投资罢了。

李先仁给他们的可不仅仅是灵感,虽说只有结构图没有相应的零件图,但那些老工匠们估摸也能懂个三层,而剩下的七层就是按照结构图进行反复试验验证了。

朱棣也明白这点,看到那张简陋的结构图后,点点头,将其折起放进怀中:"多谢仙人。"

"这三眼铳精度低,射程近,装填慢,但是威力巨大,一次能击出三发,你需要的是让士兵克服缺点,尽可能的发挥出三眼铳的优势。"

他一听这么说,立刻笑道:"看样子很适合骑兵冲锋时使用。"

确实,三眼铳后来在边军的骑兵中有小规模使用过,为的是抵抗后金的无敌骑兵。毕竟华夏并不怎么产马,在骑兵上相对于北方游牧简直就是儿童与成年人的差距,但三眼铳却能尽可能的进行弥补。

或许双方骑兵冲锋,边军不是后金的对手,但是在冲锋到足够近距离,掏出枪,也不用瞄准,先来一枪,不说击中敌人,那枪声也足以吓得后金的马匹心惊胆颤,而后将三眼铳直接丢下,掏出近身兵器,在敌方先行减员并且马匹受惊的情况下,还能勉强与之对抗。

若是正常对战,边军骑兵怕是要被打的妈都认不出。

"我的边军皆为精锐,若是让老兵手持三眼铳,前方新兵手持盾牌抵御飞矢,在与伪帝军队近身缠斗前进行齐射..."朱棣又考虑了一个新方案。

如果直接让士兵用三眼铳进行线式战术的话,一是枪械跟不上战术,二是士兵也没有那个素养。因此若是像骑兵那般在即将接战前进行射击,不论杀伤如何,第一次遇到三眼铳的敌方士兵大概率会被吓得胆寒,如此再接战的话自然会占据优势。

明初对鸟铳的使用比较少,甚至于到了明末的时候,鸟铳也依旧不太受人待见。因此三眼铳若是突然出现在战场上,至少也能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

朱棣目前还不知道三眼铳到底有什么威力,心中考虑着先做出来,不论到底好不好用,那好歹也算是多了个秘密武器。

"而且因为能一次三发,所以在埋伏战中能占尽优势。"朱棣寻思着说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工匠还在聚集,如今我手中兵马不足,粮草不足,兵器也不足。"

他苦笑道:"也是我早些时候不做准备,结果把自己逼到如今的境地。"

"兵马不足我能理解。"李先仁挠头道,"你们不是打北元的主力吗?为何会有粮草兵器不足的情况?"

"建文帝已经半年有余不发粮饷了,目前维持现有兵力都捉襟见肘,若是想要谋反起义,那么需要更多的钱粮。"

朱棣目前最缺的也有时间和钱。

像是人才,士兵,资源他都有,若是提早准备的话,朱棣绝对会如同历史那般,登上皇位,走上人生巅峰,开创永乐盛世。

"既然缺钱缺粮,那就找本地的狗大户借呗。"

历史上,华夏的很多成功的起义谋反都有豪门贵族的支持,否则所谓的农民起义就只能局限于农民,就好似明末的李自成,而朱元璋这种成功的农民起义,其实在前期也并不顺利,是在得到贵族支持,成功转化为军阀后才步步走向胜利。

毕竟农民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没学识,没见识,若是想要大批管理人才,参谋,那么只能是从氏族贵族入手。李自成虽说也在明末掀起了一番风浪,但毕竟见识短浅,唯一合格的军师李岩也被冤杀,若是他背后有足够的幕僚,参谋,或许还真能打下一片属于他的李氏王朝。

"本地氏族那边已经有人前去沟通,但谋反关乎甚大..."朱棣皱着眉头说道。

他的诸多疑惑实际上都有幕僚为他参谋,跟李先仁说起大多只是为了埋怨,发泄心中的压力,而李先仁为了不让这通发泄有所回应,自然也要说点什么。

除了给出意见以外,他总不能说"好!""漂亮!"这种敷衍的话语。

除开一些历史难题,或是受限于时代的难题李先仁可以通过网络给出些网友的"见解",以外,他真不能做出太多。

又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当初给朱由检提出的说法他可是在网上花了大半天,到处对比到处找资料才说得出口的好吗?

"江南那边也有支持我的氏族,但他们要求在江南地区独有盐引。"

朱棣摇着头,头疼不已的继续道:"其他家族也提出了各种要求,什么在我即位后,必须将户部尚书职位交给他们家族,总之期望用此事逼我**卖爵,为家族牟利。其实这都无可厚非,但这些要求实在是太过分,过分到足以动摇国之根本。

"这些家族啊,他们的祖辈多数都跟着太祖打过天下,不否认他们的祖辈是能人,可他们却大多眼高手低。"

"万万不能开这个口。"李先仁也皱眉说道。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朱棣却又紧接着抱怨,"可哪有这么容易?你也知道,贵族氏族才是根本,若是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就算真的坐上那位置,也终究会被赶下台。"

若是得罪了农民还好,反正就是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没有闹大之前以现在的**完全有实力**。但是得罪了这些贵族氏族,那等待他十有**是下台。

朱棣又不肯像是朱元璋时期那样打天下,否则还能把**这些根基尚浅的新贵族们统统犁一遍。只是即便如此也难免会产生另一批由朱棣为主导的新贵族,等到下一个皇帝登基,那么贵族势力依旧会成为枷锁。